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廊坊广阳卷)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广采博收的民间故事珍藏县卷本!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苏靖懿主编的这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廊坊广阳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内容推荐

苏靖懿主编的这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廊坊广阳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003 雷公出世

004 神牛传错令

005 法海为啥和白蛇结仇

006 找日月

008 锄地的由来

传说

地名传说

011 龙河与凤河的传说(一)

013 龙河与凤河的传说(二)

015 凤河的由来

017 神韵的龙河

019 浑河的传说(一)

023 浑河的传说(二)

025 无定河的由来

027 皇封永定河

029 廊坊地名的传说

033 小廊坊的来历

036 京南第一寺

040 尖塔村的由来

042 碾子营村的来历

045 南甸村“急公好义”匾

046 南务村出武侠

048 东冯务村没有姓冯的

049 燕王病卧延香寺

050 九州冰王庙的传说

052 聚燕台的传说(一)

054 聚燕台的传说(二)

056 双雁亭

058 白家务的由来

060 万庄的由来

063 留犊

065 飘来的兴隆庄

066 “和尚洼”的来历

068 石槽村的由来

071 庄头戏楼

074 二士楼

076 孝子碑

079 金沙滩

082 石岩坑的传说

084 莲花井

087 石头坟

089 团结井

人物传说

091 仓颉造字的传说

092 闻鸡起舞

093 康熙皇帝在廊坊

严惩贪官

开办义学堂

皇封永定河

095 关公遗刀伏恶魔

098 王之涣抓周

099 贾岛定终身

104 太祖封花子

108 黄巢写匾

111 皇帝买驴

112 东坡字换羊肉吃

113 燕王出世

115 日照龙鳞万点金

117 岳飞转世

118 吕洞宾成仙

民俗传说

121 正月剃头思舅舅

122 二月二打钱龙

123 龙抬头是怎么来的

126 三月三苦菜钻天

128 清明插柳的来历

129 五月五插艾草

130 六月六 看谷秀

132 “七夕”节的由来

133 腊八粥的传说

134 除夕夜踩芝麻秸

135 倒贴“福”字的来历

136 贴喜字的由来

137 狮子舞的由来

138 卤水点豆腐的来历

139 夜里娶亲的来历

140 当媒人喝冬瓜汤

其他传说

143 十二生肖老鼠为何排第一

144 大雁为何排成“人”字

“一”字飞翔

146 布谷鸟的传说

147 花喜鹊

149 琵琶鱼

151 金马驹

153 秋海棠

154 含羞草

157 参童

163 鸡和蛋的传说

164 草帽的由来

168 大水冲了龙王庙

169 “东西”的由来

故事

人物故事

173 吕端的故事

以泪谢恩

以德感强人

宰相的度量

176 刘琨英魂励广阳

179 乾隆写对联

180 包公收“礼”

182 齐孝子

183 京南女杰—金老太

187 才子联诗

187 对诗交友

189 巧改字标

191 一字诗

192 纪晓岚续诗

193 惩曹阴阳

195 冯玉祥在廊坊

建东大营

劝忠祠

家嫂开店

197 罢宴

生活故事

202 求签

203 相面

204 劝架

204 兄弟种瓜

207 路遥知马力

208 日久见人心

210 好事不留名

211 柳强筑堤

215 张义打柴

219 阿訇扛活

机智故事

221 智斗“白眼狼”

222 巧改生死簿

230 急中圈阅

231 四不全上任

232 尼姑与醉汉

动物故事

233 麻雀的评论

234 骆驼与马

植物故事

235 妒花的根

235 修树

其他故事

237 桃孩儿

242 狐仙张

245 鱼媳妇

义和团故事

247 廊坊大捷

250 渔童

254 “借饭”

257 老团

笑话

265 崔大吹和周大诌

266 盟兄弟

267 笨嘴拙舌

268 东食西宿

269 谁最怕老婆

269 财主告状

试读章节

雷公出世

讲述:王杰50岁高中

记录:王平 王秀红女

1989年采录

开天辟地之时,一男子生于山水之间。一日他在山中打柴,遇见一受伤女子,背回家中调养,女子醒来,万分感谢,他问其故,女子说:“小女名叫小婵,一家生活在山中草房,夜间几只猛虎冲来,父母为护女儿先后丧命,小女也受了重伤。”男子见她无家可归,便留小婵一块儿生活,相依为命。当时,人兽混杂,精灵遍地,男子怕失去小婵,凭自己的力气,搬石伐树垒起了坚实的房子再也不怕野兽的侵袭了。俩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日,男子打柴回来,见房门大开,不禁一愣,进屋一看不见了小婵,四处呼喊仍不见人影。他什么也不顾了,不分白天黑夜地到处寻找。一天他搜到山后的一个山洞里,猛听见小婵的笑声,不禁一愣,慢慢摸进去一看,他更愣住了:只见小婵和一个人躺在床上,细看此人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他大吼一声冲了上来,那个人也不示弱,两人打在一起不分胜负。打了一会儿,那人抽身便走,男子也不追了,上前去拉妻子,这时只听那人在洞口高呼:“快随我来!”只见小婵猛地变成一只小麻雀飞出洞口,等他出来时踪影皆无。男子此时已明白,这是遇上了精灵,骗走了妻子,他继续搜寻终无下落。几个月过去了,他跑遍了远近各大山川,还是没有找到小婵。他终于明白了,要想保护妻子,就得有降妖除怪的本事。于是他云游四方,访师学艺。他去天涯学了腾云驾雾;又过海角学会辨妖术;去雷音洞学会了雷击万物。五年艺成,他下山回家,随即驾起云雾,睁眼望去只见云山洞中,那红狐正和小婵嬉笑,不由怒从心起,大吼一声:“红狐看雷!”只听一声巨响,红狐现了原形。他们夫妻团聚,互叙别离之情。从此他就成了一副雷公脸,兴风作雨时,闪电雷鸣专制精怪。

从此雷公每天出去巡视,为民除害,备受爱戴。此事传到天帝耳朵里,他下旨召见雷公夫妇,封他们为第八路神,要他们扬善惩恶。封神后,雷公更加尽职尽责,每天早出晚归,一日,得知太行山一狴犴变幻人形,神通广大,搅乱乾坤。雷公随即伸出两掌正要下劈,忽听此精大呼:“天帝父快来救我。”雷公觉得此事蹊跷,忽听天帝下旨:“此狴犴是我收的义子,放他归山。”雷公最恨精灵,如放它归山定要危害众生,天帝也许不察此情,待我劈了它再说。想罢,运足内气两手一张,一声巨响把狴犴劈得粉身碎骨。雷公刚要返回天庭,忽觉得被锁住,原来天帝见雷公不听他的旨意,雷劈义子,大怒,派天兵把雷公绑了。天帝说:“你好大胆子,竟敢害我义子,还不快用返生术还我义子。”雷公道:“这畜生已害了许多人,我不能再让它危害人间了。”狠心的天帝竟让天神用香火烫伤了雷公的眼睛。从此雷公再也不能凭着尖锐的目光辨别精怪了。但他对精怪的憎恨丝毫没有减弱。每天仍坚持巡山除怪。妻子小婵每次都搀扶着丈夫一块儿巡游,用从王母娘娘那里借来的闪给雷公引路,帮助丈夫除妖。由于雷公的视力遭到破坏,识别妖精的能力差了很多,有时不得不靠嗅觉来除害,所以有时出现雷电击伤好人的现象。

神牛传错今

讲述:赵子英女60岁

记录:郝云飞

1989年采录

传说,女娲娘娘与盖天佛捏泥造人以后,天地间就有了初始化的高级动物。相传,人当时生活的地方,旷阔平坦,而在地球的中间是一个大湖泊,润泽着万物。女娲娘娘后来感觉到人生活在一片漆黑里,就把自己炼了九千年的一个大火球捧到了天山。从此天地间有了光亮,这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太阳。生物在光的照射下生息轮回。人们也就在这块土地上种呀收呀,世代繁衍,不停歇地劳作。

女娲娘娘觉得人们日日劳作,很少停歇,被太阳烤得身黑面瘦且困顿难耐,她就将自己的金耳环取下来,扔进了湖泊中,立刻天边就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发出冷光的白玉盘,这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月亮。从此,天上有了太阳、月亮,人类也就有了昼夜的区分。

天上有了太阳、月亮,但人们的劳动强度相当大。看到人们疲惫不堪的样儿,盖天佛便用泥捏了个神牛,然后让它下凡间告诉人们:每天一吃三打扮。而神牛下凡后却错传成了三吃饭一打扮。回到天上,盖天佛一看,不但没有减轻人们的劳苦,反而更加重了,他知道是神牛传错了令。于是,派神牛再次下凡帮人们干活。谁想神牛下凡后,人们都使唤不了它。因此,只好把它放在野外任其游荡。再说,泥人中有个彪悍异常的大汉,人们都叫他神农。这天,神农得知神牛一事后,就做了张犁,将神牛套在犁上,还没等他扬鞭,神牛便发疯般地跑了起来。无论神农如何吆喝,神牛根本就不听,跑着跑着,就听轰隆一声,原来神牛把湖泊犁了个四分五裂。地上出现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海洋、湖泊、大江、河流和一道道的崇山峻岭。从此,地上便有了五岳——昆仑山、华山、泰山、衡山、恒山,天下就成了今天这样山水田地的景象。而神牛也挣断缰绳跑回天上。盖天佛一看大怒,命护法天神将神牛蹄子剁成两半儿,打下凡去,叫它永世不得回天。从那以后,牛蹄子变成两瓣的,再也回不了天庭啦,一直服服帖帖地帮人们千活。后来,天神又把管风雨的神仙找来:“你们管风雨的,要普泽众生,不要弄得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更不能让百姓遭受旱涝之苦。应为人类创造个好的生存环境才是。”

人本来很聪明,是能上天庭跟神仙沟通的。可为了让人类踏实地从事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快乐生存,就被关闭了慧眼。从此,人间有了春夏秋冬,有了风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现象。人类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便一直传到今天。P3-5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记忆行为,它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产,故事中充满了民族智慧、生命记忆和文化血脉,它营造了民族精神的美好家园,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提升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日后上学读书所带来的爆发力还要绵久和强大。

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高尚情操是与民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分不开的。民间故事中蕴含着历史、幻想、理想、感情、道德、智慧和生活知识,具有娱乐、传播知识和教化的三重作用。故事,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曾经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充满故事的人生必定是辉煌的人生,一个充满故事的民族必定是充满希望的民族。可以说,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一个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并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然而,在当代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还能有哪个国家有如此丰富的故事,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可能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群众的血液里,它的根是不会断的。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人类社会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