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父六十岁。三月四日,聊具杯酒称觞焉。
四月,北京义和团祸作。义和团为八卦教流派。自言能避刀、枪、火炮,以仇洋教为名焚烧杀掠。初起于山东,巡抚袁慰亭名世凯禁之,而山西巡抚毓贤加以提倡,遂蔓延至直隶。总督裕寿山名禄,阴袒之,势益张。时皇太后甚恶西法……”这是来自《唐文治自述》的节选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文治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唐文治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吾父六十岁。三月四日,聊具杯酒称觞焉。 四月,北京义和团祸作。义和团为八卦教流派。自言能避刀、枪、火炮,以仇洋教为名焚烧杀掠。初起于山东,巡抚袁慰亭名世凯禁之,而山西巡抚毓贤加以提倡,遂蔓延至直隶。总督裕寿山名禄,阴袒之,势益张。时皇太后甚恶西法……”这是来自《唐文治自述》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唐文治自述》的作者是唐文治。 《唐文治自述》: 茹经堂位于宝界桥南堍的琴山之麓,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的别墅书院,背山面湖,环境幽静,建筑精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唐文治接任上海南洋公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当时改名高等实业学堂)监督,主持校务。后在无锡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34年唐文治70寿辰时,两校校友在五里湖畔集资建造茹经堂,"茹经"是唐文治先生的号,以志纪念。1983年,茹经堂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辟为唐文治先生纪念馆。 纪念馆面对五里湖,朱漆大门,门额上悬挂着陆定一手书的"茹经堂"匾额。整个建筑小巧玲珑,曲折多变,厅堂、书斋、亭廊及起居用房,一应俱全。正厅上悬挂"唐文治先生纪念馆"额。由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校友钱仲联教授撰写的《茹经堂碑记》,完好嵌在厅堂壁间。 纪念馆正中墙壁上挂着先生的遗像,容貌慈祥,仪态端庄。室内陈列着先生生前的许多珍贵文物。陈列着先生向光绪皇帝上书的上万言奏折,要求革新政治,并针砭时弊,抨击权奸…… 目录 第一编 茹经先生自订年谱正续篇 年谱题辞 世系 茹经先生自订年谱正续篇 清同治四年(公元一八六五年) 乙丑 一岁 清同治五年(公元一八六六年)丙寅 二岁 清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 丁卵 三岁 清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戊辰 四岁 清同治八年(公元一八六九年) 己巳 五岁 清同治九年(公元一八七。年)庚午 六岁 清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辛未 七岁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一八七二年)壬申 八岁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一八七三年)癸酉 九岁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甲戌 十岁 清光绪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 乙亥 十一岁 清光绪二年(公元一八七六年)丙子 十二岁 清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丁丑 十三岁 清光绪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戊寅 十四岁 清光绪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 己卯 十五岁 清光绪六年(公元一八八。年)庚辰 十六岁 清光绪七年(公元一八八一年)辛巳 十七岁 清光绪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壬午 十八岁 清光绪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癸未 十九岁 清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 甲申 二十岁 清光绪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 乙酉 二十一岁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一八八六年)丙戌 二十二岁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丁亥 二十三岁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戊子 二十四岁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 己丑 二十五岁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一八九。年)庚寅 二十六岁 清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辛卯 二十七岁 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壬辰 二十八岁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癸巳 二十九岁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甲午 三十岁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乙未 三十一岁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一九四八年)戊子 …… 八十四岁 公元一九四九年 己丑八十五岁 公元一九五。年 庚寅 八十六岁 公元一九五一年辛卯 八十七岁 公元一九五二年壬辰八十八岁 公元一九五三年 癸巳 八十九岁(男庆诒谨述) 公元一九五四年 甲午 九十岁 茹经先生自订年谱跋 第二编 茹经先生著作年表 茹经先生著作年表 清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 甲申 二十岁 清光绪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乙酉 二十一岁 清光绪十二年(公元一八八六年)丙戌 二十二岁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一八八七年)丁亥 二十三岁 清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戊子 二十四岁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 己丑 二十五岁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一九四二年)壬午 七十八岁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一九四三年)癸未 …… 七十九岁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公元一九四四年) 甲申 八十岁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乙酉 八十一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公元一九四六年)丙戌 八十二岁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年)丁亥 八十三岁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公元一九四八年)戊子 八十四岁 试读章节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一九oo年)庚子三十六岁 吾父六十岁。三月四日,聊具杯酒称觞焉。 四月,北京义和团祸作。义和团为八卦教流派。自言能避刀、枪、火炮,以仇洋教为名,焚烧杀掠。初起于山东,巡抚袁慰亭名世凯禁之,而山西巡抚毓贤加以提倡,遂蔓延至直隶。总督裕寿山名禄,阴袒之,势益张。时皇太后甚恶西法,欲集合其力,以驱外人,各国公使啧有烦言。大臣许景澄、袁昶上疏力争之,俱留中不报。五月,义和团遂纠合大众,拆毁铁路,直人京城,围攻使馆及西城西什库教堂。时余家尚居新开路,与比国使馆相近,见火光烛天,枪炮声累累如贯珠。吾父偶诣庭中,枪子从顶上飞过,险极。家中所用某媪,并携有幼女,忽闭门而泣,询之,则亦教民也。余亟慰之,给以钱米,遣之还。逾日,见教堂焚毁数处,浓烟四合。维时天津已与各国开战,南归路已断。谱兄伯先招余迁至其家,余因禀商堂上,决计迁避。时吾母卧床,内子亦怀孕,乘舆踉跄以行。世宅住宝钞胡同内王佐胡同,伯先兄夫妇殷勤接待,情极可感,余家惊魂得稍定焉。 义和团攻使馆不克,遂烧正阳门及东西荷包巷。是皆京城精华所聚。商贾逃亡,天日为之变色。旋提督董福祥,亦以劲兵来攻使馆。时使馆守兵不过数百,藏地沟内,官兵每至界线内,辄中枪炮毙,以故卒不能克,西什库亦如之,可叹亦可笑也,户部已在战线之内,改在内廷国史馆内办公。 五月中旬,风声日迫,余偕世宅迁避至北山平义分村。出北直门十余里,为雷家桥。又三十里,为高丽营,大市集也。又二十里,为平义分村,乃昌平、顺义两县分界之地。世宅居村外祠堂内,余家赁居村中。屋仅i间,卑隘之至。房东张姓,其兄在田,尝读书入庠。余家饭食,先由世宅供给,后与房东商定,借灶自炊,布置初定,余乃入城办公。 义和团愈聚愈众,日本使馆记生杉山彬、德国公使克林德赴总署途中,均为义和团所杀。端王载漪、庄王载勋奉旨充总理衙门大臣,二人皆提倡义和团者也。庄王宅中,并设立坛所。其时各国已有联兵攻北京之议,有识者皆引为大戚,而皇太后为载漪等所胁,依违两可,皇上更不敢言。某日,召廷臣会议。载漪、载勋等力言主战,皇上执许景澄手,流涕而言日:“此时可战乎?汝宜直言!”载勋厉声日:“许景澄执皇上手,是何规矩?”太常寺卿袁昶日:“是皇上执许景澄手,非许景澄执皇上手。”许惶急日:“求皇上释手。”乃叩头退。随有旨命许景澄宣慰使馆。盖许、袁二公之杀机,已伏于此矣。 义和团扬言总署通洋人,盖意图劫掠也,总办诸君互商白庄王,即请义和团守卫本署。某日,余赴总署,同事者无一人。余饭毕散值,已出署矣。瞥见大队义和团约数百人,首裹红巾,手持白旗,大书“扶清灭洋”四字,自西而来,蜂拥人署。署中苏拉(即茶房),急追余车,谓义和团至,须招待。余因折回,立大堂中,招呼之。旋至西厅,见所谓大师兄者,系满洲某。腰系黄带,怒形于色云:“贵署堂官无一人,司官仅足下招待,何故?”余日:“本署系兼差,堂官午前均赴各部,午后始克到署,请暂待。”某云:“吾观署巾妖气极盛,闻同文馆洋书极多,均须烧毁。倘有通洋语者,即系奸细,须立时杀却,吾先告足下知之。”余日:“本署系奉文宗显皇帝谕旨所设立,因与洋人交涉,故不能不通洋文。至杀人一事,却须斟酌。如果奉有上谕,自当遵办。惟杀人自有地方,应由本署交出,依法办理,却不能即在本署自由杀人!”某语塞,乃云:“吾为足下焚香升表。”表上升,某云:“足下却是好人。”余付之一笑。旋许公竹□到署,余往禀白一切。复随同往见某,亦为许公焚香升表。有顷,同事满洲文某来,素信义和团之人也。余与接洽后,急散值,归已薄暮矣。是后,义和团戕杀民教…… P30-3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