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愿你没有白白受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学诚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皈依,我们知道是皈依三宝——皈投、依靠三宝。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仪式呢?皈投、依靠三宝,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形态,转变到“以三宝为中心”的形态。

我们长期以来的生活、思考,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中也好,在社会上也好,人与人之间有关系,人与人之间有互动,这种关系、这种互动就是人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别人相处,以自我为中心与别人进行互动。以自我为中心,就产生了种种问题。

为什么人会以自我为中心呢?人有八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末那识是我们整个自我中心的关键,它是意根——意识的根源。只要人一思考、一分别,就跟“我”有关系,这个“我”的根就是末那识,也名为染污识。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种烦恼恒常地相应,我痴就是无明,我见就是有自己的见解,我慢就是有慢心,我爱就是有贪心。无明、邪见、慢心、贪心,这几种烦恼与生俱来。人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这四种烦恼就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一直发生作用。自己的无明发生作用,自己的邪见发生作用,自己的慢心发生作用,自己的贪心发生作用,就造成自己的身业、语业、意业都是染污的,都是不清净的,都是恶业,就造成迷茫、困惑、无奈。这就是凡夫的生活,迷的世界。我们皈依三宝,就是要从迷的世界到达觉悟的世界。

佛,无上正等正觉,他有这种力量觉察到我们潜意识里的我执、执着。潜意识里的我们,整个一生,乃至多生多劫以来,考虑问题都是从自我出发,这就会造成很多很多的问题和障碍。

我们只有认识到“以自我为中心”这个问题需要去解决,生命才会有一个方向性的、根本性的转变,那就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就是让我们在整个的生命里,以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为自己的中心,而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很大的不同,很大的转变。

那么我们是不是这么决定的,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决定,是很重要的。你只有真正做了决定,说“那么好,我要以三宝为中心”,你才有皈依;如果没有做决定,你就只是把这个仪式进行了一遍,把皈依念了一遍,效果是不大的。

我们说“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每天都要念皈依,就怕自己忘掉,所以每天都要串习。佛有一切智智,法是一切智智的体现,它变成很多的语言文字,这样我们才有办法学习,才有办法理解,才有办法去用功。那僧呢?僧就是照着佛法去修行,去落实,去实践的一个社会团体,僧团就是一个团体。我们所有皈依的弟子,都追随着这个僧团,只有僧团是以追求成佛为目的的。他们追求远离痛苦烦恼、消除业障、积聚福德资粮,以此作为僧团存在于世间的价值和理由。这就是寺庙里的出家人与世俗社会上的那些团体不一样的地方。

一旦我们皈依了,就意味着,我们愿意亲近三宝,愿意照着这条引导的路子往下走,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深刻的认识、心理上的充分的准备以及坚定的决心,是很难得到皈依的。如果没有真正得到皈依,那么你内心的力量就非常微弱,似明似暗,忽有忽无。活在世间常常会有很多的缺憾,因为内心有缺陷,内心有烦恼,内心有问题,你就会时时刻刻感到不满足。而皈依三宝以后,你内心有了佛法,有了智慧,那些缺陷自然就没有了,你思考问题的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以及整个思维的形态和状态,就会跟过去完全不一样——就像一个觉悟的人,他和一个迷茫的人是不一样的。一个觉悟的人,比如开车,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内心是非常清楚的。我可以说我要去什么地方参加活动或参加会议,比如去庙里参加放生啊,念经啊,研讨啊——目标非常明确。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迷茫。

佛法是我们精神上的食粮。我们的身体要吃饭、要喝水,这是物质层面的;我们的精神层面也需要食粮,这食粮就是法,就是佛法。佛法是世间所有精神食粮中品质最优秀、最高级的精神食粮。佛法流传2500多年,到今天依然这样兴盛。精神方面的食粮和物质方面的粮食一样,人如果不吃饭,一餐两餐不吃估计可以,一天两天不吃,三天五天不吃,生命就会有危险,超过一个星期,人就不行了,就活不下去了。P3-7

目录

序言

第1章 智慧觉照,对立

第2章 皈依学法的意义和目的

第3章 皈依三宝,开发戒定慧

第4章 让生命觉悟起来

第5章 人生的三要三不要

第6章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第7章 道的根本在于亲近善知识

第8章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第9章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

第10章 修行归根究底就是安好心

第11章 如何培养信心

第12章 不忘初心,从修心始

第13章 修行开智慧

第14章 心中当有标准

第15章 缘境发心,去妄归真

第16章 信心是皈依三宝的金钥匙

第17章 消除对皈依的种种误解

序言

皈依就是皈投、依靠的意思,指一种内心的状态,是生命的方向。它并非只是一个佛教名词,而是我们生活中时时可见的一种状态,比如生病了,遇到困难了,我们第一念想到的是要依靠什么,就是这种状态。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皈依。

小的时候,我们皈依奶瓶——饿了要吃奶,皈依母爱,皈依温暖的怀抱;稍微长大些了,我们皈依玩具;进入学校后,我们皈依老师,皈依课本,皈依学校的纪律;慢慢懂事了,我们皈依学习成绩,皈依自己阶段性的理想和追求。

毕业后,我们皈依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办法生活,也会觉得不正常。然后有的人会皈依爱隋,认为那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就如同我们儿时皈依奶瓶一样。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无常,我们皈依的对象一定会改变,但是,对当时的自己来说,那是真实的,是不可更改的,是世界上最温暖的。

其实,很快就改变了。

有的人开始皈依家庭,然后皈依自己的孩子,皈依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的人皈依事业,让自己变得忙碌,很忙碌;当然,还有一些运气很好的,皈依名望和财富,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奔波。

后来,年岁再大一点,我们开始皈依孩子的孩子,皈依他们的喜乐,为了他们的一切忙碌、操劳,心心念念的不再是自己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而是孩子们要面对的那些事情。

不知不觉中,我们一直在皈依。

人活着,总要依靠点什么,凭恃点什么,不然,怎么生活下去呢?

有的人皈依酒精,有的人皈依自己的收藏,有的人皈依自己的某项技能,有的人皈依艺术,有的人皈依自己的某个信念,等等。

再后来,生活的残酷开始呈现。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开始皈依自己的肉体,因为身体开始衰老,开始有疾病,有些疾病会带来巨大的疼痛和折磨。无奈之下,我们只好皈依医院,皈依各个科室的大夫,皈依各种药品,皈依各种治疗方法。

我们希望健康,希望肉体不要太痛苦,希望能够长寿,希望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多活些日子,多一天都是好的。只要是看起来有可能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的,我们就会皈依一下,如一些偏方,乃至鬼神,乃至巫术,甚至骗子;也有极端的,会皈依自暴自弃、毒品、死亡等更疯狂的方式,以为这样可以获得解脱。

一生无数次皈依之后,当我们面对生命终点的时候,会发现,曾经皈依过的对象都无法让我们获得生命的觉悟和解脱。我们在迷惑中死去。

如此,我们盘点一下自己的一生,确实很残酷。无论我们对曾经皈依的对象多么热爱和迷恋,都依然如梦幻泡影、晨露闪电。  三宝,是佛、法、僧的简称。佛陀是佛法}向发现者,他获得了生命的终极解脱和觉悟,他给我们指出的道路、方法就是法,僧是实践和传递这些法门的无畏行者。

佛、法、僧,很少有人有因缘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条了脱生死的道路,一条从迷到觉的道路。

我们和三宝结缘,学习佛法,按照佛法的路数来修行,最终从迷惑中觉悟,获得圆满的生命,靠的就是这条道路。

皈依三宝,皈依觉悟人生的理论和实践。

人世间最可贵的旅程——我们的皈依之路。

内容推荐

学诚的《愿你没有白白受苦》是一本助你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开悟之书。它提取佛法精髓为佛教信徒开示了一条了脱生死、从迷到觉的修行法则。它简化佛法高深的表述,用欢脱逗趣的漫画向大众明示了摆脱烦恼、获得圆满的必修之路。

从来没有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愿你在漫长的修行道路上,没有白白受苦。

编辑推荐

学诚的《愿你没有白白受苦》是中国传统国学大师学诚先生面向大众讲授在节奏匆匆的时代,如何妥善处理好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如何做好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道路中遇到的困境,通过有效的努力,迸发出心灵深处的正能量,以保持宁静、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灵状态与人生态度的作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