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灵魂的时光》;《草色及随想一二》;《最后的自白交予读者评判》;《自然与民主关乎道德》;《进化论及其他》;《“社会”》;《新世界的民主》;《匮乏与希翼》;《论自由》……《属于灵魂的时光》是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部散文集,书中包含他在纽约的成长记录、从军、游记和心灵笔记四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属于灵魂的时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沃尔特·惠特曼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属于灵魂的时光》;《草色及随想一二》;《最后的自白交予读者评判》;《自然与民主关乎道德》;《进化论及其他》;《“社会”》;《新世界的民主》;《匮乏与希翼》;《论自由》……《属于灵魂的时光》是沃尔特·惠特曼的一部散文集,书中包含他在纽约的成长记录、从军、游记和心灵笔记四部分。 内容推荐 《属于灵魂的时光》是惠特曼的一部散文集,书中包含他在纽约的成长记录、从军、游记和心灵笔记四部分。这些篇幅朴素而生动,智慧而玄妙。阅读这些文章,就像和诗人一起在他走过的人生每一刻,不仅读到他所在时代光辉灿烂的美国故事,也给人心灵以启发。 《属于灵魂的时光》的作者是沃尔特·惠特曼。 目录 译序 第一部 从军 巴马洛克从幼童到男人 百老汇掠影 在戏剧与歌剧中徜徉 轻蔑之心 布尔伦河战役 夜战 家常小调 人间地狱一瞥 天亦如人,同心同情? 国会大厦奇景 总统林肯之死 宾夕法尼亚士兵之死 一南一北两兄弟 叫人焉得不伤悲? 士兵的品格 书本里没有战争的真相 纪念托马斯?潘恩 南北战争的起源 林肯之死 第二部 四时 致清泉与小溪 初夏的起床号 午夜迁徙的鸟 大黄蜂 雪松果 夏日好景,不宜用功 日落的芬芳鹌鹑的歌唱与隐居鸫的篇章 池塘边七月的午后 蚱蜢与纺织娘 一棵树的启示 秋日的前奏 天空、日夜与幸福 古老的印度诗篇 淡妆浓抹总相宜 群鸦飞过 海滩冬日 海岸遐思 人间二月天 野花吐芳蕊 渡船与小河上的风景记那些过去的冬夜 栗街春日 草场上的春之歌 第三部 灵魂 一场关乎人类的异想 春的大门就要敞开 惟愿裸露在阳光之下 橡树与我 一首五行诗 属于灵魂的时光 草色及随想一二 最后的自白交予读者评判 自然与民主关乎道德 进化论及其他 “社会” 新世界的民主 匮乏与希翼 论自由 我们的贵客 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个老人的辩驳 一束献给死亡的花 第四部 周游 纽约海湾城市原名 纽约城的老演员、歌唱家、演出及其他 海湾眺望曼哈顿 纽约:人性与英雄气 城市两区的某时 中央公园漫步闲谈 丹佛印象 波斯菊:安静的小跟班 诗意的大草原与大平原 地球上最重要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文学 密西西比河之夜 林间漫步 与尼亚加拉的亲密接触 如若雪松 几位老友与几句柯勒律治 夙愿得偿,探访爱默生 1848年的新奥尔良 试读章节 八月二十七日,星期天。今天,虚脱与痛苦的感觉仍然没来造访。我沿着乡间的小路缓步蹒跚,又慢慢穿过广阔的田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好似来自天堂的平和与活力润物细无声地进入了我的身体。此刻我坐在这里,独自一人,只有自然为伴,一切那样开阔,四下寂静无声,万物神秘莫测,仿佛与世隔绝。然而却又可以感知,意味深长。我将自己,融入这完美一天的自然情境之中。在清澈的溪水边徘徊,有的地方溪水是柔软的汩汩细流,有的地方则是粗哑的嘶鸣,这些都让我身心熨帖舒畅。来吧,仍在郁郁不乐的人,来吧,只要你心中还留着柔软的角落,来这里,感受溪水之畔,树林与田野之中给人带来的舒适与治愈。我已经在此吸收自然之精华长达两月(七月和八月),而它们开始把我从里到外焕然一新。每一天都在这里与世隔绝,每一天都至少有两三小时,我是自由的,沐浴在自然之中。不开口说话,解开镣铐,赤身裸体,抛开书本,忘掉一切世俗的虚礼。 读者们,我是否应该告诉你,我这已恢复大半的健康应该归功于谁?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总是不时来到户外,亲近自然,早已丢弃了药物与医生。去年夏天在我的溪流附近发现一片十分僻静的树林谷地,过去曾是一片很大的矿井,现在已经被废弃和填埋,那里有灌丛、树木、青草、成片的柳树、一个疏离的浅滩和一眼清泉,潺潺的流水就那样奔流欢歌,形成两三股小瀑布。每个炎热的日子我都来这里乘凉避暑,这个夏天也没有失约。在这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个老人会说,他独自一人时从来不寂寞。我从未如此地接近过大自然,大自然也从未如此接近过我。我保持着旧有的习惯,不时地记下自己的感受,有时笔端仿佛不受控制,自然地流淌出当时当地的心情、景色、时光、色彩和轮廓。让我专门记下这个上午的满足吧,是那样平静安详,原始朴实;又是那样的异乎寻常,充满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早饭后一个小时左右,我信步走向前面说过的谷地深处,那里只属于我,几只画眉、猫鹊及其它鸟儿的私地。一阵轻柔的西南风缓缓穿过树梢。此时此地,正适合我如新生儿一般进行空气浴,并从头到脚地擦洗皮肤。于是我将衣衫悬挂在近旁的围栏上,头上戴着一顶宽边旧草帽,脚上趿拉着松快的鞋子,过去这两个小时实在是妙不可言。先用那硬直而富有弹性的猪鬃刷刮挫双臂、胸膛、肋骨,直到哪些地方的皮肤变得通红。接着就将身体半淹于欢畅流淌的清清溪水中。一切都悠闲从容,时而休息,时而暂停。每隔几分钟就时不时地光脚踩进旁边的软泥当中,让我的双脚接受那油滑泥浆的洗浴。只短短几秒又在那清清溪水中进行第三次清洗。再用芳香的毛巾擦拭,接着漫不经心地在眼光下的草地上忽高忽低地踩来踩去,是动是静都视心情而定。接着再用猪鬃刷来回摩擦。有时我还会带着自己的便携椅子来来去去,因为这里十分广阔,大概有一百竿[ 竿,rod, 英语中的计量单位,1竿(rod)=16.5尺],所以不担心有人闯入(说实话即使发生了这种意外情况,我也不是特别在乎)。 我在草间缓缓漫步,阳光普照,能清晰地看到伴我散步的影子。有了这影子,我好像与周遭的一切都有了认同与联系。自然是赤裸坦诚的,我也是。用不着做任何苦苦的猜测与冥想,因为此刻是慵懒的,熨帖的,充满着令人欢乐的平静。然而,此情此景,我仍然禁不住思索:也许,我们内心对土地、光影、花草树木等自然万物的默契与和谐从未消失,而这种亲密的联系并非只能用眼睛和心智去感受和实现,而可以通过整个肉体来感知。从此以后,我要像解放双眼一样,开放我的肉体,解开其束缚。在自然中感受方向与甜蜜,感受它传递的信息,赤裸身体,坦诚相对!啊,自然,如果大城市中那些病恹恹、色眯眯的可怜人能再次真正来了解你。赤裸身体是否意味着肮脏下流呢?不,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是不肮脏的是你的思想,你的成见,你的世故和你所谓的“体面”。有时候,当你包裹在某种心情之中时,我们的那层楚楚衣冠不仅会显得令人厌烦,更反而会显得肮脏下流。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从未感受过在自然之中袒露肉体感觉,从未获得过那种自由的令人意乱神迷的沉醉狂喜(这样的人真是成千上万!),他/她们从未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洁净和纯粹,也从未感知过真正的信仰、艺术或健康。(也许,古希腊那些一流的哲学、美学、英雄主义、形式等等,那些最高等和最深入的文明,就来自于大师们在赤身裸体中所获得的自然和宗教的启发。) 我身体的复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过去两个夏日的很多光阴,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打发时间,无所事事的空想可谓自暴自弃,毫无益处。也许他们是对的吧。P115-117 序言 沃尔特·惠特曼,自然不用我多费口舌去介绍。这是个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响当当的名字。如果你也热爱自然、花草、鸟兽、冥想,那你一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捧读过他的《草叶集》;如果你也喜欢游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欣赏歌剧、话剧、舞蹈,那你一定在某个时刻,被他笔下的百老汇所吸引,对他写到的艺术大师们顶礼膜拜;如果你也充满着爱国情怀,充满着人性追求,渴望和平、美好、人与人的温情,那你看到他与各个阶层的人结交,看到他在战争时期写下的诗篇,看见他所发表的政治演讲,一定曾经产生过深深的憧憬与向往。对于每一个对世界还有着浪漫情怀,对祖国还有着炽烈热爱,对自然还有着天真亲近,对人生还有着不灭梦想的人来说,惠特曼的诗篇,是一个最完美的理想国与心灵归宿。 而此刻你正捧在手中的这本散文集,正是惠特曼丰富而热情的一生中,那些最灿烂、最激情与最美好的提炼。因为是散文,所以比他的诗歌来得更具体、更详细;而又因为是诗人写的散文,所有的行文都如诗如画,让人沉醉。对于我,有幸对这位文学大师与生活大师的作品进行翻译的文学爱好者来说,翻译本书的过程,也是与大师对话的过程,也是一次与这颗伟大的心灵交流:时而心潮澎湃,时而心平气和,时而感叹造化,时而思绪奔腾地愉快阅读体验。 虽是散文集,但当你捧读这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就好像在看着这位大师一生的故事。第一部的“从军”开始得近乎浪漫,从长岛的海景,到百老汇的灯红酒绿,大概是战争爆发前最后的黄金时期。接着这位看海景、听歌剧的年轻人,就来到了战场,亲眼看见了无情的炮火,残酷的死亡,兄弟自相残杀的地狱,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他安慰受苦受难的战士,也为不幸牺牲的英雄呼号。相信看到他为死去的林肯发表的演讲,我们心中都会回荡起“哦,船长,我的船长”这不朽的诗旬。这一部的好多文章,常让我生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悲凉感慨。 战争多么违背诗人的本性,在接下来的“四时”一章里就可窥见一二。自然大概是诗人一生最亲密的情人。他见证她所有的美丽,窥探她所有的细节,感受她所有的芬芳和赐予。他与春夏秋冬的景致对话,聆听溪流的淙淙,欣赏鸟儿的歌唱,观察昆虫的行踪……翻译这一章时,脑海中惠特曼的形象,常和我所爱的王维与陶渊明重合在一起。阳光中的徜徉与月色下的漫步,惠特曼是属于自然的赤子。我多么感谢那些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让他留下这些美好的文字,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好像伴随他一起,呼吸着新鲜空气,陶醉在自然的怀抱里。 而自然也荡涤着大师的灵魂。第三部“灵魂”与“四时”一脉相承,但又有所深入。诗人靠在自己那棵橡树下面,做了关于人性、关于灵魂、关于世间万物的思考。举目苍穹,他想到自己的遭遇,思考关于国家的未来,关于民主的去向,关于死亡的话题。引用他人的诗篇言说自己的志向。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严肃、苦闷,当然也有乐观与憧憬。 当然所有伟大的诗人、文人和思想家几乎都是经历丰富的行者。于是就有了第四部“周游”。这一部的字字句旬诉说着惠特曼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游历过每一个地方,他都细心地去感受和描写,每一座城市在他笔下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与魅力。有时候,甚至让人产生“庄周梦蝶”的恍惚感,不知是诗人的笔触让这些城市鲜活起来,还是这些城市给了诗人如此涌动的灵感。 翻译本书是个收获颇丰但又漫长的过程。对大师语言和思想的理解并非易事。因此我要感谢编辑梁永春对我的包容、理解和鼓励。并感谢朋友和亲人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你,给我温暖美好的爱,让我勇敢前行。 翻译完这些篇章,我仍有意犹未尽之感。以后将继续做这位大师的不二之臣,永恒的捧场客。当然由于水平有限,对大师作品的翻译一定有不足或瑕疵,希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进行批评指正。而如若你们能从我的翻译中窥得大师优美文笔和伟大人格魅力的一二,也算是我给大师美丽灵魂的一份献礼了。愿世间诸人,都能拥有这样一颗追梦赤子心,天下岂不美哉! 译者何雨珈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张清单——然而这是怎样的一张清单呵!多么巧妙地、用多少不同的方式:相似与对立、继续和高潮还有反高潮。无论何时,只要惠特曼想改变调子,便随意加以转换。 ——美国诗人兰德尔·贾雷尔 正我无法一睹纽约,不是因为我失明,而是因为纽约使我失明,与此同时我又爱着它。当我说到纽约时,我立刻就想到了沃尔特·惠特曼,他是那种不能被一笔带过的人之一。 阿根廷作家 博尔赫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