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斯·胡玛尔编著的《盘山路》中的作品是对新疆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作家、作品进行深入调研,以掌握母语创作作家、作品、翻译、刊物的状况。本书的出版能够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和编辑人才的培养,推动各民族的文学作品译介,推动文学作品的汉文与少数民族文字互译工作。对于读者了解新疆,认识新疆,对于促进民族间的交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盘山路/中国新疆少数民族原创文学精品译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夏木斯·胡玛尔 |
出版社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夏木斯·胡玛尔编著的《盘山路》中的作品是对新疆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作家、作品进行深入调研,以掌握母语创作作家、作品、翻译、刊物的状况。本书的出版能够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和编辑人才的培养,推动各民族的文学作品译介,推动文学作品的汉文与少数民族文字互译工作。对于读者了解新疆,认识新疆,对于促进民族间的交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内容推荐 夏木斯·胡玛尔编著的《盘山路》收集了维吾尔、哈萨克、蒙、柯、锡等民族的优秀原创作品,并组织翻译人员将其翻译为汉文。其中收录了作者几十年间的中短篇小说若干篇。展现了哈萨克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是了解哈萨克民族很好的读本。书稿内容积极健康,语言流畅优美,符合汉文阅读者的阅读习惯。本书收录了驼峰山之宝、长腿、恶梦、白头野雄羊的灵怨等文章。 目录 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春天(代序) 盘山路 驼峰山之宝 长腿 恶梦 白头野雄羊的灵怨 芭提玛 无奈的结局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别热克拜一家人昨天日落时就已疲惫不堪了,可今天一破晓又动身,向大地尽头那横卧的大山进发了。太阳的火焰仿佛燃烧着尘土飞扬的路,路似乎越走越远了。日上三竿,他们才走到了山中那条人与牲畜都向往已久的河边。至少有一些牡马已率先到达了。于是,几头被盛夏和酷热烤得汗流浃背的牛也朝河边狂奔过去。别热克拜用脚跟磕了一下胯下的枣红马,也向河边冲去。他头上那粘着泥污的银发和手中的鞭子被风吹了起来,两襟像乌鸦的翅膀一样扑腾。别热克拜甚至没有顾得上饥渴又筋疲力尽的孩子们,连人带马一起扑向泛着白泡并发出涛声的小河。山里的新鲜空气和清凉的水几乎使别热克拜忘记了依然在迁徙中的家人和牲畜,一双大手捧起河水一连痛饮了几口。迁徙中的人和牲畜,在水边停留了一会儿。孩子们喝上了清水,饥渴感立刻消失,精神也振作起来。稍后,迁徙的人马又沿着河边上路了。别热克拜恋恋不舍地向河边看了看,自言自语道:“天呐,今年的水比去年小多了。”从前人们往返于草原的时候,涉过这波涛起伏的河,河里的水都能漫过马鞍子,人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渡过河去。有些人家的山羊和绵羊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伤心的主人便号啕大哭。而现在的水只有河床中的那一点细流,别热克拜无可奈何地想:这条河不干涸就是好事了。别热克拜这么想着,觉得很可怕,便把宽大的手掌放在胸前,喃喃自语道:“真主保佑。” 别热克拜为这个漫无头绪的想法伤脑筋时,迁徙的人马已到了可吾可特克协山口的盘山路上。可吾可特克协山上面是平坦的牧场,两三群羊在此处放牧最好,而山下面却是陡坡,只有一条沿无水涧壑攀援而上的羊肠小道可以到达陡坡顶端。那是别热克拜曾经跟随父母来游牧的地方,就是公社化那阵子,他也跟着生产队的畜群到此放过牧。后来,生产队里承包了。去年分草场时,生产队开会抓阄,别热克拜很走运地抓到了可吾可特克协的票,高兴得他竞手舞足蹈地从自己的座位上跳起来。因为,克吾可特克协是他自小就梦牵魂绕的好去处,今年转夏牧场,他便率先赶来了。 “嗨!爸爸!快看呀!一头骆驼滑到山下面去了!一头骆驼滑下去了!”突然儿媳妇一阵刺耳的喊叫声传进了别热克拜的耳朵,使他的心猛地一沉,他惊慌失措,险些在这狭长的小路上跌下马背。 “噢!快看,它下去了,摔下去了!”儿媳妇又一阵让人胆战心惊的叫声紧紧揪住了他的心。别热克拜翻身下马,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向坡下滑了几步。 “天呐,男人们都到哪儿去了呀!”别热克拜的老伴也哭喊起来,山谷间回荡着她那绝望的哭声。 “爸爸!爸爸!那可怜的骆驼怕是保不住了!” 别热克拜看见在盘山路下滑溜溜的青草地上,一峰身驮重负的3岁小黑驼正在吃力地挣扎着,若再往下滑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别热克拜跌跌撞撞地总算接近了它,老伴儿帮不上忙,急得站在一边大喊大叫。小黑驼的笼头绳还算结实,儿媳妇将绳子的一头绕在路边的一棵小松树上,已经缠了两道。那小黑驼奋力挣扎着,但它动一下,那小松树就晃一下,摇得那树根的黑土都疏松了。别热克拜大声命令道:“不要松手!孩子,不要松手!”说着,他侧着身子滑到了3岁公驼的身旁。他决定先把公驼身上的绳子割断,把重负卸下来。于是,他伸手从靴勒里拔刀,可倒霉的是偏偏那刀子不在靴子里,他就扯着嗓门儿向老婆挥了挥手:“刀子,快拿刀子来!” 老伴儿误以为他要杀了那小黑驼,喊道:“唉,你这该死的老头儿,与其宰了它,还不如把它绑在一棵壮实点的松树上,等孩子们来了再把它拉上来!” 别热克拜听出老伴的声音有些嘶哑,心里真不是滋味儿。虽然他知道来不及了,但他还是顺从了老伴的意思喊道:“那就快点拿绳子来!” “不行!爸爸,危险,快离开那里,小松树快被拉倒了!您快跑!” 别热克拜回头一看,只见儿媳妇尖声哭叫着,不由得也有些心惊肉跳。那棵拴着3岁驼的小松树已被连根拔起倒了下来。别热克拜意识到3岁驼已经是保不住了,于是命令儿媳妇道:“孩子,把绳子放开。”然后连滚带爬地跑开了。这时那棵小松树连根带土被拔了起来,带着3岁驼从峭壁上摔了下去。别热克拜呆若木鸡,然后愤愤不平地向那怀胎母马一样隆起的山体看了一眼。老伴哭道:“这下完了,我不明白你怎么偏偏看上了这个像阴间独木桥一样的地方啊!不要说骆驼,总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摔死的。”P3-5 序言 新疆,中国西部之灵壤,这片多情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众多的古老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唇齿相依、命运与共、团结和睦、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流血流汗,共创璀璨文明,共同为祖国繁荣、金瓯永固、社会经济文化昌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新疆是历史上四大文明的唯一汇聚地,文化多元和文化交流是新疆文化的两大特质。在这块土地上,文学如山泉般汨汨溢出,自然流畅、清冽甘醇。汲取着这块土地精华的新疆各民族作家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笔,书写这块土地的神奇,书写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敏感细腻、宽广辽阔的心灵世界。 在这民族文学的大花园中,各民族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以昂扬的民族精神、独特的民族生活,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多民族文学创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融合促繁荣,交流添活力。在现阶段,如何将少数民族作家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及时翻译介绍给全国各地的广大读者以至世界各国的读者,如何将汉语文学作品翻译介绍给各兄弟民族,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中影响深远的大事。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是沟通各族人民思想感情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传承、交流、融合、创新,现代文化的引领,给盛世中华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带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30卷本的《中国新疆少数民族原创文学精品译丛》(以下简称《译丛》)就是献给这个绚丽春天的一束美丽的花朵,它是新疆人民出版总社的国家“十二五”时期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同时又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重大出版工程项目。收录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的母语翻译作品。这是第一部囊括了新疆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集。整套丛书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学由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转向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与长足进步,同时成长起一支初具规模的优秀的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者队伍,向国内读者译介了一大批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民间、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其中有些作品还经由汉文译本转译为外文,广泛介绍给世界。这对于增进国内外对新疆各民族及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各民族繁荣进步的历史进程的认识,进而增进对党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认识,都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过去翻译力量的不足,民族间文化交流不够广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播和发展。随着国家文化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这种现象逐步得到良好的改善,为少数民族文学翻译提供了契机,奠定了基础。 出版《译丛》,能够深入挖掘新疆少数民族作家,使一大批用母语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与特色的同时,学习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从而不断提高创作能力、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激活民族文化和促进民族文学的繁荣。 少数民族作家用母语写作,可以原汁原味地反映本民族的生活,得心应手地表达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但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因为语言的局限,不能有效地传播本民族文化,因此,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翻译成汉文介绍给读者,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这批翻译作品会成为世界了解他们的一个窗口。对于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同时又加强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跨文化传承,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与和睦、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期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国内图书市场上独具特色的品牌,成为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经典文库”,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评论家和学者们提供有价值的文本依据。 同时,我们还期望《译丛》的出版能团结起一大批有志于从事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专业和业余的作家、翻译家,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共同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与进步。我们更加期望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新疆的少数民族,从而使运用母语创作的作家,突破本民族读者范围,走出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为了遴选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我们首先与自治区文联、自治区作家协会、自治区翻译家协会联合,筛选出近20位各民族作家的个人优秀作品和上百位作家的各民族多人作品合集,并集中了一批优秀的翻译队伍,力求在编辑出版30卷作品的基础上,对新疆少数民族母语创作的作家、作品进行深入调研,以掌握母语创作作家、作品、翻译、刊物的状况,进一步完善作品推荐程序、翻译作品的保障机制等工作,使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将更多更好的少数民族母语精品力作通过高质量的翻译呈现给广大读者。 《译丛》的出版能够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和编辑人才的培养,推动各民族的文学作品译介,推动文学作品的汉文与少数民族文字互译工作。对于读者了解新疆,认识新疆,对于促进民族间的交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译丛》是繁荣新疆文化的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少数民族文学翻译队伍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第一次以新疆少数民族作品汉译本的形式出版,填补了新疆出版业的一项重要空白,也使少数民族作家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党对少数民族的关怀。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策划、编选、翻译出版更多更优秀的少数民族原创文学精品,奉献于读者,奉献于社会。我们期待《译丛》一花引来百花开,一同汇入祖国百花齐放的春天。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使更多的人关注、关怀、关爱少数民族文学这块沃土,使其在共同辛勤的耕耘中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繁花似锦。 后记 《中国新疆少数民族原创文学精品译丛》从策划、组稿、申报、审稿到出版,历时三年,时间跨度长,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译丛》既体现了各民族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也同时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新疆生活和精神风貌;既有诗情画意般的浪漫主义情怀,又彰显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现实主义力量;为了增强时代感,多人集中又着重收入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的新人新作,给人以亲切清新之感。 由于出版者和编者水平有限,《译丛》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和批评指正。我们也真诚希望,《译丛》的出版能架起新疆各民族间的心灵之桥,架起新疆和祖国各地之间的心灵之桥。 编者 2013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