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未想过失去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天涯蝴蝶浪子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涯蝴蝶浪子编著的《从未想过失去你》是一部小说,兼具爱情、友情、成长等元素。作者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三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少女,因为在一起读书而相识相知,成为彼此间相互信任的亲密朋友。进入成年世界之后,因为不同的际遇,导致三人不同的命运。

内容推荐

天涯蝴蝶浪子编著的《从未想过失去你》内容简介:年少的时候,总以为在一起就是永远。熬过了三年时光的孤独相望,陈佳若以为自己终于等到了最好的时光。她舍弃一切,只为奔向梁言的怀抱,终究没想到,她抱着最好的期待而来,却以最仓皇的姿态逃离。

相伴着度过美好的青春岁月的朋友,和用尽全身力气深爱着的恋人同时背叛,狠狠地在陈佳若的心上留下一道难以磨灭的创伤。是不是那些从未想过失去的人,最终都会失散在再也看不见的地方?

很久以后,陈佳若才明白当初的背叛不过是有心人的故意设计,而真正相爱的人,是不会分开的。

世界那么大,她终究再遇不到一个他。

《从未想过失去你》是一本长篇小说。

目录

序一 幸福始终不如空气重要

序二 若你途经他的旅程

楔子

第一章 遇吃货

第二章 三人游

第三章 故人归

第四章 如烟事

第五章 初争执

第六章 去远方

第七章 在路上

第八章 再相遇

第九章 爱缠绵

第十章 求不得

番外 你曾说过永远爱我

后记

查看全部

试读章节

01初相识

“在这个九月的阴郁的下午,我想要离开这浮躁的城市。我决定去海边看一看落日,让秋日的海风使我清醒。我想到昨天风吹动的夜晚,坐在我身边我所有的朋友,岁月让我们己变得沉默,没有人再会谈论明天。有一些希望和理想,总在心里是最美的旋律,可如今这真实的生活,却演奏着那纷乱的节奏。就好像战争,这对手是自己,至少我现在已绝不会逃避,那理想的彼岸也许不存在,我依然会走在那旅途上。”

听着许巍的《九月》,陈佳若趴在课桌上,想要在歌声中睡去。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她刚吃了一个苹果,还冲r半杯麦片,肚子里算是有五分饱。她留着齐肩的长发,趴下来的时候,柔顺的头发沿着手臂撒了一桌子。

她的位子靠近教室的后窗,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有亮度但是没有温度,也许是因为空调开得太大而教室里又没有什么人的缘故,在这个季节,在这个仍有三十多摄氏度的南方小城,她甚至感到了一丝寒冷。

也正是这寒冷,让她虽然有些困,却没有多浓的睡意。刚刚考进这所离家不远的大学,上午忙得够呛,走马观花一般认识了各科的老师,还做了自我介绍。因为暑假一直在打球的缘故,她皮肤被晒黑了不少,加上暑假吃得好休息得好,体重也上涨了,所以她有些讨厌站在众人面前。已经成年了,自幼敏感的她还是比较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

之所以只吃了一个苹果,也是想尽快瘦下来,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瘦下来还是比较美的。

和陈佳若坐在一排,但是在另一端的女生,此刻正嫌弃地盯着饭盒里的鸡腿,她旁边站着一个微胖的中年男子,像个奴才对主子一样赔着笑脸看着眼前的女生。

“整这么油腻,怎么吃啊,你看看这饭,都沾上油了,你不知道分开放啊!”女生把饭盒一推,十分不满地抱怨道。

“这是陈姨精心做的,小姐就尝一口吧。虽然看着一般,但是味道不错的。”

“陈姨?哪个陈姨?”

“新来的保姆,厨艺特别好的,夫人就是看她厨艺好才把她留下的。”

听了这话,女生才又打开了饭盒,不信任地尝了几口,还是放下了:“吃起来是还可以,但是太油太咸了,你让她下次做清淡一点,你没跟她说我喜欢吃甜食吗?你把这些扔了,去肯德基买点蛋挞和甜筒过来。”

“夫人不让小姐吃垃圾食品。”

“你知道上个保姆是为什么走的吧?不听话你也得走。”

“是是是,我这就去头。”  司机走了之后,女生拿起纸巾擦了擦嘴巴,然后翻开一本上学来的路上买的新出的潮流杂志,选起了衣服。

新杂志纸张有些硬,女生一个不小心,竟划破了手指,鲜红的血顺着细细的伤口冒了出来,她尖叫了一声,一旁的陈佳若被惊醒。

因为戴着耳机,被惊醒之后,耳朵里还荡漾着歌声,陈佳若抬起头看看周围,没看到什么异样,就又睡了。这一幕被受伤的女生看在眼里,就在心里留下了“那个黑黑的女生是个冷血动物”的印象。

同样被惊到的还有前排的一个名叫黄思思的女生,她身材娇小,所以被安排在了第一排,好在香溪大学是贵族大学,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教学,不用担心吃到粉笔灰。

听到叫声她第一时间回过头来,就看到了在她眼里长得像童话里的公主一样美好的女生,正盯着竖起的冒血的手指,脸上是无可奈何又委屈得要死的表情。

刚好文具盒里还有两张创可贴,她就拿出来走到教室后面给女生贴上了,边贴边说:“你这皮肤可真是吹弹可破。”

“是这杂志的纸太硬太锋利了,以后我再也不买这破杂志了。”

“时尚杂志的纸张大都很硬,你回头可以看看青春杂志,那才是我们这个年纪该看的,成人的世界太残酷,连他们看的杂志都能伤到我们。”说话一向很有哲理的黄思思瞥了一眼被吕仪扔在地上的凶器之后,不慌不忙地对吕仪说道。

“可是我们迟早要长大成熟的啊,唉,倒霉死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上午好多人自我介绍,我没能记住,不好意思。”

“黄思思,我知道你叫吕仪。”

“你记性真好,很高兴认识你,你是我进香溪交到的第一个朋友。”

“嗯,希望以后相处愉快,我热的饭要好了,先不和你聊了。”在吕仪的感谢声中,黄思思走到教室后排的器材区,她刚才在微波炉里加热的饭菜,已经差不多好了。

教室中现在就这三个女生,其他人都去食堂吃饭了。在这个只有三十个人的班级里,这三个女生应该是最漂亮的三个,而且还是不同类型的美。陈佳若是健康阳光的美,黄思思是优雅气质的美,吕仪白白嫩嫩一看就是白富美,不过别看她外表看着高贵冷艳,内心却还是蛮热情的一个人。每次被陌生人帮了忙,她都想以百倍的东西去回报。

手上贴着黄思思的创可贴,虽然是最便宜自己平时绝对不会碰的那一款,但毕竟救了急。她感谢之后很想拿点东西回报一下,可是黄思思却是不理不睬,自顾自地去拿饭盒了。P10-13

序言

序一

幸福始终不如空气重要

文/陈虹羽(《科幻世界》杂志编辑)

早些时候和天涯在网上结识,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大约总是些关于写作这条路之艰辛的话题。写了多少稿子,投出去多少,用了多少,毙了多少……或许很多人只看到文章发表后的风光,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倒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从朋友口中听说过他的事迹,退了学,靠稿费维生,四处漂泊,等等。心里就想着,也算是一个辛苦的人,饿不死,但难处肯定是有的。我无法领略流浪生活的奥义,因为没有漂泊过,每个月也还有家里给生活费。日子太一帆风顺的人往往把他人的痛苦夸大,我有时会想,天哪,靠稿费养活自己,要怎么活下去哪!

可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多余。他从不为此痛苦,多年混迹于市井的经验成为他宝贵的财富,他简直是个“大隐隐于市”的隐士。他浪迹了多座城市,或许觉得我的家乡四川是个好地方,在那里待了好多年。

他似乎越来越宁静下来,从年轻时的张狂,到现在的日益沉着,曾经满腔愤懑,如今嬉笑怒骂。生活从未成为他的负担,他一直对生活饱含热情。淡然了许多,但我们能体会得到,他没有放下过梦想,他还一直在努力——他是要写出好小说的!

当然他也不是浸溺在小说中完全无趣的人,相反,他这人很有趣。熟起来后,我们常常在网上一块打麻将……还有他女朋友一起。他聪明,学什么都快,打起四川麻将来,一点不输我们本土的人,没多久就熟练到把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他过早接触了生活,有时显得成熟。奇怪的是,他总对爱,对梦想抱有极大的热情,生活没能消磨这一切。

他的这部新小说,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几个人,几份感情,彼此缠绕,没有哪一份能完满。成长里我们犯下了太多错误,但我们一直执迷不悟,非要一条路走到底,方知无路可走,还要死性不改。

我们不愿意承认错爱了一个人,不愿意承认在成长中的所有反抗都是徒劳。到最后心力交瘁,只好去一个陌生的异地独自疗伤,卷土重来。这些惨痛的代价只换回一个道理一一幸福始终不如空气重要。

当我们明白这点时,应该已是失掉最初的那次奋不顾身去爱的年纪。这桩深情以遗忘收尾,本是沉痛的故事,却被天涯用轻松的语言传达出来。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甚至带着笑流泪,应验了那句笑着哭最痛。

我有过几次和天涯见面的机会。结果阴错阳差,每一回都没能见成。光凭照片,似乎不能完全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个北方浪子的形貌。应该是不羁的,有剑客的侠气。带着江湖侠士那种打抱不平拔刀相助的气质,行走在他自己的人生路上。我们素未谋面,却成了很好的朋友。相信看了这部小说之后,你也会很想认识一个像天涯这样的朋友。

后记

后记

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写这本书到现在,己经过去满满十个月了,可以说是十月怀胎。

这十个月的生活因为这本小说的存在,像一场大梦一般,此刻终于到了梦醒时分。

虽然距离上本书《听说海角天涯只有风能到达》出版没过多久,但其实在开始写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好几个月没写小说了,因为感觉世界末日临近,做什么都没意义。

结果末日过去了,我还活着,周围的人也都还活着,于是该做的事还是得做,未完成的心愿还是要完成。

这本书比我以往写的任何一本书都要艰难,我不知道读者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自己写的时候,一直处在才华耗尽的状态。快写完的时候,我真担心写完这本书之后我就再也写不出小说了。

在写这本书的中途,有几个很久没见面的朋友来长沙办事,叫我一块出去吃饭。我是个闲人,没有理由不答应,席间他们谈他们的项目,我只顾埋头吃东西。

嘴巴很忙,耳朵却闲着。虽然来湖南已经快两年了,但还是不能完全听懂他们的话。只听到他们在那里一会儿八十万,一会儿八个亿地谈着。具体谈的什么项目我不懂,但也可以明白是个大项目。

如果单用金钱来算的话,他们搞这一个项目,大概够我写一辈子小说所赚的钱了。

他们一个是主任,一个是主编,一个是公司副总,年纪比我大不了多少,但混得都要比我好N倍。当然,我是以金钱的角度去衡量,是以世俗的角度去衡量。

如果是以粉丝的角度去衡量,那我肯定是最伟大的,即使再穷一点,即使落魄到流落街头,也是最伟大的。但这没有用,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一点用都没有。

上面提到的朋友都是最近两年认识的,无论是杂志主编,还是报社主任,再或者是文化公司的副总,多少还是跟文化沾边的。

如果再往过去看,就会看到我的那些非文艺圈的朋友,他们现在大都已经结婚生子,基本上很少出来鬼混,很少跟我联系了。但凭着以前的交情,我多少可以猜出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一定在经商,无论是贩卖煤炭,还是贩卖服装,再或者贩卖酒菜,肯定都是在卖着一种东西,卖着一种生活必需品。

这就是他们和我的区别,他们卖的是必需品,而文学,在当前社会,还只是个装饰品。

大多数人还不需要这种装饰,而这种装饰品的创作者,作家,也就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一种现实生活以外的人。

在某家报纸上,石康说:“在中国,有人认为成功的作家应走这样一条路:首先,他应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榜样;接着,他还要写出一些受欢迎的作品;再接着,当社会用一些名声与利益来奖励他的工作时,他应当对于那些奖励报之以淡泊的态度。这个态度的具体表现即是,要么,他视名利如粪土,拒不接受;要么,他悄悄接受,然后避而不谈。前者令常人无法理解,后者虚伪。社会之所以对作家有这种态度,只是因为缺乏有关作家的信息,他们不了解作家的工作,也不了解作家作为社会个体的实际情况。毛姆曾说:‘作家写出作品,犹如刚生下宝宝的产妇,你可以抱一抱她刚生下的小宝宝,亲一亲,却不能掀开产妇的被子,查看里面的血污。’”

我很赞同石康的这一观点,于是每写一本书,我都会在后记里滔滔不绝地讲我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实际情况。这实际情况可以用一个词儿概括,那就是一一杯具。

晚上那些朋友要去酒吧喝酒,我没有去,虽然论酒量的话我是他们几个的总和,但现在的我不需要酒,我需要奋斗。

不求奋斗到数钱数到手抽筋,但求能睡觉睡到自然醒,但求醒来能有书看,没书看的时候能推着购物车逛书店,一次买上几十本。

世界末日那天和朋友聚餐到深夜,聚餐结束后,在回住所的公交车上,我开始构思这个小说。

为了写好这本有点悲伤的关于青春爱情的小说,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我的少年时光,我的十四岁到十八岁,我的那些早己断了联系的朋友以及我们干下的那些荒唐的事。

那时候在苏州,我们六个人,有男有女,分别来自上海、南京、郑州、盱眙等地,我们没有工作,也不打算去找工作。我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离家出走。

小A是因为弄丢了一件贵重的东西,小B是陪小A出来的。小C是因为失恋,小D是因为没考上好大学。小E和我是感觉在家里本受束缚了。那时候,我们都未满十八岁。那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怕。

有钱的时候,我们去K歌,去泡酒吧,去大鱼大肉地猛吃。没钱的时候,我们就在街头闲坐着,几个人抽一支烟,几个人吃一块烧饼。路过快餐店,看到门口有丢下的完整的水果,我们都会捡起来分着吃了。

身处其中的时候,我偶尔也后悔,后悔自己不该出来受这份罪。可是想想家中枯燥的生活,还是觉得跟哥们儿在一块是快乐的。

一一晃多年过去,那帮哥们儿不知道现在在干吗了,也许已经结婚生子,也许还在闲混着。这本小说的诞生要感谢他们,我的生命中将再难有那样的生活。

这是我正式出版的第七本书,我超级喜欢七这个数字,夹在六和八这两个吉利的数字之间,我早期的读者应该知道我曾经有一个女朋友,就叫七七。

我从写青春小说出道,到写历史小说成名,后来又开始写奇幻,其间经历了一系列艰难坎坷,在此就不多述,只说从这以后,我又回到了青春小说的道路上,算是岔路走多了又回正轨了,但我并不后悔那些岔路,它们让我活得更清醒明白,所以以后如果浑浑噩噩了,我可能还会继续走走岔路,反正最终还是会走会正轨的。

和《秦乱》的荒诞不经不同,和《谁的青春伴我同行》《听说海角天涯只有风能到达》的一味恋爱也不一样。

从我个人的角度说,《秦乱》是讲我过去的幻想世界,《谁的青春伴我同行》和《听说海角天涯只有风能到达》是讲我过去的漂泊经历,而这本书,则是讲叛逆者的遭遇,爱情虽然是丰颢,却不是伞部。

其实在我和那些朋友鬼混在…起的时候,就想过要写这么一个小说,但当事者迷,那时总也理不出一个像样的轮廓。好在我的记忆力很奇怪,这么多年过去,很多本该记得的事情都忘记了,很多本以为会忘记的事情却还记得。

这本小说里提到的几个人,没有以任何人为原型,但我过去的每个朋友,多少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在那个年纪,他们过分地理想,过分地叛逆,过分地相信爱情。他们不相信任何一个人,却相信爱情。

爱情是什么?

很多年前我们曾以此为题在《萌芽》杂志上讨论,讨论了半年也没有下出结论。爱情在每个人心中都不一样。但多数人都认为,爱情就像放风筝,放得太高就会断线,但每个都想把自己的爱情放得足够高,超越所有的风筝。

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陶晶莹的歌《太委屈》,我的书里总是充斥着大量歌词,尤其是周云蓬的歌,短篇长篇我都在引用。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写作的时候,为了保持和这个世界有足够的距离,为了更好地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我常常在听歌。

听到喜欢的,就循环往复地听,直到故事里的人物命运跌宕起伏到了和歌词表达的意境一致的时候,我就换一首歌,继续循环往复。

继续说爱情,或许我们都曾苦苦地等待过一个人,执着地追求过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包容过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但那都是生命中很短的一段光阴里的事,比感冒要长一些,但又和感冒差不多,过了那阵子,那个人就被抛到脑后了。

能一辈子爱一个人、死守一个人的人,在我看来,只有小说或者电影里才有。

我曾经想过做这样一个人,但很遗憾,我已经经历了那么多次爱情。现在的我,只能创造这样的人。

在我以往的小说里,无论长篇短篇,里面都有这样执着的人。我看着他们,就像看着我的一个理想。那么亲切,又那么遥远。  算下来从十四岁退学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二年了。十二年来我特立独行,固执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完全不在乎周围人的感受,伤害了很多人,其中受伤最深的应该就是我的父母了。

他们希望我早日成婚陪在他们身边,我却固执地坚持着不遇到真正喜欢的人就单身一一辈子。

但是今年或许会是一个转折,也许我坚持十二年的东西就要在今年放弃,虽然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犹豫,但真放弃了我也不会可惜。

以往我都是为自己活,想想实在太过自私,虽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一味自私自利也没意思。

我想尝试下为他人奋斗十二年试试,看人生会不会因我的改变而别有一番滋味。若成功了,可能大家很久都不会在书本以外的场合看不到我了,但相信我,最多十二年,我仍会回来。

写到这里有些伤感了,为避免把大家也带入悲伤的情绪,就此搁笔吧。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爱,我能坚持这么久,全靠你们。我们下本书再见!

2013年5月1日

初稿于绍兴

2013年10月12日

定稿于长沙

书评(媒体评论)

天涯的文笔在新概念的作者里面算是独树一帜的,与那些用华丽辞藻堆砌的青春文学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幽默中透着忧伤,会心一笑之后,忍不住对生活进行思考,这恰恰是阅读中最让人享受的时刻!——李田(《最小说》签约作者,第二届文学之新十五强,代表作《出永安记》《爱的静寂》)

也许爱情只是一种信仰,每个人在他的少年时光,都当过它最虔诚的教徒。我怀疑它的存在,但我期望它的真实。就像天涯笔下那些人的专注,一次次追求,一次次迷失。他们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的,他们没有爱情的说明书,所以他们不断迷失,困惑不堪。——铁头(《萌芽》杂志之星,《十七无尾风》作者)

这是一段潜藏在每个人心里最温软的角落的故事,天涯用他的笔为我们架构出了这样一个个庞大的内心世界。这便是青春,最终物是人非,相忘于江湖,但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杨雨辰(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谁在耶林普提大道的第三个拐角》作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