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史并不如烟(第五部安史之乱)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曲昌春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史并不如烟5:安史之乱》——天涯思想栏目头条、新浪论坛历史类头条推荐。安史之乱,盛唐拐弯,全景再现大唐帝国的风尘起落。

《唐史并不如烟》是第一部白话唐朝通史,累计销售突破十万册,并积累了大量的忠实读者。

严谨的史家态度+才情四溢的文笔+通俗幽默的语言=最好看的唐史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唐史并不如烟5:安史之乱》——最具才情的写史专家曲昌春,第一部全本白话唐史。

《唐史并不如烟5:安史之乱》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末期讲起,到唐德宗李适登基为止,将唐朝这段由盛转衰的纷乱历史精彩道来。安禄山并非一开始就人面兽心,他是在胃口一点点被勾起来之后,再加上杨国忠的步步紧逼,才一步步走上叛乱道路,但最终只顾享受攻入长安之后的短暂幸福,被内侍所杀。随同安禄山叛乱的史思明是极富军事才能的将领,杀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之后,将安史之乱的主姓由“安”改成“史”……不论杨国忠怎样的祸国殃民,不论郭子仪、李光弼怎样率军平叛,也不论杨贵妃怎样被认为“红颜祸水”,整个安史之乱期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父子相疑”——李隆基与李亨、安禄山与安庆绪、史思明与史朝义,无不如此,由此也决定了这些“皇帝们”都没能安享幸福,带来的只是生灵涂炭和帝国衰败……

目录

第一章 杨国忠的美好时代

 国忠拜相

 秋后算账

 立碑颂德

 互不干涉

 杨暄考试

第二章 两虎相争

 龃龉初起

 寻找外援

 长安过招

 放虎归山

 亡羊补牢

第三章 叛乱前夜

 谁来担保

 相互试探

 引爆

第四章 范阳鼓起

 起兵

 应对

 布局

 洛阳陷落

 自毁长城

第五章 潼关内外

 哥舒翰挂帅

 颜氏兄弟

 郭李组合

 安禄山的烦恼

第六章 自作孽,不可活

 哥舒翰的报复

 相互猜忌

 潼关陷落

第七章 马嵬坡

 长安乱

 天尽头

 李隆基向左,李亨向右

第八章 李亨当政

 灵武登基

 永王搅局

 借坡下驴

 左膀右臂

 山人李泌

 彭原对策

第九章 快乐的猪

 短暂幸福

 内忧外患

 枭雄末路

 太原保卫战

第十章 快乐的猪

 自欺欺人

 一攻长安

 再战长安

 父慈子孝

 洛阳光复

第十一章 微妙平衡

 重返长安

 有赏有罚

 首鼠两端

 暗藏伏笔

第十二章 烽烟又起

 范阳再叛

 邺郡之围

 功亏一篑

 安庆绪的末路

第十三章 棋逢对手

 分水岭

 大战河阳

第十四章 造化弄人

 得失之间

 惨败洛阳

 意料之外

 峰回路转

第十五章 二帝归天

 从奴到臣

 太上皇搬家

 母子之间

 刀兵相见

 新皇登基

第十六章 重回一统

 新旧更迭

 借兵回纥

 洛阳光复

 穷途末路

 诗人命运

 祸患萌芽

第十七章 天下多事

 四人所指

 长安沦陷

 乌鸦换岗

第十八章 天壤之别

 李光弼离别

 逼上绝路

 针尖麦芒

 节外生枝

 智退回纥

 醉打金枝

第十九章 前赴后继

 无限风光

 你来我往

 福禄到头

 得意时刻

第二十章 新旧更迭

 一网打尽

 孤家寡人

 挥手离别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杨国忠的美好时代

国忠拜相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七日,杨国忠终生难忘。这一天是他的幸运日,在这一天他终于官拜宰相,出任中书令,同时兼任吏部尚书,还兼任大大小小四十余个官职。

四十余个官职中,最小的是侍御史,最大的是中书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别人一个脑袋只顶一个官帽,而他一顶便是四十多个,即便李林甫最红时也没有如此多帽子。新旧对比不难发现,杨国忠后来居上,比当年的李林甫更红。

杨国忠首先是中书令,这保证了他王朝第一宰相的地位;其次是吏部尚书,这保证了他握有官员的任免权;再次,他兼任诸多经济领域职务,这保证了他握有王朝的财政大权。三者叠加到一起,杨国忠自然便成了王朝中最红的人,红得发紫,红得夺目,只是能够红多久呢?

杨国忠没有去想,但他有个初步判断,只要杨贵妃依然受宠,自己就能在这棵大树底下乘凉。从目前的态势看,贵妃的受宠还会继续,看样子,没有尽头。

此时如果有人告诉杨国忠“你的好日子还剩下五年”,估计杨国忠会马上暴跳如雷,打此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什么时候,说实话,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的,小杨子,你的好日子还剩下五年,短短的五年!五年之限,只有后来人知道,当年的杨国忠并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他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时代。于是,杨国忠卷起了袖子,握住了手腕,一生中最习惯、最惬意的姿势终于可以摆出来了。这是他年轻时最习惯的动作,虽经多年,习惯不改。

只是如此一来,当年的小混混就在大唐王朝宰相的身上灵魂附体。明白人知道,这是因为杨大人出身贫寒,当年就是小混混出身;不明白的人还以为小混混想打架找错了地方,误入大唐王朝的宰相办公厅。

然而,无论别人如何心里暗自偷笑,抑或是对自己嗤之以鼻,杨国忠都不在乎了。他已经是大唐王朝的第一宰相,不需要再看别人的脸色,而只须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仅此而已。

大权在握,所有人在他眼中都成了下级,无论是三公,还是各部尚书,在他面前都是呼来喝去的命。时间不长,杨国忠便把眼前的芸芸众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听话的,一类是不听话的。听话的,可以有赏;不听话的,一定有罚。

不久,一批官员便莫名其妙地遭到了贬黜,其中不乏有才、有德、声名不错的官员。这些人的被贬让官场中人有些疑惑:为什么呢?腐败啦?原因很简单,他们被杨国忠盖上了“不听话”的戳。仅此而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坏”榜样的力量同样无穷。有这批“倒霉”的官员在前,官场中人被深深触动,纷纷削尖了脑袋去走杨国忠的门路。此时的杨国忠已经不是杨国忠,而是不少人眼中的靠山,千年不倒、万年不烂的靠山。投靠杨国忠的风气迅速在社会中蔓延,很快传到陕郡进士张彖那里。有人对张彖说:“赶紧,去拜会一下杨国忠,富贵立马就有!”张彖摇了摇头,说:“你们把中书令杨国忠当成靠山,在我眼中,他却只是一座冰山。有朝一日,太阳出来了,冰山还会在吗?”说完,张彖大步流星,绝尘而去,从此隐居嵩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并非所有人都像张彖这般明智,还是有很多人如飞蛾扑火一般扑向了杨国忠。杨国忠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与此同时,杨国忠还不忘展示自己的“仁慈”,借用的工具是官员补缺制度。

以往惯例,当某一职位出现空缺时,吏部就会从候补官员中选拔,选拔时一般先看能力,后看资历,这样一些有才能的年轻人便脱颖而出,而在年轻人脱颖而出的同时,大批能力平庸但资格很老的人却被压在了箱底。

现在杨国忠上台了,他要别具一格,展示自己的“仁慈”。杨国忠规定:以后职位出现空缺时,选拔官员一律先看资历,资历老的先上,年轻的在后面排队等着。规定一出,立即得到了大批压箱底官员的支持,他们为了等一个官职把头发都快熬白了,现在终于等到了重见天日的一天,这一切都是托杨国忠的福。小试牛刀,杨国忠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在一片“赞誉”声中,杨国忠却保持着冷静,因为他知道,有一件大事还没有做。

秋后算账

杨国忠的大事与李林甫有关。

在上一部《开元盛世》中曾经说过,李林甫临死前想除掉杨国忠,便想出了借刀杀人的计谋。他想把杨国忠推到剑南前线,借南诏王国的刀把杨国忠杀死。然而“借刀杀人”的计划被杨国忠识破,杨国忠通过杨贵妃向李隆基求情,最后杨国忠只是到剑南地区点了个卯,转身便回了长安,“借刀杀人”计划无奈流产。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二日,李林甫不情不愿地离开了人世。李林甫再也不能针对杨国忠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杨国忠不再针对李林甫。政坛的斗争就是这样,你有权力喊开始,却未必有权力喊结束,无论你的地位有多高,秉国有多久。李林甫的生命结束了,而他与杨国忠的游戏还没结束,杨国忠要给这场游戏送上一个高潮结尾。杨国忠细细分析了李林甫的一生,他要在李林甫人生轨迹上找漏洞。这个漏洞可以很小,小不怕,杨国忠自会放大,经过放大,这个漏洞就能颠覆李林甫的一生,让他死了也不得安宁,盖棺也不能定论。很快,杨国忠找到了,漏洞的名字叫“阿史那阿布思”。阿史那阿布思原是东突厥西亲王,后来投降唐朝,被李隆基赐名为“李献忠”。李献忠非常勇猛,而且有谋略,凭借不断积累的功绩升迁到朔方节度副使。机缘巧合的是,当时遥领朔方节度使的正是李林甫,李林甫与李献忠的人生就这样产生了交集。

作为朔方战区的节度使和节度副使,李林甫与李献忠相处得比较融洽,李林甫需要借重李献忠在边境的影响力,李献忠则需要借重李林甫在朝中的权势,双方正好互补。

P1-4

书评(媒体评论)

安史之乱的八年当中,安禄山、史思明误了王朝,误了百姓,也误了他们自己。

原本他们都可以在范阳做快乐的猪,他们却选择了当痛苦的苏格拉底,造化弄人,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扭曲,于是痛苦的苏格拉底也没当成,最后只能当痛苦的猪了!

——曲昌春

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笔者用淡淡的笔触将盛世唐朝娓娓道来,既呈现出恢弘大气的大历史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最真实的人和事还原到我们面前。

——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作者)

好,竟然能够把沉闷的历史放在轻松幽默的文字里面搅拌,再用原味的Q版语言加工,再来点野史传闻做调味,表面上看起来是平常无奇的炒冷饭,其实是精雕细琢,高深莫测,不愧为皇帝炒饭的称号!

——和尚如水(天涯网友)

写得真好,语言幽默机趣,论史有据。《唐史并不如烟》《如果这是宋史》《明朝那些事儿》……如出一辙,却又各具特色。作者真是让人敬佩万分。

——李白后裔(天涯网友)

历代帝王都有奇怪的心理,都希望找个很强的接班人,但当接班人显示出强势的时候,又害怕过早失去手中的权力,又开始握紧手中的权力棒!这时候,权位挑战者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帝王的心理大做文章。一句话!当太子难!要能装孙子,又不能太孙子。尺度、火候的把握,非集厚黑大成者不能掌握也。

——夜狼啸西风(新浪网友)

将《隋唐演义》旧戏新唱,引经据典并夹杂各类嘲讽,引今说古,光此一点,钦佩之至。楼主如果能把李唐三百年的历史用这种通俗的手法写下来,那真是妙透了。

——西游记06(新浪网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4: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