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美人谁人识
——大气层基本知识
大气被誉为“地球的外衣”、“地球的保护伞”。正因为有大气的存在,才有了地球上适宜生存的环境,才出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态。大气像保暖外衣一样保证地球上适宜的温度,并提供氧气给我们呼吸,臭氧帮我们抵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见,大气和我们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如果我们把大气当作一位亲密的朋友,那你对大气的了解有多少呢?你知道我们的活动给这位朋友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地球外套哪里来——大气层的形成
从地球卫星传送回来的照片显示,我们的地球裹着一层蓝色的薄膜外套,这件“蓝色的外套”就是地球的“衣裳”——大气层。大气层又好比是地球的保护伞,它挡住了宇宙高能射线对地球的辐射,给地球带来了适宜的温度。此外,大气层还提供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氧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件“蓝色的外套”,才有了我们可爱的家园,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一颗生命之星——地球。那么,地球的这件衣裳——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气的形成
46亿年前,发生了一次超新星大爆炸,形成了太阳系,同时也诞生了地球。地球在形成之初,存在着原始大气——主要是由氢和氦组成。但是氢和氦不久就被太阳风吹散到宇宙空间去了。后来地球上频繁出现火山喷发和最初的造山运动,原本被囿于地壳之内的气体逃逸到了地球表层,形成次生大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气及水蒸气。
次生大气中较轻的氢气和氦气大部分散逸到宇宙空间,其他气体在太阳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下经历了七十二变:水被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散失,氧气留下来,并与地表岩石或其他物质结合成氧气化物;氨气被分解成了氢气和氮气,氢气散失,氮气留下来;甲烷分解成氢气和碳,氢气散失,碳留下来;碳和氧气又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早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很低,二氧化碳占的比重较大。甲烷、氢气、氨气等在紫外线作用下合成了一些最早的有机物,这一切条件都为生命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终于,在约20亿年前出现了原核生物——蓝藻,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蓝藻的光合作用开始了大气层中氧气的最初积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在蓝藻等植物的作用下,慢慢地发生着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变得多种多样,动物也不断进化。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而动物则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动、植物对大气互补的两种作用改变着大气的组成。后来,动、植物繁殖旺盛,它们腐烂遗体中的蛋白质,一部分直接分解成氮气,另一部分在硝化细菌和脱氧细菌的作用下,也变成了氮气。氮气不活泼,逐渐在大气中积累下来,成为大气中最主要的成分。经过亿万年的演化,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的现代大气。
地球的保护伞
设想你在某一个朗朗的晴天,躺在柔软的草地上,看着天空上悠闲自在的云朵,你是否想知道白云的后面是什么?天空中的那朵棉花糖到底有多高?那么你已经在向自然探寻:大气层到底有多厚呢?
现代测量表明从地球的表面起,大气层向上延伸了400多千米。你会忍不住惊叹:大气层原来这么厚啊!其实不然。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大气层的厚度比鸡蛋内膜的厚度还要薄。
但是,大气层对我们来说却是极其重要的。它是生命的摇篮,孕育了人类的现代文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呼吸的空气,而且还起到了调节地球温度的作用,使我们免受严寒和酷暑的考验,并保护我们不受宇宙射线辐射的伤害。可以说,没有大气层就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也不会出现各种丰富多彩的、奇妙的天气现象,地球将会像月球和水星那样是一片荒芜和死寂。
广角镜:没有大气层的星球——水星
水星形成于46亿年前,是最小的一颗类地行星。在它形成之初,曾经经历过彗星和小行星的轮番撞击。由于缺乏大气层的缓冲保护,行星的整个表面都受到了严重的撞击,形成了巨大的坑穴。这段时间也是水星上火山活跃的时期,因而这些坑穴被来自内部的岩浆填满,像月球上的“海”那样,形成表面平滑的平原。
水星从外观上看很像月球。它的表面有许多的坑穴,没有天然的卫星,没有真实的大气层。正因为如此,使得它毫无保护地暴露在太阳辐射之下。白天,它的表面温度可高达430℃,晚上温度却会降到零下180℃。
水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其表面温度,朝向太阳的一侧可以高达400℃,背向太阳的一面可达一173℃。水星的位置和环境给我们的勘测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因此也阻碍了我们对水星的进一步了解。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于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探测了水星,这三次近距离的探测给地球发回几千张照片,描绘出45%的水星表面图。这些照片成了我们了解水星的珍贵资料。第二艘拜访水星的宇宙飞船是信使号,这次的探测,帮助我们完成了另外30%的表面的探测。因此水星还是我们有待探索的邻居之一。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