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原创儿童文学丛书》是由著名的儿童文学家、评论家谭旭东老师主编的一百本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它是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集体亮相。其中包括儿童散文、故事、童话、儿童诗,全书四色,有五千多幅精美插画,能满足当代儿童的成长需求和文学趣味,特别适合当代儿童阅读。它的出版将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较高水平。一车煤究竟有多重?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却得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一个平时胆小害羞,连大声说话也不敢的小女孩,竟敢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车煤的重量》是岳勇多年创作的儿童故事作品,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注重寓教于乐。
岳勇编著的《一车煤的重量》共收录作者发表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的儿童文学作品近30篇。作品生动感人,文学性与故事性并重,阅读后不仅能够收获人生的感动,更能够学会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小梅老师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工作。学校安排她担任初中二年级(1)班的语文老师。
第一次走进初中二年级(1)班的教室,面对着讲台下面那四十多双纯真的眼睛,小梅老师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轻轻呼了口气,然后面带微笑,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同学们好!我是你们新来的语文老师。我叫小梅,大家叫我小梅老师就好了。”
小梅老师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便齐声喊道“小梅老师好!”
这真诚的问候,使小梅老师紧张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接下来,小梅老师翻开课本,开始给同学们讲授第一节语文课。
小梅老师讲得很认真,同学们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聚精会神地听着,课堂纪律出乎意料的好。小梅老师为这第一节课能达到如此好的效果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讲着讲着,小梅老师忽然讲到了“褴褛”这个词。她想考一考同学们,便放下课本微笑着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褴褛’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同学们顿时都皱着眉低下了头,不知是真不知道还是由于胆小不敢回答,全班竟没有一位同学举起手来。
小梅老师扫视全班一眼后,说:“既然这样,那老师可就要‘点将’了。”她翻开花名册,随口叫了一个名字:“严海波,请严海波同学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连叫两遍,却仍然无人站起来回答。
前面同学的目光都朝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瘦瘦的男同学望过去。小梅老师料想那位男同学便是严海波无疑了,便对他和蔼地说:“严海波同学,请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但是,严海波却一直埋着头,既不出声,也不站起来。小梅老师有些不悦,加重语气说:“严海波同学,请你站起来。就算你不知道答案,但也应该站起来,这是对老师最起码的礼貌。”
严海波还是没有站起来,却忽然伏在课桌上哭了起来。
小梅老师愣了一下,迷惑地看了他一眼,轻叹一声说:“好吧,严海波同学,下课后请到老师的办公室来一下。”便接下去讲下面的内容。
下课后,小梅老师正为这件事生气时,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了。
小梅老师开门一看,严海波正低着头站在门口。小梅老师刚想责备他,忽然看见他身上正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衣服,脚下的鞋子也裂开了一道道口子,露出了脚趾头。
小梅老师惊呆了,“褴褛”这个词像闪电一般从她脑海中闪过。
小梅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喉咙竞有些哽咽,刚想说什么,严海波却忽然抬起头来,用倔强的目光看小梅老师一眼,忽然撒腿便跑了。
第二天,严海波没有来上学。
第三天也不见他的人影。
小梅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放学后,在熟悉严海波的学生的指引下,她找到了严海波的家。
他家住在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屋里光线很暗。小梅老师走进去时,看见屋里正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淘米煮饭。
小梅老师礼貌地问:“您是严海波的奶奶吗?”
老婆婆点头说:“是的。”
小梅老师又问:“他的爸爸妈妈呢?”
老婆婆叹息着说:“他爸爸早就病死了,他妈三年前去广州打工一直没回来。”
“严海波去哪儿了呢?”小梅老师沉默半晌,又问。
老婆婆回答说:“他上学去了,还没放学呢。”
小梅老师知道她对严海波接连两天旷课的事并不知情一时不知怎么开口告诉她。
老婆婆上下打量小梅老师一眼,这才问“姑娘,你是-一”
小梅老师说:“我是严海波同学的老师,我叫小梅。”
老婆婆一听,赶紧请她坐下,端上茶水,然后站在她身边小心翼翼地问:“小梅老师,是不是海波在学校闯祸了?”
“没、没有。”小梅老师忙说,“他在学校表现很好。”
老婆婆这才松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等到七点多钟,仍不见严海波回家,小梅老师八点钟还要开会,只好告别老婆婆,回到了学校。
但小梅老师的心里却更加不安了,很显然,这两天严海波都在骗他奶奶说自己在上学,而实际上根本没有到学校来过。P4-7
序:让儿童文学走进孩子心灵
近几年,随着儿童阅读推广的深入,加上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儿童课外阅读,儿童图书出版得以急速升温,儿童文学创作也越来越丰富,书店里摆放出越来越多精美的儿童图书。除了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杨红樱等年龄比较大的一批作家仍在不断创作和出版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外,一大批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涌现出来,甚至在“90后”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儿童文学素养的作者。我一直比较关注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图书出版,和很多作者打过交道,也常有一些报刊约我写一些介绍儿童文学状况的文章,还结识了很多年轻的作家,为许多新书写推荐语、序言和评论,对儿童文学心得多多。因此,我想,不能仅仅在书斋里做自己的事情,还应该为大家做点实在事。于是,我在专心于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介入图书出版,推荐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同时,自己也选编、翻译一些读物,还为孩子创作了一系列的童话、儿童散文和童诗作品。
在具体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编译实践中,我发现,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种类繁多,特别是今天的儿童文学创作队伍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有爱心的爸爸、妈妈、教师都积极参与写作,用文字和孩子对话,用真诚的行动融进童心世界,感动了很多小读者,让人颇受鼓舞。我觉得,就当下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未来一代的精神成长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关怀和人格的引导,因此这套百部原创儿童文学丛书的出版意义重大。青年出版人张海君是我的好友,去年,我们合作编选了一套“最贴近孩子的童话读本”(共20册),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了小读者的广泛好评。加盟的作家绝大部分是青年人,是近年来活跃于各少儿报刊的优秀作者,其中有的还获得过各种儿童文学和儿童图书奖。虽然有的作者是第一次出书,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都很强。今年,我们再次联手,推出百部儿童文学原创佳作、新作,目的就是要继续推动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课外阅读向前发展,向读者展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里,除了有很多知名老作家的作品外,还有很多有价值也很鲜活的年轻作者的新作品。同时,让广大作家认识到自身的文化价值,感受到写作的意义。更希望通过这套书的出版,优化儿童文学的生态。
目前的儿童文学出版存在一些很严重的问题:一是所谓名作家的作品被重复出版,这既浪费了出版资源,也对读者不负责任。我曾经看到一位作家的同一部作品,同时在好几家出版社出版,这虽然不是作家的错,但重复出版既不符合常理,也有悖于出版法规。二是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有些疯狂,书店里摆满了外国儿童读物,这其实是在过度崇尚外国文化。虽然我们的孩子喝多了洋奶粉,但营养不一定就好,阅读还是要多元化,中外营养都兼顾,才可能更健康。三是出版社为了节约成本,在很多儿童图书制作上不用心,使得一些读物有粗制滥造的现象。这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当然,最可怕的是,现在不少儿童文学作品,矫揉造作,是一种“伪童心”写作,作家假装孩子的角色,捏着鼻子模仿孩子的口气说话,缺乏真情实感,读完后,让人感到离孩子的世界太远,甚至背离了童心世界。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一定会影响到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会伤害成长中的生命。
前些日,我应邀去台湾、汕头、揭阳、桂林和南宁做讲座时,就收到了几位妈妈给我的字条,她们问了这样几个问题:如何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什么样的儿童图书是好书?中外儿童文学有什么差异?她们问的这些问题很有深度,也很难一下回答得好。我当时只是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不过,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妈妈们很期待孩子的心灵世界能得到优秀的儿童文学的滋养。那么,儿童文学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是儿童文学作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很多儿童文学读者很看重的问题。尤其是家长和老师们,他们都期待儿童文学能够真正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他们对儿童文学怀着莫大的信任和关切。
以我的创作、编译和研究的经验,儿童文学一定要深刻感悟童心世界,对童年生命有深度的解读,才可能贴近儿童的心灵,才能感动今天的孩子。没有爱心,没有智慧,缺乏美感的文字,即使故事再讨巧,语言再花哨,也很难让读者有所回味,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美好的儿童文学包括的元素,一定包含了爱、关怀、悲悯、同情、理解、友谊、善意、宽容等很多情感的因素,一定有很新鲜的修辞,有很动人的形象,有很美好的想象,有富有趣味的情节或引人深思的结局。好的小说、童话是编出来的,但编的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不仅仅是技术。精美的诗一定是用心写出来的,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没有温暖的心灵空间,是无法容纳美好的事物进驻的。
很感谢加盟这套原创儿童文学图书的作家们,你们用真诚美好的心和富有智慧的文字编织了一幅幅迷人的图画。相信读过这套书的朋友,一定能够从这些新鲜的作品里,得到许多艺术和思想的启发,感受到儿童文学的价值和阅读的乐趣。
谭旭东
2012年初夏阳光明媚之晨,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