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籍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美)刘墉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墉,有很多头衔――画家、作家、演说家、慈善家……而他本人最喜欢最认可的称谓却是“生活家”。《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笈》中,“生活家”刘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挥洒谈笑,卷舒风云,在一派轻松幽默的话语中娓娓道出人生的智慧、处世哲学以及掌控瞬息万变生活的体验和经验……点点滴滴,尽是睿思。

他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他也告诉你如何回答老板的问题,如何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他还告诉你优雅与关车门用力大小的关联,风度与在餐馆说话音量的正负关系……这其中,有对生活中言谈举止、站立坐行的温馨提示和引导,也有对文化的反思,对时代变迁的仔细推敲和考量……

内容推荐

怎样做到他人不烦,老板不讨厌?

怎样做到只说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话?

怎样实话实说,实话虚说,话到嘴边留半句?

《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籍》收录了美籍著名教育家、画家、畅销书作家刘墉先生关于如何处世的专题35篇,凡闭嘴吸金、实话实说、实话虚说、好话好说、成事不说、换个方式说、该说不该说,无不涉及。这些事例,表面上看好像是教你如何说话,实际上却是探究处世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恰到好处的行为方式对人生成败的影响。案例典型,贴近现实,对症下药,语言轻松幽默,如话家常,其践行多年的处世原则和方式方法,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阅读的优秀读本。

《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籍》由刘墉编著。

目录

序言

说错话,满头包

惜话如金

闭嘴吸金

识破障眼法

把光芒让给别人

不要喧宾夺主

实话实说:帮老板挡电话

实话实说:谁要你多那句嘴

实话虚说

颠三倒四害死人

说出惊艳

给观光客看什么(一)

给观光客看什么(二)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礼多人不怪

礼多被人怪

关车门与优雅

“喂”出一个好印象

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

一喂天下白

通电禁忌

当心电话泄密

小心被套话

不妨换个方式说

留神你的“行为语言”

站着说还是坐着说

职业道德决定成败

爱到舌尖留半句

围师必阙

好话好说

感动自己再出口

出奇制胜四高招

成事不说(一)

成事不说(二)

成事不说(三)

试读章节

说错话,满头包

伺道是“沉默是金”,在谈怎么说话之前,我先得谈怎么不说。因为祸从口出,常常不说要比说好得多。

举个最近的例子吧!上个月中国台湾有位官员在被质询的时候说错了话,被K得满头包。事情是这样的,台湾南部连日豪雨,造成水灾,于是有人质询“农委会”的官员该怎么帮助受损的农民,那位官员回答:“根据我们的统计,云林、彰化、高雄,他们都没有达到我们所谓的天然灾害救助办法的标准,比如说云林要达到一亿八千万,事实上,三个地区加起来损失差不多二千多万而已。”

各位读者一看,就知道他为什么被K了,只怪他多讲了那“而已”两个字。如果他讲‘‘三个地区加起来损失差不多二千万,没达到救助标准”,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请各位千万别怪这个官员笨,要知道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多说半句废话”的毛病,而且往往因为那么半句废话出问题。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天我跟朋友约好中午碰面,因为办公室忙,出门晚了些,对方着急了,又不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就拨电话到办公室问。电话是我秘书接的,她挺聪明,说:“刘先生早出门了,应该在路上,马上就到了。”

你说,她不是答得很好吗?偏偏她画蛇添足,又加一句:“刘先生很忙的!”

我那朋友一听就火了,回一句:“他忙?我不忙吗?”跟着就看我进门了,又把那火发到我头上:“你秘书说你忙,好像你迟到有理似的,你要知道我也忙耶!”

你说我那秘书笨不笨?我又倒霉不倒霉?

事实上,我的秘书非常聪明,而在讲话的时候爱画蛇添足的人常常都很聪明。

再举个大家常碰到或常犯的毛病。

你是职员,老板问你今天客户一共叫了几箱货。

平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别少,只叫了十箱。你是不是很可能答:“报告老板,今天只叫了十箱耶!”

你现在想,一定觉得这样说没什么错。但我要很郑重地告诉你: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小主管,你错了!除非你是合伙人、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不要说“今天‘只’叫了十箱”,而应该讲“今天叫了十箱”。

甚至我得叮嘱你,就算你是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也说:“叫了十箱。”

为什么?因为你不是老板,你应该先客观地把实际数字告诉他,下面他要跳起来或大吼:“什么?才叫十箱?怎么搞的?”都是他的事,你没有资格用你的主观去影响他。

没错!你不能影响他!在心理学上有个实验——给许多人看一段车祸的影片,然后一个一个分开问他们那车祸的情况。当问的人用“请您回忆一下那意外的情况”,或“请您回忆一下那车祸的情况”,又或者“请您回忆一下那惨剧的情况”时,因为使用“意外”、“车祸”、“惨剧”三个词的不同,会造成那些答话的人很不一样的形容。

连对小孩都一样哟!我们都认为小孩最诚实了吧!但是据实验,如果你让一个陌生人在幼稚园教室里走一圈就出去,然后问小朋友对刚才那个好可爱的叔叔,或刚才那个怪叔叔的印象的时候,可能得到很不一样的答案。为什么?因为你给了他们导引。

同样的道理,当老板问你情况,你要先冷静地、客观地答事情,不能先加入自己的好恶意见。平常客户一叫货就是一百箱,今天叫十箱,跳不跳起来,冒不冒火,或要不要哭,要不要开会检讨,是老板的事,你要交给老板去思考。

或许你说你就是老板,也有这样的职员,你不觉得不好,反而觉得职员这么说,是跟公司一个鼻孔出气,是荣辱与共。

对不起!你错了。要知道,当小职员说“某某讨厌的客户今天来过”或“某某分店今天才卖了三样东西”的时候,他显然是帮你这个老板反应,甚至要指导你反应,好像说完就要看你露出厌恶的表情或火冒三丈。对一个有纪律的公司,对一个领导者,或对一个需要作出正确判断的领导阶层,做下属的都应该先提供客观的事实。

同样的道理,记者作新闻报道,也必须客观。发生了凶杀案,在那嫌犯没被判决有罪之前,你不能称他为杀人凶手,只能说他是嫌犯,否则就可能是新闻审判。

知道了这些,如果你是职员、小主管,下次你老板问你情况,我建议你先冷静地告诉他实情,千万别添油加醋,甚至火还没起,你就先加油。

相对的,如果你是老板,碰上这种爱添油加醋的职员,你也要纠正,说“今天叫货叫的是多还是少,由我来判断,请你们以后不要加这些形容词”。

现在让我们回头想想,如果台湾那位官员只是客观地答“农业损失两千多万”,而不是“两千多万而已”,是不是好太多了?P1-5

序言

真没想到,我在离开电视圈30年后,又站到了荧光屏前面,谢谢凤凰卫视,他们要我做节目,给我很大的自由,说我讲什么都成。

不过没这么简单,他们又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做了个调查,在网上调查大家希望我讲些什么,我想就少数服从多数,尊重大家的意见吧!

根据55000多人票选,在我的17本书当中,阅读人数最多的是《我不是教你诈》,占了l2.5%,其次是《超越自己》,占10.4%。当问到对我哪种类型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时,31.2%的人选了“处世”,27%选择“励志”,23%选了“情感”。

我想在未来的节目里,我就把这些项目的内容结合在一块儿来谈吧!一方面在特定的期间,集中谈处世、励志或感情,一方面不要太拘泥.可以随时把内容延伸出去。

话说回来,无论处世、励志、感情,甚至文学、艺术、自然,不都是生活吗?所以整个说起来,我谈的是人生,是生活,从最生活的地方谈生活,希望即使是小学生也能听得懂。经常有人问我,自认为是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演讲家,还是慈善家?我的答案是我宁愿做个“生活家”,就是在生活中感悟的人。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礼记·大学》篇里也说“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只要我们深入地探讨每样事物的道理,就能得到系统的知识。

还是举几个通俗的例子吧——阿基米德是怎么发现浮力的原理的?据说是他有一天洗澡,水放太多了,当他坐进浴缸,里面的水溢了出来,于是灵光一闪,光着身子就跑出去,大叫:“发现了!发现了!”他的灵感不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吗?

还有牛顿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不是据说因为他被树上的苹果打到,于是想苹果为什么往地面落,月亮却不往地面掉,于是研究发现的吗?伽利略也差不多,他关于“钟摆原理”的灵感是怎么来的?不是据说是他有一次去比萨大教堂,看见装修工人碰到的吊灯摆来摆去,于是任深处研究得来的吗?

连爱因斯坦都因为在伯恩坐电车的时候,看着城市里著名的钟楼,心想如果电车以光速飞离,钟楼上的时间和电车里的时间会不会不一样,而渐渐想通了相对论。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所以一切都以这个世界为基础,一切灵感都由生活里产生,文学家在生活中有感悟,虫鸣、鸟啭、竹韵、松涛、残花、落叶、风霜、雨雪,哪一样不在生活中?艺术家,无论画的是人物、山水、花鸟,又有哪样不是在生活中见到的?

就算抽象画,也是由生活中抽象的。譬如我20岁画的一幅画,乍看挺抽象,其实是画台湾垦丁公园的钟乳岩洞。又如我前两年画的一幅山水,不是既抽象也具象吗?再简化一点,就怎么都看不出是瀑布了,只是它再抽象,还是由生活里产生的。

诗歌、音乐也一样,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说了诗是心情的一种表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为心里有情,有感动,所以说出来;说不够,还要拉长了调子嗟叹;嗟叹还不够,就要咏歌;唱还不够,不自觉地就手舞足蹈起来。于是我们发现诗歌、舞蹈、音乐不但由生活里产生,而且是相通的。那源头,那产生的力量,是我们的心,也是在生活里的感触。

所以我要说无论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家”,当他们从生活里产生灵感,经过思想、创作,成为理论和作品之后,还是要用在生活之中。任何一种创作,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帮助我们生活,引不起我们的感动,都是死的。

这个《世说心语》的名称,是源自刘义庆编纂的名作《世说新语》。在刘义庆的书里,记载了很多当时的小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等很多类,都写得很浅白,有的能引人一笑,有的能发人深省,我的这个《世说心语》也一样,非常轻松,十分实用。

书评(媒体评论)

刘墉一直用比较浅显的文字,说了很多挺深刻的道理。他的作品差不多有40多种励志类的图书,长年累月高居排行榜的第一名,至少是名列前茅,非常好的成绩,他的书影响了很多海峡两岸正在成长,或者已经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著名华人作家刘墉是一个以亲身实践而获得成功的父母代表。以写作和艺术上享誉华文世界的刘墉,培育儿女同样不乏心得和成就,儿子刘轩已获得哈佛大选博士学位,并出版了4本书。女儿刘依帆更是才貌双全,14岁的年纪就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总统布什奖。

——河北电视台《读书》

刘墉自称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一种很自由的心情。从画画改行写书的人不少,但不断诞生的作品能十几年都热销不衰的除刘墉外,恐不多见。20年来他在全球出版了百余种图书,销售量已近1亿册。

——《人民日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