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及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完全可以防控的,其防控的效果取决于患者对环境、生活方式等致病因素的认识和控制程度。患者的认识和控制程度越高,行动越积极,防控、保健措施越规范,防控的效果就越好,寿命就越长。在防控的过程中,患者尤其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本书从医学和临床实践、医者和患者的双重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防治高血压的最新成果,立足于生活,提出了全新的“战压”理念和行动方案,愿所有的患者将健康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战胜自己,打败疾病,早日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血压居家自疗手册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夏兴荣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医学及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完全可以防控的,其防控的效果取决于患者对环境、生活方式等致病因素的认识和控制程度。患者的认识和控制程度越高,行动越积极,防控、保健措施越规范,防控的效果就越好,寿命就越长。在防控的过程中,患者尤其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本书从医学和临床实践、医者和患者的双重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防治高血压的最新成果,立足于生活,提出了全新的“战压”理念和行动方案,愿所有的患者将健康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战胜自己,打败疾病,早日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内容推荐 本书从医学和临床实践、医者和患者的双重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防治高血压的最新成果,立足于生活,提出了全新的“战压”理念和行动方案,即“认识→理解→接受→行动→坚持”,将饮食调养、科学运动、心理调适、合理用药、自我监测等综合战胜疾病的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融合起来,形成了这本小而全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手册,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是高血压患者战胜疾病的良师益友。 目录 第一章 听说不等于认识,高血压离我们有多远 认识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第一杀手”/2 1.什么是“血压”/2 2.血压是怎样形成的/3 3.为什么说高血压是“第一杀手”/3 高血压是怎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5 1.遗传因素/5 2.体重因素/5 3.饮食因素/6 4.吸烟/6 5.缺乏锻炼/7 6.精神及心理因素/7 高血压最容易“青睐”的高危人群/8 1.父母患有高血压者/8 2.超重或肥胖者/8 3.膳食不合理者/9 4.吸烟和长期饮酒者/9 5.中老年人/10 6.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者/10 自我全面了解高血压类型及划分/11 1.按高血压病因分类/11 2.按病程的变化情况分类/11 3.按血压升高的程度分级/12 4.按临床表现进行分期/12 高血压最为常见的基本症状/14 健康自测,“第一杀手”离我们有多远/16 来自专家门诊的答疑解惑/18 1.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是一回事吗/18 2.怎样才算患了高血压病/18 3.没有任何症状,为何也被确诊为高血压病/18 4.患了高血压病,还能长寿吗/19 5.高血压患者理想而安全的血压是多少/19 6.什么是老年人高血压/20 第二章 认识不等于理解,防御才是对生命的负责 亟待走出的高血压认识十大误区/22 1.误区一:忽视疾病,认为血压高不要紧/22 2.误区二:忽视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病的影响/22 3,误区三:过分依赖药物,认为药物万能/22 4.误区四:不重视辅助治疗的功效/23 5.误区五:认为高血压是父母遗传造成的/123 6.误区六: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多吃有益无害/23 7.误区七:凭自我感觉判断病情轻重/23 8.误区八;血压降得越快越好/24 9.误区九:只要能保护血管就能降压/24 10.误区十:自已就能治疗高血压/24 分级防御,高血压的三级防御全方案/25 1.一级预防/25 2.二级预防/26 3.三级预防/26 科学自测,有助病情早发现、早治疗/27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28 2.正确地使用血压计/29 3.自测血压的注意事项/29 4.尽量避免出现误差/30 明其危害,及早认识和防御并发症/30 1.高血压可导致哪些并发症/31 2.及早防御高血压并发症/31 注重细节,细节是并发症最好的“防御剂”/32 1.起床要慢“半拍”/33 2.警惕“卫生间事件”/33 3.工作应张弛有度/34 4.尽量远离手机/34 5.不宜长时间看电视/34 6.提防浴室里的危险/34 科学检查,将生命的指标掌控在自己手中/35 1.初次就诊,要明明白白地做检查/35 2.定期常规检查不能少/36 3.要重视定期复诊/37 端正心态,宽物宽心才能与健康结伴一生/38 1.健身先要健心/38 2.端正心态/39 3.宽物宽心/39 来自专家门诊的答疑解惑/40 1.儿童和青少年也需要预防高血压吗/40 2.更年期女性为什么要注意预防发生高血压/41 3.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与职业有关系吗/41 4.怎样有效预防无症状的高血压/41 5.怎样预防睡眠时产生的高血压/41 6.如何预防妊娠期发生的高血压/42 第三章 理解了还要接受,勇于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解析不良生活方式如何“邂逅”高血压/44 战胜高血压,“三分在治,七分靠养”/46 1.战胜高血压,“治”要有方/46 2.战胜高血压,“养”要有道/47 学会为自己量身制定饮食治疗计划/48 1.饮食疗法与高血压病/48 2.饮食治疗计划的制定/48 饮食治疗计划需从限盐开始/49 1.盐与高血压病/49 2.限盐饮食计划/50 营养素科学地补,降压营养要保障/52 1.钾元素与高血压/52 2.膳食钙与高血压/53 3.维生素与高血压/53 4.蛋白质、脂肪与高血压/54 5.其他微量元素与高血压/54 “战压”餐桌上的“红、黄、白、绿、黑”/55 1.食物的颜色与医药瑰用/55 2.“战压”餐桌上的色彩食物/57 如何为自己量身制定降压新菜单/60 1.降压菜单一/60 2.降压菜单二/62 3.降压菜单三/63 4.降压菜单四/64 控制体重,一举破除“长腰带”的魔咒/66 1.肥胖对高血压的影响/66 2.高血压患者如何控制体重/67 自制茶饮,可保降压“四平八稳”/69 生活有律,好习惯成就“战压”无忧/71 1.科学打理起居生活/71 2.节假日生活要有律/73 疏通情志,打开无忧的心灵大门/74 1.情志与疾病/74 2.不良情志容易引发高血压/75 3.疏通情志,是血压的稳定之道/75 顺天应时健康来,四季“战压”要“善变”/77 1.春季调养/78 2.夏季调养/80 3.秋季调养/81 4.冬季调养/82 来自专家门诊的答疑解惑/83 1.血脂、血压高不吃肥肉,多吃点植物油可以吗/83 2.为什么高血压患者也要少吃糖/84 3.高血压患者如何区分含钠较高的食物/84 4.高血压患者以味精代替盐提味可以吗/84 5.水喝多了为什么也会引起血压升高/84 6.高血压患者常吃鱼能降血压吗/85 7.生活中哪些行为容易使高血压发病/85 8.性格对高血压病有影响吗/86 第四章 接受了还需行动,用行动征服高血压 运动是征服高血压的一把“利器”/88 1.运动疗法是一把降压“利器”/88 2.运动疗法的降压机制/89 学会为自己量身制定运动处方/90 1.学会开具运动处方/90 2.各期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92 3.上班族的运动处方/93 对“战压”有益的运动种类/94 1.散步疗法/94 2.慢跑疗法/96 3.太极拳疗法/97 4.降压操疗法/98 需要注意的运动安全保护事项/100 1.运动疗法前做一次身体检查/160 2.要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装备/100 3.要适应生物钟节律/100 4.科学锻炼的“三不为”/101 中医中药与高血压的辨证治疗/102 1.正确认识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102 2.用有降压作用的常见中草药/103 3.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105 高血压病中医十大验方/107 1.三草二明汤/107 2.五皮汤/107 3.七子汤/107 4.当归厚朴汤/108 5.葛根黄连汤/108 6.柴胡龙骨汤/108 7.茯苓百合汤/108 8.杜仲寄生汤/109 9.龙胆槐花茶/109 10.金银菊花茶/109 高血压的自然疗法——药枕疗法/109 1.药枕疗法与高血压病/109 2.药枕疗法的降压验方/110 高血压的自然疗法——按摩疗法/112 1.按摩疗法与高血压病/112 2.全身按摩降压疗法/113 高血压的自然疗法——刮痧疗法/118 1.刮痧疗法与高血压病/118 2.刮痧疗法的降压操作方法/119 高血压的自然疗法——足浴疗法/120 1.足浴疗法与高血压病/121 2.足浴疗法的降压验方/121 高血压的自然疗法——敷贴疗法/123 1.敷贴疗法与高血压病/124 2.敷贴疗法的常用剂型及方法/124 3.敷贴疗法的降压验方/125 来自专家门诊的答疑解惑/127 1.运动会不会让血压升得更高/127 2.高血压患者适合早晨锻炼吗/127 3.只要运动就有利于降低血压/128 4.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掌握运动的“度”/128 5.高血压患者运动后为何不能马上洗澡/129 6.哪些患者不宜实施运动疗法降压/129 7.体力劳动可以起到降压的效果吗/129 8.适宜高血压患者的自然疗法有哪些/129 9.高血压患者出行时应注意什么/130 第五章 行动了还需坚持,在生活中打败高血压 怎样在生活中“花钱”保健康/132 1.有症状千万别耽误/132 2.不轻信广告,不花冤枉钱/132 3.钱花在刀刃上,降压最有效/133 在生活中掌握科学的用药原则/134 1.常用的有效降压药物/135 2.对症选药才能安全降压/137 3.生活中科学用药的注意事项/139 提高警惕,远离“魔鬼时间”/140 1.警惕“魔鬼时间”——清晨/140 2.如何在生活中远离“魔鬼时间”/141 拯救危象,合理监护病情学问多/143 1.不可不知的高血压危象/143 2.处理高血压危象的洼意事项/143 3.脑出血的家庭监护措施/144 4.心绞痛的家磨监护措施/145 5.心肌梗死的家庭监护措施/146 因症防治,远离并发症——高脂血症/148 1.坚持对症防治的饮食原则/148 2.制定对症防治的食谱/149 3.对症防治的生活宜忌/150 因症防治,远离并发症——冠心病/150 1.坚持对症防治的饮食原则/1151 12.制定对症防治的食谱/151 3.对症防治的生活宜忌/152 因症防治,远离并发症——脑卒中/153 1.对症防治的饮食原则/154 2.制定对症防治的食谱/154 3.对症防治的生活宜忌/155 因症防治,远离并发症——肾脏疾病/156 1.对症防治的饮食原则/156 2.制定对症防治的食谱/157 3.对症防治的生活宜忌/158 来自专家门诊的答疑解惑/158 1.服用一种降压药好还是联合用药好/158 2.服用钙离子拮抗剂会加重缺钙吗/159 3.日常服用降压药应注意哪些细节/159 4.夏季高血压患者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吗/160 5.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包括哪些内容/160 6.冬季护理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哪些细节/160 7.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保健处方有哪些/161 8.妊娠高血压患者日常保健处方有哪些/161 9.清晨补水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吗/162 试读章节 目前,虽然中国人的体重指数低于西方人,但近1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平均体重指数均值及超重率正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是腹型肥胖,腰围超标。从保健的角度讲,男性腰围≥85厘米(2尺7寸),女性腰围≥80厘米(2尺4寸),就进入超标行列。如果一个人腰围超标,则高血压的发病率会增加2~3倍,合并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的概率也会增加,甚至被公认为比体重指数超标更危险的因素,并有“腰带越长,血压越高”的说法。 3.膳食不合理者 膳食中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有明显的关系,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体内摄入过多的氯化钠会使心血管的负担加大,血管阻力增加,促使血压升高。研究表明,膳食中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克,高压和低压平均分别增高2.0毫米汞柱及1.2毫米汞柱。中国人食盐的摄入量普遍高于西方国家,北方每人每天为12~18克,南方每人每天为6~8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 此外,膳食中钙含量不足,也可使血压升高;而摄入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则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的动物蛋白质热量百分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压及低压可分别降低0.9毫米汞柱及0.7毫米汞柱。 总体上来说,有助于防治高血压的膳食分配应该是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过咸、油腻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补充动物蛋白质和钙。 4.吸烟和长期饮酒者 吸烟是致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不仅可以引起肺癌、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是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人人体后,会引起动脉内膜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还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和血流阻力,从而使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每天吸烟20支,比吸烟10支的危险高4倍,家庭及周围的人被动吸烟,也会使得血压升高,连带遭殃。据统计,在吸烟人多的地方待上一天,相当于被动抽了10支烟;精神紧张和A型性格吸烟者,心血管意外事件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比正常人要高2~4倍。 长期大量饮酒,也是合并高血压、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等的重要原因。大量饮酒,按国外的标准,指每日超过30毫升酒精(相当于600毫升啤酒,200毫升葡萄酒或75毫升标准的威士忌)可使血压升高,并使冠心病、中风的发病和死亡率上升。 5.中老年人 高血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般而言,年龄越高,患高血压的比例也就越高,而且以收缩压的增高更为明显。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40岁以下的患者只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10%,而4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患病率占总数的90%左右。 最近在我国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中年人患高血压病的增长率明显高于老年人,其中不少都是白领、领导干部,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并且上下班乘电梯、坐汽车,活动量少,应酬又多,体重超标。 此外,女性还常发生绝经期高血压。这也提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变化或长时间的外界因素作用,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6.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日渐增加,长期的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焦虑和抑郁等因素,为高血压的发病提供了可乘之机。长期从事高度危险和精神紧张的工作者,例如,司机、股票经营者等,其发生高血压的概率大大高于从事其他行业、精神状态比较放松的人群。 此外,个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情况、工作环境及文化程度等,在高血压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长期生活和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敏感性减退者,争强好胜、脾气急躁、缺乏耐心,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之中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P9-10 序言 战胜自己,打败疾病 “生活方式病”是发达国家在对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大量的流行病例调查、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其主要病因在于现代入诸多的不良生活方式。此类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部分恶性肿瘤。 在这些病中,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由于它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因而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它是全球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脏病死亡的最大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分别为血压正常者的3.41倍、2.23倍,因此,它被形象地称为当前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全球约有10亿多高血压病患者,其中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达2亿多人,并呈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如此庞大的患者人群中,真正对这一疾病有正确认识的人很少,在认知和治疗上,人们普遍存在着“三低”现象,即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这就加重了疾病造成的不良后果,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大量的临床数据及实践经验表明,高血压真正的危害不是来自于疾病本身,而是来自于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致病因素、影响病情控制和康复的因素认识不足,不懂得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有效治疗此病、巩固治疗成果的关键所在。很多患者之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往往存在着以下不利于病情控制和康复的因素: 说了,但未必听见; 听了,但未必理解; 理解了,但未必能接受; 接受了,但未付诸行动; 行动了,但未必能长期坚持。 医学及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完全可以防控的,其防控的效果取决于患者对环境、生活方式等致病因素的认识和控制程度。患者的认识和控制程度越高,行动越积极,防控、保健措施越规范,防控的效果就越好,寿命就越长。在防控的过程中,患者尤其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改变高盐饮食、嗜烟酗酒、缺乏锻炼、长期精神紧张等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使高血压病的死亡率下降55%,而科学的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监测等综合疗法,则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案。 本书从医学和临床实践、医者和患者的双重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防治高血压的最新成果,立足于生活,提出了全新的“战压”理念和行动方案,即“认识→理解→接受→行动→坚持”,将饮食调养、科学运动、心理调适、合理用药、自我监测等综合战胜疾病的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融合起来,形成了这本小而全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手册,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是高血压患者战胜疾病的良师益友。 愿所有的患者将健康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战胜自己,打败疾病,早日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