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柯南道尔所著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新版新课标美绘典藏版)》的故事情节始终是围绕侦破重大犯罪案件展开的,因此充满神秘色彩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最能刺激人的感官。在高潮迭起的情节中,神探与罪犯对抗,正义与邪恶对立,透过神秘幽晦的谋杀案,关注杀人背后的动机,剖析导致心灵黑暗面产生的社会背景。小说竭力弘扬法治精神,同时也不忘发掘人性之美。在布局上层次鲜明,案件一旦展开,就立即进入主题,将发生的故事交代清楚,从不拖泥带水,让读者随着侦探快速进入案情。接着,作者设置悬疑,制造气氛,让读者在阅读中猜测和判断谜底,达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故事在高潮部分,案件告破,简要说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亮出了让读者心服口服的证据。故事发生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伦敦,作者笔下的大雾、马车、煤气路灯等场景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令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这些景物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是这些鲜明的文学特色,使得《福尔摩斯探案集》独树一帜,也使得作者柯南道尔在侦探小说史上获得了无法替代的地位。
阿瑟·柯南道尔所著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新版新课标美绘典藏版)》是最精彩的侦探小说,也是世界文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福尔摩斯探案集(新版新课标美绘典藏版)》所塑造的主人公福尔摩斯是西方侦探学的集大成者,他冷静、勇敢,智慧超群、观察力惊人,其严密的推理功夫、成熟的人格魅力令其他侦探小说的主人公黯然失色,他的一个个破案故事已成为难以超越的永恒经典。
第三章 劳瑞斯顿花园街的惨案
我承认,这确实使我大吃一惊。但是在我心中仍然潜藏着某些怀疑,唯恐这是他事先布置好的圈套,打算捉弄我一下。当我瞧着他的时候,他已读完了信,两眼茫然出神,若有所思。
我问道:“你怎么推断出来的呢?”
他粗声粗气地问道:“推断什么?”
“嗯,你怎么知道他是个退伍的海军陆战队的军曹呢?”
“我没有工夫谈这些琐碎的事,”他粗鲁地回答说,然后又微笑着说,“请原谅我的无礼。你把我的思路打断了,但这不要紧。那么说,你真的看不出他曾是个海军陆战队的军曹吗?”
“真的看不出。”
“了解这件事是比较容易的,我隔着一条街就看见这个人手背上刺着一只蓝色大锚,这是海员的特征。况且他的举止又颇有军人气概,留着军人式的络腮胡子;因此,我判断他是个海军陆战队员。他的态度有些自高自大,而且带有一些发号施令的神气。从他的外表上看来,他又是一个既稳健而又庄重的中年人——所以根据这些情况,我就相信他当过军曹。”
我情不自禁地喊道:“妙极了!”
“这平淡无奇。”福尔摩斯说。但是,从他脸上的表情看来,我认为,见到我十分惊讶并且流露出钦佩的神情,他也感到很高兴。“我刚才还说没有罪犯,看来我是说错了——看看这个!”
“哎呀,”我大概看了一下,不由得叫了起来,“这真可怕!”
这封信是伦敦警察厅的著名侦探特白厄斯·葛莱森写的。原来,昨晚在布瑞克斯顿路的尽头——劳瑞斯顿花园街3号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葛莱森恳请福尔摩斯帮助他们破案。他很快就坐上了一辆马车,急急忙忙地向劳瑞斯顿花园街驶去,我出于好奇,也随之前往。
劳瑞斯顿花园街3号是一处空宅,临街的一面有几排窗户,因为无人居住,看上去极为凄凉。房前有一个草木丛生的花园,把房子和街道隔开。小花园中有一条用黏土和石子铺成的小径,昨夜的大雨使这里到处泥泞不堪。福尔摩斯目不转睛地观察了布满脚印的小径的地面。葛莱森此刻跑出来迎接我们,福尔摩斯简短地问了几句有关案件的话后,就径直向案发地点——餐厅走去。
这是一间方形的大屋子,门对面有一个漂亮的壁炉。屋里只有一扇窗户,室内光线非常昏暗。死者躺在地板上,大约四十三四岁,中等身材,宽宽的肩膀,一头黑黑的卷发,留着短短的胡须,身上穿着背心和衬衣、浅色裤子,身旁的地板上有一顶礼帽。死者紧握双拳、两臂伸张、双腿交叠,看来他在临死的时候,曾经有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他那僵硬的脸上露出恐怖的神情。
福尔摩斯走到尸体跟前,跪下来全神贯注地检查着。“你们肯定没有伤痕吗?”他一面问,一面指着四周的血迹。
葛莱森和另一位侦探雷斯垂德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没有。”
“那么,这些血迹一定是另一个人的喽,也许是凶手的。”福尔摩斯说话的时候,灵敏的手指这里摸摸,那里按按,一会儿又解开死者的衣扣检查一番。最后,他嗅了嗅死者的嘴唇,又瞧了瞧死者的鞋底。
“现在可以把他送去埋葬了,”他说,“没什么再需要检查的了。”
当人们抬起死尸时,一枚戒指滚落到地板上。雷斯垂德连忙把它拾了起来,仔细地看了看。他叫道:“一定有个女人来过,这是一枚女人的结婚戒指。”的确,这是一枚朴素的金戒指,而且是新娘戴的。
另外,葛莱森还在死者的衣袋里检查出了一些东西,里面有死者伊瑙克·锥伯的名片和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扉页上写着约瑟夫.斯坦节逊的名字。此外还有两封电报——一封是寄给锥伯的,一封是给斯坦节逊的。两封电报都是从美国盖恩轮船公司发来的,内容是通知他们乘坐的轮船从利物浦出发的日期,可见死者要去纽约。
“你们调查过斯坦节逊这个人吗?”福尔摩斯一边说一边走出屋子,我们跟在后面,留下雷斯垂德在餐厅里清理物品。
“先生,我当时就调查了,现在还没有结果。”葛莱森说。
这时,雷斯垂德出来了。“葛莱森先生,我刚才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请到这里来。”他一边说着,一边划燃了一根火柴,举起来照着餐厅的墙壁。“瞧瞧那个!”他得意地说。
在这个墙角上,有用鲜血潦草写成的字迹:拉契(RACHE)。
葛莱森轻蔑地说:“你只是发现了这个字迹,这有什么意义呢?”
“什么意义吗?这说明写字的人是要写一个女人的名字‘瑞契儿’(Rachel),但是有什么事打搅了他,因此他就没有来得及写完。”
福尔摩斯听了他的意见后,哈哈大笑起来。他很快拿出一个卷尺和一个放大镜,仔细地检查,小心翼翼地测量了一些痕迹之间的距离。接着,用放大镜检查墙壁上的血字,非常仔细地观察了每个字母。
这两位侦探问道:“先生,您怎么看?”
福尔摩斯说:“我要和发现这具尸体的警察谈一谈,你们可以把他的姓名、住址告诉我吗?”
雷斯垂德看了看他的记事本,说:“他叫约翰·栾斯,现在下班了。你可以到肯宁顿花园路奥德利大院46号去找他。”
福尔摩斯把地址记了下来,然后对这两位侦探说:“这是一件谋杀案。凶手是个男人,身高6英尺多,正当中年。他是和被害者一同乘坐一辆四轮马车来的。这个凶手很可能脸色发红,右手指甲比较长,穿方头皮鞋,而且抽印度雪茄烟。”
雷斯垂德和葛莱森面面相觑,露出一种表示怀疑的微笑。雷斯垂德问道:“如果这个人是被杀死的,那又是怎样谋杀的呢?”
“毒死的。”福尔摩斯简单地说,然后就大步向外走去,“还有一点,雷斯垂德,”他走到门口时又回过头来说,“在德文中,‘拉契’是‘复仇’的意思,所以别再浪费时间去寻找那位‘瑞契儿小姐’了。”
说完,福尔摩斯转身就走了,剩下两位侦探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P9-11
严密推理拨开疑云迷雾……
开辟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
19世纪~20世纪,英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福尔摩斯探案小说正是创作于英国“家道中落”的时期,也是民间由于经济下滑而导致犯罪率上升的时期,更是英国政府加强专制统治的时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像福尔摩斯这样心思缜密、维护正义,同时又具有绅士风度和理性思维的人,则代表着那个时代英国人对于完美的理解。作品从侧面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概况,谴责了各种犯罪和不道德行为,宣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思想。
《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故事情节始终是围绕侦破重大犯罪案件展开的,因此充满神秘色彩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最能刺激人的感官。在高潮迭起的情节中,神探与罪犯对抗,正义与邪恶对立,透过神秘幽晦的谋杀案,关注杀人背后的动机,剖析导致心灵黑暗面产生的社会背景。小说竭力弘扬法治精神,同时也不忘发掘人性之美。在布局上层次鲜明,案件一旦展开,就立即进入主题,将发生的故事交代清楚,从不拖泥带水,让读者随着侦探快速进入案情。接着,作者设置悬疑,制造气氛,让读者在阅读中猜测和判断谜底,达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故事在高潮部分,案件告破,简要说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亮出了让读者心服口服的证据。故事发生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伦敦,作者笔下的大雾、马车、煤气路灯等场景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令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这些景物描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是这些鲜明的文学特色,使得《福尔摩斯探案集》独树一帜,也使得作者柯南道尔在侦探小说史上获得了无法替代的地位。
相信这部精彩的探案小说在带给你精彩享受的同时,也会让你思维更加缜密,更加富有正义感。
这套精挑细选的名著杰作,忠于原著,版本上佳,囊括了所有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珍品,凝结了文学史上最精华的精神财富,每个学生值得一读!
——优秀班主任 语文学科带头人 薛艳君
深厚丰富的文学内涵,原汁原味的生动语言,对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水平很有帮助;而充满童趣的精美插画,深度激发可贵的阅读兴趣,是适合孩子读的好书!
——优秀班主任 语文高级教师 杨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