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谁创造了货币?
货币起源
虽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也没人会讨厌它。有钱就可以尽情享受美食、随心所欲地购买想要的东西,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去旅行。因此,人人都在努力赚钱,积聚财富。然而不同的人对金钱的欲望程度各不相同,有些人希望“多多益善”,而有些人则安贫乐道。
货币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交换商品或换取服务。因此,我们向别人支付对方期待的价值时,对方就会给我们想要的商品。
据史书记载,货币出现以前,人们通过物物交换获得各自想要的商品。比如菜农要想获得粮食,必须用自己种植的蔬菜与粮农进行交换。同样,饲养猪牛的人要想吃鱼,也必须与渔夫交换彼此所需的东西。
然而,进行物物交换时,交换者必须随身携带自己拥有的东西,十分不便,而且交易也不一定能够成功。为此,需要寻找一种具有价值的替代物品。最终,人们开始使用一些不容易获取的物品作为中间媒介。货币由此而生。
当时,每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货币各不相同,因为各地不容易获取的物品都不一样,而不容易获取的物品才有价值,才能用作货币。因此,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将能够调味的盐用作交换媒介,有时也使用谷物。后来,人们将金或银加工成无法伪造的形状,并用于交易。之后,人们迎来了使用纸币或硬币这类纸质或金属货币的时代。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从纸币和硬币向虚拟货币过渡的时期。与使用实物货币相比,人们正在更多地使用信用卡、智能手机或线上结算系统进行交易。
如前所述,货币的价值在于其不易获取的特性。但当今社会使用的纸币或硬币都由政府发行,非常容易制作。那么,为了保持其价值,政府必须实施管制,使其不容易获取。因此,政府一直在努力调整货币流通量,并对伪造货币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打击。
政府调整货币流通量的行为十分有助于保障所有人的利益,下面举例说明。
假设在星巴克咖啡厅喝一杯咖啡要花100g黄金,而在其竞争对手安琦丽诺咖啡厅(Angel-in-us,韩国知名咖啡店品牌)喝一杯咖啡只需90g黄金,那么更多的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黄金白白浪费掉,都想去更便宜的地方消费。此外,为了节省支出,“星巴克”与“安琦丽诺”都在积极购买更便宜的原材料,并且尽量减少对外提供的服务。与此同时,原材料销售商也在努力扩大生产,尽可能减少人力成本。
黄金这样不断流通确实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但假设此时突然发现一座金矿,且能够出产大量黄金。如果将这些黄金全部分配给咖啡生产环节中的人,情况会怎么样呢?黄金增多后,原来种植咖啡能够赚50g黄金的人就不想冉丁作了一要使他们开始工作,则必须支付100g黄金。这样一来,咖啡店里原来卖90g黄金或100g黄金的咖啡也只能上凋价格。现在,消费者必须支付150g黄金才能喝到咖啡。
如果将容易获取的物品用作货币,就会引发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政府要加强货币管理,使其价值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下面进一步讲解货币。
货币流转要顺畅
货币流转必须顺畅,只有这样才能彼此获益。比如,普通人生产咖啡,咖啡店买进咖啡并提供服务,普通人再从咖啡店买咖啡。
咖啡店买进咖啡再售出的过程中,货币发生流转。若咖啡店以非常低的价格买进咖啡,然后以高价销售给消费者,则货币只会不断地向咖啡店积聚。这样一来,由于咖啡售价较低,种植业主所能支付的人力雇用费也随之降低。最后,这些被雇用的人力成为消费者时,南于获取的报酬变少,那么去咖啡店购买的咖啡就会减少。
如果这样的恶性循环不断持续,咖啡店的销量就会减少。这样一来,咖啡种植者的咖啡就会滞销,随之就会减少种植的人手,结果就会导致如图所示的循环发生问题。
P2-5
有些人认为人活着不需要学太多,够用就可以;而有些人则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取更多生活智慧。我想各位应该属于后者吧,因为大家都坚持读完了本书。首先向各位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坚持读到本书最后一页,也为各位的这种学习态度而鼓掌。
本书是我的第二本著作,但我依然认为写作并非易事。写作中,我感觉最难的是把握内容讲解的深度。
我写的第一本书是技术类图书,面向的读者大部分都是拥有基础知识的工程师。然而从来信询问的读者看,有些人并不是工程师,他们阅读那本书是因为对相关内容感兴趣。因此,写作本书时,我将主要精力放在讲解方式上,即采用何种方式能够使各位更轻松理解内容。
我讲解相关内容时,并没有使用太多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通常使用大家常见的表达,并且辅以插图,灵活使用各种比喻等。虽然希望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的读者朋友可能对此有些失望,但我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使更多人能够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学习热门的IT科技知识,我的初衷始终不曾改变。
希望各位通过本书学到过去与现在的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等),从此拥有一双看透未来的慧眼。也希望本书能够激起各位对相关内容的兴趣,使大家饶有趣味地读完全书。如果可以实现这两个目标,那么我的写作目的也就达到了。其实,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本书讲解的虚拟货币、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现在仍在不断发展,一觉醒来说不定又会有新的报道。相信各位以后会经常在网络上看到相关报道,读完本书后,大家阅读相关新闻时会有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视角。
大家以前看到相关报道时,只知道“推出了○○○产品”或者“这款产品使用了某项技术”。从现在开始,各位看报道时会想得更加深入,比如“由于采用某项技术,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优点”“虽然采用新技术,但电池的续航能力令人担忧”等。也就是说,大家不仅对相关内容更加关注,而且思考的深度也会脱离新闻本身。这样就有可能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设计并制造新产品。
如果各位认为本书内容比较有趣而且有些内容非常有帮助,那么希望大家以后养成坚持看新闻的习惯,进一步深化学到的知识。这种习惯将成为各位人生路上的一笔财富,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将大大拓宽人生选择的范围。
我撰写后记时,又传出了谷歌将在首尔设立CAMPUS SEOUL的消息。这充分说明,谷歌认为韩国具备雄厚的技术储备,而且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同时证明,大家在技术上已先人一步,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希望各位不断学习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设计并制造新产品,最终获得成功。后记就写到这里吧!
借此机会,我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士表示感谢。首先感谢林成春总编,他作为书评人与监制,为本书出版做了大量工作。也要感谢郑慧兰女士,她为本书绘制了漂亮的插图。还有朴珍熙、李浩勇,感谢他们精美的设计。还要感谢吉钟哥,他阅读全稿并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也要感谢朋友们(重、贤、范秀、振英、世英、诚远、宇锡、致雨),谢谢你们不遗余力的支持与鼓励。
最后,我想向美静和智雅说声抱歉,写作过程中没能陪伴你们。也对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的理解与支持。
李在永
2014年8月
第1章 货币走向何方?
01 谁创造了货币?
货币起源
货币流转要顺畅
货币的未来
02 虚拟货币与实物货币
虚拟货币
03 比特币交易与挖掘
多人共享网络账簿
比特币交易算法
“挖矿”与“矿工”
那么问题就来了……
第2章 可穿戴时代
01 记录移动轨迹:加速度感应器
可穿戴设备有何不同?
加速度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
02 可穿戴计算机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饱和了吗?
03 电池与续航时间
怎样才能用得更久?
Shine使用的电池
那么问题就来了……
第3章 视觉感知如何进化?
01 所见与所感
眼睛看到的
耳朵听到的
虚拟现实设备
02 科幻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素材
全息图原理
3D电视的工作方式也各不相同
03 虚拟现实的障碍
从浮动图像到全息图
为何全息影像技术困难重重?
那么问题就来了……
第4章 万物互联时代
01 谷歌之“贪”
前苹果公司工程师们创办的NestLabs
谷歌真正关心的是物联网吗?
02 Nest温控器
会学习的温控器
Nest在韩国可能获得成功吗?
03 万物互联时代
物品智能化
物品智能化带给我们的意义
那么问题就来了……
第5章 D打印时代
01 好看才好卖
没有永恒不变的设计
虽然3D打印技术由来已久
02 我也做做看?
3D打印可以制作一切
3D打印的重要阶段——建模
03D打印拥有无限可能
3D打印发展历程及现状
3D打印拥有无限可能
那么问题就来了……
第6章 IT技术改变天空
01 飞行
征服天空的梦想
飞行的科学
02 用飞行器送快递
无人航空时代
ProjectLoon谷歌热气球网络计划(互联网普及项目)
03 无人机技术
多种无人机
无人机核心技术
那么问题就来了……
第7章 无线通信的未来
01 挣脱线缆的束缚
无线通信工作原理
02 手中的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的核心是电磁波
中心频率
03 无线不只用于通信
通信多样化
无线通信应用领域
那么问题就来了……
后记
IT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我是IT工程师,经常会因为工作需要和个人兴趣而查看新闻,对出现的新技术非常关注。最近,我发现并非只有我们这些工程师才有这种好奇心。
人们在地铁内或家里经常看到各种新闻,并针对其中的一些话题展开议论。对于有趣的或能够体现潮流的新闻,多家媒体都会做大量类似报道。看到这些新闻,人们就会议论纷纷:“听说用3D打印机制造出了枪支,世界真是可怕啊!”“全息设备怎么还没问世呢?”但是人们的议论也仅限于此,只是围绕一些经常听到的新闻展开,而不会在技术方面有更深入的探讨。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反正自己不是工程师,没有必要了解得那么深入。但我认为,对于那些以后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听到的技术,如果能稍微深入地了解一下,应该会在很多地方用得到。
深入了解了这些技术,创业型人士可以从技术层为消费者介绍在售商品的优缺点,高管人士能够开创新事业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于当前服务,而学生们则可以将学到的知识与以后要学的技术结合起来。
用比特币购买CD
无人机坠毁
可穿戴设备是大势所趋
物联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市场新星
上面列举的这些内容都是人们在网络上或新闻中耳熟能详的话题。经常一觉醒来就出现大量新词汇、新技术以及新市场,还没来得及搞清楚是什么,就又不断涌来大量新鲜事物。在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面前,有些人因担心落后于时代而不安,而另一些人则干脆选择对这些新技术、新产品视而不见。
通常所说的“新技术”指的是它比之前的技术能够发挥更好的性能,或者可以将这项新技术应用到其他地方。也就是说,未来技术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现有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虽然目前的IT技术五花八门,但只要从技术的主脉络人手,就会知道哪些技术对人类社会有用,哪些技术对我们自己有用。我认为本书就像一个指南针,能够帮助各位在技术的洪流中把握方向,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汪洋大海中。
下面介绍各章主要内容。
第1章货币走向何方?
虽然人们都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金钱所束缚,但也不会讨厌金钱。如今,我们经常用电脑、银行卡、智能手机进行结算,所以触摸现金的机会也不多,“金钱”通常只以数据形式存在于电脑之中。这种没有实物形式但可以用于购买实际物品的货币称为“虚拟货币”,那么,可以在银行进行交易的虚拟货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使用虚拟货币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众多虚拟货币中,最常用的是比特币,这一章也将介绍比特币的概念和交易原理。
第2章可穿戴时代
我们经常从报纸或新闻中得知“最新可穿戴设备面世”“大型企业推出智能手表”等报道,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在我们周围很难看到可穿戴设备,甚至很难进行间接体验。很多人会好奇可穿戴设备究竟是什么,它们到底如何帮助我们维持健康。为此,我在书中添加了一些自己的体会。我亲自使用健康护理方面的可穿戴设备,并将自己的使用体会与各位分享。这一章还介绍了可穿戴设备的种类和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必要性等,此外还介绍了电池技术——制造可穿戴设备必需的一项技术。
第3章视觉感知如何进化?
虚拟现实虽然并不真实,但如现实世界一样可以被看到、听到、感受到。为了解释其中原理,这一章先从人类如何进行视听开始讲起。虚拟现实由来已久,但目前还无法实现电影中的那些虚拟现实技术,这一章将重点讲解其原因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当前发展程度:
第4章万物互联时代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手机厂商开始努力开拓其他市场,最终的落脚点就是物联网。原因与销量有关,与智能手机相比,物联网需要更多设备,所以设备的销量非常大。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歌正在着手为物联网时代做准备,曾在硬件市场上表现乏力的谷歌是从收购Nest Labs公司开始这盘棋的。因此,这一章将详细讲解Nest Labs公司生产的产品及其使用方法。
第5章3D打印时代
3D打印技术由来已久,但之前只在特殊工业一线使用。最近,3D打印技术又成为热门话题,因为其专利已经到期,市面上出现了许多3D打印机。3D打印机采用物品打印原理,使用多种材料制造并打印多种物品。从小零件到玩偶,甚至医疗领域使用的人工下颌,都可以通过3D打印机制造出来。这一章主要讲解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相信这些内容将非常有助于大家了解3D打印。
第6章IT技术改变天空
很多人都对在天空中飞翔感兴趣,都想乘坐飞机在高空欣赏美景。这一章将讲解飞机的飞行原理及其应用的服务领域,还要介绍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公司采用无人机提供的服务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此外,还要简单介绍军用无人机。与民用无人机相比,军用无人机多用于特殊场合,所以采用的技术大都更令人感兴趣。因此,这一章也将对这些技术以及无人机如何进行自主飞行等问题进行讲解。
第7章无线通信的未来
近来,硬件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出现了许多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的产品。无线通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难以掌握。但采用无线通信技术的产品以后会越来越多,所以最好对无线通信原理有所了解。这一章将解答无线通信原理、通信公司为何总提到“宽带”以及通信速度为什么越来越快等问题。
本书的每一章分别讲解不同的技术。如果整本书只讲解一项技术,那渎起来就会既费劲又无聊。本书介绍了多种技术,读起来可能有些难度。为了使不太了解技术的读者也能读懂书中内容,我在写作时使用了许多示例进行说明,力求使本书通俗易懂。
了解一个时代的技术是理解该时代生活形态与文化的基础。要想了解朝鲜王朝时期,必须先查阅记录当时人们所用技术和生活的相关文章。同样,要了解我们当今的时代,也要先努力掌握当前的发展趋势、使用的技术及其原因等。希望大家带着这样的想法阅读本书。
人们需要满足求知欲时,从网络或电视中也能轻松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但很多人依然选择通过阅读进行学习,有的人学习历史或哲学等人文科学,有的人闭渎经营策略、市场营销等相关书籍,还有的人会沉迷于小说。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我们仍然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知识,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望。
各位平时看新闻或者从身边人那里听说一些新鲜事时,会由此产生许多疑问,我希望本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解开心中的这些疑问。各位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一些技术时,如果能够通过本书获得~些帮助,我将甚感欣慰。
李在永
2014年8月
李在永著的《未来的截面》讲解了改变未来的7种IT技术的科学原理:比特币的核心算法、可穿戴设备的电池技术、众说纷纭的虚拟现实的局限、近期成为热议话题的物联网的概念、由来已久的3D打印技术的新应用趋势、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无线通信技术原理等,读者不需任何软件知识也能轻松掌握新技术的未来发展动向。
比特币、可穿戴设备、物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无人机、无线通信……
站在风云激荡的世界中心,这些未来技术能够让你无惧各种风险!
梦想成为IT科学家的人们,未来将靠你们改变!
《未来的截面》由李在永著。贯通时代的IT故事,为创业人士和高管提供技术层面宣传支持和开创新事业的新兴思考点!
闻报道中出现的新鲜词汇将不再陌生,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将不再令人恐慌,技术发展中显现的潮流将不再触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