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如何经营自己”三部曲中的一册。该书把重点放在如何当好员工上面,简单明了地从个人的角度综述了员工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事,如何考虑问题及如何行动,非常适合将要成为员工或已经是员工的读者阅读、参考。
做任何事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别人,用心体会,你会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本书的目的就是使你变成一个前途无量的员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怎样当员工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魏铭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如何经营自己”三部曲中的一册。该书把重点放在如何当好员工上面,简单明了地从个人的角度综述了员工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事,如何考虑问题及如何行动,非常适合将要成为员工或已经是员工的读者阅读、参考。 做任何事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别人,用心体会,你会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本书的目的就是使你变成一个前途无量的员工。 内容推荐 遇到那些爱挑剔、蛮不讲理的客人,该怎么办?如何引用前车之鉴进行自我反省,以求更上一层楼?仔细阅读本书,体会其中详尽而生动的讲解,让茫然失措的你找到自信,重塑自我! 做任何事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别人,用心体会,你会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本书的目的就是使你变成一个前途无量的员工。 目录 关于“如何经营自己” 认清机运的本质 年轻人都是富翁 培养工作兴趣 选择个好老板 勿为自己留退路 培养和谐的能力 引为前车之鉴 自我反省的功夫 从推销员干起 如何更上层楼 试读章节 凡是在工商界混过几年的年轻人,差不多都相信人生的成败全靠机运,即使那些不十分相信的人,也会常把“机运不济”这类的话挂在嘴上。甚至那些混得满有成就的人,也常会谦虚地说:“我的运气好!” 如此一来,“机运”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使很多青年员工,都误认为“机运”才是一生成败的主宰。 由于这种心理的影响,再加上经常发生的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故,使这些相信机运的年轻人,越发相信冥冥中真有一股主宰命运的力量,在巧手安排一切,不是人力可以强求的。 然而,“机运”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最简单的解释是:同样的机会,任何人遇到都会成功,可是偏偏大多数人遇不到,只有极少数的人能遇到。那么这些极少数的人,就是机运好的人,而那些大多数的人就变成了机运坏的人。 如果这一解释可以成立的话,我们不妨举两个实例来加以印证,并进一步说明“机运”产生的连带因素。 在台湾省制革业中,有一位从学做皮鞋起家的大老板,为了故事叙述方便,我们不妨给他取个假名,叫他李得胜。 也许读者会感到奇怪:既然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何必要给人家取个假名?我这样做,也是到临执笔时才决定的,其理由有三:第一,在我们工商界中,学徒出身的大老板不在少数。一生经历相同或类似的,也可能很多,如果我单单举某人做例子,对其他经历类似的成功者来说,难免有厚此薄彼之嫌。第三,我还有一层顾忌,我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当事人的事业可能正如日中天。但俗语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也许再过几年,在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下,或是生活起了剧变,我举例的这位老板,不仅不再值得别人效法,反而成为人们讥笑的对象,到那时候,白纸印成黑字,要改也无法改了。第三,不固定指明是什么人,可以使更多员工对我叙述的人产生亲切感,凡是他们老板的成功经过与我所说雷同者,他们就会以为我这个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他们的老板。因此,我在后面各章中所举证的人物,凡是我国的企业家,均以假名代之,如果读者有兴趣猜的话,不妨试试看,也可以让我知道,我讲述的这些故事有多少遭遇类似的人。至于举的外国的例子,我则以真实姓名写出,因为一般人对外国企业家的故事比较陌生,要猜也无从猜起。 我前面说的这位李得胜老板,有两次相同的“机运”,但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后果,这也许可以帮助青年员工们了解“究竟什么是机运”。 李得胜的家境并不太好,读完小学之后,就被家人送到他叔父的皮鞋店里当学徒。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接触的人多了,见识也比以前增加很多,他突然觉得,要在台北这样的大都市生存,读书太少不容易出人头地,于是,他拿定主意要继续求学。 他跟叔父商量的结果是,他叔父表示爱莫能助。因为一家小皮鞋店,请一个学徒,是要做很多事的,不但要比别人早起,还要比别人晚睡,不用说全心求学,即使半工半读也办不到。何况他叔父当时的生活情形,实在养不起闲人,更别说替他出学费了。 如此一来,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放弃读书的念头,专心在他叔父的皮鞋店里学手艺;二是另找工作,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 李得胜考虑再三。选择了后面的路。正好这时候邮局招考送信的邮差。他成功考取了这一工作。于是,他白天担任分送信件的工作,晚上则在一家中学的夜间部读书,辛苦了三年,终于取得了中学的毕业文凭。 在分送信件的工作中,李得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一位贩卖布匹的小商人,我们姑且叫他老王。此人对布匹的生意似乎很在行,而且跟李得胜很投缘,因此,他诚心诚意地劝李得胜辞掉邮局的工作,跟他一起合伙经营布匹生意。 读了三年中学的李得胜,野心更大了。他一想,在邮局担任送信件的工作没有多大出息,不如做生意有前途,现在既然有这样一位懂行的朋友领路,正是自己创业的好机会(请读者注意,这种机会就是一般人所谓的“机运”)。于是,他辞掉邮局的工作,开始经营布匹生意。 这是三十八九年前的事了。那时候的纺织品,大多都是棉织品:而且那段时间的棉纱价格极不稳定,起伏很大,再加上他对这一行懂得太少,既没有经营原则,也想不出应变的对策。他那位朋友老王,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也是一筹莫展。两个人等于是在闭着眼睛做生意,人家说高就高,说低就低,就像是一只小船漂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根本摸不清市场的变化趋势,只有任凭别人宰割。 这个生意苦撑了两年,终于支持不下去,宣布倒闭了。李得胜当时认为的“好机运”,几乎变成他的致命伤。 好在这不是恶性倒闭,生意结束之后,把存货拍卖掉,清偿了债务,李得胜不仅没有负债,而且还剩下一部分钱。不过,初出道做生意,就遭遇到这样的打击,他内心的痛苦、忧愁是不言可知的。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形,多半会产生两种想法:一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的命运太坏,说不定就此消沉、堕落下去;一是认为工商界的环境太险恶,顿生戒惧,不如找个收入固定的工作,平平稳稳地过一生。 世上这两种人很多,所以社会上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也特别多。因为他们太敏感,太相信命运,没有一点冲劲,反而真的被所谓的“命运”限制住了。 如果你真的能乐天知命,真的希望很平凡地安安逸逸过一生,有这些想法并不算大错。怕的是你在经过一次失败之后,既缺乏向前冲的勇气,又不太甘愿过拿薪水的日子,在这两种力量的夹缝里,你很可能变得思想偏激,慢慢变成一个牢骚满腹、看谁都不顺眼的人。这时候你会认为,所有比你混得好的人都是靠机运,甚至你会毫不感到羞耻地在心里想:如果我是某某大亨的儿子,说不定早就干上总经理了。 这些偏激的念头,在你的心中经过长时间的煎熬、激荡之后,会使你变成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不仅自己会痛苦一生,而且别人也会对你嗤之以鼻,毫不同情。 一个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就在这里。就拿李得胜来说,如果他当初认为的“好机运”变成失败时,在心灰意冷之余,很可能再回到他的老本行,到邮局去分送信件,安心当个小职员,养家糊口也不成问题,但他永远不可能变成今天皮革业的知名人物。 P2-5 序言 这个题目乍看起来有点怪怪的,不仅念起来不顺口,而且商业气味也浓了一点。然而,如果你能深一层的去细细体会,这将是每个年轻人必修的一课,特别是有志于从事工商业的年轻人,更必须从如何经营自己着手,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有足够的能力经营自己的事业。 我们不妨再具体一点说,一个人的呱呱诞生,也就等于是一个公司的成立。父母爱护、抚养你,并让你去受教育就是对“你这个公司”的投资。在这一阶段,“你这个公司”的经营管理权操在父母手里,他们希望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否则,“你这个公司”就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情况。 譬如说,父母希望你用功读书,将来能得个博士学位,可是你偏偏喜欢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仅不读书,反而染上很多的恶习。对于这样的子女,父母的一切投资都等于白费,弄不好,还要把老本贴上(父母过去的好声名,因为出了你这个不肖子而受损)。 当然,这种情形是个例外。假定你在父母的管理下,很正常地长大成人,一旦你能独立自主了,开始到社会上去找工作,你就把“你这个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从父母手里接了过来。你将来是否能创立一番事业,是否能把父母对你的投资(爱心、生活费、教育费)发扬光大,就看你如何经营管理自己了。 父母给了你一个健壮的体魄,教给你处事做人的道理;师长给了你判断思考的能力,教给你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工具。但他们不能保证你一定会成功,因为这时候“你这个公司”的经营大权已完全操在自己的手里。 换言之,等你长大成人有了自主权之后,父母、师长对你的投资可能会起到一些影响,但是能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则全由你对自己如何经营来决定了。 不论你是商职毕业,还是大专毕业,甚或你只有国中程度的文化水平也好,一踏人工商界(其他行业也是一样),你就等于完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除非你有富有的家庭做背景。一开始,你必须靠自己去奋发进取,如果你对自己经营不善,你就难有大的发展。 再明确一点说,如果你赤手空拳到工商界来混,你唯一的资本,也是最大的资本,就是你自己。因此,如何经营自己就成为一个年轻人必须了解的问题。 关于谈年轻人修养的书籍,市面上已经很多,而且有不少是出自名家手笔,谈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所以我在这本书里所写的内容都抱定了两个原则:一是尽量少谈理论,以事实来印证出年轻人应该走的路;一是我把写的范围缩小了,把对象限定于工商界的从业员工,或是有志于将来到工商界来创业的人。 基于对象的性质不同,我准备把“如何经营自己”这个题目分成两部分来写:第一部分是为工商界里当伙计的人们写的,第二部分是为老板们写的。 至于我的取材是否得当,让人看了是否起激励作用,以及是否能为工商界增加一份祥和、进取的气氛,只好让读者来评定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