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英哲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英哲编著的《苏秦》字季子,东周战国时期周王室直属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与张仪齐名。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提倡合纵,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

内容推荐

英哲编著的《苏秦》内容介绍:苏秦,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纵横家,主张合纵抗秦,曾经身佩六国相印,调动千军万马。但鲜为人知的是,他是一个“国际”大间谍。《苏秦》的作者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艺术手段,首次以小说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这个“天下第一号”卧底雄杰的传奇人生。

目录

第一章 苏秦的再生之邦

 一、燕昭王的雄心

 二、超级艳遇

 三、太后教子

 四、去留之间

 五、郭隗的段子

 六、捐弃前嫌

 七、惊天奇谋

第二章 齐国的乱局

 一、叛逃

 二、机会来了

 三、楚太子归国

 四、都想给齐王洗脑

 五、孟尝君遭谁算计?

第三章 牛刀小试

 一、四两拨千斤

 二、齐王遭劫

 三、大庄园的气度

 四、韩珉私访

 五、大开杀戒

第四章 孟尝君出走

 一、定计

 二、出逃临淄 

 三、宋康王子偃

 四、孟尝君夺相

第五章 刀锋边缘

 一、魏冉使燕 

 二、李兑拘苏秦

 三、伊阙大战 

 四、桓曲大血战 

第六章 成效初显

 一、苏秦归齐

 二、出 关 

 三、东帝与西帝

 四、苏秦返国 

第七章 黑云压城

 一、反策反 

 二、灭 宋 

 三、乐毅,挂帅联军

 四、阳城之败

第八章 风骨凛然

 一、自报其仇

 二、联军破齐

 三、楚将杀齐王

 四、范雎安在?

试读章节

一、燕昭王的雄心

直到好多年以后被押上刑场施行五马分尸,苏秦想起出事的那个晚上,仍然觉得激情满怀,无怨无悔。

那是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燕国都城武阳的黄金台边的招贤馆里,觥筹交错,灯火通明。大谋士苏秦陪着燕昭王姬平,举着巨觞正为来自魏国的使者频频祝酒。

这使者,便是魏国大夫乐毅。

乐毅乃魏国名将乐羊子之后。早先,在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乐羊子率军攻打中山国,经过三年持久战,终于灭亡了它。为了表彰乐羊子的战功,魏文侯便把灵寿封给他作食邑。乐羊子死后埋在这里,他的后代子孙从此也在灵寿安家落户定居下来。

由于魏国与中山国并不直接接壤,中间还隔着个赵国,所以,占了中山国后,魏国仍感鞭长莫及,更不能有效地控制中山国。大约在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国一度复国,并把国都设在灵寿。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派兵进攻中山,几年后,便把中山国灭掉了,灵寿纳入赵国版图,乐氏便变成了赵国的臣民。

乐毅出生在这样一个贵族家庭里,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聪颖好学,尤其喜爱兵法,好读武略,这为他后来戎马一生、笃行忠君报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国贵族见乐毅很有才能,善于用兵,便推举他在赵国为官。不久,赵国发生了震惊列国的“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围困在沙丘宫殿,三月不得食,活活饿死。乐毅见赵国内讧,局势一片?昆乱,便离开灵寿,避居魏都大梁。

可是,魏王嗣目光短浅,看不出乐毅经邦之才,竞以常人相待。乐毅大有明珠暗投之憾。乐毅徘徊无措之时,传来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求天下名士的消息。乐毅心下一动,萌发了去燕国施展才华的念头,但毕竟没有亲眼看见,不知燕昭王为人究竟如何,故一直不敢贸然前往。

恰巧这时,被齐国不断威吓的魏王,得知燕王欲报齐仇,就想联络燕国,从东北方向牵制齐国以缓解自己的压力,便派乐毅为正使、须贾为副出使燕国,展开外交斡旋。

时任燕王谋士的苏秦,早就听说乐毅满腹韬略、才华出众,自己出使魏国时又见过他一面,今日乐毅亲自前来燕国,他觉得此乃天赐良机,日后大报齐仇、洗雪燕耻之任,俱在此人身上,便进谏昭王厚待乐毅,切勿错过机会。

燕昭王见苏秦所奏竞与自己想的相同,心中大喜,召开盛大宴会迎接之后,又于当晚以客卿之礼,单独接见了乐毅。

因须贾不在邀请之列,只燕王、苏秦、乐毅三人在场,说话就随便得多了。

“燕国弱小,又处偏僻北地。寡人孤陋寡闻,不知先生肯赐教否?”燕昭王谦恭地说。

乐毅答道:“客臣献表而来,虽奉寡君之命,然客臣不让他人而自请前来,实慕大王筑黄金台礼贤下士之高名。而今日承蒙大王错爱,受到如此隆重接待,是所见又过所闻,倘蒙垂询,敢不尽敛底里上陈?”

昭王闻言,愈觉欢喜道:“原来先生惠顾寡人,竟还具此深意。若非先生明教,寡人几乎要错失良机。今日请教,当今之世,英雄并立,功利是图,强国用兵之道,究竟何以为先?’’

“治国用兵之道,考之先帝、先王、先圣、先贤,第一良图,无如仁义也。”乐毅不假思索地答道,“然仁义虽美,而施仁义实不易行。何也?盖因周室式微,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已非一朝一夕。世人崇尚功利,以为这是无坚不摧的利器。倘若国之不富、民之不强、兵将不雄,而徒然与人、让人、说仁、谈义,天下人岂不笑其迂腐?这就是宋襄王败亡的原因。”

乐毅呷了一口美酒,润了润嗓子,又说:“当今之世,倘欲治国,必先富其国,必先强其民,必先雄其兵,有仇报仇,有耻雪耻,然后不取而予人,人乃感叹说:‘此仁也,不可再犯也’。至于国之富,不以聚敛,而以薄用佐其生;民之强,不以骄横,而以感愤作其气;兵将之雄,有恶诛之,有暴除之,而不以无辜肆其威武。这虽然不言仁义,然而仁义之道已在其中矣。治国之道,莫出于此。”

昭王听了,喜动眉梢:“高论顿开茅塞,先生实为大贤也!安敢屈于臣位?”即下位待之客礼,慌得乐毅急忙放下巨觞,再三推谢。

苏秦也在旁边劝道:“我大王求贤若渴,尊以大礼。先生受之无愧,勿再推辞。”

‘‘是啊,是啊。”昭王礼毕,又说,“先生生于赵,赵,父母之邦也,臣之可也;先生仕于魏,魏,君臣之国也,不敢当宾可也。寡人对于先生,既非父母,又非君臣,今承蒙教诲,自应客礼,又何必坚辞?”

乐毅对日:“大王虽君燕不君赵,而君之位同;臣虽臣魏未臣燕,而臣之位同,名分定也。大王不可因厚爱客臣而废礼。”

昭王说:“君臣之位虽通天下,也不过是为君臣所设,怎敢慢待大贤?请正客位,以便就教。”

乐毅见燕王之爱敬出于真诚,因离席拜伏于地,感动地说:“大王如此爱臣,臣有肺腑之言告于大王。”

昭王忙伸手扶起乐毅:“先生有何隐衷,不妨明告寡人。”

乐毅正要说话,燕太后身边宠臣季义跑了进来传达懿旨,要苏学士入宫与太后对弈消遣。

苏秦一听,脸腾地红到了脖子根。好在有美酒遮掩,燕王、乐毅都没看出苏秦瞬间的尴尬之色。  燕王宽容地对苏秦说:“去吧去吧。你与母后下棋,也好排遣一下她老人家孤寂烦闷之心。”

苏秦应了一声,便随在季义身后,犹犹豫豫地到后宫去了。

随着苏秦背影消失在帷幕之后,乐毅转过脸来,正色道:“臣之仕魏,非以魏国可展臣之才。盖为躲避赵乱,而暂寄身家性命而已。至于今日奉表至燕,亦非只为魏国做使者,实因闻大王礼贤之名,欲借此机以为择主之阶、进身之道。此臣之隐衷也。”

昭王欠身,两眼盯住乐毅那张威猛刚毅的国字脸,饶有兴趣地倾听着。

“臣之隐衷,虽未尽露于大王之前,”乐毅接着说,“但没想到才一拜瞻,略陈数语,就得到大王赞赏,足见大王乃有德明君,非一般君主可比。臣万分钦服,不敢吞光吐彩,以邀明主之宠,更不敢坐失良遇,有负客臣来意。所以,不惜抱惭而将隐衷和盘禀明,以示臣心之诚。大王未思发愤则已,若欲报齐仇,臣愿为大王尽毕生之力!”

燕昭王听了,按捺不住心中之喜,说:“寡人自得国以来,无日不以求贤为事。虽蒙四方英才不弃寡人,专顾赐教,然像先生此等豪爽坦荡、片语即吐心胸者,实未曾见。寡人愧非桓、文,而于管仲、狐偃,先生实可出其右者。正痛先生不生于燕而生于赵,不仕于燕而仕于魏,使寡人相见恨晚。今蒙先生不辞辛劳,辗转千里来投燕国,此非寡人之幸,实乃燕先王社稷之幸也。愿先生金玉其言而勿悔。”

乐毅急忙答道:“君求臣易,臣求君难。臣得明主,愿肝脑涂地,又何悔焉?大王若担心臣言不实,请即赐职。”

“大贤之用,国之兴废赖焉,岂敢轻亵?”昭王喜道,“既蒙惠诺,请暂就使馆,容寡人熏沐告庙,然后请先生登黄金台纳印,以国事托付于卿。寡人安敢草草授职?”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