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
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有脑病,没有心脏病。其实,进城初期,报社杨经理,叫我到市里一家医院,检查一下身体,说是有病的人可以吃保健饭。检查以后,卡片上明明写的是心脏病三个大字。但是我却毫不在意,以为不过是为了照顾我吃上保健饭,大夫胡乱给填写了一个病名。
又有一次,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大概是一九七四年冬季,上级忽然叫这些斗了多少个死去活来的老干部,去总医院检查身体。带有政治性质,不去还不行。检查结果,也写着冠状动脉硬化等字样,我也没有拿它当作一回事。因为我想,既然死里逃生,还管它这里硬化,那里软化干什么。
不巧的是,我那时刚刚和一位张女士结了婚。我们这般年纪,当然都是再婚。她看到检查结果,心情很沉重,以为好不容易结合了,却是一个病人,大为担心失望,一定要带我去做一次心电图。那时,心电图这玩意儿,刚刚传到中国,大家对它很信任。
总医院分门诊部和住院部,我检查身体是在门诊大楼,这回张女士带我做心电图,是在马路对过的住院部大楼。先在楼下交了费,取了单据,然后上楼去做心电图。管做心电图的女护士,有二十来岁,穿着那时还很时髦的绿色军装。
女护士一看单据,就生了气,大声说:“你应该到门诊部去做!”
张女士低声赔笑说:“我们在楼下交的费,他叫我们到楼上来!”
我躺在病床上,女护士一边拉扯电线,一边摔打着往我四肢上套,像杀宰一样。她一直怒气不息,胡乱潦草地完事,把心电图摔给了张女士,撵我们出屋,就碰上门走了。
我和张女士都一直蒙在鼓里,不明白这位女护士,为什么对我们发这样大的火,我们究竟走错了哪一步?
“去交给大夫看看吗?”张女士拿着那张心电图问我。
“不用了。”我说,“我的心脏很好。”
“你怎么知道?”张女士问。
-t你还没有看清楚,即使我的心脏一点毛病也没有,也被这位女护士气死在床上,起不来了。既然我完好如初,这就证明:我的心脏非常健全,不同一般。”
张女士几乎是破涕为笑了。我接着说:“她可能看出我的身份。她是小巫,不足挂怀。这些年,我见过的大小流氓、大小无赖、势利小人、卑劣小人,可以说是车载斗量,不计其数,阵势比她摆弄的这一套大得多。我看她顶多是个新贵子弟。也不是护士科班,很可能是依仗权势,进来充数的。”
从这以后,我对我的心脏更有信心了。同时自信,我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能够长寿,并不像人们常常说的,是因为喝粥、旷达、乐观、好纵情大笑等等,而是因为这场“大革命”,迫使我在无数事实面前,摒弃了只信人性善的偏颇,兼信了性恶论,对一切丑恶,采取了鲁迅式的,极其蔑视的态度的结果。
我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没有再到过医院。视为畏途。
但是。无论怎样大圣大哲,他的主观愿望和臆测,终究代替不了科学和现实。况无知如我,怎能不受到惩罚呢?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八日记:今日下午三时,午睡后,脉有间歇,起床颇觉心慌不适,走动时亦感心律甚乱。后吃饼干十片,芝麻糖两片,觉稍好。盖腹泻已两月。吃饭又少,营养不良所致。过去缺糖症状,不是这样,甚可虑也。晚记。
以上这段话,写在北京季同志寄赠的《日本古代随笔选》的包书纸上。报社大夫闻讯来诊,仍说心电图显示心脏很好,根据我的口述,只劝我继续吃治腹泻的药,并多吃一些补品。
我也就忘记了心脏的事。有一天,同一位同志谈话,有两句不入耳的话,我听了以后,忽然觉得心肌狠狠扯动了两下。这种现象过去没有,随即停止了谈话。
二月四日下午记:心脏发病,坐卧不安,浑身无力,不能持重,不能扫地、搬书,甚至不能看书阅报,这才真正成了一个心脏病人。从前天起,贴条子谢来访者。
以上这段话,写在山东邓同志寄赠的一本《谈龙录》的包书纸上。
报社医生又赶来,给了一些治心脏病的药,并特别照顾,给买了西洋参、蜂王精等补品。因为外边传说,我自己舍不得花钱买这些东西。
从此,就每天按时服药,太阳升上来,就坐在窗下,嘴里含几片花旗参,慢慢咀嚼着,缅怀往事。朋友们婉言劝告,应该住院,千万不要把病耽误了。我则想,病没得正,会自痊,如果得正,则无所谓耽误。
有一位姓李的老同事,老邻居,进城初期当记者,专跑医院,认识很多专家,一九五六年我得脑病,常带我去看病。这次,他很关心,又知道我这些年不愿到医院,甚至也不愿找医生,近似讳病忌医,就拿了我近日做的心电图,去拜访专家,问问要紧不要紧。不久,就又热心地来和我详细谈了专家的看法和意见。我说:“代我谢谢专家。看起来,你的面子还真大,不带病人去,人家还会和你谈得这么详细。真不简单。这就像看稿子一样,如果有人不带作品叫我看,只来和我谈情节,我是不会和他谈的。”
老李说:“我劝你去做一次心流图,不是心电图。我最近做过一回,自己能看到自己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清清楚楚。好极了。”
我说:“你知道,我神经衰弱,在电视节目上,我看见给别人做那个,心里还不舒服,何况自己去看自己?我受不了。专家讲的,我都明白,这就够了。写文章,可以写得明快一些,对于生活,对于自己的病,我是个朦胧派。”
老李苦笑着走了。
芸斋日:心脑相连,古人以心为人体之主。非无因也。余所用商务民国四年出版之学生字典,心部共收字一百六十九。可略见人生情感之事,均与心脏有关。有人以钟摆喻心脏,亦有道理。然自念一生,颠沛流离,忧患相仍,心为百感交集之地,经七十余年之冲撞磨损,即钢铁所铸,亦当千疮百孑L,破败不堪,况乃血肉之躯乎!也真难为它了,它也的确应该停下来,休息休息了。
病莫大于心疾,哀莫大于心死。这是无可奈何的。
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百日记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