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诗歌和散文,少年成名,创作活力历久不衰,以清丽宏阔的散文风格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已出版各种著作七十余种。四十年文学路,世事万变,潮头转向,赵丽宏的创作不跟风、不媚俗,始终坚持着文学的本真和独立的创作理念,求真、求善、求美,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觅纯真。
本卷汇集了赵丽宏数十年来的读书随笔和序跋精粹,凝结着一个专业读书人的灵心慧眼和明辨深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赵丽宏文集(卷5又见故人来)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丽宏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丽宏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诗歌和散文,少年成名,创作活力历久不衰,以清丽宏阔的散文风格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已出版各种著作七十余种。四十年文学路,世事万变,潮头转向,赵丽宏的创作不跟风、不媚俗,始终坚持着文学的本真和独立的创作理念,求真、求善、求美,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觅纯真。 本卷汇集了赵丽宏数十年来的读书随笔和序跋精粹,凝结着一个专业读书人的灵心慧眼和明辨深思。 内容推荐 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作者赵丽宏自比“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与沉着”。 本卷是读书随笔,汇集作者数十年来的读书感想和各类序跋,因书而遐思,因书而沉醉,是一个读书人丰厚的收获。 目录 自序/1 躲进书里/1 背影/8 鹰/15 黑色的沉默/19 人物绘画/25 夜莺/28 美丽的孤寂/30 鱼骨/32 秋叶/34 面对永恒/37 爱之魔力/40 真幻之间/44 遥远的叹息/48 教皇·作家·总统/52 人和兽/55 心灵的芦笛/58 诗人大冈信/62 愿你的枝头长出真的叶子/66 我印象中的散文家们/71 我喜欢的十本书/78 心灵是一个幽邃的花园/81 生命是曲折的/108 关于《瓦尔登湖》/111 品文札记/113 旧书题跋/131 鸟儿飞去又飞来/149 莱辛,你不必担忧/152 又见故人来/155 小品和大师/160 音乐塑造人生/168 巍峨的托尔斯泰/171 随读三则/173 炉火纯青/178 不熄的暖灯/181 巴金的春天/185 生命的脚印/188 真的追寻/191 倾听未来/193 常青的绿叶/198 时间老去,诗心不朽/203 他高举着燃烧的心/207 一个真挚的人/216 历史的回音壁/219 洪钟长鸣/221 文学的前景/224 文学,有一颗年轻的心/227 散文的“起承转合”/232 《珊瑚》跋/237 《生命草》跋/242 《诗魂》自序/245 《维纳斯在海边》自序/248 《爱在人间》自序/250 《人生遐思》跋/256 《玛雅之谜》自序/259 《沉默的冬青》自序/262 人类的骄傲/264 关于散文的随想/266 《岛人笔记》跋/270 《白夜之旅》跋/272 《赵丽宏散文诗选》跋/274 《抒情诗151首》自序/275 《抒情的回声》自序/278 《艺品》跋/281 《至善境界》自序/283 《超越生和死》自序/285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自序/288 《浮出忘川》自序/290 《人生韵味》跋/292 《喧嚣与宁静》自序/295 《赵丽宏散文自选集》序/297 《青春之翼》自序/300 《晶莹的瞬间》自序/303 《当代名家散文精品文库·赵丽宏卷》后记/307 《挑战罗布泊》序/308 《心里的珍珠》自序/311 《拨动心弦》自序/314 《岛人笔记》日译本序/316 《在岁月的荒滩上》自序/318 《天堂就在你身边》自序/321 我为什么写作/323 《鸟痴》自序/327 《人生是一本书》自序/329 《读书是永远的》自序/331 致音乐/333 《我想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自序/335 《莫扎特的造访》自序/337 《日晷之影》自序/339 《唯美之舞》自序/341 《艺术人生》自序/346 《会心一笑》自序/348 《赵丽宏序跋集》自序/350 《记忆中的光和雾》跋/354 神奇的旅行/356 《灵魂的故乡》自序/358 《时间断想》自序/360 “玉屑”之引/361 “玉屑”的告别/363 《中国现代短诗选》序/365 《青春散文选》序/368 《中国当代短诗选》序/371 驼铃和桅樯/373 走自己的路/378 水晶的折光/380 诚实的挚爱/383 《大陆抒情散文选》序/386 生命的交响诗/388 年轻的自白/391 《永远的三峡》序/394 两种声音的融合/396 良心和责任/399 展心扉而纳天下/403 为你打开一扇门/406 人性的反光/410 《当代美文百篇》序/413 《新月丛书》总序/416 心灵的咏叹/419 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杀/425 给你一个惊喜/428 生命的呐喊/431 追溯历史的奇径/435 希望的体验/440 生命的颂歌/442 上海的表情/444 《中国山水》序/447 有生命的城市/449 心源为炉笔端为炭/452 海纳百川的胸怀/458 吟君诗罢看双鬓/461 遥向海天寄心怀/465 艺术情思/468 《散文玉屑》序/471 天地间的智慧和情感/473 墨韵和心迹/477 观照万类生灵/479 城市的心跳/480 诗在人间/482 山水间的浪漫诗史/484 汉英对照《菜根谭》序/487 大地的心声/489 为母亲河歌唱/491 附录:赵丽宏著作目录/493 试读章节 鹰 他的眼睛浅蓝色,含着灰色的浅蓝。不大,却有些深不可测。别人讲话时,他似乎心不在焉,微蹙着眉峰,将蓝灰色的目光定定地落在高于听众头顶的某一个未知点上。这目光很锐利,似能穿透一切。然而当他手中的烟蒂以袅袅上升的烟缕遮断视线时,这目光便有些模糊起来。模糊自然只是瞬间,烟缕散去,锐利的蓝灰色依然越过众人头顶射向远处,无法断定这目光为何思索和寻觅。 这目光使我想起了鹰。我没有见过高飞在天的鹰的眼睛,但我想它们的目光大概就是这样,遥远的目标一旦出现,没有任何东西可阻挡它们探寻的目光。 这是苏联诗人叶甫图申科。 来访的四位苏联作家中,他的年纪最轻,他的名气也最大。大概是因为年纪最轻的关系吧,他总是走在后面,总是先坐在一边一言不发地听别人说。越是沉默,他的神秘的吸引力便越强烈。那双蓝灰色的锐利的眼睛是一双诗人的眼睛。 我坐在离他三米的地方默默地观察他。他的眼睛深深地吸引了我。他没有像别人那样微笑着用亲切友善的目光在周围的人脸上扫来扫去,只是沉醉在自己的冥想之中,举在手中的香烟也难得往嘴里送,似乎想让那永不凝固永不定形的烟缕随着思绪飞……那双蓝灰色的眼睛在看什么想什么呢? 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这里的报纸上为他起的绰号:“阿飞诗人。” 我直到现在还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要给他这么一个绰号。即便写过几首骂中国的诗。也不该是“阿飞诗人”呀!不过,撇去“阿飞”这个词儿的贬义,似乎还是有点意思的,至少和我此刻的联想有关系,我不是觉得他的眼睛像鹰么!鹰是会飞的。 轮到他讲话了。他微笑,蓝灰色的目光立即变得温和亲切,不再锐利,不再深不可测。于是,他不再像鹰。话极其简短,友好的情感洋溢在每一个词汇中。不必作任何解释,在那些微笑的声音里,历史的阴影烟消云散了…… 讲完话,他用缓慢的动作从藏青色的西装口袋中掏出几张纸——这是他的诗稿。蓝灰色的目光复又锐利,复又深不可测。只是这目光不再射定在一点上,它默默地扫动着,在每一个凝视着他的中国作家脸上停留极短促的瞬间,不断地从一张脸移向另一张脸,目光和目光无声地撞击,有火花在静默中闪耀…… 和我的视线接触时,他似乎停顿得长了一些。也许是过于专注的谛察使我的目光变得异样了。他微微地点点头,严峻中掠过一丝含义深长的微笑。我也以微笑点头作答。而他的目光已经移向别处…… 当他的声音突然在静静的大厅里出现时,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这声音,决不同于他先前说话的声音。这是一种浑厚、深沉、带着金属声的音响。这声音带着奇妙的节奏从他的口中射出,生机勃勃地回荡在大厅里,弹跳在四壁之间,震动着每一个听者的耳膜,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语言是陌生的,节奏和旋律却似曾相识。他的声音忽而高,忽而低,忽而箭一般直射向远方,忽而又云一般在原地悠悠回旋。我突然想起几年前坐船过长江三峡时看见的一只鹰,一只孤独的峡鹰,我用高倍望远镜追掠了很长一段时间,它飞翔的姿态强烈地描绘在我的记忆中。它稳稳地展开黑色的翅膀,迎着呼啸凛冽的江风,用一种孤傲而又沉着的姿势向前飞,有时候它的翅膀一动不动,以极慢的速度在我头顶滑翔,有时候它奋力振动翅膀一直旋入云霄。当我以为它已经远走高飞不再复回时,它又突然从天而降,扑向汹涌起伏的江面,不可思议地停落在浪涛和旋涡之间……你无法预见它飞翔的轨迹,然而你的视线却不得不被那对黑色的翅膀吸引,你的心绪也不得不随之起落跌宕。在他的声音里,那只神出鬼没的峡鹰仿佛又在我眼前出现了…… 毫无疑问,这是真正的诗。在飘忽的旋律中我体会到了他的深沉,在音乐般的节奏中我触摸到了他的激情。我甚至仿佛看见了那对黑色的翅膀,正稳稳地展开着,自由自在地在冥冥之中翔舞。 根据翻译,这是一首表现都市和乡村生活的诗,两种差别极大的生活被巧妙地交织在一起,都市的烦躁,乡村的宁静,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种种渴望……然而这一切似乎并不重要,那回旋飞翔在空间的声音所传达的情绪和画面,远比翻译出来的内容要丰富。文字的诗难译,声音的诗更难译。与其离开了那陌生而动人的声音去咀嚼那些被规定了的含义,不如自己的想象追踪那声音,只要打开心灵的门窗,陌生和遥远在最初的瞬间便会发生极然相反的转变。 我融化在他的声音里。我的思绪随着他的声音无拘无束地翱翔。天空广阔,然而无处不可抵达…… 他的最后一个音符在空中消失后,大厅里静默了片刻。人们在目送那只神奇的鹰远去,似乎不相信它就这样隐匿到了天边的云雾之中。当掌声轰然而起时,我看见他端坐在人们面前,脸上含着超然的微笑。我突然发现,在此之前,我竟没有注意他的脸部表情。他的光芒四射的声音使其他一切黯然失色了。 会议结束后,我们在大厅外的花园中相逢了。我们握手,像老朋友,他那蓝灰色的眼睛里,丝毫没有咄咄逼人的锋芒。我们一起照相时,一位中国诗人突然凑着我的耳朵说:“知道么,他还拍过电影,演一个飞行员。” 哦,他确实是喜欢飞翔的!P15-18 序言 读书和写作陪伴了我大半辈子。编文集,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文学生涯做一次小结。写作对有些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追求时髦、与时俱进的事业,而我却始终认为,这应该是一件以不变应万变的事。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是我的人生。万变的是世事,是永远花样出新的时尚,不变的应该是一个写作者的心境,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即所谓在喧嚣中寻宁静,在烦扰中求纯真。这几十年,我努力让自己保持这样的心境。 岁月和命运如曲折湍急的流水,蜿蜒于原野山林,喧哗,奔流,定无轨迹。在水中,你可以是浮萍游鱼,随波逐流,可以漂得很远,却不知所终;你也可以是一块礁石,任激流冲击,浪花飞溅,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安静和沉着。我愿意做一块礁石。 我最初的写作,其实是在乡村“插队落户”时的日记。在一间狭窄的茅屋中,在一盏飘忽幽暗的油灯下,一颗年轻的心抒写着对自然的迷恋,对人生的憧憬。那时的写作,不为发表,没有想过要把自己写成一个作家,只是感觉文字和我有缘,写作驱赶了我的孤独,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使我在困苦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四十年来,我的人生曲折起伏,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然而文学一直是我亲密友善的旅伴,写作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编文集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回溯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套文集共五卷,选自我已经出版的数十种散文集,也有一部分近期新作。卷一《遗忘的碎屑》,是我对历史,对生活,对亲情的思考和描绘,其中有我曲折的人生轨迹;卷二《记忆和遐想》,大多为抒情和哲理意味较浓的散文,包括一些散文诗,撷鸿爪片羽,咏风花雪月,是我对天地万物的谛察和赞叹;卷三《异乡的天籁》,是我云游天下的屐痕,我不想简单地把这些文字称之为游记,因为我的情感和思绪常常比笔下的风景飞翔得更远;卷四《为石头流泪》,收入谈论艺术的散文,内容兼及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曲等,是一个门外汉对艺术之美的追寻和向往。卷五《又见故人来》,是读书随笔,汇集我数十年来的读书感想和各类序跋。我一直以为,我的所有专业,都是临时的,唯有作为一个读书人,是永远的,一息尚存,读书不止,此卷文字,是一个读书人的收获。这五卷文集,只是我四十年来写作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很多文字无法收入。原本应有诗歌卷,最近上海文化出版社已出版我的两卷诗选,所以本套文集不包括诗歌,也没有收入我的报告文学、小说和剧本。 关于文学和写作,四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探索,也时有表达,在这篇短序中,不想再罗嗦,读者自可在我的文字中窥得作者心迹。 2010年4月4日于四步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