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顶级中医大师绝学全记录,国人永葆绿色健康生态福音书。
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依靠古老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继承了中医精华,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他们被称作“国宝”,或独创医术,或研制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药剂,他们30位国医大师,将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保健。
送给父母,千里之外,传递儿女真情;送给至亲,血脉相连,维系世间温暖;送给朋友,天下知音,独有真心可觅;送给员工,温馨礼物,体现浓浓关怀;送给领导,满怀感恩,表达衷心谢意;送给自己,健康无敌,打造幸福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大国医书系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王耀堂//焦亮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国家顶级中医大师绝学全记录,国人永葆绿色健康生态福音书。 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依靠古老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继承了中医精华,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他们被称作“国宝”,或独创医术,或研制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药剂,他们30位国医大师,将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保健。 送给父母,千里之外,传递儿女真情;送给至亲,血脉相连,维系世间温暖;送给朋友,天下知音,独有真心可觅;送给员工,温馨礼物,体现浓浓关怀;送给领导,满怀感恩,表达衷心谢意;送给自己,健康无敌,打造幸福人生。 内容推荐 2009年6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 他们平均年龄85岁,代表了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 本书囊括了这3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养生法,选录了他们积多年心血研制的保健诊疗方,是一本既权威,又实用、有趣的健康宝典,让现代人尽享一种绿色的养生方式。 目录 第一章 方和谦:一粥一饭皆养生,健康就在唇齿间 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简单生活方为养生之道 有了椿根皮,拉肚子不用愁 人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姜 药膳革命:药膳≠药+食 补脾养肝,可用方氏“和肝汤”、“滋补汤” 第二章 王玉川:养生之道_脉相承,用《黄帝内经》掘开健康通道 阴出阳入,气血循环——《黄帝内经》里的中医养生原理 王氏健脑三原则:健脑强骨,动静结合,协调身心 养肾,试试王氏强肾保健功法 第三章 王绵之:方剂大家向现代人推荐中医常用方 感冒,来一剂加味香苏散 亥子腹中生虫,古方“肥儿丸”灭之 笏药,煎法不对可能成毒药 快乐是最好的抗癌药 王绵之大师践行的四点养生妙法 第四章 邓铁涛:最好的医生治未病 遵循作息规律,开启健康生活 邓氏欲望养生法:化小欲为大欲,变伤身为养生 老人运动用内功,不妨学学八段锦 邓氏温胆汤——邓老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 大黄牡丹汤,对治阑尾炎 第五章 任继学:强身健体有法循,日常生活多留心 冬季健身,方法不对反伤身 中午阴阳交替,适当休息能让气血通畅 百菜不如白菜,每年腌一缸酸白菜 治疗肝肾病,首先得补一补精 流行感冒,还是喝几服汤药见效快 第六章 朱良春:世上本无不治症,辨证施治除病根 用虫药治疗癌症,效果确实不错 益肾化淤法,不让老年痴呆的阴霾遮住夕阳红 对付类风湿关节炎,朱老的方法是“益肾壮督” 保健品不是万灵丹,吃错了伤身又搭钱 动可延年,乐则长寿——朱良春养生哲学 第七章 何任:现代疾病不用愁,古方今用解烦忧 中药治阳痿,抚平男人心中难言之痛 当归芍药散治痛经,女人的问题女人办 精神分裂症,中医自古就有妙方 何老鼎力推荐的六大抗衰古方 以茶为药,百病尽消——何氏茶疗养生法 第八章 吴咸中:妙手仙方,治疗急腹症 急腹症紧急处理,这五要素你不可不知 治疗急性阑尾炎,吴成中大师有秘方 患了胆结石不用怕,国医大家有方法 “小承气汤”加“甘遂”——周总理逝世前维系生命的药 第九章 张灿珲:何必海上觅仙方,生活处处皆良药 食物中毒,掘地三尺找地浆水 皮肤瘙痒,用苦参汤加猪胆汁涂抹 张氏遗精方,便宜小药也能大补 养生的最高境界:既“无养生”,又“随处养生” 第十章 张学文:治病要治本,养生先养脑 多动脑不易老,人老更要多动脑 清脑通络汤,将中风扼杀在萌芽阶段 张氏“绿豆甘草解毒汤”,让你远离毒素侵扰 吃得好不如吃得巧——听国医大师讲“吃”的艺术 第十一章 张琪:固本培元,调养肾气 远离早衰,补肾是关键 对治前列腺炎,听国医大师来支招 清心莲子饮,消灭肾小球肾炎的生力军 消坚排石汤——张氏治疗肾石病独门秘方 长寿是一点点养出来的——国医大师张琪的养生秘诀 第十二章 张镜人:对付慢性病,三分治七分养 膏方——慢性病最强大的克星 脾胃不好,可以喝补中益气汤 中药、针灸、外涂多管齐下,治疗多年哮喘 张老自创节养生操,让健康如活水源源不绝 第十三章 李玉奇:胃是人体加油站,养好胃口是关键 延缓衰老,就从补脾胃开始 治疗浅表性胃炎,李老常用温脾汤、二连汤 萎缩性胃炎不用愁,胃醒饮为你解烦忧 李玉奇大师活到天年的养生秘诀 第十四章 李济仁:治疗时间也是治病的一部分 服药时间是一个大问题 冬病夏治,让你的冬天不再寒冷 不打针不吃药,调好时差病就跑 学按摩,先掌握穴位“开、闭”时间 李济仁五脏保健操中的长寿密码 第十五章 李振华:只要顺应自然,人人皆可长寿 顺应“风寒暑湿燥火”,与大自然齐步走 养心最好的方法在于培养爱好 少吃油腻食品,做个长寿之人 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脾胃病防治九字法 李振华大师关于流脑防治的十二点建议 第十六章 李辅仁: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保健不可轻 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心经 饮食十宜,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水,老年人的长寿仙丹 防病祛病,就找李氏秘制六坛药酒 第十七章 苏荣扎布:人老医不老,传统蒙医焕发现代生机 从“三根”“七素”开始认识蒙医 五种神秘的蒙医传统疗法 蒙医大师为心脏病患者开出的药方 苏荣扎布常用的蒙医验方四则 第十八章 陆广莘:疾病,不一定仅靠药物解决 为什么说药吃得越多,衰老得越快 用刮痧给身体做个健康的“减法” 血管性痴呆,患者自我调节的九个方法 五步治疗肾病综合征 第十九章 周仲瑛:滋补也是治病妙法 亚健康,不妨在冬天吃点膏方 补好肝肾,头发自然郁郁葱葱 滋胃饮——周氏独家养胃秘方 肥胖根源在气虚,活血化淤是关键 周氏防疫特别推荐:“防疫清肺汤”与“防疫化浊汤” 第二十章 贺普仁:一枚银针可立世,传统疗法显神奇 针灸美容,让你拥有一张光滑柔嫩的脸 针灸减肥,广受欢迎的绿色减肥法 针灸戒烟,让你彻底摆脱尼古丁的诱惑 按摩承泣穴,还你一双明亮的眼睛 经络导引养生功——针灸大师的养生法门 第二十一章 唐由之:走近护眼大家,换得明亮双眸 勤做眼保健操,防近视于未然 专家妙方,让你摆脱沙眼的苦恼 草药治疗黄斑病,还老年人一个清晰世界 早期白内障,找出病根,对症下药 唐老年轻20岁的养生秘诀:规律生活与平常心 第二十二章 徐景藩:养护脾胃强根本,多种方法齐上阵 治疗食管炎,须用徐氏“糊剂卧位服药法” 酒精性胃病,用一用李东垣的解醒法 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胃痛、泄泻,外治法效果更好 徐景藩验方四则,向脾胃病发起“总攻” 第二十三章 班秀文:对治妇科病有妙方,脾胃入手花入药 玫瑰花,女人病的克星 四物汤,补出女人完美气质 妇科专家给不孕女人的建议 五味、体质、环境与病人忌口问题 以动为纲,以素为主——班秀文的养生经 第二十四章 郭子光:摆脱久病重症,关键还得靠自己 “心病”无须心药医,心绞痛康复十步走 调动自身抗病能力,与甲型H1N1病毒“分手” 郭子光治癌新思路 泌尿结石,位置不同治法不同 心和身体棒,家和万事兴——中医养生“和”字诀 第二十五章 程莘农:用针灸治病并不是一件难事 程氏三才进针法——程老自创的针灸手法 程莘农针灸处方精选 治疗颈椎病的“好医生”:针刀疗法 程老中医世家的饮食七律 第二十六章 裘沛然:病自心头生,治病之本在于治心 不贪生本身就是在养生 一花四叶汤,让身体达到“全神”状态 识度与守度——养生必备的标尺 补泄理肾汤——裘老治慢性肾炎的独家秘方 治慢性支气管炎,裘老主张用“小青龙汤加减方” 第二十七章 强巴赤列:藏医传承已久,疗法独具特色 藏医传承,离不开《四部医典》 独具特色的藏医疗法 对付黄疸症,藏医是一把好手 治高原红细胞增多,藏医大师有妙法 第二十八章 路志正:养生就是养阳气,补足真阳百病消 梳发升阳,百脉顺畅——梳头也是养生术 春夏阳虚宜壮阳,秋冬阴虚宜养阴 养生之要在养神,养神之要在养性与养德 治疗睡眠障碍,调理脾胃是一招 第二十九章 颜正华:猛药七分毒,治病还是多用平和药 补肾壮阳,韭菜子不比人参差 补中益气,吃几枚大枣就有效 老年便秘不是小问题 别让黄褐斑成为你人生的瑕疵 少喝酒,不抽烟,勿过食,多运动——颜正华养生经 第三十章 颜德馨:长寿秘诀是祛淤,健康在于气血行 生命在于流动:气血畅通,百病不生 化淤赞育汤,不孕女人的福音 老年养生,慎用攻伐之药 颜老的延寿“仙丹”,你也可以配制 试读章节 第二章 王玉川:养生之道一脉相承,用《黄帝内经》掘开健康通道 阴出阳人,气血循环——《黄帝内经》里的中医养生原理 国医释读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我国第一部养生宝典。王玉川教授研究《黄帝内经》数十年,许多观点得到同行认可和赞誉,其中关于《内经》气血循环理论的研究颇受瞩目。王教授指出,《内经》中的气血循环理论是以“阴出阳入”为基础的,故而称为“阴出阳入循环学说”。 《内经》有云:“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意思是说,阴经属脏,阳经属腑,阴经和阳经中的气血,起点和终点不同,流向也不同。阳经中的气血由四肢流向六腑而终于五脏;阴经中的气血则于五脏流向躯干,终于四肢而末端与阳经交经。十二经脉中的气血,就是这样运行着的。简而言之,正如《内经》所说,“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即以五脏为中心,阴经主出,阳经主入。 《黄帝内经》的“阴出阳入”气血循环学说,为中医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开创了中医保健的先河。气血畅通,则百病不生;气血不畅,则疾患自现。因此,任何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都要从调理气血入手。尤其是对于一些无法确定病机的疑病、杂病,从气血入手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今,许多年轻人经常会感觉头昏脑涨、腰酸背痛、食欲不振、夜眠不安、困倦乏力,甚至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到医院一检查,却查不出什么毛病,要治病也无从下手。其实,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体内血流速度减慢,代谢物不能及时清除而积淀在体内各系统的通道中,致使经络阻塞。说白了,也就是气血不通。这种状况,除了通过药物以畅气血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放慢生活节奏,适当让身心放松,平时多做一些运动。 健康回音壁 以下6种方法,可以让你迅速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节。 1.看眼睛 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则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等,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无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等,则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表示气血不足。 4.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他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5.看牙龈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说明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6.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王氏健脑三原则:健脑强骨,动静结合,协调身心 大师手记 脑力劳动者长期承受单一姿势的静力性劳动,使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易致气血凝滞,可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脑力劳动者的保健原则应是健脑强骨,动静结合,协调身心。 ——摘自《中医养生学》 【国医释读】 脑力劳动者是亚健康的高危人群,据一项调查显示,近90%的脑力劳动者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这是因为,大脑是人体最为精密的“仪器”,脑力劳动者长期承受单一姿势的静力性劳动,使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易致气血凝滞,脑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各种疾病。 对此,王玉川教授提出了以“健脑强骨,动静结合,协调身心”为核心的脑力劳动者的保健原则,对于脑力劳动者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方法如下: 1.学会科学用脑 勤奋工作,积极创造,可以刺激脑细胞再生,恢复大脑活力,是延缓人体衰老的方法。然而,大脑不能过度使用,一般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在眼睛感到疲乏时,应该停下来闭目默想,然后眺望远景,做深呼吸数十次;另外,连续用脑时,还应注意更换工作内容,如高度抽象思维之后,可替换读外语、听录音、看图像,以利于左右脑活动的平衡。 2.利用营养调配补脑 脑组织由脂质、糖蛋白、钙、磷等物质构成,大脑在活动时还需要多种物质参与代谢,因此脑力劳动者除每日摄取必要热量外,还必须补充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如此才能保证大脑正常工作。 (1)钙和磷 钙和磷是神经细胞不可缺少的元素,缺少时将导致神经过敏、失眠、焦躁和痉挛。 (2)镁 镁是保持良好记忆所必需的元素。含镁元素的食物有坚果仁、奶、蛋、鲜鱼、动物内脏及海产品等。 (3)谷氨酸 谷氨酸又称“智慧酸”,为大脑思维功能所必需,鲜奶、鲜肝、味精及其他鲜味食品中都含有这种物质。 (4)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存在于叶菜、粗粮、麦胚、豆类、酸奶、啤酒中,多吃有助于脑物质能量代谢,增加脑力。 3.运动按摩保健法 脑力劳动者通过运动和按摩可以达到舒筋活络、调畅气机的目的,从而防止各种骨关节病、心脏病、脑病的发生。 (1)运动保健 跑步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和内脏功能,从而保证大脑充足的血氧供应。另外,乒乓球、网球等球类运动可以提高大脑信息传导、反馈的速度,从而增强大脑反应的敏捷性。 (2)脑部按摩 头顶按摩,即以两手搓头皮,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头侧按摩,用两手拇指按住太阳穴,其余四指从头两侧由上至下做直线按摩。再按揉太阳穴,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各数次,浴面摩眼。两手搓热后,从上至下,从内至外摩面数次,然后做眼部保健操,此法用于工作后大脑疲劳时。 健康回音壁 经常倒时差会给大脑的健康带来危害。如果一个人经常横渡许多时区,那他的大脑将会受到损害并带来记忆方面的问题,其罪魁祸首可能是大脑在人频繁倒时差的过程中释放应激激素,应激激素会损坏顶叶和记忆。此外,轮班工作者也面临同样的危险,与经常倒时差一样,频繁改变工作时间也会给身体和大脑带来压力。 P12-16 序言 2009年6月19日,对每个中医爱好者和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30位从事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的老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这次评选出来的国医大师都年事已高,平均年龄85岁,最大的裘沛然教授已96岁高龄,最小的张学文教授也过了古稀之年。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行医制药经历都在55年以上,或独创医术,或研制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药剂,代表着当代中医的最高水平。其中,6个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个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每个人都堪称“国宝”。 “评选‘国医大师’,说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和重要地位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中医药是能够代表一个伟大国家的医学的。”30名“国医大师”之一、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李振华教授激动地说。近年来,随着中医在治疗各类重症疾患上的不断突破,以及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广泛普及,一波又一波的中医热潮被掀起,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有谁能想到,近百年来,中医走到今天,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这些“国医大师”正是中医百年坎坷的见证者。 “国医大师”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恰逢西医强势崛起,中医命运逆转之时。就在裘沛然教授出生的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把“中医药”列在教育学科之外,第一次中医存废之争由此而起。1929年,藏医大师强巴赤列出生的这一年,南京政府卫生部意欲实施废止中医的《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中医存废之争。而37年之后,在“破四旧”的过程中,被称为“旧医”的中医也未能幸免。 虽然中医几经废止,但从来没有被完全消灭,直到今天重新崛起。这恰恰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以及人们对中医的需要。当然,这其中离不开以“国医大师”为核心的一大批老中医们的努力,正是由于他们的传承与发扬,才有了今天中医的复兴。而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大师们手中的接力棒接过来,把中医继续传承与发扬下去。“评选‘国医大师’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推进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做到代有传人,生生不息。”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讲话中说。 为了把大师们的经验更好地传承下去,也为了让全国最好的中医能够惠及每一位普通群众,我们编写了这本《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30个国医大师,30套中医保健方案,这本书中不仅包含了大师们的独门养生法,更包含了他们积多年心血研制出来的专病秘方。通过阅读本书,你或许会颠覆自己过去的保健方法,如何任教授会告诉你,阳痿不一定要补,有时候越补越虚,或许会找到更好的治病方法;如邓铁涛教授会告诉你,阑尾炎不一定要开刀,中医汤药也能搞定;另外,你还会得到许多独门秘方,如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的针灸戒烟法,肾病专家张琪教授的消坚排石汤,藏医大师强巴赤列的神奇藏医疗法…… 我们搜集了30位国医大师的专著、医案、演讲、采访,乃至其弟子及相关工作人员整理的资料,从中提炼出便于普通人操作的保健方法,然后再与现代中医保健理念结合,从而使本书专业而不晦涩、通俗而不浅薄、实用而不枯燥,成为人人都能够阅读并运用的养生保健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本书选录各位大师的一些独门妙法只可作为养生保健的参考,生病之后最好还是到医院接受辨证治疗,须知世上没有万灵丹,不可过分依赖一方一剂。 在这里,我们要对30位国医大师,以及整理大师们资料的医界同仁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另外,由于本书成书比较仓促,难免有所疏漏,还望各位读者朋友及医界同仁批评指正。 最后,希望这本书能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与幸福。 (注:30位国医大师按姓氏笔画排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