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一字,从古至今,无人能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何况其他。什么是深情?深情就是坦荡,深情也是包容。在爱情面前,一切阻碍都不堪一击,爱情的力量超越时间、空间、生死,让两颗心紧紧相连。每个人都像徐志摩的诗中那样,在茫茫人海寻找唯一之灵魂伴侣,只是,有人很幸运地得到了爱,有人终生没有尝过真正的感情滋味。
在佛者眼中,爱情的本质是一种执迷。因为爱情,人们可以轻易抛弃清明的心境,任由自己沉沦苦海,任由自己不得解脱。真正的佛者不会告诉你执迷是错,众生平等,又有谁能判另一个人的对错?只是,心若被情俘虏,从此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若当事人心甘情愿,倒也无妨;若当事人抱怨连连,不由要奉劝一声“看破红尘”。虽然更多的情况是人们抱怨并幸福,宁可烦恼,也不放弃来之不易的情感。
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在博客里开辟了一个专栏。最初,她只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一笔收入。但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给她留言、写信,她越发重视这个专栏,不是为了名气,而是发现人在面对感情时。总是表现出和平日截然不,同的一面。
那些精于算计的人,在爱情面前变成了白痴;那些暴躁易怒的人,变得柔情似水;那些不可一世的人,常常苦苦哀求……但是,这些改变并没有让他们的爱情长久,最终还是得到了分手的结局和随之而来的伤痛和失控。作家不解:为什么无论多高的智慧、多强的力量在爱情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迷恋,是深情。爱情的感觉不可遏制,一旦生根,就很难拔除。人们常说恋爱会使人的智商降低,就是因为在爱情的世界里,不需要算计也不需要规划,完全是发乎本心的情感进发,无法用理智控制,无法估测未来的走向。也许正是这忐忑却深刻的感觉,才让人沉醉其中。
慧心,是彻悟。有人说,情深不寿。掏空心思对一个人好,很多时候并不能换来自己满意的结果。所以,爱需要的不只是深情,还有智慧。爱情也是一门可钻研的大学问。只有深刻地理解了爱的内涵,理解了两个人的相同与差异,理解了“为什么是这个人”,并寻找一个最佳的相处方式,爱情才会长久。若只凭一时冲动,根本不用脑子,那么,度过冲撞初期的“轰轰烈烈”,接下来那漫长的磨合期,只会察觉到彼此的乏味和不完美。
人们常说爱到深处,轰烈便会归于平淡,但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就是一种彻悟。爱情,并非追求一时的新鲜;并非按图索骥,一定要按照某个条件找到某个人。爱其实很简单,随着自己的感觉和个性,慢慢学会包容与迁就,即使有一天面对分离,也因为自己努力了,尽力了,可以不说后悔。总有那么一个人会出现,就像张爱玲所说的“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然后就可以在心底说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P2-3
在日常生活中,幸福与不幸随时可见,快乐和烦恼亦无处不在,不过我们却常会忘记境由心生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那你会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但如果你用一种悲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那你很可能只会看到事物中不好的那一面。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位高僧非常喜爱兰花,他在寺庙里种了许多,每天都要抽时间去照料它们。有一天,高僧要外出云游,就交代弟子们要精心照顾兰花。高僧走后,弟子们有一天浇水时把架子弄倒了,所有的兰花都被砸坏了,弟子们非常恐慌,怕师傅回来责罚。没想到高僧回来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安慰弟子说:“为师种兰花的目的,一是为了供佛,二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所以你们不必为此自责了!”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这是怎样的开阔胸怀!高僧释怀,是因为他虽喜爱兰花,但事已至此,生气于事无补,且有违初衷。
然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时却不明白这个道理,遇事不能释怀,看不开,放不下,情绪起伏,因此而不快乐。如果我们能在生气之时想到:“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活着的。”“我不是为了生气与你相遇的。”那么我们会为自己烦恼的心情开辟出另一番安详。其实快乐和烦恼是由我们自己的心境去调整的。试想如果是你,一盆价值不菲的兰花被我们的孩子不小心打坏,也许孩子被你责罚,也许自己懊悔不该把兰花放在被打坏的位置,也许……有太多的也许。但我们和高僧的差距只是一个是否释然的选择。
一个快乐的人常释怀,常宽恕,常清心,常寡欲,总能在窘境和困境中转化和培养自己的好心境,让快乐的心享受最简单的当下生活。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每一天的日子都是晴空万里的。一个释然的人懂得去寻找快乐,并放大快乐来驱散愁云。即使在不能制造快乐时也不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设置心灵障碍,不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杂陈心里。会定期清理心理垃圾。
本书告诉我们,生命如潮涨潮落,时光的流水终要带来些什么,也要带走些什么。带来的欣然接受,带走的不做无谓的挽留。要学会在自己的情绪里寻求解脱。可以潇洒地把一切恩怨情优化作岁月的云烟,于前行里轻松地追避梦想和信念。只要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又何必在乎深浅和长短。因为计较得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得太久便成了一种负担。不必太在意,拥有时珍惜,失去后不说遗憾;过多地在乎会把人生的乐趣减半,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即便我们的人生不能纯美如月,也依然会有一个开阔的精神家园。
感悟快乐原本如此简单,只是取决于你我简单的心境。过淡然的生活,以释然的心境和平稳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你就会看朝日冉冉,观晚霞绚烂。
文馨编著的《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内容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幸福与不幸随时可见,快乐和烦恼亦无处不在,不过我们却常会忘记境由心生这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那你会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但如果你用一种悲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那你很可能只会看到事物中不好的那一面。一起来翻阅《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吧!
文馨编著的《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旨在教读者如何在自己的情绪里寻求解脱,如何潇洒地把一切恩怨情仇化作岁月的云烟,于前行里轻松地追逐梦想和信念。《一念一世界:为人生重拾悠然的心》告诉读者,只要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又何必在乎深浅和长短;计较得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得太久便成了一种负担。不必太在意,拥有时珍惜,失去后不说遗憾;过多的在乎会把人生的乐趣减半,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即便我们的人生不能纯美如月,也依然会有一个开阔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