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儿童自控力
分类
作者 小吴妈妈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让他走自己的路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爱的陷阱,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爱护。掉进这个陷阱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培养自控力的机会。

一位母亲为他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青少年问题专家咨询。

专家问,孩子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一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了?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

这位母亲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母亲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您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您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钱时,您最好给他送去。这是您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再来看一则真实事例:

在国内某大学,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拔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该大学生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拒绝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不会洗衣服、不会买东西、不会烧饭、不懂得与别人交往,也就是说,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大学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到学校来取回去清洗。

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是在其父母的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所谓过分保护,是指父母亲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像老母鸡护小鸡崽儿一样,始终将子女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他们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的事情。还有的父母出于望子成龙之心,将子女活动的范围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在某些地方,他们对子女实行了直接、甚至完全的控制,用各种清规戒律来约束孩子的意志行动,没完没了地纠正和指责,生怕孩子越出雷池一步就会出差错。殊不知,这种过分保护做法将严重干扰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极其恶劣的后果。一方面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锻炼、成长的机会,另一方面过分保护也使孩子感到能力缺乏,因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一个总是依附父母成长的人,永远都无法学会独立面对社会,更无法自己独立生活,最终失去自主性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爱,其实就是一种伤害。

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作为父母,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就剥夺了孩子锻炼发展自己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能力的形成和自信心的建立。  明智的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持有自信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条件,尽量地培养自理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长。

一位初三的学生曾给“知心姐姐”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妈妈,您为了让我一心一意地学习,平时什么活都不让我干。每到节假日,我总想帮您做点家务活儿,但您却说:“不用你干,你只要努力认真学习,就算帮了妈妈的忙了。”一个星期天,您从街上买菜回来,我高兴地想帮您择菜,您却说:“你放下吧!下星期测验多考几分就行了。”

我心里明白,您这是责怪我单元考试名次没有排在前面。我扔下菜,跑回自己的房里伤心地哭了。妈妈,您对女儿学习生活的关心照顾是“无微不至”的,然而,您知道吗?您的女儿多么想求得您对女儿的理解,多么希望您不再像保姆似的“关照”我,“代替”我,而是像舵手一样用您那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我指引航向,让我在大千世界的海洋里搏击、奋斗、成长。

这位女孩的肺腑之言,说出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心里话。过度的爱护更易伤害孩子,正像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父母应该适当地放开双手,让孩子去经风雨、见彩虹,不要一直把孩子困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每一个独立了的儿童,他们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他们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虽然孩子需要母亲怀胎十月,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然而作为独立的人,应该是拥有独立人格,并能承担自己责任的人。就像《圣经》里所讲的那样:你们要知道,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他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你们只是负责照顾。

因此,父母们要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属于任何人,他属于整个世界。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要放开双手,让他们走自己的路。成长的路上,他能够依靠的只有他自己,而我们只需要扮演好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角色,为他们的成长、每一次进步鼓掌。

P36-38

目录

第一章 能自控,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缺乏自控力,是孩子任性的根源

 拥有自我控制力中枢,所以人才成为人

 1岁之前,是播下自控力种子的最佳时期

 3岁前是培养自控力的关键期

 活用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3岁后,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补充生理能量,才能更好练就自控力

 【家长实践作业】——陪孩子玩多米诺骨牌

第二章 培养孩子自控力,家长必须先要会沟通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很重要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让他走自己的路

 不过度指挥孩子,孩子才能学会“自控”

 表扬不是越多越好

 恰当的批评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教育需要智慧的“惩罚”,而不是体罚

 【家长实践作业】——带孩子去超市购物

第三章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孩子先成人后成才

 培养儿童情绪调控的重要性

 情绪的分类

 出生后3个月内,进行正式的情绪交流

 3~6个月,正面情绪交流很重要

 6~8个月时,帮助孩子表达丰富多样的情绪

 9~12个月,同孩子分享想法和情绪

 正确引导,帮孩子顺利走出分离焦虑情绪

 解读孩子原始的恐惧心理

 正确看待孩子最初的独占欲

 帮助孩子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家长实践作业】——要等3分钟才能出去玩

第四章 社会性发展,让孩子管好自己的行为

 发展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爱是一种能力

 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要靠后天来培养

 众人拾柴火焰高,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培养自控力,控制孩子的攻击行为

 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

 有礼貌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孩子应该拥有自己的朋友

 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处理矛盾

 具备专注力,才能更好地控制行为

 教育孩子为人要诚实

 培养“财商”,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家长实践作业】——叠衣服比赛

第五章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信守承诺,才会做到言行一致

 制订好计划,做事情才能有条不紊

 如果不能自我反省,就学不会自控

 管理好时间,才能掌控好生活

 教孩子跟“拖延症”说拜拜

 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借口来了,责任心溜了

 独立思考对孩子很重要

 有些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

 【家长实践作业】——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第六章 磨炼意志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坚持梦想才能飞得更远

 帮孩子踢开“缺乏勇气”的绊脚石

 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坚强

 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

 面对困难坚持一下,转折点就在下一个路口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让孩子经得起风风雨雨

 做事有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抵御诱惑,能磨砺孩子的意志品质 

 【家长实践作业】——用“代币制”满足孩子的愿望

附录 利用小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自控力

序言

平日里我们去超市或商场购物,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孩子买了一样玩具还要再买一样,家长只要不同意就倒地大哭大闹;到游乐场玩时,总会看到一些孩子动不动就打其他孩子;去餐厅吃饭时,总会看到有的孩子自顾自地在一旁玩玩具,身边的大人给他喂饭。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这样呢?其实,根源问题就是这些孩子都缺乏控制自我的能力,即自控力。

所谓的自控力是一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因为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纤维还没有全部髓鞘化,传递的神经行动容易泛化、不够准确,所以常常会表现出自控能力差。

美国的心理研究专家曾针对儿童自控力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这项研究共挑选了10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出生一直追踪到32岁,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儿童期就能显示出良好自控力的孩子,在成人期极少犯罪,而且比那些易冲动的孩子更健康、更富有。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也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一“糖果实验”。他发给一些4岁的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然后对他们说:“一会儿我要出去办件事,20分钟后回来,如果哪一个小朋友没有吃掉自己手里的糖果,我将奖励他一颗同样的糖果。”结果,许多孩子急不可待,一马上就把糖果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能让自己耐得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者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最终他们吃到了两颗糖果。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沃尔特把所有孩子分成了两类:“吃一颗糖果的孩子”和“吃两颗糖果的孩子”。当这些孩子长到青少年时期,那些吃了两颗糖果的孩子做事情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果的孩子,则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则表现出了某些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孩子的父母以及老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那些在4岁时就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糖果的孩子成了适应性、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自信而独立的少年;而那些经受不住糖果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固执、孤僻、容易受挫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另外,通过对这些孩子进行学术测验,结果表明:在糖果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平均成绩要比其他孩子高出20分。

等过了十几年之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的表现,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更为出色。

沃尔特认为,吃两颗糖果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高,而是他们的自控能力强。那些在实验中吃两颗糖果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自控能力,主要体现为为追求远大的理想目标而放弃浅近欲望的深层次心理品质,他们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特别出色的特质。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谁如果游戏人生,他就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懂得如何主宰自己,但主宰自己的前提是能够自我控制。高尔基也曾说:“哪怕对自己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

可见,自控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每个父母都要有足够的认识。要知道,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教授他某些知识,而是通过自我控制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让他们自己学会控制自己,进而掌握世界。自控能力较强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能始终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让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这样孩子就能够不断积极、有序地去实现自己人生的每一个目标。

现在“爱与自由”这个教育观念受到很多年轻父母的追捧。不过,有些父母似乎对这个理论和理念的理解有些偏差,他们以为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的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应该学会不断对孩子放手,让孩子有一个宽松的自我成长过程。可是,父母们要明白,放手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必将演变为娇宠、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就像欧美的一句古谚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由着孩子,很快他就会让你哭”。法国的教育家卢梭也曾说过:“你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

所以说,身为父母,对于孩子的自控力,不应该消极地等待它能树大自然直,而应该从小积极培养才行。那么,父母到底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呢?为了解决广大家长的难题,我们特意编写了此书。

在此书中,我们提炼了最新的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真实的案例,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应对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与策略。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文章采用的是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可读性、可操作性都很强。相信身为父母的您只要阅读此书,并且运用书中的理论去培养孩子,那您的孩子一定能成为自控力超强的省心孩子。

要想让您的孩子成才、成功,那就从培养他们的自控力开始吧!相信此书一定会成为您的良师益友。

内容推荐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让其通过自我控制来塑造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解决冲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最终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小吴妈妈所著的《儿童自控力》提炼了心理学和神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真实的案例和小故事,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应对孩子行为失控的方法与策略。阅读此书,运用书中的方法培养孩子,那您的孩子一定能成为自控力超强的省心孩子。

编辑推荐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控力极差的孩子很难有一个好的未来。

大多数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智商、情商、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发展,但却很少有人重视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武器”——自控力的培养。让孩子独立是家长的必修课,而自控力是孩子自我成长的秘诀。

小吴妈妈所著的《儿童自控力》分享了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正确方法,解决孩子独立自理、性格习惯、情绪掌控、人际交往、专注力等难题。不要在无意间摧毁孩子的自控力!

知乎、新浪、微信、微博等众多妈咪的智慧私享帖。一本“让父母放心、让老师省心”的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