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魏东林文存)》由明伦书院编。见出民间国学研究者和践行者,在国学弘扬社会化方面的思想轨迹和勤勉探索,为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借鉴。
这本文集的编订和出版,是为了完成东林生前的夙愿。东林是个才子型的读书人,不仅能讲学,而且能著述,这在民间书院中并不多见。东林是个有心人,努力地钩沉文献,慎思明辨,发为言论,摇曳多姿。其微博上的文字若全部汇集起来,少说也有20余万字!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出版的这一部“魏东林文存》,并非完帙,出版前删除了不少斩截明快的政论时评文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守望(魏东林文存)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守望(魏东林文存)》由明伦书院编。见出民间国学研究者和践行者,在国学弘扬社会化方面的思想轨迹和勤勉探索,为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借鉴。 这本文集的编订和出版,是为了完成东林生前的夙愿。东林是个才子型的读书人,不仅能讲学,而且能著述,这在民间书院中并不多见。东林是个有心人,努力地钩沉文献,慎思明辨,发为言论,摇曳多姿。其微博上的文字若全部汇集起来,少说也有20余万字!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出版的这一部“魏东林文存》,并非完帙,出版前删除了不少斩截明快的政论时评文字。 内容推荐 由明伦书院编的《守望(魏东林文存)》汇集魏东林历年写就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随笔文章,编成“访学问道”、“游历天下”、“国学常识”、“圣王智慧”等几部分,见出民间国学研究者和践行者,在国学弘扬社会化方面的思想轨迹和勤勉探索,为在全社会大力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借鉴。全书最后附录“悼挽联集”和“师友忆旧”。 目录 悲莫悲兮生别离(代序)刘强 辑一 书生意气 远离世俗的成功——寄明伦书院全体员工书 我不任性 长衫儒者——李里 文人风骨王炎平 品读鲍老师 我误读了东莞——访杨宝霖老师 郝万山:用你能听懂的声音 我眼中的杜道生先生 明奘法师:一场“离经叛道”的运动 自古蜀中出名士 访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永增先生 自在高僧——第一次见宗性法师 孔方兄——钱是古人眼中的神 “杀还是不杀”——世界上从来没有不择手段的正义 为什么要学习曾国藩 曾国藩爱贤识才之道 为什么要读“曾国藩家书”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忍”,是走出逆境的良方 曾国藩家书解读之养生五法 欲成大事,“明强”为本 “戒骄字戒惰字” 儒家文化背景下企业软实力 辑二 微言大义 大师死了 儒家杂谈 道家杂谈 法家杂谈 墨家杂谈 《菜根谭》杂谈 秦汉杂谈 文化杂感 辑三 亲友追思 明伦书院同仁在魏东林先生追悼会上的悼词 痛忆吾儿 魏妈妈张池仙 忆爸爸往昔事魏子明 君子人也——追忆魏东林先生施文忠 追思魏东林先生周喜丽 附录 附一 悼魏东林先生挽联集 附二 魏东林先生简明年谱 试读章节 远离世俗的成功 ——寄明伦书院全体员工书 我们庆幸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文化回归的时代,一个可以活在自己的价值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我的时代。 我们同样追求成功,但我们会思考,世俗的成功与一生的快乐,哪个更重要?这世间,有多少努力奋斗、追求,换来的却是深深的失落? 当成功的标准被物化,当竞争成为一种生活模式,我们一定会迷失在物欲横流的都市中。因为,世俗的成功或失败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人生,也不能让我们获得生命的真谛。我们所受的教育只是强调如何成功,却不教会我们如何成为真正的人,如何在短暂的人生中找到纯粹原始的自己。 世俗的成功,可以让我们的欲望获得短暂的满足,但我们的心,不会变得富有灵性,我们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从容不迫地远离恐惧,享受人生。 我们同样追求成功,但我们记得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成功的路上,我们首先要做一位“乐之者”,因为,一生的快乐,比世俗的成功更重要。 如果,我们追求的成功让我们远离快乐,那么,我们将远离这种成功!或许就是这样的愿望,让你加入了明伦书院! 在投入这份事业时,多问一下自己,你快乐吗?快乐了,你才能乐此不疲,才能在面对苦难与烦恼时,体会到苦中有乐;快乐了,你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才能相信这个事业的伟大;快乐了,我们才能坐下来谈管理,谈效率,谈利益均沾的分配制度;快乐了,你才会无愧于自己的生命与这个伟大的时代,才会有能力获得那份超越世俗的成功! 登山者言:我攀登的其实不是高山,而是我的理想;航海者道:我航行的其实不是大海,而是我的追求;明伦书院的同仁们,我们每日的辛勤,其实不是为了做书院,而是为了圆我们的信念与梦想,为了我们自己的快乐! 写于2015年元日 我不任性 “任性”这个词,最近有些热。其本意包含了率真不做作,秉性行事,甚至不屑作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所以,我不任性! 不任性——骂人不吐脏字。 孟子才任性,他直言不讳,锋芒毕露,行事张扬,近乎“大逆不道”;庄子才任性,他远离人群,逍遥自在,无所顾忌地神游无何有之乡,那骂人不吐脏字的境界,处处痛快淋漓…… 我做不了孟子,做孟子我怕我会累死;更做不了庄子,做庄子我怕我会饿死!做不到任性,却向往任性,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充其量是有原则地任性为之! 客户是什么?客户首先是我们追求生命意义道路上的同道中人,是同修道友,其次才是服务的对象。因为网络的存在,世界变成了平的,巷子里的酒香,人家也是闻得到的。 只要你做好自己,那么根本犯不着为那些所谓的业绩与成交在同修道友面前死缠烂打,甚至低声下气,因为生命不该如此。 在明伦书院,我们何不一起践行真实的性情与生命的尊严?践行不卑不亢的生活方式! “性者,生之质也!”真实的性情是生命的本质!我们都向往活得真实,真实不是物质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真实是不为外物所累,并为自己找到一种生活信念与准则! 我不相信明伦书院十年来“立足经典、守望纯粹”的理念会敌不过世俗的羁绊。只是因为世俗存在,我们的路可能会很长;但世俗的笼牢并不是坚不可破的,在明伦书院,至少我要告诉你,选择了国学,就应该有挑战世俗的勇气。不要害怕孤独,因为我从没看到一个不孤独的人,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冯仑说:“人生与其随波逐流,不如设定一个特别大的目标,然后熬,一直熬下去。”“熬”是什么?熬是耐得住寂寞,熬要有点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熬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心里独白。一个深刻的灵魂一定是经得住熬的!明伦书院就是这么熬过来的! 明伦书院一定不要去扯文化使命的大旗。且不说老子说的“道隐无名”,更不说孑L子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动辄扯大旗,其实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都是拿别人的威风来给自己撑腰。 再说,扯大旗,免不了拉虎皮,如今拉来的虎皮,早已扯不了大旗。别忘了,国学带给人什么?国学带给人精神的丰富,带给人生命的单纯!推广国学切忌自我的道德标榜,很多高举文化使命大旗,貌似高尚,经常在道德上批判他人的人,其实是很不道德的! 我不喜欢使命感,犹如我不喜欢强迫症。包括那些脸上动不动就写满使命感的人,我都是要敬而远之的。信仰的价值在哪儿?信仰的价值不在于树立使命感,而在于让穷人穷得心安,让富人富得有德。心安的人是快乐的,有德的人是快乐的! 我以前,总想要一个解释,现在,我不要了,因为我知道,解释不重要,重要的是信念,重要的是顺着你心中的“道”去做,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不要去评判对和错,没有意义。这个世界需要的是理解,有道者“道大,无所不包”。丰子恺说:“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如果这也算任性,那任性也罢!因为我很快乐!而且乐而忘忧! P12-15 序言 悲莫悲兮生别离(代序) 刘强 日子对年轻人而言,常常是得过且过,过后即忘。而于中年人,则变成一种需要谨慎对待的东西,有些日子,不得不被储存在记忆里,比如亲人或朋友的祭日,就必然会成为一种难以磨灭的私人秘密,不招即来,挥之不去。 2015年7月30日,这个原本平常的日子,因为明伦书院魏东林院长的远去,就此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记得第一次受邀到明伦书院授课,是在2009年夏的北京学堂。那一次,与东林缘悭一面。紧接着,东林来上海,有了第一次接触。当时鲍鹏山、王世朝二兄和我,已着手在上海开始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民间实践,东林这次来沪,隐然似有“取经”之意。至今依然记得,东林一边播放着明伦书院特色游学——“穿越罗布泊”的视频,一边眉飞色舞地描绘蓝图,憧憬未来。作为明伦书院的当家人,理工科出身的他,身上竟没有匠气和商气,而是一种难得的书卷气,这让我颇生亲近之感。席问,鲍鹏山介绍说,明伦第一次邀他讲课,东林就以八个字打动了他:“立足经典、守望纯粹。”凭着这“八字真经”,明伦书院自2 005年创办起,经过几年努力,很快在全国的民间书院中独树一帜,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 2011年7月,刚从台湾访学归来不久的我,应邀来到创办伊始的明伦书院成都学堂(幸福梅林曲成园),讲授魏晋名士。东林特意从广东总部赶来听了一天课。授课完毕,成都明伦分院院长施文忠在颇具东瀛风味的成都浅草肆设酒款待,大家围坐高谈,浩歌酣饮,不觉夜深。那一次,东林给我印象渐深,特别是其虽系湖湘人士,却能将近代以来众多湖湘人物,置于整个国史及文化中加以分析,品骘臧否,取道不取势,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不以乡党定一尊;其对曾文正公,尤有精研,以其为近世以来难得之圣贤人物。此一种良知与卓识,诚为今日习见之江湖国学人士所少有,故而谈及家事国事天下事,彼此心照,几同莫逆。 是午12月初,我赴广州参加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两岸三地高校‘四书’教学研讨会”。次日下午,东林又驱车从市区赶到南海西樵山与我一晤。几个月不见,其头发白了不少,眉宇间流露出一丝疲惫和萧索,眼神透过镜片传过来,闪闪烁烁。一问才知,明伦书院总部近来人事变动,又加商海浪猛,以一介书生惨淡经营,独立潮头,甚为艰难。那时我已完全视其为友,对其所遇之难题,颇能感同身受,当即宽慰他,这是当下民间书院的现实困境,在所难免,不必过于焦虑。并就少儿国学经典教育,略陈管见,以供参考。末了,我送他两句话:一是《孟子·滕文公上》引阳货所言:“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二是“衣食中未必有道心,道心中一定有衣食”。言下之意,明伦书院的事业,实是为仁之事,不富是正常的,困难也是注定的,切不可因不富而沮丧。只要做的事在“道”上,就算富不了,也绝对饿不死!“明伦”这个品牌,如能坚持下去,十年、二十年,或将成为无价之宝,亦未可知! 这些话,当然也是我的书生之见,但句句真心,发自肺腑。我是久已不满目下体制内之教育教学生态的人,高校的知识生产、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早巳工具化、功利化、格式化,作为师者,实难以体会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乐。而在明伦这样的民间书院,一切都以人为中心,从课程体系、课堂安排,到师生互动、课后从游,无不从容而潇洒,自然而自在!这里的学员,大多是各界精英,他们来此求学,绝非附庸风雅,更非为了学分学位,而是慕学向道,修养身心,夫子所说的“为己之学”,在他们身上,虽不中,亦不远。故在明伦讲学,不仅如坐春风,身心舒畅,而且可教学相长,广结善缘。 …… 称呼之类,原本各自方便,各适其宜者。然称呼之改变,又确乎能反映称呼者之心理。这些年,颇见识过一些前恭后倨的民间国学人士,久之已见怪不怪。唯其如此,更可见东林忠信笃敬之可贵。礼之为物,不过“自卑而尊人”,东林能行此道,足见其乃夫子所谓真“求益者”,而非“欲速成者”。明伦各学堂皆有尊师重道之风,盖东林之率先垂范,有以使然也。 东林的辞世,不唯于明伦是一大重创,即便对今日之民间书院同道,亦是一大损失。就我所知,不少书院苦心经营,生存维艰,全赖有三五同道彼此扶助,互相取暖。东林开创的企业家高端文化游学项目,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引起不少国学机构亦步亦趋,推广拓展。可以说,对于中国现代书院如何与时俱进,健康发展,东林带领明伦书院的十年努力,是有着拓荒性质的。明伦十年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方兴未艾的当代书院事业,无疑有着借鉴价值与标本意义。 这本文集的编订和出版,是为了完成东林生前的夙愿。东林是个才子型的读书人,不仅能讲学,而且能著述,这在民间书院中并不多见。早在2012年,我读到其微博上的诸如《大师死了》《国学杂谈》等栏目短文时,就很欣赏其才思文笔。并当面提醒,希望他能有计划地整理讲稿,编订成书,为了激发其写作热情,我甚至答应为他寻找出版机会。东林是个有心人,后来他更加努力地钩沉文献,慎思明辨,发为言论,摇曳多姿。其微博上的文字若全部汇集起来,少说也有20余万字!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出版的这一部“魏东林文存》,并非完帙,出版前删除了不少斩截明快的政论时评文字,我只能对九泉之下的东林说一声“抱歉”了! 本书的出版经费,均来自于众筹,由全国各地的明伦学友和国学爱好者以及明伦书院济南、成都、长沙等分院承担,同时得到了广东狮子会华森服务队的捐助。借此机会,我要向为此书出版尽心尽力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百忙之中,编校本书的岳麓书社资深编辑饶毅女史表示感谢!相信此书的出版,不仅可以告慰魏东林先生的在天之灵,更可凝聚明伦书院的全国学友,在求学问道的人生路上,勇猛精进,一往无前,收获更多的喜悦与幸福。 2016年5月8~11日写于守中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