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西第一才子的黄岳年,最近几年,连连推出书话集,在教书之余,能写大量文章,不能不说读书之博杂,才有如此的繁树开花了。他在《读书风景文丛:水西流集》的序言中说,在瀚海绿洲丹霞流彩中读写,并看长河落日圆,是人生一大乐事。
其实,现在读书容易,写文似乎也是易事,而黄岳年践行的是读书人的常识,在书中,在岁月中,留下几许文字,犹如在西部地区的标志,让我们辨识出回家的路径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水西流集/读书风景文丛 |
分类 | |
作者 | 黄岳年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有河西第一才子的黄岳年,最近几年,连连推出书话集,在教书之余,能写大量文章,不能不说读书之博杂,才有如此的繁树开花了。他在《读书风景文丛:水西流集》的序言中说,在瀚海绿洲丹霞流彩中读写,并看长河落日圆,是人生一大乐事。 其实,现在读书容易,写文似乎也是易事,而黄岳年践行的是读书人的常识,在书中,在岁月中,留下几许文字,犹如在西部地区的标志,让我们辨识出回家的路径了。 内容推荐 阅读需要“境”——外在的环境,内在的心境。如能在书虫书痴们的熏染下,视读书为趣事,寻得思想的养料,进而达至光明通透的境界,岂不快哉!“读书风景文丛”即是这样一套引导读者与书结缘、与书友结缘的书话随笔集。 “读书风景文丛”第一辑合18个分册,作者大多是当今读书界较有名气的作家、书评人、媒体人,内容多为读书笔记、藏书题跋、文人逸事等。撇开丛书的知识性、趣味性不说,单是它传递的那种对书的尊敬,对书的痴迷,便构成了它的独特价值。 《读书风景文丛:水西流集》为其中之一,《读书风景文丛:水西流集》集合了黄岳年近年来的书话短文,轻松耐读,发人深省。相信它能引领读者朋友,感受阅读,领略书中无限风景。 目录 卷一 世间再无沈苇窗 郭嵩焘说周达武诗 旧墨往事幻亦真 董力行及《明日黄花录》 大雅之韵 慧山文峰两依依 思想者的行旅 恨不逢君尽一壶 第一义谛:写在山河问——《梦回大地》书后 《这一代的书香》,让出版知道文化的要紧 云淡风轻话沧桑 不图于此见英华 古旧书业之禧 山忆欢喜欣远梦 清音可念《映雪集》 快雪时晴我看书 读书声里春光至 古剑青锋书缘人间 关于《海瑞官场笔记》 卷二 董桥的信 闲读董桥 好书 君子的品质 回忆录 卧游匡庐 朴素之美 书不必多看 宗儒宗释亦宗道 老子的证言 鱼雁 老师要写文章 关于枕上看书 经天纬地画山河——中国古代地理著作述略 天下巨观献态呈奇——徐霞客山西记游 成都吟 兰州古旧书店关张 书店开业小记 二〇一〇年暑假生活录述 盼读《笑我贩书》四版 找到了失落的日记 和陈克希先生通话 烟雨嘉兴会笑我 祝贺《书脉》复刊 不可不记的书缘 《岁月的声音》序言 感谢你,我的朋友——《书蠹生活》代序 《翰苑茗香》自序 写在《书林疏叶》后 《风雅旧曾谙》后记 卷三 采玉人说 种树种花 走廊吟 奶奶的一生 附录 小注片语见性情:《弱水书话》谈片 读书种子黄岳年 读书好,风雅旧曾谙 试读章节 郭嵩焘说周达武诗 光绪丙戌年(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夏四月,七十三岁的甘肃提督周达武登上嘉峪关,诗兴大发,援笔抒怀,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嘉峪关诗并序》。那是周达武在张掖修建觻得书院(今陇原名校张掖四中)之后的第二年,他登临嘉峪关,性情大畅的名篇。 诗序云: 嘉峪关,中外咽喉,自来战守必争之地。圣清受命奄以寰宇,关西万里骨衽席之,今二百余年矣。依汉如天罔有隔闲。登斯楼也,能无今昔之感欤!光绪丙戌夏四月,偕幕僚集此赋诗三章,聊自写胸臆云尔。 其一 山河襟带限西东,南挟黄流一径通。 塞上重楼空突兀,道旁古冢半英雄。 远开国祚推元盛,轻戮贤豪陋吕隆。 往事不堪听鼓角,苍崖白日浩冥濛。 其二 边防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 万里胡天皆赤子,千秋颉利入清班。 风腾瀚海鲸□吼,月冷荒城剑戟环。 报国孤怀挥老泪,愁看雕卷阵云间。 此诗诗品雄浑,格调苍凉,壮美不输诗圣老杜。 后来,秉持“深山大泽堪容剑,地老天荒独有诗”为准,选诗甚严的海纳川《冷禅室诗话》,以《周达武》为题,收进了此诗,并叙其事云:“宁乡周渭臣提督(达武),湘中宿将也。当湘阴左公擢用时,周以其书生也,揶揄之,彼此因有隙。逮左督师陇上,周已老。左思有以报之,乃力荐周于朝,授甘州提督,周屡辞不获,遂慨然赴任。左欲俟其来省晋谒时,讥笑之一快。周乃超越而过。后左公西征新疆,道经甘州,周度其将至,托辞巡阅避去,卒莫得见也。一时传以为笑。”还说此诗:“言外实讥左公也。”《冷禅室诗话》并称:“予以为诗虽小道,未可概以雕虫末技视之。赵宋以下,谈诗者无虑数千百家,所记类皆当时名篇,以传艺林佳话。予虽不敏,忝慕斯旨,而不事剿袭,力避陈腐,尤予此书此志也。”左、周之事,史传已见,不宜置喙。但我们可以想象,周达武诗在当时,一定是海内传诵的名篇。按《冷禅室诗话》所引此诗末句中嘉峪关碑石上的“雕”,写作“鹏”,应为《剑水诗钞》纂成后周达武的最终定稿。钱仲联《清诗纪事》十六卷,即咸丰朝卷亦选录此诗,文字与《冷禅室诗话》同。 周达武诗碑原在嘉峪关关城上,是三块各高三十三厘米、宽三十六厘米的石质碑刻。前两块各刻字十二行,共有一百九十七个字,是周达武两首七律诗作和序引。最后一块前半部刻“宁乡周达武题安化黄自元书湘中四如山人李祺镌石”等字样,这是题诗、书写、镌刻人的姓名;后半部刻有郭嵩焘的行书跋语,是郭嵩焘手迹。 渭臣军门寄示嘉峪关诗,盖巡边所至,眺览言怀,兴于一时。其诗闳深雅健,苍凉边塞之声,称其雄才大略。《寰宇记》酒泉有鸿鹭山,引《穆天子传》,西循黑水至璧玉之山,即此。明一统志谓之嘉峪山,其西麓即今嘉峪关也。自汉通西域皆出玉门关,其南日阳关,谓之南道北道。明初弃边外瓜沙地,乃建置嘉峪关,阔别中外,遂为河西边界之锁钥。今西域万余里尽隶版图。旧时玉门关、阳关皆为内地。顾视嘉峪山雄扼戎羌之险要,犹衽席也。天下事变不常,控制中外必先取胜。今时要害又不在雍凉而在燕晋,北边之番卫,京师军门。余济之才,必有以豫畴之数十年之前而制其胜。此诗老将临边之慨,其为之先引乎。黄觐虞太守为书而勒之石。嵩焘因记其后以告来者。时丁亥春正月,湘阴郭嵩焘谨记。 显然,郭跋是周达武诗写出后第二年,即丁亥年(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欣然命笔之作。检索郭嵩焘日记,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有这样的记述:“锐堂出示周渭臣嘉峪关诗,谋刻之石,属为一跋。”“渭臣军门寄示嘉峪关诗,盖巡边所至,登临游览之作。其诗雄深雅健,苍凉边塞之声,称其雄才大略。”周达武诗作刊碑,当在此时之后不久。 周达武(1813~1895),字梦熊,号渭臣,湖南宁乡人,湘军名将,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领尚书衔任甘肃提督,驻节甘州府十七年。工诗,善书法,师颜真卿。 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名臣,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梁启超对李鸿章有“只知有洋务,不知有国务”的批评,而对郭嵩焘则盛赞之。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光绪年问,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黄自元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史载黄自元“书名满天下,妇孺皆得知”。“数十年来,碑碣之文,祝颂之作,皆得以先生书为荣,零缣片纸,人争藏奔,或诡冒模袭以弋厚利,虽穷荒鲰孺,无不知有黄先生书者。然而其内行之纯笃,蹈履之谨严,识量之超明,天怀之元定,所以越流俗二资矜式者,世顾罕称之。盖世人徒震于先生之艺术,至含章隐曜而卓然有自立之道,非平日默窥潜视未易而得名也。”黄自元一生书法创作颇丰,尤以楷书名世。嘉峪关周达武诗碑,正是典型的黄自元楷书名迹。 诗碑所涉及的周、郭、黄三人,都是于史有征的人物,碑之珍贵,自不待言。 P8-11 序言 春节前,在天地出版社任职的一位朋友说,现在的书店纷纷倒闭了,但读书人依然不减,这种风气正是美好社会的种子,是不是找机会做一套关于读书的书?这几年,我一直在编《天涯读书周刊》电子杂志,也早想着出一套这样的书。甚至在一两年前就跟一家出版社商谈出这类书,作者就找了好些位,但限于市场太小众,出版社最终放弃了计划。说来,还是觉得对作者不住,便随时在寻找机缘出这样的书。 我的这位朋友是实在人,做出版多年,此前也有合作,对做读书的书,自然是一拍即合。我随后提出做年轻作者的书,如阿滢、王国华,在读书圈早已享有盛名;如理洵、黄岳年则在网上拥有众多的“粉丝”,虽然市场小一些,但在未来是值得期许的。相对来说,年纪大一点的这类作者,差不多都出过书了,出他们的书,固然市场有保证,但新鲜劲似乎不足了。我如此说。朋友说,就按你的意思办。 有了这一句话,我就大胆放心地去组稿,一下子约了二三十位作者,但有的觉得写的文章固然多,还不够出书的分量;还有的担心市场……几经筛选,终于确定了十八位作者。于是,这套名为“读书风景文丛”的书就顺势而出了。 我曾在微博上谈论这套书说,这里展现了不同作者的阅读趣味,去除了时髦,回归了阅读。实际上,书话类的书出到今天,我们也在思考,书话的未来,以及书话学的构想。现在,我们期望通过读书随笔的形式,让阅读变得更有趣一些。读书随笔,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表达。另外,这样一套读书随笔,作者基本上是年轻一代,他们在当今的读书圈中还属于被忽略的一群民间读书人,但他们活跃于网络、报刊,影响非凡。这次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可能观点少了一点,但都在文字中有所表述了。而这,需要用心去发现。 确实,读书风景很美丽,但如果缺乏发现,可能看完一本书就扔,或者读书过于功利,就难以发现阅读之美了。安武林老师说,《读书如同玩核桃》。这是怎样的玩法?确也令人好奇。而王淼兄《左手新书,右手旧书》,这样的一种状态也足够迷人。如若《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话,其展现的也是《书中风骨》了。不管是《枕边书》,还是《信手拈书》,都是《与书为徒》的一种《书式生活》吧。 这读书风景,既有董桥的书城黄昏即事的韵致,也有读书生活的素描,就像卞之琳所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不仅如此,透过这读书风景,我们看到的是读书人在浮躁的时代,依然心存美好,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种精神所凸显的气息是优雅的,也是温暖的。 朱晓剑 二○一二年三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