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交大的故事/老大学故事丛书
分类
作者 黄昌勇//陈华新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秦师又言“特班”之设系为年事较长而已考取拔贡或举人者,其时年龄多在三十岁左右。其中有王世徵(闽人,举人)、项骧(举人,其后出洋游学,习法科,宣统元年留学生考试授翰林院编修)、贝寿同(苏人,习建筑)。其时学员皆未习英文,进特班才授以英文,或在中院补习。又言光绪廿八年那年(一九○二)校中发生一件所谓“墨水瓶”风潮。当时有位中文教员郭某,大约有点老学究的风度,以授课之预科乙班学生(秦师在预甲班)给他一次捉弄,把一瓶红墨水偷偷放在这位郭老师的坐位上。郭老师坐上后,立即染得衣服一片红色。当时郭老师质问是何人所做之事。大家都不敢做声。结果有一位姓杨的同学把放墨水瓶的同学指出来,郭老师要求把这位学生开除。这本来是一件顽皮学生所闹之事,大约因学校当局要把这个学生开除,于是轩然大波以起,发生全体学生退学之事。

据《蔡元培自述》一书所载:“我三十五岁(按为民前十一年即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任南洋公学特班教习。那时候南洋公学还只有小学及中学之学生。因沈子培监督(曾植)之提议,招特班生四十人,都是擅长古文的。拟授以外国语及经世之学,备将来经济特科之选。我充教授,而江西赵仲宜君,浙江王星恒君,相继为学监。学生自由读书,写日记送我批改。学生除在中学插班习英文外,有学习日本文的。我不能说日语,但能看书,即用我的看书法教他们,他们就试译书。每月课文一次,也由我评改。四十人中以邵闻泰(原注今名力子)、洪允祥、王世徵、胡仁源、殷祖同、谢澄(原注今名无量)、李淑同、黄炎培、项骧、贝寿同诸君为高材生。……”蔡氏自述中又有下列之一段:“……民前十年(一九○二)学生全体退学,……我亦离开公学。……同任教员的吴稚晖、章太炎诸君都喜言革命,……我在南洋公学时所评改之日记及月课已倾向于民权与女权的提倡……亦公言革命。”其时公学退学之学生一部分自组爱国学社,蔡氏亦为学社教员。蔡氏原系清末科举出身,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嗣长中央研究院多年,其事迹为世人所习知。胡仁源字以珊,在民初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及教育总长,为南洋学生人阁最早之一人。蔡氏所谓高材生皆各有千秋。南洋因一墨水瓶之小事而惹起爱国运动与革命思想,其后五四运动时,蔡氏适任北大校长,他的所谓学生运动已是第二次了。

早期派生出洋留学

南洋公学何时起派生出洋留学,早期又有何人自费或公费派赴国外深造?追忆起来颇不容易。上节所述,学生因墨水瓶案而退学之后,胡君敦复于考取江苏省官费赴美,秦师景阳则转入北洋,由北洋派赴英留学,胡君仁源、张君铸亦同时赴英留学,习造船。南洋早年办过一期商科,何年毕业不复记忆,其中有杨锦森、杨德森、林则蒸(鞠惟)、胡鸿猷(徵若)、赵景建(君简)、徐经郛(守五)等几人,皆曾赴美留学。唐蔚老的自订年谱中,述及到沪长校之年即派送商科毕业生杨锦森(原书作生)等六人赴美深造,是否即上述六人容有出入。杨氏昆季中,德森先生回国后于宣统三年,应清廷留学生考试及格,授商科进士。锦森先生亦参加留学毕业试,得商科进士,于宣统二三年间在母校教授英文,笔者也是他学生之一。林君则蒸回国后不久在京沪铁路会计处任副处长。胡君鸿猷回国后任交通部科长,兼任北平铁路管理学校校长。赵君景建亦曾在北平交通部任职科长。徐君经郛久在沪校任英文教员,兼附属中学主任。以上诸君除二杨外,其他皆曾与笔者共过事。

早年老同学中赴日本留学者想不乏人,但查考颇难。房君兆楹氏所辑《清末民初洋学堂学生题名录》中,查有章君宗祥字仲和,于光绪廿四年(一八九八)底由“南洋官费”派赴日本帝国大学习法科;章氏其后任驻日公使。其兄宗元字伯初,亦系南洋老学生,后任唐山校长多年。又房氏题名录中注明“南洋官费”赴日留学者尚有唐君在礼,字执夫,光绪廿四年底赴日本人炮兵学校。其弟在贤亦南洋学生,宣统三年回国,应工科考试,授职翰林院庶吉士。房著又有游寿宸等二十人,光绪廿八年以“南洋官费”派赴日本成城学校。张邦华等十九人,光绪廿八年三月以“南洋官费”派赴日本弘文学院普通科肄业。此两批共三十九名之多,其中并无知名者,其事亦从未闻及,而房著想必有所本。此外早年以自费赴日留学者在房著中尚有陆规亮与陆梦熊二人,均于廿八年赴日。前者松江人,回国后曾在沪校任事多年。笔者初人沪校时,陆氏正任斋务长。后者回国后于光绪三十四年应清廷留学毕业生考试,得商科进士,授职翰林院检讨。其后供职于北平交通部,任该部首席参事多年,一度任次长,亦曾兼任北平邮电学校校长。

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起,先后向法比等国借款兴筑平汉、正太、陇海等铁路,需要各级熟谙法文人员。除办一法文学堂为培养普通员司外,并曾选派一批工程学生赴法比两国留学。其中由南洋公学选派者,有王君寿祺(字稼成,历任平汉铁路工务处长),张君葆熙(字淑滋,亦任平汉铁路工务处长),程君文勋(字韦度,留比,曾任萍乡矿务局科长、平绥铁路处长),程君文熙(字侯度,曾任铁路机务处长),钮君孝贤(字志伊,曾任铁路机务处长、交通部路政司帮办)。此外容尚有几人,不尽忆及矣。P14-17

目录

“交通大学”校名的由来

校史杂忆

闲话南洋公学

交大与商务的亲缘

南洋公学和南洋模范中学

记三十六年以前之南洋公学特班

吴淞商船与交大之渊源

孙中山先生与交大

追忆交大崇文尚武的精神

怀母校预科

交大掌故

中西拳击观战记

本校的形形色色

沪校回忆四则

记校长唐蔚芝先生

记曾鲲化先生

韬奋在南洋公学

我的朋友魏壮——忆唐院棋王

我在交大

我进南洋的前前后后

七十年前在母校读书生活之回忆

我和上海交大

八仙过海

南洋大学生活琐忆

我与母校六十年

回忆唐山交大早期的女生学习生活

回顾与展望

足球雄风

交大求学杂忆

谈“饮水思源”喷水池

四十年前读书地

杂忆九龙坡

东宫纪游

踏进女生宿舍

杰出校友(不完全名单)

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是满清在上海建立的南洋公学,是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是我国第二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即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中华民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MIT”(东方的麻省理工学院)……

这本《老交大的故事》(作者黄昌勇、陈华新)是“老大学故事丛书”系列其中一册,讲述了老交大的故事。

《老交大的故事》收录了《沪校回忆四则》、《记校长唐蔚芝先生》、《记曾鲲化先生》、《韬奋在南洋公学》、《我的朋友魏壮——忆唐院棋王》、《我在交大》、《我进南洋的前前后后》、《七十年前在母校读书生活之回忆》、《我和上海交大》、《八仙过海》、《南洋大学生活琐忆》等文章。

编辑推荐

老大学故事丛书通过全国六所名校诞生之初、成长历程、校友回忆等方式,向广大校友和学生展现一幅名校画卷。

六所名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这些名校通过百年的历程和发展,已经在国内乃至国际享有声誉,培养了一批为国家、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名校优美的人文环境、严谨的学风、灵活的治学,无不吸引着一个个青春的灵魂。

这本《老交大的故事》(作者黄昌勇、陈华新)是其中一册,讲述了老交大的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