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我说说我的家乡。
我在四川的一座小城长大,日月随行,青山为倦。
小城的名字,叫江城。
在当时,这座城市没有发达的交通,也没有大型的工业企业,是一座相对落后的城市。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生机是一件很奢侈的东西,这让很多人看不到希望,苦闷总是容易令人压抑和狂躁,乃至民风暴戾,社会动荡,充满不安定因素,烧杀抢掠时有发生,人们在自我保护的同时更易同彼此产生矛盾和冲突,于是长久以往,世风日下。
说实话,其实我也不大愿意这样形容自己的家乡,毕竟“谁不说俺家乡好?”。可这是事实,我也不能随意篡改。当然,我说的是“当时”,现在已经欣欣向荣了,所以欢迎大家常来做客,创业投资。
但对我的童年来说,这一切并不重要,因为我很快乐。
我家在这座小城的一个小镇里,应该说是“城乡结合部”,这成为了我快乐的主要根源。这里有山,有水,还有天空滑过的飞鸟以及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草,我可以在上学的路上捉两只知了,也可以在放学经过的小水沟里抓两只小龙虾,对我而言,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
家门口有一座小院,那是我的天地。
院子的周围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很惭愧,我只认得几种,比如菊花、玫瑰、仙人掌……
呵,最重要的是还有香蕉树,这是让我常常怀念的。
每次香蕉还没完全成熟的时候,我就会想方设法去把它摘下来,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首先我要躲过父母的视线,其次我太矮小,搭凳子搬竹梯翻围墙爬屋顶什么都干过,但总是瞒不过父亲。父亲见我“偷,,得辛苦,就拿一根竹竿在一端绑上刀子,一削就是一大串,把我乐得鼻涕横飞。可青涩的香蕉还不能吃,不,是很难吃,于是父亲找来谷草将香蕉包起来放在背篓里,让它熟透,四川话叫“斡”,我想应该是“焖”的意思。接下来我便多了一项日常活动,每天放学回来以后都会悄悄去看上一眼,父亲说要等到它从青变黄,才算熟了,我只能焦急又耐心地等待,偶尔忍不住,也会扳下一只解馋。而这时回忆起来,所吃的香蕉熟没熟透似乎已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些记忆的美好。
说起我的家,我不得不用很长的一段话来描述它,因为它是唯一可以让我穿越我的记忆而回到过去的地方。
房子是红砖青瓦盖的,属于那时很普遍的老式建筑,正中间竖着一扇两开的大门,一进门,即是客厅,也是饭厅。这座房子是父亲多年前从一位朋友那里买过来的,斑驳的石灰墙面,坑坑洼洼的水泥地面,无一不显露着岁月的痕迹。日正当中的时候,光线会顺着屋顶瓦片的缝隙钻进屋子,有时掉在父亲的身上,有时落在我的手上,遇到下雨天,母亲会叫我帮忙拿一些坛坛罐罐接着从这些缝隙间滴下的雨水——这也是我的快乐之一。
厅的正上方吊着一盏吊扇,即使在很热的夏天,风力也不能开得太大,否则房顶的瓦砾会随之掉落下来,让人名副其实的灰头土脸。厅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一间屋子,是卧室,厅的后面一角还开着一扇门,后面是厨房和厕所,对了,还有一个猪圈。
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头猪,我曾用红薯藤去逗它,它的反应很强烈,朝着我又吼又拱,显得并不那么友好,可能它太孤独,所以大多时候是安静的。后来的某个时候他们将它杀掉了,我没有看到杀它的过程,这能让我安慰自己——我吃的并不是曾经我用红薯藤逗的那头猪。
自那以后,家里一直没再养过猪。
既然说到猪,就不能不说说狗。在我的记忆中,家里一直都养狗,6岁那年,父亲买回来一条德牧,当时它的个子已经很大,令人望而生畏,父亲说它受过训练,很听话,所以不用害怕。虽然它源于德国,但却有着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高原。
事实证明,高原真的很听话,至少比我强多了,自从它成为家里新的一员后,家里的大门就从来没有锁过,高原为家里建立了一道不可跨越的围墙。高原的体型很大,直立起来能比父亲还高,每天放学之后,我会跟它在院子里玩耍,偶尔也跟着父亲一起带它去无人的水塘游泳。如果会有玩伴来家里做客,我便抱着它的头,把它的耳朵压下来盖住它的眼睛——它的耳朵也很大,让它变成“又聋又盲”,玩伴们才敢小心翼翼地进屋……在我那些稚嫩的岁月里,大多数时候是高原陪着我度过的,一直到它死去。
对于我的家,我还有很多很多话想要来描述它,但由于后面的故事还很长,暂时就不细说了。很多年后,它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乌有,我对它的记忆,也在这场大火中止步,那场火烧掉了家里的一切,但却烧不掉它带给我的美好和快乐。P1-4
你的文字是我在新浪众多小说里,唯一从头到尾看下来的。也许是因为它是真实的,贴近我们的年少时光,也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那种精神和年少轻狂。
——舞爱的女巫
你的特殊经历,让我对你的书很期待。作为一名教师,我想通过你的书,走近叛逆孩子的心,从而更多的理解他们,关心他们。
——遥知不是雪
曾经纯真的年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信息时代的冲击,渐行渐远。但向往纯真的心永远不会消失,虽然外表的叛逆很冷酷,但往往覆盖着的是一颗脆弱、敏感的心、好啊,写吧,写出来,共同分享、分担,难道不是件好事?
——老东呓语
文章流畅,读起来一气呵成,写得好。并且非常在理,写出了人生的处事哲理。
——WWS1946
觉得有点累,不想说废话。所以,请允许我直接点。
首先,我,或者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卑劣以及无知!
我们活在一个浑浊的世界,缺少阳光,远离真相。我们有着太多痛苦,因为我们的无知给了我们太多的假象,这种假象促使我们自以为是的犯下种种错误,而我们并没有及时悔改的勇气,只因我们的卑劣给了我们太多借口,它让我们一次次地原谅自己,于是,我们逃过了应有的审判,忽视了良心的谴责,于是,我们一错再错。
我们被自己的无知和卑劣操纵着,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私和欲望,无情地伤害他人,懵懂的迷失自己,自以为是,心无羞愧。
面对亲人,我们是否永存感激?对待朋友,我们是否心怀坦荡?当我们与爱人抱时,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始终如一?
不!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卑劣,以及无知。有多少人,不会想要占有?有多少人,不会想要掠夺?我们竭尽所能掩饰自己的罪恶与残酷,不曾懂得宽容,瞒过了别人的眼睛,却无法欺骗自己。于是,我们卑劣地活着。
曾听人说:年轻,代表着我们有很多犯错的机会,因为我们还有时间改过。
我曾觉得这句话很正确。的确,因为我们年轻,所以即使错了,也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原谅。可现在,我不这样想。我觉得,正因为年轻,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珍惜时间,珍惜一切,因为这个时候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这时候的一切,将决定你今后所有的命运。如果我们能在年轻时多做一些对的事情,而少犯一些错误,那么,我们的痛苦必将少些。
千百年前,由猿人进化而来的我们,给了自己一个高贵的称呼——人!而我们之所以能比其他动物更高层次地活着,那是因为除了我们富有创造能力之外,还有着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我们重情义,讲信义,守道义。当然,由于长期的进化,也有一些人“超过了”人的境界,得到更特别的称呼,例如“衣冠禽兽”,或者“禽兽不如”。
一位大师曾说:世界总是一半一半,白天一半,黑夜一半,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幸福一半,痛苦一半……而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那一半”。大师的话我不能反驳,但我并不完全赞同,我不明白,如果我们是坏的那一半,为什么不能努力去改变成为好的那一半?为什么不能让好的多一点,坏的少一点?放心,我不会问为什么不能全是好的?我还没彻底糊涂。
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我不知道,我没出过国。我只知道,不管世界有多大,都是以人为中心,人好了,世界就好了。
我不确定世人怎样去评判好与坏,我也无法评判别人,但我还能评判自己,值得庆幸,我的良知还未彻底泯灭,它让我知道,我是一个坏人。可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只做好“坏的那一半”,或许这是我的理想主义,但我坚持,即使知道会受到伤害,我坚持。
关于我对好坏的评判,很简单,忠诚即是好,不忠即是坏,有信即是好,无信即是坏。请注意,我只是说要讲信义,守道义,并没有一定要你重情义,这个要求代价太高,一般人玩不起。
好了,说了那么多,只是想表达:如果你想做个人”,虽然你很多东西无法做到很好,不能有情有义,不能有道有德,但最最起码,你要有信。哪怕你想做个坏人,只要有信,也能成为一个更有档次的坏人!
古言:人无信不立。这话是有道理的,不立就只能趴着,像狗,不,我的狗都时常学着站立,像不懂站立的狗,像我前面说的,卑微地活着!
各位,我只是想告诉你们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希望它能对您有所帮助,仅此而已。
对于文字,我曾尝试过很多种风格,其中也不乏幽默诙谐的,但有可能是幽默细胞不够,同时文笔有限,我觉得我更愿意用平静缓慢的方式去描述,所谓乐极生悲,狂欢以后总是感觉孤单,轻松之余偶尔也会失落,所以,我想我们或许都更需要平静一点。
我曾被很多人看不起,甚至包括家人,朋友;我也曾一度绝望。很庆幸,我走了过来,到了现在,曾经很多看不起我的人都已经改变了他们的看法。当然,仍然还有很多人看不起我,但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人也会改变他们的看法。关键在于坚持,努力,不放弃。
最后……让我许个愿吧:我想做个好人,如果不能,请毁灭我。谢谢。
《让我们回到纯真年代(活着)》由付磊编著。 《让我们回到纯真年代(活着)》简介: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无论将来会发生什么,无论我们曾遇到或会遇到怎样的人,无论我们曾受过或会受到怎样的伤,我们都要坚强,勇敢,并充满希望地下去,虽然这很难,很难,但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因为我们还活着!
一个“混混”的人生经历一本“混混”也能看懂的书、我有罪的灵魂源自神圣的爱、与我那卑微的心、如果净化是唯一的路、那将由我的泪与痛苦去完成!
付磊编著的《让我们回到纯真年代(活着)》主要讲述我的童年时期到青年时期,我从一个无知孩童到读书生涯,再到混迹社会,并成为一个舞刀弄枪的亡命之徒,命悬一线,身陷牢狱……最终回归正途的人生历程。
《让我们回到纯真年代(活着)》里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欢笑、泪水、信任、勇气、温暖、失败、痛苦、绝望、背叛、暴力、鲜血……种种人间百态,世间冷暖,希望它不会让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