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和兴文化编写的这本《百战奇略》解读了这部奇书,是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课外知识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战奇略/青少年品读国学精萃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百战奇略》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和兴文化编写的这本《百战奇略》解读了这部奇书,是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课外知识读物。 内容推荐 《百战奇略》从其问世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它不仅开创了中国古代运用通俗语言著书立说的先例,而且为进一步传播古代军事思想和活跃军事学术,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兴文化编写的这本《百战奇略》解读了这部奇书。 本书可以让广大读者学习到古人的非凡智慧和谋略,并为喜爱兵法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材料。 目录 《百战奇略》 卷一 计战 谋战 间战 选战 步战 骑战 舟战 车战 信战 教战 卷二 众战 寡战 爱战 威战 赏战 罚战 主战 客战 强战 弱战 卷三 骄战 交战 形战 势战 昼战 夜战 备战 粮战 导战 知战 卷四 斥战 泽战 争战 地战 山战 谷战 攻战 守战 先战 后战 卷五 奇战 正战 虚战 实战 轻战 重战 利战 害战 安战 危战 卷六 死战 生战 饥战 饱战 劳战 佚战 胜战 败战 进战 退战 卷七 挑战 致战 远战 近战 水战 火战 缓战 速战 整战 乱战 卷八 分战 合战 怒战 气战 逐战 归战 不战 必战 避战 围战 卷九 声战 和战 受战 降战 天战 人战 难战 易战 离战 饵战 卷十 疑战 穷战 风战 雪战 养战 畏战 书战 好战 变战 忘战 《将苑》 兵权 逐恶 知人性 将材 将器 将弊 将志 将善 将刚 将骄吝 将强 出师 择材 智用 不阵 将诫 戒备 习练 军蠢 腹心 谨候 机形 重刑 善将 审因 兵势 胜败 假权 哀死 三宾 后应 便利 应机 揣能 轻战 地势 试读章节 谋战 【原文】 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日:上兵伐谋。 春秋时,晋平公①欲伐齐,使范昭往观齐国之政。齐景公觞之。酒酣,范昭请君之樽酌。公日:“寡人之樽进客。”范昭已饮,晏子②撤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而起舞。谓太师日:“能为我奏成周之乐乎?吾为舞之。”太师日:“瞑臣不习。”范昭出。景公日:“晋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日:“观范昭非陋于礼者,且欲惭吾国,臣故不从也。”太师日:“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唯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晋平公日:“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得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仲尼日: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 【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557年继悼公位。下文的齐国君是指齐景公,公元前558一前532年在位。 ②晏子:齐国名相,曾使楚,说服楚灵王与齐结好。 【译文】 大凡敌军开始对我方有所图谋,我军就该顺势戳穿它。使对方的阴谋败露进而屈服于我。《孙子兵法》上说:最好的作战方法是挫败敌方的战争图谋。 春秋时期,晋平公想要讨伐齐国,派范昭到齐国探察它的政治情况。齐景公宴请他喝酒。酒喝得兴味正浓的时候,范昭要求用国君酒杯斟酒。景公说:“那就用我的樽给客人进酒。”范昭饮完酒后,又想斟酒喝,晏子却将其撤回,换上原来的酒杯。范昭假装喝醉了,不高兴地跳起舞来,并对齐国太师说:“我想来一曲周乐,如果您能为我伴奏,我就跳这个舞。”太师说:“我(瞑臣,春秋晋盲乐师师旷的自称)没学过这些曲子。”范昭离席,景公说:“晋是大国,来探察我的政况。现在你激怒了大国的使者,这该如何是好?”晏子说:“我看范昭不是粗俗无礼的人,现在又想羞辱齐国,所以我不顺从任之。”太师说:“周乐是天子的乐舞,只有人君才能跳。现在,范昭只不过是个齐国的臣子,却想跳天子的乐舞,所以我不为他伴奏。”范昭返回晋国后报告晋平公道:“齐国不能讨伐。我想羞辱他的国君,晏子知道了;我想违犯他的礼节,太师识破了。”孔子说:不僭越酒席之间的礼节,而能控制千里之外的敌人,这说的就是晏子。 间战 【原文】 凡欲征伐,先用间谍觇敌之众寡、虚实、动静,然后兴师,则大功可立,战无不胜。法日:无所不用间也。 周④将韦叔裕,字孝宽,以德行守镇玉壁。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亦有齐人得孝宽金赂者,遥通书疏。故齐动静,朝廷皆知之。齐相斛律光②,字明月,贤而有勇,孝宽深忌之。参军曲严,颇知卜筮。谓孝宽日:“来年东朝必大相杀戮。”孝宽因令严作谣歌:“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斛也。又言:“高山不推自陨,槲木不扶自立。”令谍者多赍此文遗之于邺。齐祖孝正与光有隙,既闻,更润色之。明月卒以此见诛。周武帝闻光死,赦其境内,后大举兵伐之,遂灭齐。 【注释】 ①周: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为北朝之一。557年宇文觉取代西魏称帝建北周,定都长安。577年灭掉北齐,统一华北。581年为隋所取代。下文中的北齐也是北朝之一,为高洋取代东魏后称帝所建。②斛律光:北齐著名将领,时任左丞相,长期投入抵抗北周的战争,,572年为北齐后主高纬所疑忌,被杀。 【译文】 大凡想征疆伐土的,首先要使用间谍来查明敌人的多少、虚实和动静等情况,然后才能兴师出兵。这样,就大功告成,战无不胜。《孙子兵法》上说:作战没有不用间谍的战争。 北周将领韦叔裕,字孝宽,凭借其高尚的品德镇守玉壁(在今山西稷山西南)。孝宽擅长安抚和管理民众,善于收得人心。他派遣到北齐的间谍都很尽心卖力,也有不少北齐人得到了韦孝宽的贿赂,从远方用书信给他通风报信。所以北齐的动静,北周的朝廷都知道。北齐宰相斛律光,字明月,为人贤明又勇敢。韦孝宽深深地畏忌他。孝宽参军曲严,很懂得卜占之术,对他说:“明年齐国国内必定互相杀戮。”孝宽因此命曲严作了一首歌谣说:“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就是一斛。后又作歌谣说:“高山不推自隤,槲木不扶自立”,并让间谍携带很多写有这些文字的传单到北齐都城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广为散布。北齐左仆射祖孝正与斛律光有嫌隙,听到后,更加添枝加叶,斛律光最终因此被杀。北周武帝听到斛律光死的消息,大赦国内,之后大举兴兵讨伐,终于灭掉了北齐。P6-9 序言 “国学”是什么?晚清民国时期的国粹派学者邓实先生曾把“国学”定义为“一国所有之学”。章太炎先生也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由此可见,这些让我国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所有的学问,形成了我们国家民族的性格气质,也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国民的传承涵养。教导我们行为的是孔孟而不是《圣经》,陶冶我们性情的是李杜而不是莎士比亚。所以决定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的,从法律意义上说也许是国籍,而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就在于你是否受到了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国学”的熏染。国学,国家,国民这三者实际上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这也是“国学”之所以重要,并应当向青少年进行普及的原因。 然而,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辽阔幅员的文明古国,在如此广袤的疆域之上和绵长的历史之中所产生的“一国所有之学”,其内容实在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令人望之茫然。承载学问的实体当然就是书籍。所以为了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就很有必要对书籍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于是就诞生了一门古老的学问一一目录学。从汉代刘歆的《七略》,历代正史里的《艺文志》和《经籍志》,最终形成了对古代典籍的经、史、子、集这四部分类法。清代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个分类法,来分别并保存上古以来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典籍的。 虽然有了前人的眼光方法和工作基础,但是如何从其中撮其精要,并选择适宜的向青少年进行普及,以便他们以有限时间和精力,能够最大程度的了解“国学”的全貌,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经,在古人看来,是所谓“万世不易之法”。“经者,常道也。”我们现在说的“经常”,还保留着这个意思。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主要包括儒家最重要的一些经典及历代对这些经典的最重要的阐释和解说。这些经典,古人认为是对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实践的最重要的指导。在这部分,我们选择了《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孟子》等等。 如果说“经”是“万世不易”的“常道”,那么在古人看来,“史”则体现了变动不居的形态。“经”是高悬的理想和目标,是应然;“史”是流动的现实和轨迹,是实然。古人的理念里经史是不可以须臾分开的,所以说“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考虑到青少年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我们特意将传统中最重要的史传‘改编成故事的形式,并以白话文改写,有《二十四史精华》和《资治通鉴故事》等等。 子部包含了没有进入经部的儒家重要学者的典籍和其它诸子百家学者的著作。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最富有竞争力和原创性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极富创造力的天才学者及其学派。他们的学说补充了儒家学说的不足,丰富了古人的思考和实践。从中,我们精选了《道德经》、《庄子》、《荀子》、《孙子兵法》等等。 集部则是主要收集历代著名的文章和诗词曲赋等,大概可说是现代学科中文学的范畴。作为言情体物、涵咏性情,提高个人修养也是大有裨益。这个部分内容也很广博,我们精选了《楚辞》、《古文观止》等等。另外像《唐诗三百首》、《百家姓》等也都归入了此类。 编撰这套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发青少年对“国学”的热情,我们也非常希望这套书能够在新的时代,帮助青少年熟悉经典,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编者 2011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