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史通俗演义(上)/历朝通俗演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东藩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风靡海内外的一套通俗历史巨著,史学大家蔡东藩正史为经,逸闻为纬。呕心沥血十载,真情演义上下五千年,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笔,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

该丛书描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朝代更替下的民俗民生,参透疆场血战、宫廷阴谋,千古兴亡中的生存智慧。

《唐史通俗演义(上)》为其中的唐史部分。

内容推荐

《唐史通俗演义(上)》由蔡东藩所著。

《唐史通俗演义(上)》是《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中的唐朝部分,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唐朝历史。《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上迄秦汉,下至民国,两千年的中国历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历史的通俗演义。自它问世以来,即受到众多知名人士的广泛推崇。毛泽东同志曾建议党的高级干部应该好好阅读,以了解中国历史,这套历史演义丛书也是毛泽东列给儿子毛岸英的必读书。

目录

第一回 溯龙兴开编谈将种 选蛾眉侍宴赚唐公

第二回 定秘计诱杀副留守 联外助自号大将军

第三回 攻霍邑阵斩宋老生 入长安拥立代王侑

第四回 记艳闻李郎遇侠 禅帝位唐祚开基

第五回 李密败绩入关中 秦王出奇平陇右

第六回 盛彦师设伏毙叛徒 窦建德兴兵诛逆贼

第七回 啖人肉烹食段钦使 讨乱酋击走刘武周

第八回 河朔修和还旧俘 郑兵战败保孤城

第九回 擒渠歼敌耀武东都 奏凯还朝献俘太庙

第十回 下江东梁萧铣亡国 战沼南刘黑闼丧师

第十一回 唐太子发兵平山左 李大使乘胜下丹阳

第十二回 诛文干传首长安 却颉利修和突厥

第十三回 玄武门同胞受刃 庐江王谋反被诛

第十四回 纳弟妇东宫渎伦 盟胡虏便桥申约

第十五回 偃武修文君臣论治 易和为战将帅扬镳

第十六回 获渠魁扫平东突厥 统雄师深入吐谷浑

第十七回 长孙后临终箴主阙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

第十八回 灭高昌献俘观德殿逐真珠击败薛延陀

第十九回 强胡内乱列部纷争逆迹上闻储君被废

第二十回 易东宫亲授御训 征高丽连破敌锋

第二十一回 东略无功全军归国 北荒尽服群酋入朝

第二十二回 使天竺调兵擒叛酋征龟兹入穴虏名王

第二十三回 出娇娃英主升退 逞奸情帝女谋变

第二十四回 武昭仪还宫夺宠 褚遂良伏阙陈忠

第二十五回 下辣手害死王皇后 遣大军擒归沙钵罗

第二十六回 许敬宗构陷三家 刘仁轨荡平百济

第二十七回 发三箭薛礼定天山 统六师李绩灭高丽

第二十八回 伐西羌连番败绩 易东宫两次蒙冤

第二十九回 裴总管出师屡捷 唐高宗得病告终

第三十回 被废立庐陵王坐徙违良策徐敬业败亡

第三十一回 敕告密滥用严刑 谋匡复构成大祸

第三十二回 武则天革命称尊 狄仁杰奉制出狱

第三十三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怀义稔恶受诛

第三十四回 累次发兵才平叛酋 借端详梦迭献忠忱

第三十五回 默啜汗悔婚入寇 狄梁公尽职归天

第三十六回 证冤狱张说辩诬 诛淫竖中宗复位

第三十七回 通三思正宫纵欲 窜五王内使行凶

第三十八回 诛首恶太子兴兵 狎文臣上官恃宠

第三十九回 规夜宴特献回波辞 进毒饼枉死神龙殿

第四十回 讨韦氏扫清宿秽 平谯王骈戮叛徒

第四十一回 应星变睿宗禅位 泄逆谋公主杀身

第四十二回 赠美人张说得厚报破强虏王唆立奇功

第四十三回 任良相美政纪开元 阅边防文臣平叛虏

第四十四回 信妾言皇后被废 丛敌怨节使遭戕

第四十五回 张守硅诱番得虏首 李林甫毒计害储君

第四十六回 却隆恩张果老归山 开盛宴江梅妃献技

第四十七回 梅悴杨荣撒娇絮阁 罗钳吉网党恶滥刑

第四十八回 洗禄儿中冓贻羞 写幽怨长门拟赋

第四十九回 恋爱妃密誓长生殿 宠胡儿亲饯望春亭

第五十回 勤政楼童子陈箴 范阳镇逆胡构乱

试读章节

第一回 溯龙兴开编谈将种 选蛾眉侍宴赚唐公

桑麻无恙,鸡犬不惊,村夫野老,散坐瓜棚豆架旁,笑谈大唐遗事,什么晋阳宫,什么凤凰山,什么摩天岭,什么薛仁贵征东,什么罗通扫北,什么巴骆和,什么宏碧缘,最出奇动人的,是盖苏文兴妖作怪,樊梨花倒海移山,唐三藏八十一难,孙悟空七十二变,说得天花乱坠,神怪迷离;其实是半真半假,若有若无。咳!我想这班村夫野老,能识得几个字?能读过几句书?无非借神社戏剧、茶肆盲词,灌输了一些见闻,就借那闲着时候,说长论短,谈古说今,自称为大唐人,戏述那大唐事,究竟唐朝有若干皇帝?多少版图?一古脑儿莫明其妙。甚且把神功妖法、子虚乌有等谈,信为真有,看似与国无害,与家无损,哪知恰有绝大关系。二十年前的义和团、红灯照,不曾说有齐天大圣附身、黄连圣母下世么?京津一带愚夫妇,脑中记着唐乱话、西狗屁,遂以为古今一律,仙人间出,迷信得什么相似,终弄到联军入境,京邑为墟。看官试想!有益呢?无益呢?有损呢?无损呢?谈仙说怪诸书,多借唐事影射,故本编缘起,格外痛斥。

小子就史论史,即唐叙唐,单把那一十四世的唐祚,二百九十年的唐史,兴亡衰废,约略演述,已不下数十万言,看官恐已怕烦,要说甚神仙?谈甚鬼怪?本回是~个开场白,理应将唐朝本末,总揭一段,譬如振衣提领、张网握纲一般。有了大关节目,然后按次叙下,有条有绪,自己觉得不是瞎说,旁人也识得不是乱言。说部之须有楔子,即本此意。曾记前人留一笑谈云:“汉经学,晋清谈,唐乌龟,宋鼻涕,清邋遢。”汉晋宋清诸朝,自有专书交代,不必向本编声明,只“唐乌龟”三字,究作什么解?相传龟与蛇交,非偶相从,因此世间做丈夫的,纵妻外淫,往往被人唤做乌龟。唐朝开国的时候,曾把晋阳宫内的妃嫔,取作侍姬,恐隋主不甘负着龟名,要来问罪,没奈何拼死兴兵,议行大事,一番大侥幸,竟得隋江山,好容易登了大宝,划尽群雄,收拾海内二百九十三州,作为李氏私产。所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统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真是唐朝实事,并不是唐人虚谈,就是大唐人的名目,从此传闻海外,我中国人常以此自夸,相沿到今,不过天道好还,报应不爽,你要人家去做乌龟,人家亦要你的子孙去做乌龟。太宗高宗的时候,是唐朝极盛时代,宫闱里面,已是不明不白。太宗奸污弟妇,是皇弟去做乌龟了。高宗皇后武则天,简直是生性好淫,广置面首,伟岸如怀义,俊美如昌宗,陆续召将进去,充作幸臣,是皇帝去做乌龟了。嗣是韦后恃宠,中宗点筹,玉环洗儿,禄山抓乳,绿头巾成为家法,元绪公竟作秘传,乌龟乌龟,数见不鲜。嗣是乃有倚势的宦官,嗣是乃有挟权的藩镇,内外交讧,就把那李氏的国脉,一日一日的斫丧下来。看官以为宦官藩镇的祸祟,与女宠无与,谁知是因果相连,源流有自,不宠寿王妃,何来高力士?唐室宦官专政,自高力士始。不近大腹儿,何有三节度?安禄山兼领三镇,为唐室藩镇之所由始。龟奴龟子,玩弄朝纲,执掌兵政,于是此行彼效,你争我赛,乐得依样画葫芦,去挟制那乌龟皇帝。历久相沿,积重难返,阉宦可以弑主,将弁可以逐帅,十军阿父,势焰薰天,指田令孜。三镇大臣,兵戈犯阙。王行瑜,李茂贞,韩建。黄巢杀人八百万,季述数君数十罪,南面称尊的天子,逐朝与傀儡相似,今日被人幽,明日被人劫,又明日被人废死。甚至大家夫妇,委身国贼,好一座锦绣江山,竟被那砀山无赖朱阿三,轻轻的移夺了去,说将起来,煞是可怜。但总由列祖列宗,贻谋未善,所以子子孙孙,累得吃苦,连乌龟都无暇做得,岂不是自作自受,近报在自身,远报在儿孙么?看官记着!这一部唐朝演义,好做了三段立论:第一段是女祸,第二段是阉祸,第三段是藩镇祸,依次产出,终至灭亡。若从根本问题上解决起来,实自宫闱淫乱,造成种种的恶果。所以评断唐史,用了最简单的三字,叫做唐乌龟,这真所谓一言以蔽之呢。斩钉截铁,扫除枝叶。

宗旨既明,请看正传!话说唐朝开国的始祖,姓李名渊,字叔德,系陇西成纪人氏,为西凉武昭王李署七世孙。东晋时最据秦凉,自称为王,传子李歆,为北凉所灭。歆生重耳,重耳生熙,熙生天锡,天锡生虎。虎仕西魏有功,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嗣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伐魏,号为八柱国,殁封唐国公。子晒仕隋,袭封唐公。晒妻独孤氏,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同胞姊妹,因此文帝与日丙,名为君臣,实关姻亚。晒生子渊,体具三乳,日角龙庭,文帝尝称为不凡子,格外垂爱,独孤姊妹俱贵,且各产皇帝,确是难得。命复姓李。晒殁,令渊袭爵,历授谯陇二州刺史。炀帝嗣位,升任太守,又召为殿前少监卫尉少卿。及炀帝征辽东,遣渊督运兵粮,接济军士。会楚公杨玄感,即隋故相杨素子,起兵作乱,围攻东都。渊飞书奏闻,炀帝慌忙引还,命渊为弘化留守,各御玄感。既而玄感败死,渊留守如故,御下宽简,颇得众心。

先是隋政荒暴,谣诼日繁,起初是喧传市巷,后来竟传入宫庭,连炀帝也常有所闻。看官道是何等谣言?一说是:“桃李子,有天下。”一说是:“杨氏将灭,李氏将兴。”蒲山公李宽子密,即李弼曾孙。曾因余荫入朝,授官左亲侍,炀帝见密额锐角方,目分黑白,遂说他顾眄非常,即令罢职。玄感发难,密实与谋,兵败后亡入瓦岗,往投翟让,也想援据谶语,称孤道寡,哪知真命天子,别有一李,不是他的李姓。也是汉刘歆之类。炀帝既逐去李密,复疑到郧公李浑身上,诬他谋反,杀身夷族。真是冤枉。一面添造龙舟,东巡西幸。

P1-2

序言

蔡东藩先生是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和演义作家。他在国事维艰、风云变幻的历史大变动时代,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耗时十余年撰写了近七百万字的历史演义,其朝代之多,人物之众,篇幅之长,确实是空前的。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秉承“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写作方法。他尊重历史,但又不拘泥于历史,能把很多野史揉合融化进去,巧于剪裁,因此把人物与故事情节写得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然而蔡东藩先生却相反,他竭力反对于史无据的虚构,主张遵循正史,严格做到所谓“无一事无来历”、“以不使观者往往为所惑乱”,自称所编历史演义“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

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虽然蔡东藩先生作品最大特色在于他对历史真实的严格追求,“语皆有本”,力求其主要情节均有历史记载。但是,作为“演义”,他也有虚构,特别是人物对话,但他很谨慎,力求符合特定历史环境和特定历史人物的性格,不敢任意编造。因此,他的书,可以当作历史读。

蔡东藩先生写的历史演义,主要有:

《前汉通俗演义》(附秦朝)一百回;

《后汉通俗演义》(附三国)一百回;

《两晋通俗演义》一百回;

《南北史通俗演义》一百回:

《唐史通俗演义》一百回;

《五代史通俗演义》六十回;

《宋史通俗演义》一百回;

《元史通俗演义》六十回;

《明史通俗演义》一百回;

《清史通俗演义》一百回;

《民国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另外,许廑父续写四十回,计一百六十回)。

这十一部书,蔡东藩先生并不是顺着朝代次序写的,其成书次序是:一、清史;二、元史;三、明史;四、民国史;五、宋史;六、唐史;七、五代史;八、南北史;九、两晋史;十、前汉史;十一、后汉史。

全书共十一部,一千零四十回,近七百万字。总的名称叫《历朝通俗演义》,或叫《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该套图书最先由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陆续出版,其中《清史通俗演义》最早,出版于一九一六年七月,《后汉通俗演义》最迟,出版于一九二六年九月,首版为有光纸石印插图本。后于一九三五年改为铅印本,加上许廑父续的《民国通俗演义》后面的四十回,总的书名称《历朝通俗演义》,分装四十册。  此次出版,是以会文堂一九三五年铅印本为底本,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编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书风貌,仅勘正了个别错别字和标点。原书的一大特色,即蔡东藩先生自己所作的注释、夹批和后批,本次出版全部按原文保留。

蔡东藩先生的《历朝通俗演义》,既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阅读《历朝通俗演义》,既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又可以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

蔡东藩先生《历朝通俗演义》,的确很值得一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