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
林语堂说: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李宗吾说:英雄豪杰不过面厚心黑而已。
老百姓说: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说:面子乃身外物,何必为它活受罪。
你说面子是什么?
《面子学》以面子学的基本框架为骨架,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为依托,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现象和面子问题,涵盖了做人、做事、心态、口才、社交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新时代面子学的图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面子学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田由申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 林语堂说: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李宗吾说:英雄豪杰不过面厚心黑而已。 老百姓说: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说:面子乃身外物,何必为它活受罪。 你说面子是什么? 《面子学》以面子学的基本框架为骨架,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为依托,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现象和面子问题,涵盖了做人、做事、心态、口才、社交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新时代面子学的图景。 内容推荐 面子问题是一种社会资本。 《面子学》以面子学的基本框架为骨架,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为依托,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现象和面子问题,涵盖了做人、做事、心态、口才、社交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新时代面子学的图景。期望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对面子学有一个新的认识,进而提升你为人处世、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使你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 目录 第一章 参透面子,无往不胜 1.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口气 2.面子是什么东西 3.人是爱面子的 4.面对现实才最有面子 5.一切皆因面子 6.都是面子惹的祸 7.不要脸面,要尊严 8.面子工程 9.做人不要被面子所累 10.面子与生命的价值 11.心理测试:你是不是爱面子的人 第二章 生气不如争气,斗气不如斗志 1.在难题面前不要失去理智 2.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3.面子只是小问题,成功才是硬道理 4.放下面子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5.自带枷锁,不堪重负 6.与其靠别人施舍,不如靠自己去发奋 7.不为虚名所累 8.走出自我设置的迷误区 9.保持脸皮的弹性 10.不做面子的奴隶 11.该低头时就低头 第三章 方圆办事,不失实惠又体面 1.社会交际,面子工程少不得 2.打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 3.给别人留面子,自己才有面子 4.切莫计较表面的风光 5.舍弃面子,勇于说“不” 6.会说场面话,就会控制场面 7.自嘲挽面子 8.吃亏是福 9.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10.照顾情绪,以迂为直 11.给人打圆场也是一种本领 12.既不伤面子,又不伤和气 第四章 面子照顾好,机会自然来 1.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 2.领导的面子伤不得 3.放下身段才能有机会 4.不要被面子束缚住“手脚” 5.送顶高帽给人戴 6.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机会 7.站着做人,跪着做事 8.不要处处显锋芒 9.巧妙暗示,不伤人 10.人情是债,需要还的 第五章 要面子可取,死要面子不可取 1.死要面子活受罪 2.做人,不为虚名所累 3.别让面子成负担 4.为了面子我们失去了什么 5.别为面子丢掉“面包” 6.没有锦衣也可还乡 7.为官莫为“面子”累 8.“小狗”也要大声叫 9.触及尊严的事,面子一定不能丢 10.好面子,更要重里子 11.明知山有虎,为何偏向虎山行 第六章 不要太爱面子,“厚脸皮”易成事 1.迎着别人的打击往上爬 2.吃回头草的马也是好马 3.跪地求人,折腰事成 4.想成大事,妇人之仁不可有 5.吃得眼前亏,谋得万年福 6.脸皮“厚”一点儿,能忍天地宽 7.知识不分贵贱,请教不应择人 8.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9.做人不能太爱面子 10.当别人一再拒绝你时 11.不做烂好人,该“黑心”时就别客气 12.以厚脸皮应付难堪事 第七章 人生何必太虚荣,面子能值几个钱 1.死要面子是虚浮 2.莫因虚荣逞匹夫之勇 3.爱面子到底苦了谁 4.好面子,国人消费的障碍 5.忠言顺耳收奇效 6.欲壑难填,知足方能常乐 7.月光族的“光环”你要戴到何时 8.没钱硬摆阔,自讨苦吃 9.不要陷入物欲的“迷宫” 10.请客吃饭讲排场,为了面子高消费 11.打肿脸的胖子充不久 12.死后铺张浪费,不如生前尽点儿孝心 第八章 超越面子哲学,追求更高境界 1.抛开你的自卑 2.坚持自我本色 3.富贵于我如浮云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5.心平气和,宠辱不惊 6.享受人生,别跟自己过不去 7.给别人面子将会收获尊重 8.人前不显胜,傲里不夺尊 9.不必苛求完美 10.懂得放弃,活出自在人生 11.只有相互尊重,爱情才能长久 试读章节 中国人尤其讲究“面子”。美国人史密斯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共列举了中国人的个性有二十七项之多,其中“保全面子”被史密斯称做中国人最独特的个性,看来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是天下共知的,甚至我们可以将其列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面子是有别于荣誉与地位的,一个人的荣誉与地位是社会给予的认知度,但是面子就不一样,“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致让人熟视无睹。这是一种由结果判断成因的举动。即人们在无法得知某人的才华能力或权力地位的时候,就由观察其是否能博得面子来判断其为人。以至很多人爱面子,喜说大话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它蕴涵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实际上已成为支配社会运行的“潜规则”。 古人云,“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子代表了一个人的脸面,在有些时候,它既能当钱花,也能换吃换喝,是人们内心不约而同地所遵守的一种准则。因此,才产生了给了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了面子,就是侵犯了尊严的心理认知。所以面子问题,人们向来很重视。 清代的吴修龄在《围炉诗话》中记载了一件事情,说的是苏州有个叫王阿奶的老太太死了,出殡时队伍前面举着“铭旌”,上头赫然书写着:“皇明少师文渊阁大学士申公间壁王阿奶之灵柩。”所谓“少师”就是副宰相,官居一品,“文渊阁大学士”是文职最高的荣誉头衔,“少师”而至于“文渊阁大学士”,申公之显赫自不待言。王阿奶其人,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市井小民,但既然有幸住在申公间壁,那“面子”就放大了八千倍,这个葬礼的风光和荣耀就绝非寻常人等所能比的了。 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不满足的心理驱使人们内心渴望超越别人或者说比别人更好。而面子就是人们在公开场合与别人比较时,不输于对手的一种不满足心态。 面子是人所需要的最低需求,是一种被尊重,被肯定,有社会归属感,被社会及他人认同的需求。它代表着体面、被尊重、认可、理解、接受,如果得到面子,就得到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在他人面前感觉就有尊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这是人人都具有的心理特点。 那么,面子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成为很多人热切追捧的热点。对此,很多社会学家,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家对“面子”下了这样的定义,他们说:面子就是甲在众人面前对乙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使乙得到一个正面的荣耀。实际上最重要的是甲与乙的关系,一定是要公开的,而且要有其他人在场。这种正面评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吹捧某人的才能和门第,一种是吹捧某人的容貌和财富等。它的参与者彼此之间是互相给予的。因此,这是一种技巧的考验,考验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尊重别人。 面子无处不在,穿着寒酸,就是没有面子;花钱小气,也是没有面子;在公众场合讲究勤俭节约,也是没有面子;开出去的车没人家的好,还是没有面子;住的房子装修没人家的豪华,仍然是没有面子……人活着的目的,便是在这些方面,即使不能压倒众生,起码也该与之平起平坐,这就叫面子。 可以说,面子在人们的心理认知中是很重要的,这使得很多人哪怕烂了“里子”,也要竭尽全力保住“面子”。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人的面子观,无论我多么落魄,这只需要我自己知道就行,在别人面前丝毫不能露出一点落魄的样子。 关系、人情、面子是体制以外的制度,有时候它们比法律的力量还强,甚至可能超越了刚性的法律。 “面子”虽然不是中国文化的专有品,但是西方社会很少有像中国人那样浓厚的“面子”意识。林语堂先生认为,“面子触及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而且他还提出“面子”、“命运”、“恩惠”是统治中国的三个女神,其中“面子”是最重要的一个。 每个人都是很爱面子的,我们看平时不管多么邋遢的人,在出门时总要好好地打扮自己一番,让自己尽量显得漂亮一点儿,否则就觉得没有面子;日常生活中,不论多么杂乱无章的家,一旦有客人要来拜访时,总要突击地大扫除一番,营造出窗明几净的效果,否则也觉得不体面。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意味着他得到了周围人的尊重与认同,体现了独特的价值与地位。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一个事实——人人都爱面子。底层人物挣扎求生,他们需要维护自己的自尊,以及与他人相媲美的虚荣心,所以他们需要面子。上层人物呼风唤雨,该有的都有了,但他们仍然渴望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吹捧,领导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中层人物,不上不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自然地,比下时,他们要摆出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比上时他们需要满足不断向上攀登的心理,所以,他们也需要面子。总而言之,大人物追求大面子,小人物也追求小面子,所以就有了“求名当求万世名”、“士可杀不可辱”的两种说法。P6-8 序言 “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楼里站一个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you,Sir?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倍儿有面子。”电影《大腕》中这段经典台词,在令人爆笑之余,也折射出国人的面子心理。 从古到今,面子是中国人一直非常在意的。中国人常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某人不惜耗时耗资打官司,只为被告者的一声道歉,这种争“面子”的事,吃点苦头也心甘。由此可见,人这种动物最讲究脸面,有时甚至将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人们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不断地“奋斗”着,即使超出了自己的承担能力也打肿脸极力去撑足自己的面子,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自己。还有的人不惜血本“包装”自己,让自己顺利挤入所谓的“贵族社会”,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因为脸面指向了人的一种道德底线,是一种心理需求和心理平衡。 不仅如此,面子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资本。 首先,面子本身包含了一些人际交往、机会主义、社会地位等可用于交换的资源。资源的多少及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面子的大小,也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交往、社会交换中所处的地位。折射出的人文心理是人情法则的替换,是个人利益之间的相互利用和彼此之间的最大满足,是交际手段的维持和衔接。总之,整个社会哲学,便是“面子”的哲学;社会交往,便是“面子”的交往。看来,面子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面子问题,还是一个尊严问题。尊严是一个人最敏锐,也是最脆弱的部分,因为它总是同一个人最本质的某些东西相联系,侵犯他人的尊严便等于是对他人的侮辱、轻蔑,这对每个人来说是绝对不能被容忍,更是不能被谅解的。比如,有些人在与人说话时总是冷嘲热讽,甚至有时故意拿别人的痛处来说事,显然这就会犯对方的忌,触痛对方的心理底线。这样必然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一个人的自尊受到了伤害,就必然反击。所以面子问题也是一种尊严问题。 在生活中,适当地爱面子、讲面子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属于正常的心理需求,同样也合乎情理。然而,面子就像一个两面怪兽,一面写着笑容,一面露着狰狞;面子又像一柄双刃剑,既能维护自己,也能伤害自己。这就要我们学会把握好一个度,如果过分地重视面子,就演变成了虚荣,成为一种负担,使人走入误区,甚至会让人失去自我,成为面子的奴隶。最后只剩一个空壳,如此又有什么意义呢?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面子既不能不要,也不能都要,有智慧的人必须辩证地分析这个问题。 那么如何辩证地分析面子问题呢?此时,你就必须借《面子学》的一臂之力。不过面对干涩的面子理论,有时候我们往往难以饶有兴趣地研读下去。在这种情况下,《面子学》将努力帮助你解决这一难题。 本书不是一本乏味的面子学理论图书,那样只会让人感到枯燥无味,也绝不只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兴趣,那样只会让读者感到收获甚微,忽略了对面子这一重要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实际上,本书是以面子学的基本框架为骨架,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为依托,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现象和面子问题,涵盖了做人、做事、心态、口才、社交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新时代面子学的图景。期望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对面子学有一个新的认识,进而提升你为人处世、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使你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 编者 2010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