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之王”“商界超人”“华人首富”,他的商业活动吸引着无数目光,看李嘉诚如何成就“商界风向标”!
马云、牛根生、史玉柱、李东生、郭广昌、朱新礼……集体拜会李嘉诚并学习其商业智慧!
80年人生风雨,50载商界沉浮,14堂人生能量课解读李嘉诚50年不败的财富秘密!
鲁克德所著的《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讲述、分析、总结李嘉诚的创业哲学、管理哲学、领导哲学和人生哲学:成功没有偶然,守得住,才强大!
商业人士、创业新人、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必备创富圣经!
创业、营销、商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碎片化解读中国商业巨擘的商道智慧!
李嘉诚,一个响彻华人世界的名字——他连续多年稳坐全球华人首富宝座;他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他享有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他兵不血刃以7亿搏60亿……李嘉诚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全球最佳企业家”;他统领的“和黄”集团被美国《财富》杂志封为“全球最赚钱公司”。鲁克德所著的《守得住才强大(李嘉诚的14堂人生能量课)》带你一起学习李嘉诚的商业及人生智慧:低起点如何求发展;生意场上如何做事、做人;年轻人怎样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重大生意怎样操作……
快十分钟的表:用勤奋占尽先机
如果你只是站着不动,自然不会伤到脚趾,你走得越快,伤到脚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样,你能达到某个机会的可能性越大。最重要的是早上的事下午必须有决定或答复。假如下午发生的事非常复杂,则必须24小时内答复,我的手表总拨快10分钟以便准时出席下一个约会。
——摘自《李嘉诚自传》
将手表调快10分钟是李嘉诚多年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在李嘉诚看来,这就是一种抓住机遇的表现。在商场中有所收获的人,一定都是勤劳的、善于把握先机的人。每天提前10分钟,就意味着每天多10分钟的机会。
在李嘉诚的眼里,什么是先机?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这是使李嘉诚常胜不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透过这个“先机”要诀,我们不难发现,赶紧、做早等字眼无不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勤奋。
李嘉诚的勤奋习惯是年少时在茶楼养成的,这也为李嘉诚今后取得的商业成就铺垫了基础。细数李嘉诚在茶馆的经历,其中有两点值得评述,也是他“用勤奋占尽先机”的关键所在。
一是他的时间观念。广东人习惯喝早晚茶,大清早就有茶客上门。故茶楼规定必须在早上5时开始为客人准备茶水茶点。为此,李嘉诚的闹钟总是调快10分钟响铃,这样,每天他都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随时走在别人的前面。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李嘉诚将“抢先”视为经商的头号要诀。
二是细心观察。这也是勤奋的一个重要表现。茶楼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这一点在香港表现得更为明显。茶楼里面汇集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三教九流,形形色色。也正因为如此,李嘉诚接触了他幼年时从未接触的社会一面,他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记住客人的姓名与习惯,揣测出其籍贯、职业、性格、财富等基本情况,因而,在每一次接触中,李嘉诚都能够获得一定的信息,为他的下一步行动做准备。
当塑胶花厂办起来之后,李嘉诚便开始琢磨,如何让这家厂子办得红红火火。从横向比较来看,李嘉诚的塑胶花与市面上其他的商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成为塑胶业的佼佼者?为此,李嘉诚主动向行业的专家询问有关塑胶花的知识,并且亲自学习先进技术。当得知生产塑胶花的公司缺勤杂工的时候,李嘉诚随即到这家公司报名,从勤杂工人做起,以打工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制造工艺。假日里,李嘉诚便大方邀请数位新结识的工作朋友到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十分虔诚地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他们对于这位勤奋的工友也十分有好感,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毫不吝啬地告诉了他。这样,李嘉诚很快便掌握了塑胶花的技术。正是这种勤奋,让李嘉诚最终成为了一代“花王”,也为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展透析
李嘉诚创业之初所处的那个时代,由于信息寡劣,几乎是谁勤奋谁就有可能捡个金元宝。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嘉诚将“塑料花”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如今,勤奋虽说不再是创业营商的唯一因素,但仍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而关于勤奋,有中国台湾“经营之神”之称的王永庆的一番话非常经典。在一次演讲中,有位年轻的学生问道:“您的成功,是勤奋重要还是运气重要?”王永庆说:“我用一生的勤奋证明了我比别人的运气好。”王永庆的话很值得回味,在他看来,他的好运气来自于一生对勤奋的坚持。王永庆出身贫寒,从最底层的米店老板开始做起,中间的艰辛可想而知。如果因为一时的困难或挫折就半途而废、心灰意冷,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台湾的“塑胶大王”,坐上台湾首富的交椅。
很多人曾认为,日本市丸商事公司是一家颇有好运的公司,因为借着战后经济恢复的机会,这家公司成功起家,并且在高速发展时期的“淘沙”过程中成功转行,且逆市成长了起来。事实上,市丸商事公司的机遇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企业经营者懂得利用勤奋获取机遇,懂得用勤奋获取信息。
市丸商事公司的前身其实只是一个叫作“市丸家”的酱油铺,老板叫作市丸良一。由于是小本经营,酱油铺难以同大企业竞争。迫于生存,市丸良一开始在市场上寻求机遇。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市丸良一决定改做淀粉生意,取名“市丸产业公司”。因为当时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时期,对淀粉的需求量很大,而做淀粉的原料甘薯主要出产在气候温暖的南方鹿儿岛县,市丸产业公司占有地利之便,因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公司经营得很顺利,并在短短的几年后发展成为一家庞大的企业,一举成为日本淀粉公司业绩的第三名。
P6-8
向着梦想,全力以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次,李嘉诚到香港某老人院做慈善,他给每位老人派发了一个红包。巧的是,他碰上了曾经在1940年一起从潮州老家逃到香港学徒的老乡阿四。阿四很激动:“还是你行,当年我们还一起学徒哩,看看现在!我们这些人也想当老板,可遇到难题就把目标改了。诚仔,你不改目标,就是改改办法,就成了大老板。”
提起李嘉诚,很多人对他都不陌生。他是著名企业家,也是世界闻名的投资人。在中国香港,李嘉诚更是传奇一般的人物:从穷困少年到华人首富,从小推销员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大亨到货运霸主,从“超人”到网络传媒弄潮儿,从巨商到慈善家。他用不凡的人生经历和超人的商业智慧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曾这样评价李嘉诚:环顾亚洲,甚至全球,仅有少数的企业家能够从贫苦的出身中战胜种种艰险,成功挑战,建立起一个业务多元化且遍布全球56个国家的庞大商业帝国。李嘉诚在中国香港素有“超人”的美誉。事实上,全球各地商界翘楚均视其为拥有卓越能力、广阔视野与超凡成就的强人!
在中国大陆更多的人提起李嘉诚总是不免会把他和“华人世界首富”这个头衔联系到一起。人们在仰视他成功的同时,更多的是疑问:是什么让一位困境中的少年白手起家,在商海中拼搏奋斗而成长为今日的世界富豪?他的亿万财富神话是如何缔造的?他的独到的商业谋略是如何练就的?他的人格魅力又是缘何而来?或者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铸就了李嘉诚的成功?
正如李嘉诚所说的:“成功没有偶然。”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李嘉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他的成功与他的勤奋好学有关。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正是因为李嘉诚一直都在践行这个真理,才使得他从一个14岁的辍学生成为了全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博学多识的成功的企业家。
他的成功与他高尚的品德有关。按照无情的自然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等都是自然规律,然而李嘉诚作为商界的巨头之一,除了以实力服人之外,还做到了以德服人,不仅投身慈善,捐助社会弱势群体,在竞争中也充分照顾对手的情形,不将竞争对手逼上绝路,做到了利与名望并收,鱼与熊掌兼得。
他的成功与他会使巧劲有关。李嘉诚懂得调度“力量”的技术,从创业之初到守业,他始终拒绝蛮干,而是懂得分析,避开对手的优势,集中自己的力量,攻破对方的弱点,并一击取胜。
他的成功与他的诚信有关。李嘉诚很小的时候就瞳得了“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道理,将诚信奉为做人的准则,尊为做事的基础。自古以来,唯有诚信之人方能成大事,唯有诚信才能让人始终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几十年来,李嘉诚奉行这一准则,从未动摇。
他的成功虽然只是一个结果,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是诸多因素相互杂糅相互作用的结果,很难说是哪些具体的因素成就了李嘉诚。或许更为确切一些来讲,是李嘉诚把这些成功的因素发挥到了一定的水平,才造就了他现在的成功。
本书通过对李嘉诚的创业故事、讲话与观点等进行提炼,从中分析出对企业的现实管理颇有帮助的理念。虽然他的成功不能复制,但他的经验值得每一位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学习和借鉴。要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