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募vs私募:PE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及发展
第一节 盘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要素剖析
二、PE的特征
三、PE与近似概念的甄别
第二节 PE在中国
一、国际PE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PE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PE的生态环境
四、中国PE的生存现状
第二章 机构vs个人:PE资金募集渠道及投资者情况分析
第一节 谁在投资PE?
一、PE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
二、外资PE投资者
三、本土PE投资者
第二节 谁能投资
一、商业银行——一步之遥
二、政策性银行——政策的宠儿
三、保险公司——渐成定局
四、社保基金——优势犹存
五、证券公司——逐步放开中
六、企业年金——尚待突破
七、信托公司——已无实质障碍
八、基金公司——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三章 合伙vs公司:PE几种组建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第一节 设立一个怎样的主体
一、规范但缺乏效率的公司制
二、高效但缺乏制约的有限合伙制
三、灵活但并非实体的信托制
四、孰优孰劣
第二节 如何设立
一、公司制PE的设立实务
二、有限合伙制PE的设立实务
三、信托制PE的设立实务
第三节 外资如何在中国设立
一、外资设立境内PE的法律环境
二、外资适用的组织模式
三、如何设立外资
第四节 PE设立的战略选择
一、组织形式的总体考虑
二、投资领域战略选择
三、资金规模的市场定位
第四章 结构vs流程:PE管理及操作实务透析
第一节 立体解析PE的管理
一、PE中的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二、PE该如何管理
三、攘外与安内——管理者职责分析
四、结构和才能——管理团队的组建
第二节 公司制PE的管理
一、自主管理和委托管理
二、对内管理——三会制
三、对外投资
四、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五、基金的后续募集
第三节 有限合伙制PE的管理
一、有限合伙制PE中LP与GP的博弈
二、其他管理问题
第四节 信托制PE的管理
一、以契约为基础的管理
二、信托制PE的法律关系
三、信托制PE主要管理内容
四、信托型PE的管理方式
第五章 质量vs速度:PE投资项目选择中的调研及评估
第一节 初识——项目的前期调研
一、怎样的项目———项目信息研读
二、持续发展潜力——行业前景调研
三、纸老虎——企业现场调研
四、第一印象——项目的初步评价
第二节 借助中介机构(上)——律师的法律尽职调查
一、尽职调查——对企业进行多角度透析
二、PE投资中的法律尽职调查——企业的合法性诊断
三、法律尽职调查的渠道
四、PE投资法律尽职调查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借助中介机构(下)——其他类型的尽职调查
一、财务尽职调查——企业的财务诊断
二、税务尽职调查——企业的纳税合法性诊断
第四节 项目的估值定价
一、为企业定价——估值
二、估值方法
三、估值结果运用
第五节 定论——项目的整体评估
一、PE更青睐何种企业
二、投资决策的做出
第六章 增资vs转股:PE投资模式选择以及法律实务操作
第一节 PE的投资模式
一、股权转让投资方式
二、增资扩股投资方式
三、其他投资方式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工具
一、常用投资工具解读
二、投资工具的综合选择和应用
第七章 坚持vs妥协:PE投资交易中的投资条款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私募投资交易文件
一、保密协议
二、条款清单
三、增资协议
第二节 投资条款的本土化(上)
一、优先权条款
二、特殊权利条款
第三节 投资条款的本土化(下)
一、特殊权利条款
二、特殊机制——对赌协议
第四节 其他环节 的风险防范
一、风险无处不在
二、其他环节 的风险控制
第八章 “IPO”vs借壳:PE上市退出的选择与决策
第一节 PE上市退出多选题
一、是否上市退出
二、是否需要借壳
三、如何
第二节 近水楼台——境内上市退出
一、国内各板上市门槛概览
二、国内上市退出渠道对比
三、国内上市退出的阻碍因素
第三节 海外淘金——境外上市退出
一、缘何舍近求远
二、适合我国企业的境外市场
三、海外上市的政策监管
四、中国企业的海外红筹上市之路
五、后10号文时代的思考
第九章 并购vs清算——PE的其他退出方式及法律操作
第一节 PE的其他退出方式及法律操作
一、并购——最有效
二、回购——最稳妥
三、清算——最无奈
第二节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新平台
一、如火如荼的新三板
二、各自为政的产权交易所
三、蓬勃发展的股权交易所
四、刚刚起步的PE二级市场
第十章 合作vs竞争:中国PE发展的源动力与外助力
第一节 合作与创新——PE发展的源动力
一、加强PE间的合作
二、强化PE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三、资金募集渠道和方法的创新
四、投资角色和方式的创新
第二节 政策与法律——PE发展外助力
一、放开准入限制
二、丰富退出平台与渠道
三、科学化监管
四、完善立法
第三节 大资管时代中国PE走向前瞻
一、大资管时代中国PE的机遇
二、契约型PE的崛起
三、契约型基金的优劣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