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小历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占骁勇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记录着人类过去的成功与缺失,蕴藏着真知与灼见,也预示着未来。

你或许为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所震撼,但是你有没有注意过历史上的一些小物件?你或许被伟大帝王的丰功伟绩所感动,但是你是否在意过历史上一些不起眼却起过重要作用的小人物?你或许因农民起义的失败而流泪,可是你是否了解过一些小却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战役?

本书将要告诉你的,正是这些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却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东西。

内容推荐

不起眼的榫头:改变历史的小物件

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古代荒唐帝王所做的荒唐事中,最最荒唐的一件。不过细读历史,我们便会发现,这个故事可能是不听话的诸侯们编造的。表面看上去,漫天的烽火似乎与罗马暴君尼禄焚烧罗马城的烈火相似,但本质上却完全不同。

胡服与马镫:胡服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秦国的主要对手,马镫使北方游牧民族的重骑兵所向披靡。历史记住了赵武灵王,却没有记住马镫的发明或者推广者。当然,马镫的发明者也不可能意识到,这个发明会如此深刻地影响中国历史。

弩:每个人都能发射的弩使战争全民化成为可能,也使战争的规模空前扩大。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农业民族的步兵基本上是依靠弩与游牧民族的骑兵抗衡,这就好像明末的袁崇焕依靠火炮与努尔哈赤的骑兵的抗衡一样。

沉重的飞行:飞行,肯定是人类很早就有的愿望。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关于飞行的记载却少之又少。我们所知道的一次成功的试飞,居然是死囚绝望的一跃。让人失望的是,尽管这一跃成功,可这个死囚并没有活下来。

襄阳孢(抛石机):不论攻城与守垒,抛石机都是必备的重型武器。有意思的是,这样有用的武器在中国历史上居然经常被打入。冷宫”。每次天下一统,中国人的武器制造水平就飞速下降,一直要等到下一次大战来临前再重新学习,重新制造。关公斗秦琼,虽说是小说戏曲作家的戏说,但如果真的斗一下子,还真不知道鹿死谁手?至少,按照历史的记载,元朝的抛石机不一定打得过唐朝的抛石机。

抽签:最有名的抽签出现在明代,当时进入内阁的大臣都是循资论辈,大家都差不多。皇帝不容易选择一个满意的人做首辅,干脆采取拈阄抽签的办法来决定。于是,历史便在拈阄抽签的那一瞬间改变。

刺面时代:最初,刺面只是为了控制厌战的士兵。后来,刺面成为士兵地位低下的标志。当然,也有人以文身刺面为荣,但更多的人以此为耻。于是数百年来,士兵素质大幅度下降,以至于后来历史学家大呼中国“无兵”。

头发问题:头发影响历史,并非从满洲人人关开始。但清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确实将本来很简单的头发问题政治化。有意思的是,两百年前看脑门,两百年后看脑后,头发问题居然贯穿清朝的历史。

骰子转起来:改变历史的小人物

“南风起兮吹白沙”:西晋的覆亡是因为“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则由一个女人而起。从永康元年三月贾南风杀司马遹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杀戮之风在中原大地上持续了300多年。中国历史的进程完全被改变了。

小民与大战:刘裕和侯景的军队都曾面临险境,如果没有潼关百姓、台城奴隶的帮助,他们不可能赢得暂时的胜利。

改变历史的嫉妒:独孤后不仅以好色与否来衡量大臣,还以此衡量儿子,也就是国家的继承人。她的嫉妒不仅改变了隋文帝杨坚的生活,更改变了隋朝的国运。

魏博牙兵:安史之乱后至北宋建立前的两百年间,是藩镇割据的时代。在这个漫长的年代里,雇佣军一度成为历史的主人。有组织的雇佣军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推翻不合适的主帅,选择更英明的领导人,他们甚至主宰着那段混乱的历史。

百无一用是书生:宋人杀死陈东、欧阳澈,金人杀死徐揆。无论是汉人统治者还是异族统治者,对待手无寸铁、只是代表舆论的学生的态度都是一样的,用刀封住你的口!

唯一的清官:当奢侈淫靡已经成为风俗,贪污腐败已经成为习惯,不论最高统治者,还是唯一的清官,都没有能力改变,能改变这些的只有天崩地裂。最滑稽的是,表彰这个唯一的清官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杀人魔王张献忠。

大地上的“扣”:记录历史的小地方

京观、杀降及传首:杀一个人是犯罪,杀一万人就是战争。古人并不像今人那样,掩盖战争的真相,于是,他们将战争的成果——敌人的尸体堆积成山,炫耀武功,震慑仇敌,这便是京观的由来。即便从很早就有了否定京观的舆论,但京观一直存在着,如同文明虽然早已出现,但野蛮却并不绝迹。

七擒孟获与六出祁山:诸葛亮的南征是为了北伐,于是“七擒孟获”后面便是“六出祁山”。与虚构的“七擒孟获”相比,小说中的六出祁山(实际上只有五次)基本上是真实的,但也有许多虚构的成分。

昭陵六骏:早在西晋之后,重骑兵便成为北朝对付南朝步兵的利器。但重骑兵固然有防御能力强的优点,却牺牲了骑兵的机动性。在一般战场上取决定作用的,往往是灵活的轻骑兵,而李世民便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轻骑兵。昭陵六骏也印证了马克思的论断:“在东方各国,经常起主要作用的是非正规的轻骑兵。”

幽云十六州:石敬瑭给契丹人做儿子影响不了历史,他当上皇帝也影响不了历史,但他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则深刻地改变了五代一直到南宋的历史。

致命的游戏:影响历史的小游戏

“恭奴善于”:王莽的失败并不在于他如何获得皇位,而在于他的改革。王莽的改革里面,有许多类似要求匈奴单于改名“恭奴菩于”的内容。这种有名无实的改革既得罪了匈奴单于,又无益于百姓。当不再强大的匈奴人出兵挑衅时,王莽希望通过征兵来解决问题,结果兵未征集,天下已经大乱。

杀母立子:俗话说“母以子贵”,但古代帝王为了防止因子而贵的母亲专权,为了立子居然先将其母亲杀掉。从北魏的情况看,杀母立子这条本由男人立下的陋规居然被女人执行着。最荒诞的是,杀母立子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太后专权,但北魏的太后专权一点也不比别的朝代少。

选择继承人:在帝王时代,继承人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南宋时代,两次选择都因为偶然原因被改变,而南宋的历史也因此被改变。

木匠万岁与文盲九干岁: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就这样来临了。朝政完全由宦官魏忠贤控制,明朝皇帝朱由校有更多的时间在宫中做木匠活,每次魏忠贤拿着奏章请他批阅时,他都极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了,你办事,我放心!”魏忠贤要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对满朝文武发号施令。

阴谋与阳谋:改变历史的策划

腐化计:在中原统治者看来,腐化计是用金钱换和平(这比用女人换和平、用土地换和平容易接受得多);在游牧民族统治者看来,腐化计更是不费一刀一枪,就为本民族赢得了巨大的利益。马背上的民族固然天性喜欢战争,但同样喜欢享受不需要血战就能得到的果实。

以夷制夷:以夷制夷确实是一个高明的策略,但这种策略也埋下了一个隐患,那就是当前面那个“夷”和后面那个“夷”联合起来反戈一击时,就会常常溃不成军。

袭许情结:正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为解释不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曹操为何如此强大提供了方便。于是在当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结——“袭”许情结”。  杯酒释兵权:对于赵匡胤的一生,最关键的莫过于“黄袍加身”;而对于宋朝或者整个历史,最关键的则是“杯酒释兵权”。“黄袍加身”不过是五代军人选择领导的继续,而“杯酒释兵权”则杜绝了下一次“黄袍加身”,奠定了大宋王朝的基础。当然,“杯酒释兵权”也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决定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命运。

联金灭辽与联蒙灭金:不论是联金灭辽还是联蒙灭金,宋朝都是打败了一个衰弱的敌人,迎来一个强大的敌人。对于金、蒙古而言,联宋都是远交近攻策略的配合者。而对于宋人而言,则是愚蠢地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二十四道历史选择题:史书上,记载着不少“选择题”。每每遇到军国大事,某个谋士就会给当事人献上、中、下三策。当事人如果选择上、中两策,结果大多不错:如果选择下策,多半走向覆亡。有意思的是,一旦出现这种“选择题”,历史上的当事人多半选择的却是下策。

一言以兴丧:震动历史的声音

约法三章:刘邦最终能够战胜项羽,不是靠屡败屡战,也不是靠大将韩信,更不是靠项羽的弱点,而是靠那简单的一句话:“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句话既迎合了人们厌倦秦法琐细、苛刻的心理,也将其与项羽的以暴易暴区分开来。

耶律屋质一语息兵解怨:帝王家事是天大的事。耶律屋质用他人情人理的一席话,化解了萧太后与孙子之间的积怨,消弭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内战。

迎闯王,不纳粮:“不纳粮”,李自成因此而兴,也因此而败。一支由游民组成的军队,即便再强大,也要经历痛苦的转型。那就是从依靠抢掠维持口粮到依靠赋税维持口粮。

男权社会中的女权:在男权社会中,女子在男子面前只能称奴称妾。可是。如果女子有所凭借,仍然可以制服男子,如历代公主多半骄横,就是最好的例子。公主身虽是女,却是帝女;驸马身虽是男,却是臣子。

最有影响的一道诏令:女性在帝王时代没有社会地位,她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家庭。而这条诏令使她们的存在有了实在的价值,不只是虚名和实利,更有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永垂不朽的机会。人争一口气,那个时代可怜的女性就是为了争这口气,改变了历史。

带血的牙印:改变历史的战役

可以避免的决战:因为有些皇帝的好大喜功、头脑发热,致使不该发生的战争发生了,结果,使数以万计的人民长久地陷入痛苦的深渊。奇怪的是,人们往往只晓得批评主帅,或者片面强调双方实力的差距,却不知道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顺昌之战:在史书上对顺昌大捷的记述中,我们看不到火枪、火炮的使用。或许,这是因为修史者更愿意强调士气与战术的作用,而不太愿意强调宋军在武器上的优势。

高平之战:高平之战中,后周军队并没有与契丹军正面交锋,但这场战争的胜利,使中原军队有了战胜契丹军队的信心:而那些希望依附契丹卖主求荣、图谋割据的军阀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高邮之战:高邮之战在元末战争中并不是规模最大的,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从此之后,各地起义军利用元军内部混乱,扩大地盘。而高邮之战的胜利者张士诚更是趁势渡江占领浙西大部分地区,成为实力最强的天下竞争者。

一战成功:今天的读者在读史时常常疑惑,为什么不足10万的八旗军能够征服并统治数亿人口的汉族?其实,原因不在于八旗军有多么强,而在于明朝的皇帝太无能,文武官吏太腐败。明朝军队在处于优势时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在处于劣势时更是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所以,满洲人通过三次大战夺取了明朝的天下,第一次在萨尔浒,第二次在松山,第三次在山海关。

目录

第一章 不起眼的榫头

 烽火戏诸侯

 胡服与马镫

 弩

 沉重的飞行

 襄阳孢

 抽签

 刺面时代

 头发问题

第二章 骰子转起来

 “南风起兮吹白沙”

 小民与大战

 改变历史的嫉妒

 魏博牙兵

 百无一用是书生

 唯一的清官

第三章 大地上的“扣”

 京观、杀降及传首

 七擒孟获与六出祁山

 昭陵六骏

 幽云十六州

第四章 致命的游戏

 “恭奴善于”

 杀母立子

 选择继承人

 木匠万岁与文盲九千岁

第五章 阴谋与阳谋

 腐化计

 以夷制夷

 袭许情结

 杯酒释兵权

 联金灭辽与联蒙灭金

 二十四道历史选择题

第六章 一言以兴丧

 约法三章

 耶律屋质一语息兵解怨

 迎闯王,不纳

 男权社会中的女权

 最有影响的一道诏令

第七章 带血的牙印

 可以避免的决战

 顺昌之战

 高平之战

 高邮之战

 一战成功

试读章节

西周人发明了一套烽燧传警的通信系统,即在从王都通向诸侯国都和边境的方向上,利用山头和高岗,设置烽火台,预备燃料火种,派专人守候,敌至则燃,白天放烟,夜间举火,以传递警报,召集援军。这是古代在没有远距离快速通信工具时,一种比较快速的远距离警报、号令传递方法。它在其后的中国军事史上沿用很久,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明代,烽火台仍是长城上的主要设施。

但历史似乎跟西周开了个玩笑,发明烽火台的西周人最终玩火自焚。与别的玩火自焚相比,周幽王这次玩出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在西周时代,西北戎狄族的入侵成为炎黄子孙的大问题。周宣王当政时,利用秦仲及其后人多次打败犬戎。秦仲虽死于戎,但为子孙挣下了一份家业,这便是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国的雏形。周宣王在位46年,在位期间南征北伐,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频繁的战争不仅消耗了西周的国力,也激化了它与周边民族的矛盾。

周宣王死后,传位给儿子宫涅,即幽王。幽王即位时年纪虽然已经不小,但不是特别懂事。他即位后立申伯之女为王后,进封申伯为申侯。幽王的母亲姜后在宣王死后不久,因悲伤过度随夫而去。完全失去管束的幽王即便在热孝之中也饮酒食肉,征歌选色,不理朝政,对此,希望有一番作为的申侯屡屡进谏,但此时的周幽王一句都听不进去。无奈之极的申侯一气之下回到了申国。宣王时代的名臣尹吉甫和召虎相继辞世后,幽王起用虢公、祭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称“三公”。这三个人都是靠溜须拍马换取功名利禄的家伙,一心想着如何满足幽王的欲望,让幽王把国家大事完全丢在一边。不过,当时并不是没有忠义之士,但不论他们说什么,幽王都听不进去。不仅如此,与幽王一个鼻孔出气的三公还要告他们造谣生事。于是,他们或者回家隐居,或者到诸侯那里谋生路。

幽王看见朝中一团和气,再没有了那些大臣们的絮絮叨叨,感觉心里一下子清静了。清静之后的他开始下令访求美色,充实后宫。这时有个叫褒晌的大夫人朝进谏,他批评幽王驱逐贤臣,访求美色。正在兴头上的幽王非常生气,将褒晌打人大牢。褒响的儿子褒洪德不知道如何营救父亲,心情非常烦闷。有一天他驱车在野外散心时,遇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在村头打水。这个小姑娘“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洪德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小女孩原本是个来路不明的孤儿,于是褒洪德便将她买下来,改名褒姒,打算献给好色的幽王,赎回父亲。烽火戏诸侯的主角褒姒就这样登上了周朝历史的舞台。

幽王一见褒姒,顿时被她那花容月貌所倾倒。那姿容态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际,光艳照人。他觉得以前见过的那些美女,都不及褒姒万分之一,于是马上下旨赦免褒晌,官复原职。同时将褒姒留在王宫,从此与她形影不离,缠绵悱恻,有时一连十天都懒得上朝。这是幽王四年(公元前778年)的事情。

尽管褒姒深得幽王的宠幸,她所生的儿子伯服当上了太子,她自己也取代了申后的位置做了王后,但她并不快乐,而且自进宫那天起,周幽王从未见过这个美人对他笑一笑。为了博得她的欢心,幽王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全部与褒姒共享,如听音乐,看舞蹈,可是褒姒对这些没有兴趣。幽王问她:“你连音乐都不喜欢,究竟喜欢什么呢?”褒姒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嗜好。只记得当年不小心将彩缯撕破,那声音听起来很悦耳。”幽王赶忙命手下每天送来一百匹彩缯,派有力气的宫女专门负责将彩缯撕破,让褒姒听那声音。褒姒虽然觉得缯裂的声音比音乐悦耳,但仍然一脸冰霜,不见笑脸。幽王问:“你为什么就是不笑呢?”褒姒无言以对。

无奈的幽王只好张榜,榜上写着:“不拘宫内宫外,有能致褒后一笑者,赏赐千金。”这时有个叫虢石父的人献计说:“先王当年因为犬戎强盛,担心他们入侵,便在骊山上设置了二十多所烟墩,还有数十架大鼓。一旦有敌人入侵,就在烟墩上点起狼烟,又派人敲响大鼓,催促诸侯们前来护驾。附近的诸侯看见狼烟,听到鼓声后,就会发兵相救。数年以来,天下太平,烽火都熄灭了。大王要想王后启齿一笑,就带她一起在骊山上游玩,到了晚上点起烽火,诸侯援兵一定会来,王后看到援军整齐列队跑来,一会儿工夫又列队撤退的情形,一定会笑的,因为一句玩笑话就能把诸侯的军队当猴耍。”幽王说:“真是妙计!”于是带着褒姒到骊山游玩,到了晚上在骊山上的宫殿设宴,同时传令点起烽火。负责烽火的官员说:“烽火是用来应急的,如果我们现在戏弄诸侯,等以后敌人真的入侵,再点起烽火,还有谁会来救我们呢?”幽王说:“天下太平,你不用杞人忧天。将来有事,与你无关,你只管现在听从我的命令!”于是烽火台的士兵点燃烽火,又擂响大鼓,鼓声如雷,火光冲天。各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敌人入侵,全部率兵连夜赶到骊山。到了骊山之后,只见幽王与褒姒在高台上饮酒作乐。幽王派人犒赏诸侯,让他们回去。各诸侯面面相觑,各自收兵回去。褒姒在高台上看见烽火一点,诸侯们陆续赶来,声势浩大;又看见幽王随便说一句话,就将千军万马全部打发走了,不觉嫣然一笑。幽王见此,激动地说:“爱卿一笑,百媚俱生,这都是虢石父的功劳啊!”于是赏赐给虢石父一千两黄金,成语“千金买笑”就来源于此。

申后被废,申侯自然非常不满,无奈申国很小,没有力量对付周幽王。申侯考虑再三,决定向犬戎借兵,来营救被废的申后,并强迫幽王传位于申后的儿子。申侯对犬戎许诺,在攻破周都镐京时,镐京所有的财富都归犬戎所有。很快,戎兵包围了镐京,周幽王急忙派人点起烽火,但这次没有一个诸侯率兵前来,他们还以为又是幽王逗褒姒玩呢!周都城攻破后,在位11年的幽王和褒姒的儿子被杀,褒姒被掳掠到戎兵军中。

戎人攻下镐京后,并没有如约撤军。申侯没有办法,只好联络各地诸侯讨伐犬戎。很快,犬戎被打退,褒姒自缢而死。申侯的外孙,原太子宜臼登上王位,是为平王(公元前770—720年在位)。犬戎虽被打退,但自从攻破镐京之后,他们看清了中原的势力,也熟悉了通往中原的道路,后来经常举兵入侵。几年之后,原周王的领地大半被犬戎占有,渐渐逼近镐京,连月烽火不绝。平王无奈,只好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这便是历史上的东周。东周与西周完全不同,此时的周天子虽然存在,却没有以前的权力。各诸侯相争,谁都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只是在需要时利用一下而已。而这一切,都源于幽王的那个玩笑。P2-P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