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柱、李美瑛主编的这本《奔跑的蚂蚁》是“最佳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丛书之一,精选中国新文学中最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阅读的名家经典作品,为广大少年提供高品质的、风格多样的文学读物,使其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文学滋养,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奔跑的蚂蚁/最佳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张根柱//李美瑛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根柱、李美瑛主编的这本《奔跑的蚂蚁》是“最佳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丛书之一,精选中国新文学中最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阅读的名家经典作品,为广大少年提供高品质的、风格多样的文学读物,使其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文学滋养,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内容推荐 张根柱、李美瑛主编的这本《奔跑的蚂蚁》精选中国新文学中最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阅读的名家经典作品,按主题和体裁分别分类,每个主题单元有单元导读,每篇选文后有精准的牵手阅读。所选作品思想积极向上,情趣雅洁,文笔生动优美,充分尊重青少年的趣味特点和认知水平。旨在通过适合少年阅读的新文学作品,为广大少年提供高品质的、风格多样的文学读物,使其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文学滋养,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为养成其健全的人格奠定一块坚实的基石。 目录 书山有路香满径 幸福的醒客 周国平 “读书好”与“把书读好” 曹文轩 阅读是一种孤独 毕淑敏 寂寞 梁实秋 当初只道是寻常 非走不可的弯路 张爱玲 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住在母亲的掌心 查一路 目送 龙应台 奔跑的蚂蚁 鲁沂东 近水远山皆有情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徽因 野姜花 林清玄 陶然亭的雪 俞平伯 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 一棵会开花的树 席慕容 光阴易逝水长流 考而不死是为神 老舍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刘继荣 合欢树 史铁生 姥姥的葡萄 赵万里 童年就是天堂 蒋子龙 我的幼年 巴金 少之时 林语堂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王小波 歌尽世间扇底风 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 绝盗 冯骥才 风铃 周雁翔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熬至滴水成珠(节选) 池莉 “小趋”记情 杨绛 雨,沙沙沙 王安忆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我们看海去 林海音 试读章节 我曾经说,我们可以将读书当作一种信仰来看待。尼采言:“上帝已经死亡。”于是,世界觉得此事十分严重。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那个虚设的上帝走了,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不是还有书在吗?书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依托。我们何不将书也看成是上帝?而且这是可以与我们平等对话的可亲可爱的上帝。寂寥无依的夜晚,我们可以敞开心扉,将心中的委屈、怨恨以及无法言表的一切向它毫无保留地倾诉,并可得到它的指引。 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一叶暗空下的扁舟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万家灯火的港湾。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在一番庄重肃穆的感觉之中,你必将会得到书的神谕。 我们对读书作了如此一番几近诗化的赞美,却并不含这样的意思:读书便是一切,读就是一切。 从长知识、增智慧、养精神诸方面讲,不是单纯的读书就能达到完满境界,还得有人生的经验垫底,才能将书读好。人生的经验越厚实,书就读得越好。世界上凡读书读得好的人,在人生的经验方面都不是很简单的人。经验决定着读书的成效,而读书的成效又转而影响人生经验的深度与广度。如此这般,那书读得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读书本身来讲,自然还得有所讲究。有这些讲究,才能有助于将书读好。 读书应有停顿——突然地中断阅读,去思考那些已被读过的东西。当然,一般大众的阅读,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要求。大众的读书与读书人的读书应当作两回事看。前者是一种被动的阅读,是不费神的——费神就违背俗众读书的本意了,他们的本意是消遣。而读书人的阅读,固然不能排除消遣这一层次,但绝非满足或滞留在这一层次上。读书人的读书带着联想与思考的痛苦。他们的阅读快感,不是在被动接受上,而是在接受时不断扩大收获的过程中。这就像两个儿子接受遗产,大儿子仅仅看到了他所继承的那部分产业,而二儿子却把他继承的那部分产业当成了资本,而看到了投资后的扩大、再扩大的辉煌前景。读书人得有那二儿子的活泛思路与主动精神。 世间有一些读书种子,但他们的读书似乎于他们的精神无补,反而读成呆子,读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说,他曾听说过浙江金华有个姓郭的人,书读到能将《资治通鉴》背诵一番的程度,但写一个借伞的便条,却写得让人不堪卒读(那便条写了五千余字)。读书多,莫过于清朝的朴学家,然而,像章太炎那样令人钦佩的朴学大师又有几个?我认得一位教授,只要提起他来,人们第一句话便是:“此人读书很多。”然而,他的文章我却不想读。那些文章只是别人言论的连缀与拼接,读来实在没有什么意思。读书不是装书。读书用脑子,装书用箱子。脑子给了读书人,是让读书人读书时,能举一反三,能很强健地去扩大知识的。箱子便只能如数装书。有些人读一辈子书,读到终了,不过是个书箱子而已。 从前,有不少人琢磨过如何读书。清代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有段文字:“清袁文清公桷,为湘江世族,受业王深宁之门,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袁氏之言,我虽不敢全部苟同,但大都说在了读书失当的要害之处。而其中“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我以为是读书的大忌。 更有甚者,还有读书把人读糟了、读坏了的。早些年,曾有一位读书人说:“我们的事情有许多就坏在这些读书人手里。”抽去这句话当时的具体所指,抽象一点说,这句话倒也说得通。 这篇文章前后两部分,似乎有些矛盾,但我以为,我必须这样做。我为读书竭尽赞美之辞,但又明说,不是所有读书和所有读书人,都能配得上如此赞美的。这文字的背后藏了一个企图:但愿天下读书人,都能将书读好,都能达到我所赞美的那种境界。P6-8 序言 许是由于我所学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毕业后又一直从事中国新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且家里又有一个十来岁的特爱读书的孩子,于是好多朋友就向我请教——该给孩子读哪些书和文章?我也只能勉强做起师傅来,因为朋友热切的请求是难以推辞的。久之,我便有了一种想法:我应当为孩子编选一套适合其阅读的新文学读本,并把它献给千千万万个爱读书的孩子和家庭。这样我既可少费点口舌,又可以为改变当下我国少儿的阅读现状尽一分薄力。 说实话,我对现在流行的少儿文学读物并不太满意,原因是其内容过于媚软和口味过于单调,把持销售排行榜的翻来覆去地就那么几位明星似的女作家。这虽是市场文学语境下一个必然的怪现象,但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的悲哀,是眼下这一代孩子的悲哀。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这些做师长的今天要给孩子们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而不是只让他们吃那些流行的文化快餐。 好的文学读物应当给人以苦难意识。 古人说: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因此孩子们从小就要认识苦难,并以此磨炼自己的心性,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而文学是人类认识各种苦难最好的窗口。文学的形象性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引发读者对自我、他人、社会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从而珍惜和追求那本该属于“人”的幸福生活。如本丛书中的《父亲的雪》,其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跟着巴巴和二娘一起生活的“我”和哥哥,在成长词典里,饥饿、思念、矛盾、痛苦成了最醒目的关键词。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温婉,把主人公童年经受的痛苦细针密线地表现出来,叩击着每位阅读者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又如《我与地坛》一文,作者在回忆母亲和自己的生命历程时思考了沉重的话题:生存和毁灭。对于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突然失去双腿,不仅是生活的打击,更是价值的动摇。有时毁灭是不需要勇气的,而活下来却需要很大的信念。有时只有明白死亡,才能更懂得生活的意义,这或许是向死而生的意义吧。 好的文学读物应当陶冶孩子的精神情操,培养其人文素养。 中国新文学,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和新时期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无论从作家数量、题材的丰富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还是从作品的总量及作家创作的严肃态度上,都绝不逊于前人,无愧于这个激流猛进的伟大时代。从中,广大少年读者可以谛听一个古老民族历史前进的脚步声,睹闻中华民族在激烈的社会变迁中的生死歌哭。它像一面多面镜,多角度、生动形象地折射出了中国人一个多世纪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2012年,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大陆作家莫言,就是对中国新文学最好的褒赏和尊重。因此,一套适合少年读者的读物在手,不但能使少年朋友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文学滋养,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能开阔眼界,让他们对今天的中国有更深刻的认知,为其养成健全的人格奠定一块坚实的文化基石。 读好的文学读物应如登山,收获的是超越性的快乐。 现在中小学语文界的朋友倡导快乐阅读,这是正确而且必须的——读书苦得若喝药,那还读它做甚!但是快乐却有层次上的区别:读一本肥皂剧样媚软无趣的小书,收获的是轻飘飘的快乐,满足的是我很快就读完了一本书;而啃一本名著,则需要调动读者所有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有时尚须借助工具书,有时还须向师长们请教。这种阅读过程就像我们攀爬泰山十八盘一样,山路陡峭,台阶林立,过程漫长,只有那些有决心和毅力者才不会半途而废。但当气喘吁吁地登顶后,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超越性快乐,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大享受。因此,我认为少年朋友们如果要追求快乐阅读,除偶尔读点轻松的读物以放松紧绷的神经外,更多时候还是要读经典佳作——与大师、名家的文本对话,本身就是一种智力与灵魂的快乐。 写到这里,我想起亚圣孟子曾说过这样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愿我对身边孩子的这份爱心,能给普天下的孩子以切实有益的帮助。同时,作为本书的编者,我要向所有入选本书的作家致以崇高的敬意,真诚地感谢您为我们写下了金质的文章,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虚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