秦观《减字木兰花》: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后来,黛干脆成了美人的代名词,所谓六宫粉黛无颜色。
韦庄《荷叶杯》也写: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
黛,比黑色浅,又比绿色深,远望有盈盈绿意,近看,却是青黑,疏淡清朗。
忘忧草在梦里虚幻缥缈,越完美越不真实。黛眉无人赏,却是改变不了的现实。温庭筠深谙闺中女子心事,作为花间词鼻祖,他的诗词婉丽,绮美,如月下佳丽,轻舒广岫,曼舞翩翩。黛、眉,是温庭筠闺词反复用到最多的一个词儿: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
一眉一黛,串起闺中女儿许多缠绵悱恻。
一个黛字,意蕴婉转,像天生丽质的佳人,一下子就用外在的美好、打败所有理性。只是一个字,便有了诗意,含了香,染了色,独立成诗。在许多古典诗词中,它都像一颗明珠,嵌入却又浑然,提升许多诗意。
但是黛是什么呢?好像又很朦胧,它是婉约风流到极致的潇湘妃子林黛玉,也似乎是一段流畅在山谷中的琴音,有一些缥缈,有一些出尘,也有一些神秘。
黛,一种青黑色的颜料,矿物质,也叫石黛。《说文解字》解释黛:画眉墨也。《红楼梦》里也说过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所以黛玉,便和宝玉成了一对知己,因为他们都是石头,玉做风骨的人儿。石黛,很淡雅的颜色,质地柔软,可磨墨画眉。
《事物纪原》记载: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红妆翠眉,翠应该是一种浅浅的青绿色,并不是翠绿,翠绿的眉不会好看。后来,翠眉发展成黛眉,画眉材料也开始用石黛,也叫青黛。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可见,东汉或者更早,女子们画眉之物已经沿用天然画眉石,也就是黛。战国之后的许多书里提到过石黛,像写字的墨一样,用时研成粉末,兑水,用小毛笔画到眉毛上。
黛也分很多种。
《甄嬛传》里面,嫔妃们都喜欢螺子黛,很珍贵难得,每年由波斯进贡,也不过一二十盒,少的时候,才只有三盒。妃子们依受宠程度分配。螺子黛做工精致,生产时已经制成各种形状,无需磨成粉末,颜色也更纯粹,有暗香。所以螺子黛在贵族女子的画眉史上,一直受宠,它产生于汉,经唐宋元明,一直延续到大清朝,都是闺阁中的贵重物品,有钱不一定能买到,还得有权。欧阳修《阮郎归》:浅螺黛,淡燕脂,闲桩取次宜。
上好的胭脂和螺子黛,是一个女子的底气,是一个时代的气定神闲,沉淀出来的气质,是一个贵族女子妆台的标配,也是她们与生俱来的优渥享受。
民间女子没这待遇,得不到螺子黛画眉,就一直沿用石黛。另外,铜黛和青雀头黛也在画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铜黛状如铜锈,并非天然,而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的颜色比石黛和螺子黛深,属于黑灰色系,都是由西域传人中原,又渐渐流行起来的。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前代妇人以黛画眉,故见于诗词,皆云眉黛远山。今人不用黛,而用墨。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了画眉墨的制作方法: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灭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人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
石黛的流行离不开流行风尚的推动。而画眉风潮始于战国,那时候没有画眉之墨,也没有专门的画眉石,女子们画眉,都是用烧焦的木炭。至今,新疆一些地方还保留着用木炭画眉的习俗,据说这样能让细淡的双眉越来越浓黑,新疆推崇浓眉大眼的姑娘为美,所以会有这样的期许。对追求双眉纤细、修长的内地姑娘,或是古代追求眉型的仕女来说,木炭就太重口味了。
国运最昌盛的时候,人们心态平和,温饱而重情,女人们拿起眉笔,开始注重描绘双眉,妆容是闺阁大事,也是人生大事。整个生活氛围都无比惬意。奢靡腐蚀了精神,唐明皇沉迷于杨玉环的红香脆软,一心谈情荒疏国政,对美色的无限度追求又腐蚀了国本。
唐玄宗时期,眉妆的发展到了巅峰,唐明皇曾令画工画《十眉图》传世,做闰阁参考。小小双眉,居然动劳皇帝亲自督促画工留图,可见生活中优渥闲适。十眉图,顾名思义,十种具有代表性的眉型:鸳鸯眉(又名八字眉)、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又名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又日横烟眉)、倒晕眉。其中远山眉最著名,传是卓文君所创,闻名于飞燕合德姐妹,眉型修长如远山,盈盈美目如秋水。秋水横波,修眉淡淡。
然后随着女人的眉峰,大唐的国运也一点点黯淡下去,终至安史之乱,大唐盛况到此为止。
各朝文人将远山眉入诗词者俯首皆是,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刘克庄《求凤曲》:可怜茂陵渴,犹画远山眉;黄庭坚《西江月》: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妆品的奢华,是跟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联系在一起的,民国末期新中国之前,女人们画眉愈发廉价,木炭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划着一根火柴,吹灭,可以用来画眉。刘晓庆在某个老电影里演一个村姑,听说心上人来了,急忙间点燃一根火柴,吹灭,将双眉描了描,女子对妆容的心,也是对待爱情的态度,有女人,就有爱情,有女人,就有化妆品,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情境,都不改此心。
后来,石黛不仅画眉,也做了点眉心之物,北周诗人庾信诗: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沈约也有《少年新婚为之咏诗》:托意眉间黛,申心口上朱……类似于美人痣。
黛,不俗,带着一股清气,远比现代女性所用的眼花缭乱的化学合成物做成的眉笔更诗意和、清朗,但,无疑,现代的化妆品更具真实感和实用性,于是,人造美人儿越来越多。黛,远离了画眉之用,成了一个寂寞的古典名词儿,在当代愈发的清冷寂静,古意幽幽。
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