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那些不切实际的宗教神话和幻想,我们可以说,这些人的意见是中肯的,佛教的教义的确更趋近于哲学而不是宗教。不过,佛教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之中,被掺杂进了很多不科学的东西,后期有一些经典简直就像是神话小说了,大谈鬼神之类的东西,还要求我们念一公里那么长的咒语,说是能辟邪。但就算是这些经典,其核心所说的,还是哲学,还是对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探讨。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的时候,所悟到的也正是这些。有了这样的了解,我们再来看佛教、再来看释迦牟尼佛,就会明白,信仰佛教并不是迷信,释迦牟尼佛也不是一个神话人物。如果我们撇开历史的迷雾,从真相之中去看释迦牟尼佛的话,那我们就会发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个追求智慧,得到智慧,并用这种智慧让无数众生脱离烦恼的人。
二、古代的奴隶制和当代的奴隶制
释迦牟尼佛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也译作劫比罗伐窣堵国,今尼泊尔境内,方圆约四千多里,可见当初也是兴盛一时的。不过在大唐年间,当玄奘法师抵达印度的时候,迦毗罗卫国已经衰落了,《大唐西域记》上记载,国中“空城十数,荒芜已甚,王城颓圮,周量不详”,衰落的样子非常明显,而且这地方民众也不多了,不过气候还是舒适的,民风也比较淳朴温和。
释迦牟尼佛正是在这里出生的,他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原名悉达多,姓乔达摩,也译作瞿昙。关于他的出生和涅槃的时间众说纷纭,南传和北传的佛教各有各的说法,据说足有六十多种,单单我国西藏就有十多种,大家意见不一,除了对于释迦牟尼佛活了八十岁这件事没有争议之外,其他的都有争议。有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间是公元前483年,有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间是公元前479年,还有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涅檠的时间是公元前442年。
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483年涅槃,但1950年的时候,世界佛教友谊会在室利兰迦哥伦坡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年代以及出家、成道、涅槃年岁史实,大家吵了一番,最后共同规定,佛陀降生的日期是在公元前623年的5月15日,二十九岁的时候出家修行,三十五岁的时候证道,一共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于公元前543年人灭。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古印度正处于奴隶社会,当时印度有四个阶级,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其中婆罗门是第一阶级,主要从事祭祀、诵经、传教等宗教活动,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享有种种特权。刹帝利是第二阶级,同婆罗门一样是贵族,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释迦牟尼佛便是刹帝利出身。吠舍是第三阶级,多为商人和手工业者,也是自由人。首陀罗则是奴隶阶级,他们生下来的任务就是为其他三个阶级服务,忍受种种痛苦。
在当时,首陀罗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根据《摩奴法典》,贵族可以肆意地杀害首陀罗,就如杀死牲畜一般。更过分的是,《摩奴法典》甚至规定,如果首陀罗胆敢侮辱婆罗门,就割掉他的舌头,或者用烧红的铁针插入他的口中。假如婆罗门的指示首陀罗拒绝接受,就可以用热油灌进他的耳朵和嘴里。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我们可能无法体会奴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压迫,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看一看现如今动物们的处境,对此就能有所认识了。我们把动物们横砍竖切,掏心挖肺,水煮油炸,恣意享用它们,完全无视自己的残忍和血腥,居然还用“吃货”这种美妙的词来标榜自己。事实上,这便是我们现代的奴隶制,我们就是当时残忍的奴隶主,只不过我们奴役的不是人,而是动物。
虽然奴役的对象有所差别,但是,种族歧视和物种歧视,其内在的核心精神是一致的,所以,看看现如今动物们的情况,我们就能了解当时的情形了。显然,这样的认识肯定不会是深刻的,因为目前我们是奴役的一方,不是被奴役的一方,如果哪一天我们自己被奴役了,那么这种认识肯定就深刻了。
释迦牟尼佛自己是贵族阶级,不过他依旧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底层人民的苦难,所以后来提出了“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平等宣言,不管是婆罗门阶级,还是首陀罗阶级,他都一视同仁,平等仁慈地对待他们,毫无分别。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团之中,不仅有婆罗门的贵族,同样也有首陀罗的奴隶,被誉为持戒第一的优波离,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正是首陀罗阶级出生的。
P7-9
通常我们知道,地狱有十八层,但有个笑话说,地狱其实有十九层。穷凶极恶的人会堕入第十八层地狱,讲经说法的人则会堕入第十九层地狱,因为佛法是那么精微,甚深难解,一旦讲错,断人慧命,那是不得了的事情,往往就会堕入第十九层地狱之中。这部书虽然是讲述佛陀生平的,但是对一些佛教经典也做了阐述和解释,这件事说明,地狱第十九层的大门已经为我敞开了。
有时候我会想,我到底怕不怕这件事?如果真的有第十九层地狱,那我是害怕的,现在因为还不确定这件事,就不害怕,所以该写的也还是要写。我觉得写佛陀传记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因为现如今大家对佛教的误解实在太厉害了,就连佛教内部,信众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甚至还有很多骗子。
我曾在一个佛教群里看到有人说,自己会神通!具体地说,他会“他心通”,就是能明白别人心里在想什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一个念头过去,马上就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我听了这话感到不能相信,很有礼貌地问他说,那你能说说我在想什么吗?然后他就不说话了。我甚至还给了他一点提示,告诉他我在想一部电影,希望他能把名字说出来,以验证自己所说真实不虚,但是他却不讲,在那里胡搅蛮缠,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去验证自己所说。
作为一个佛教徒,总是应该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大智,二是大悲,也就是自利利他,就是让自己得到智慧的同时,还能化度他人,让别人也得到智慧。但是现在我们知道的,有许多自称佛教徒的,根本度不了他人,反而自己很有必要让别人来度一下。那位自称自己有神通的,我倒不敢断定他必定在胡说,但是按照佛陀的教诲,就算有神通,也不该炫耀,如果炫耀了,却不验证,因此让人心生怀疑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就说明,他的果报在阿鼻地狱里面。
至于不了解佛教的人对佛教的批评,这问题更大,因为他们的批评往往是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的,他们自己错误地理解了佛典的意思,却在那里不断叫嚣佛法误人误己,实在是非常自以为是并且十分愚蠢的做法。单单因为这个缘故,我觉得也非常有必要写一部佛陀的传记,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佛教。
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书中可能有的地方写得并不到位,甚至还可能有一些错误。我这么说,大家马上就能明白了,这是谦虚之语,事实也的确如此,但这只是一方面的,一方面谦虚一番,以证明自己是多么的有素养,另一方面,万一以后真有人指出我文中的错误,我就能拿这话当做挡箭牌了:你看,我早就说过,这会有错的嘛。这实在是一个一石多鸟之计,对我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对于佛教义理的阐述,我觉得自己写得还是很平稳的,不会有什么大错,但是对这些义理的态度或者评价,可能真的就是出于自己的偏见了。我自己特别喜欢佛法,所以写佛陀了,总说他是好的,这保不准就是个偏见。但是那些自己不喜欢佛教的,认为佛教不好,这难道就一定不是偏见吗?
我觉得,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态度,其实或多或少都会夹杂一些偏见,研究社会学,研究历史,等等,都可能带着个人的偏见。以前我觉得这是个弊端,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偏见是无法避免的,不过这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结合多人的偏见进行思考,这样或许就能得出一个对自己来说是真知灼见的真理,而这才是重要的,因为对各个偏见进行思考,你的智慧就已经获得了成长。
此外还参考了大量佛经,无法一一注明,在此向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崇尚佛法,但我并不敢说自己是信佛的,是个佛教徒。我看过别人在提到佛教徒定义的时候,有很多要求,这个做到,那个做到,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我是这个也做不到,那个也做不到,所以不敢以佛教徒自称,也不敢说自己信佛,唯一能说的只是自己对佛法感兴趣。
有时候我会扪心自问,我到底信不信佛?我想就这个问题和周围人谈谈,但是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因为如果我跟他们谈到佛法之类的东西,他们是不会跟我就此问题谈论下去的,只会兴冲冲地追着问我,你要当和尚啦?这对我丝毫没有帮助,所以我只能自己去想,现在这个问题我想明白了。
我觉得,我的确是信佛的,是个佛教徒,因为什么是佛呢?佛是音译,翻译过来即智慧的意思,所谓信佛,就是相信自己在遇到阻碍、感到痛苦的时候,智慧能让你越过阻碍、放下痛苦。我相信这一点,相信在遇到阻碍和痛苦的时候,智慧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指引我们方向,让我们获得安宁。
因为这个缘故,我现在愿意坦承自己是信佛的,是个佛教徒,佛教就是我的信仰。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在现如今,有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个社会道德滑坡非常严重,大家都为此急得抓耳挠腮——至少表面上是一副抓耳挠腮的样子。他们那些人就像是春秋战国的诸子们给社会开药方一样,也在使劲地给社会开着药方,而其中有一味药,是不少人都提到的,那就是宗教信仰。
信仰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方面就是,告诉你有一个赏善罚恶的神,以此吓唬你,让你不敢作恶,由此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不过现在提这个方面,那是不够高明的,因为现在大家都已经不信鬼神了,这也吓唬不了他们。而且现在科学那么发达,就算有地狱,也不用怕,科学家下地狱之后,狱卒敢用大铁锅煮他,他马上就能把铁锅改装成坦克车,不把那狱卒打得屁滚尿流才怪呢。
让人出于恐惧而克制自己不去作恶,这种方法虽然可能也有效,但不是持久的,这也不是信仰之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更为重要和有效的,是信仰宗教中的善。就拿佛教来说吧,我们所取的不是其中的怕,而是其中的爱,信仰佛教,就是以佛陀为准则,努力学习他的慈悲和善良。大家都说宗教信仰能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也正是说,宗教的慈悲和善良,是这个社会的解毒剂。
同时我们要明白,宗教信仰在提高全民道德水平方面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陷入狂信,这件事就比较糟糕。信仰宗教也并不一味都是好的,以前宗教干过的恶事也有不少,譬如烧女巫和烧科学家,对人性和人类的前进都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劝大家信仰宗教,而不加拣择的话,到了最后事情未必就不会失控。其实,不管信仰哪个宗教都是一样,在信仰的时候必须有理性,只有理性地信仰,才是真正对自己有帮助,对这个社会有帮助的。
撇开神话与幻想,还原佛陀真面目。给愚痴者以智慧,给烦恼者以清净。
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古印度哲学家,佛教创始人。他所创立的佛教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达数亿人。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民俗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佛是你心中的一朵莲花(释迦牟尼佛传)》由乐文城所著,《佛是你心中的一朵莲花(释迦牟尼佛传)》真实客观地还原了释迦牟尼佛悲悯而坎坷的一生,其智慧、平等与慈悲的精神化解了多少人内心的执念和烦恼。读懂这本书,便知佛陀真面目,一念清心,便得自在与清凉。
★修心必读,还原一个真实的释迦牟尼佛,内附精美插图。
★佛法爱好者研究者的大哲之书,直击人心,破迷开悟。
★险恶世界必备的心灵良药,让你放下痛苦,摆脱烦恼,得真自在。
★佛陀是一个离经叛道、特立独行、悲天悯人的知识分子。
★使孙中山、梁启超、鲁迅、罗素、爱因斯坦等人受益终生的文化导师。
《佛是你心中的一朵莲花(释迦牟尼佛传)》由乐文城所著,供读者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