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知行/国学百家讲坛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宋一夫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一夫主编的《知行》以国学文化的普及与传承为宗旨,尤其重视国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尤其重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国学养成教育。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儒学是国学中的精华之一,不论是从它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还是从它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发展价值来讲,儒学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言概之,“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本书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筛选,汲取儒学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精华性,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直观和形象的阅读形式,便于广大读者阅读,也为展示中华博大精深的儒学打开一扇窗口。儒学,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建构和影响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当今,它们仍然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承传发扬的文化要素。

内容推荐

宋一夫主编的《知行》内容简介:儒学,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建构和影响中国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当今,它们仍然是每位中国人必须承传发扬的文化要素。“国学百家讲坛”集萃历史文化典籍,透过影响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视角,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全方位为您讲解儒学十二大核心命题“仁、义、礼、智、信、诚、孝、恕、忠、廉、中庸、知行”。

《知行》的核心命题是知行,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知,是指认识、知识、道德意识等;行,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行动、行为、践履之义。在中国古代,知行问题涉及认识论,也涉及伦理道德等其他哲学范畴。知行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出现较早的一对哲学范畴,是古人争论久远且又激烈的问题,乃至今日也是认识论中时常讨论的重要课题。历代的哲学家,在探索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过程中提出了诸种看法。这些思想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国学漫谈

孔子·说知行

伯牙学琴

越人造车

孔子·说知行

赵襄子学御

楚人驾船

孟子·说知行

孟效施行

冯妇遇难

荀子·说知行

知己知彼

自欺欺人

张载·说知行

谎言误国

言行不一

二程·说知行

成抟识人

赠竹风波

朱熹·说知行

太庙倒塌

琵琶显灵

许衡·说知行

斋钟磐声

良药伤身

王守仁·说知行

张祜受骗

农夫评画

王廷相·说知行

一箱破砚

揭穿谣言

陈确·说知行

磨平砚眼

商贾许金

黄宗羲·说知行

求琴习筑

种地的学问

王夫之·说知行

识鹅断案

真假磁粉

颜元·说知行

观棋不语

难识鼋鳖

唐甄·说知行

刘生读书

南岐之见

试读章节

清朝的时候,沧州有一个姓刘的书生,他性情很孤僻,不善于交际,更不愿意抛头露面。他只有一个爱好,就是读书。每天,早上起床之后,便埋头苦读,一直到日落西山、月上梢头才停止。他书读得多,但实践得少,又不和别人交往。所以,若让他讲古书,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得头头是道;若让他处理世事,却显得异常迂腐。

有一次,刘生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伏案研读了整整一年。书上的兵法、条目都烂熟于胸,他自以为通晓了兵法,可以统率十万精兵了。于是,他每天异想天开,寻找大显身手的机会。事有凑巧,他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些农民由于不堪官府压迫,聚众造反。他听说后,感到真是天赐良机,这正是自己施展本领的机会。于是,他纠合一队乡兵,自命为首领,亲自率兵去镇压。他以为一定会马到成功。岂料他打仗的理论虽然丰富,但打仗的实践却一次也没有。他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布阵,不懂用兵的谋略,更无从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局。初次交锋,他就溃不成军,被对方彻底击败。这个书呆子气十足、自命不凡的“指挥官”也险些送命。可是,这件事并没有给他以深刻的教训,他仍执迷不悟、我行我素。

过了一段时间,刘生又耐不住性子了,心想军事搞不成,也许是运气不佳,那就干点别的吧。他东找西翻出一部古代水利著作,闭门苦读一年多,把书背了个滚瓜烂熟,自以为学有所成,于是自命为水利专家。他雄心勃勃,想一展身手,把以前惨败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他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可以把千里贫瘠土地,改造成肥土良田。他在家闭门不出,精心绘制了一幅水利工程图,苦思冥想,又附了个详细说明,呈送给州官。事情也巧,那位州官新官上任急功近利,看了他的设想,以为他可以成就一番大事,就破例批准他在一个村庄里做实验。刘生一听,欣喜若狂,迅速实施他的计划。可是按他设计的图纸刚刚掘通沟渠,就遇上了一场大雨,倾盆大雨连降几天,造成洪水泛滥。水从四面八方顺着渠道灌进村庄,到处一片汪洋,田地淹没了,房屋倒塌了,村民无家可归。

事实证明,刘生的设想和实验都因为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以失败告终。

两次惨败,使刘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自此以后,他消沉下来,所有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每天长吁短叹。他不明白为什么耗掉那么多时日读懂的书、弄通的理,办起事来总行不通。因而他总是闷闷不乐地独自徘徊在庭院里,摇头叹息,自言自语地说:“难道是古人欺骗了我吗?”他每日默念这句话不知多少遍,百思不得其解。不久,他就在极度苦闷中病死了。

传说刘生死后,每当明月清风之夜,人们便常常看见他的灵魂在坟前的松柏树下,仍然同他活着时候一样,一个人踱来踱去,摇首自怜,口中念念有词,满面苦涩之状。仔细倾听,原来,他念叨的还是那旬“难道是古人欺骗了我吗?”可见,他耿耿于怀的还是这件事情。

这则故事,看似简单,可给人的启发却着实不浅。知、行分割,以知代行,刘生所作所为说明了他以古为法,不知变通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他把古人的经验奉为金科玉律,而不管实际情况适用不适用,落得自取灭亡的下场。当然,鬼魂之说都是无稽之谈,在这里是为了鞭笞刘生理论脱离实际、墨守教条而至死不悟的迂腐行为。

南岐,位于秦蜀交界的一个山谷里。由于交通不便,消息也闭塞,这里的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近乎封闭的环境中生活。他们对外界的认识非常浅薄。这个地区虽然山峰秀丽、泉水清澈,但水质却不好,凡是吃南岐水的人久而久之,都要患一种病,就是颈瘤病。土生土长的南岐人颈项上都长出很大的肿瘤,脖子显得很粗。

所不同的就是年长的人长得大一点,年轻的人长得小一点而已。长年生活在同一个山沟里,彼此又患同一种病,习惯成自然,因此,对粗脖子也就见怪不怪。他们都认为人本来就是这样子的。这里之前几乎没有陌生人来过。有一天,很偶然地来了一个外地人。结果,他一进寨子,便被人们包围起来。南岐人感到好奇,他们看惯了粗脖子的人,突然来了个正常人,倒把他们吓住了。他们惊异地打量着这个外地人的脖子,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妇女痴痴地笑着说:“瞧,快瞧他的脖子,有多瘦!真难看,太难看了。”她这一说,其他人也开始指指点点,嘲笑着那个外地人。

外地人无端受到嘲笑,感到啼笑皆非。他看看围观的人,个个脖子都长着肿瘤,立刻就明白了。于是,他耐心地对南岐人说:“你们不要笑了,该笑的是你们自己。瞧你们的脖子上长着的大包,那不是天生的,是患了一种病,叫做颈瘤病!”

“什么?”南岐人听他这么一说,笑得更起劲了,“病?我们的脖子粗是病?难道人人都有病吗?”

“是的,确实是病,我怎么会骗你们呢?正常人的脖子是不会这么粗的,就像我的脖子。”外地人摸着自己的脖颈耐心地解释着。

“你才不正常呢,”一个南岐人终于忍不住了,“你看看,你看看。”边说边把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往外地人跟前拉。“这都是粗脖子,没有一个像你那样细的,就连孩子也不例外。”说着又把一个长颈瘤的小孩拉到前面。“你说,到底是谁不正常呢,是你一个人,还是我们大家!”这个南岐人说得慷慨激昂,似乎有理有据。“只有你脖子细,有病的是你!”周围的人都随声附和。外地人哭笑不得,只得再一次地说:“相信我。你们确实是患了颈瘤病。你们不去查找患病的原因,寻找良方加以治疗,反而认为是我的脖子细,这太可笑了。”南岐人看这个外地人气急败坏的样子,更加来了兴致,嘲笑、议论得更起劲儿了。“哎哟,你瞧瞧!”一个妇女指着大伙对外地人说,“我们这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们祖祖辈辈也都是这样的人,从来没人说过我们不正常,更没有人说过我们得什么病。你一来,不仅说我们有病,还要我们去摘掉什么瘤啊、肿的,太莫名其妙了。”她的话音一落,周围的人爆发出一阵大笑。

看着这些南岐人,这个外地人无论怎么解释也没有用,无可奈何只得悻悻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南岐人的可悲就在于走不出南岐,他们就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有疾病,在封闭的环境只能产生狭隘的认识。正确的知识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实践,没有实践,认识就会有极大的局限性。外界普遍认识的事物,他们却一点不了解。甚至把错误的认识当成是正确的,这才更可怕。P180-18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