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父亲离世的不幸童年
在徽州绩溪县内有一个湖里村,村里住着姓胡的族人,胡家以前是一个名门望族,族中有很多人都曾经做过官。然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由于满族贵族经常对汉族官吏进行威胁和迫害,胡家祖上那些做官的人逐渐受到排斥,都被赶出了朝廷。胡家从此便开始衰落下来,当年的风光也都烟消云散了。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在一个名叫胡鹿泉的人的家中,第三个孩子诞生了。他依照辈分,将这个新生儿取名为胡光墉,字雪岩。胡鹿泉也曾读过几年的书,但他体弱多病。为了给他治病,祖上留下来的家产都快被用完了,然而,他还是离开了人世,那时小雪岩才7岁。
小雪岩的母亲张氏(胡鹿泉的偏房)自从嫁到胡家之后,大妻就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现在丈夫去世了,大妻便将一腔的怒火都泼洒在她身上,说她克夫,是她害死了自己的丈夫;对她不是辱骂就是殴打。然而,最让她不能忍受的就是小雪岩经常会受到大妻所生的一子一女的欺负。
有一天,大妻吩咐张氏把衣服拿到绩溪边去洗洗。当时正值冬月,张氏害怕天太冷会把小雪岩冻坏,就将他一人留在了自己的房中。不曾想到,洗完衣服回来的时候,小雪岩已经不在房中了。她在院子里四处寻找,最终也没有见到人影。心急如焚的张氏跑去问大妻,大妻却推说不知道,于是,张氏便急忙跑到外面去寻找。
张氏大声呼喊着小雪岩的名字,从村前找到村后,直至半夜也没有找到。第二天的中午,张氏昏死在绩山上,一个好心人看见了,将她背回家中。然而,大妻对她却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别说吃饭了,就是连口茶汤也没有。一位名叫魏知孝的乡贤因此被惹怒了,便与几位乡邻一起去找到了胡家的族长理论是非。
由于众乡邻的情面不好违背,族长只好找到胡家的大妻,逼她立刻说出小雪岩的下落。面对众人,大妻非常恐惧,说小雪岩可能被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带到城里去玩了,具体的她也不知道,因为她的儿子和女儿到现在也没回来。于是,众人逼着大妻立刻进城去寻找,如果找不到,就将她送给官府查办。大妻十分害怕,诺诺连声,在两个乡邻的陪同下,进城去寻找小雪岩以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原来,大妻指点自己的儿女趁张氏不在家的时候,把小雪岩骗到城里那个不务正业的舅舅家中,然后让舅舅找人贩子将小雪岩卖得远远地,最后再逼张氏改嫁,这样他们就可以将全部家产独吞了。
然而,聪明的小雪岩在半路上趁着哥哥姐姐休息打盹儿之际,悄悄地将拴在腰间的绳子解开,溜进山里跑了。
小雪岩由于年纪尚小,而且又是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山里穿梭,不一会儿就有点懵了,只顾着朝前行走。夜幕开始降临,小雪岩害怕极了,便一个劲地往山上爬,爬着爬着,不小心将一块石头蹬掉了,他也顺着石头从山上滚了下来。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他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托住了。
小雪岩将眼睛睁开一看,面前站着一位白胡子老道。小雪岩曾经跟随着母亲一起去过道观为父亲讨药,所以看到面前这位出手相救的人便知道是位道长,于是学着母亲的样子,双腿跪在地上说:“多谢道长的救命之恩!”
老道长不可思议地眨了眨眼睛,心里暗自想到: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年纪这么小就居然知道称我为道长,便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呀,家住在哪里,为何一个人进山?”于是,小雪岩就将母亲在溪边洗衣服,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欺负他,把他从家里骗出来捆住他,在半路上他偷偷逃跑的事告诉了老道长,还对道长说自己家住在绩溪县的湖里村,娘看不见他一定很着急。由于天色已晚,老道便对小雪岩说:“你看已经这么晚了,山路也不好走,不妨先在我的道观里住一宿,明天我再将你送回家。”
老道长带着小胡雪岩回到了自己的三清观,吃过晚饭后,二人便都在灯下坐着,这时老道长才仔细地打量了小胡雪岩一番,他见这孩子的眉宇间透露着灵气,不禁感到非常惊奇,于是便问道:“小娃娃,你知道你自己的生辰八字吗?”
老道长想,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也许心里就记着吃喝玩乐,这些不一定会记得,谁知小雪岩开口说:“我母亲曾跟我说过,我是在丙辰年丙寅月丙卯日丙午时出生的。”
老道长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掐指一算,惊讶地瞪大了双眼,又将小雪岩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说道:“怪不得小官人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你是个大富大贵之命呀,将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功成名就的。”说完之后,竟然朝着小雪岩深深地做了一揖。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哥哥和姐姐由于没有看好小雪岩,让他逃跑了,不敢回家,便将就着在路旁找了一间小旅馆住一夜。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