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魔幻小说中的巅峰之作,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真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富有反叛精神且嫉恶如仇的神猴孙悟空,好吃懒做、自私狡猾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和尚,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道路,面对难以想象的种种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和情谊。作者丰富的知识与惊人的想象力、非同一般的幽默感和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游记(青少版)/拓展阅读书系/成长书架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吴承恩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魔幻小说中的巅峰之作,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真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富有反叛精神且嫉恶如仇的神猴孙悟空,好吃懒做、自私狡猾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和尚,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道路,面对难以想象的种种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和情谊。作者丰富的知识与惊人的想象力、非同一般的幽默感和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 内容推荐 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孙悟空的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本书是《西游记》的白话缩写版,在保留了原著精髓的前提下,删繁就简,留取精华,并配以精美插图,希望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领略这部经典著作的神奇魅力。 目录 第一回 美猴王横空出世 / 1 第二回 拜师菩提老祖 / 5 第三回 喜得如意金箍棒 / 11 第四回 悟空大闹冥王殿 / 17 第五回 天宫里当个弼马温 / 21 第六回 自封齐天大圣 / 25 第七回 搅乱蟠桃会 / 31 第八回 十万天兵捉大圣 / 36 第九回 二郎神变戏法 / 41 第十回 大闹天宫 / 46 第十一回唐僧踏上取经路 / 51 第十二回悟空逃出五行山 / 55 第十三回摘不下来的金箍儿 / 59 第十四回 小白龙变白马 / 63 第十五回 宝袈裟被偷 / 68 第十六回 孙悟空大闹黑风山 / 75 第十七回 高老庄收猪八戒 / 81 第十八回 黄风岭唐僧受难 / 87 第十九回 流沙河冒出个沙和尚 / 93 第二十回 猪八戒娶媳妇 / 99 第二十一回 五庄观偷吃人参果 / 105 第二十二回 三打白骨精 / 111 第二十三回 唐僧变老虎 / 117 第二十四回 大圣归来 / 123 第二十五回 平顶山收服金银角 / 129 第二十六回 乌鸡国的青狮兽 / 135 第二十七回 收服红孩儿 / 141 第二十八回 龙太子霸占黑水河 / 147 第二十九回 车迟国斗三妖 / 153 第三十回 大战金鱼精 / 159 第三十一回 法力无穷的金刚圈 / 165 第三十二回 女儿国唐僧遇险 / 171 第三十三回 真假美猴王 / 178 第三十四回 三借芭蕉扇 / 184 第三十五回 黄眉怪吃西瓜 / 190 第三十六回 孙悟空偷铃铛 / 196 第三十七回 七只蜘蛛精 / 203 第三十八回 狮驼洞三魔头 / 209 第三十九回 比丘国除怪救婴儿 / 215 第四十回 无底洞里的老鼠精 / 221 第四十一回 灭法国乱杀和尚 / 227 第四十二回 狡猾的豹子精 / 233 第四十三回 凤仙郡悟空求雨 / 239 第四十四回 九头狮子怪 / 246 第四十五回 悟空恶斗犀牛精 / 252 第四十六回 玉兔精下凡报私仇 / 258 第四十七回 寇员外起死回生 / 265 第四十八回 雷音寺取得真经 / 271 试读章节 第一回美猴王横空出世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被分成了四大部洲,分别叫做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东胜神洲有个傲来国,在傲来国的海上,有一座花果山。花果山是山脉之祖,巍峨地耸立在大海上,怪石密布,气势夺人。山上遍布奇花异草,珍禽走兽,绿意盎然,四季常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地。 在花果山的山顶,矗立着一块三丈六尺五寸高、三丈四尺宽的仙石,上面有九窍八孔,周围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一些灵芝和兰花生在石头下面。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块石头就立在山顶,饱经风吹日晒、日月变迁,时间一长,渐渐有了灵性。 一天,石头突然裂开,从里面蹦出一个圆球状的石卵,从山上滚下来,遇风后变成了一只石猴。虽然是石猴,却五官俱全,四肢齐备,不一会儿就学会了行走,身手矫健。而且,他的眼睛还发出耀眼金光,直冲云霄。 金光一直射到了天庭里,玉皇大帝坐在灵霄宝殿,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命令千里眼和顺风耳赶到南天门,观察人间的情况。 千里眼、顺风耳奉旨查看完毕,返回灵霄宝殿,对玉皇大帝说:“禀告玉帝,这金光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一个石猴发出来的。陛下放心,只要它喝了人间的水,吃了人间的食物,就不会再发出金光了。”听完两个人的话,玉帝回答说:“这石猴是汲取了天地的精华降生的,不足为奇,不用管他。” 石猴出世后,很快学会了行走跳跃。他终日生活在花果山里,饿了就摘山里的果子,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与狼为伴,与虎豹结群,与鹿为友,与猴为亲,晚上睡在石崖下面,白天就在山中玩耍,游览山峰,钻探洞穴,无忧无虑地生活了许多年。 一天,天气酷热难当,石猴和一群猴子们一起,躲在松阴下面嬉戏避暑,只见有的猴子在树间跳来跳去,攀爬嬉闹,采花觅果;有的玩弄石子和沙子,刨沙坑、堆沙雕;有的追蜻蜓、扑蚂蚱,扯藤条编帽子;还有的坐在那里捉虱子、捋毛发,一派热闹景象。玩了一会儿,几只猴子提议去山涧里洗澡。于是,一群猴子前呼后拥,有说有笑地来到了一个山泉旁。 猴子们洗完澡,见泉水不断地从山顶上冒出来,十分好奇,纷纷说:“这些泉水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们现在反正也没事,不如就顺着泉水找上去,看看这泉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于是,猴子们结伴而行,连跑带爬,一起去山上寻找水源。最后,它们来到了一条瀑布前。只见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声如雷震,白色的水花挂在眼前,就像一条珠帘。猴子们张望了一番,兴奋地拍着手说:“这水真好!原来这瀑布的水直通山脚,汇人大海了。”这时,一只猴子站出来说:“瀑布是找到了,但不知这水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谁要是有本事钻到这里面,找到水的源头,并且不伤身子,安全地走出来,我们就拜他为王。”话音刚落,石猴从猴群里跳出来说:“我去里面瞧瞧!” 石猴纵身一跃钻进瀑布,游过水帘,才发现瀑布后面并没有水,却有一座宽敞的铁板桥。石猴爬上桥,东瞧瞧西看看,在桥中间看到一个石碑,上面写着一行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再往里走,发现桥对面有个山洞,进去一看,里面既宽敞又凉爽,而且竟然还有石头做的桌子、椅子、床、锅灶、酒碗,角落里生长着竹子、梅花,香气扑鼻。 看到洞中的景色,石猴非常高兴,觉得这实在是个好地方,于是急忙跳出水帘洞,对猴子们说:“太好了!太好了!”猴子们把石猴团团围住,问瀑布后面有什么东西,水深不深。石猴回答说:“里面没水,是一座铁桥,桥后面是个山洞,里面什么东西都有。”众猴不解,好奇地问里面究竟有什么,石猴说:“这条瀑布就像一道门,把里面的景色挡住了。石桥上有块石碑,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桥后面有花有树,是一个石洞,石洞里有石床、石凳、石碗、石盆、石窝、石灶,宽敞阴凉。我看里面住上千百个弟兄都不挤,大家都搬进去住吧,省得在外面挨热!” 猴子们听了石猴的话,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说:“那你现在就带我们进去吧!”于是,石猴大喊一声:“都跟我来!”说完便钻进了水帘里。剩下的猴子,胆大的也跟着跳了进去,胆小的抓耳挠腮,磨磨蹭蹭地也跟了进去。穿过水帘,猴子们发现后面果然别有洞天,于是便争抢着抬石凳、搬石床,忙得不可开交,生怕自己看到的好东西被别人抢走了。 石猴见状,随即说:“各位啊,刚才在洞外面大家说得好好的,只要有一个人进到洞里并毫发无损地钻出来,就拜他为王。现在我进去又出来,将你们带到了这样一个阴凉舒适的住处,你们怎么还不拜我为大王呢?” 听完石猴的话,众猴纷纷跪在石猴跟前,拜他为“千岁大王”。石猴喜不自禁,顺势坐上石洞中间的石座,真的成了这群猴子的大王。从此,石猴将“石”字隐去,自称美猴王。 之后的日子里,美猴王就带着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猴子住在水帘洞里,白天出去采摘野果、游玩嬉戏,晚上便在洞里休息。如此往复多年,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不是神仙,胜似神仙。P1-4 序言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叶,作者是吴承恩。 吴承恩(1501-1582),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少年时代即闻名于乡里。不过,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吴承恩并不顺利,直到四十岁左右才补得“岁贡生”(明清时期,每隔一定的年份,朝廷都会从各府、州、县的秀才中挑选成绩优异者,调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这种人才选拔机制,被称做岁贡),并出任浙江长兴县丞。两年之后,因受他人排挤和诬陷,吴承恩辞掉官职,流寓南京一带,靠卖文为生,晚景凄凉。 吴承恩自幼嗜爱野史和志怪文章,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年的阅读积累,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体会,为他创作《西游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西游记》以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真实历史为蓝本,参考了《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资料,历时七年创作而成。小说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为主线,生动描述了取经过程中的一系列故事,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引人人胜,夸张、比喻、讽刺等创作技巧大量运用,使得小说极富感染力。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想象,塑造了叛逆不羁、有情有义的“美猴王”孙悟空的不朽形象,无论在思想境界还是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除此之外,可爱、世俗的猪八戒,忠厚、本分的沙和尚以及善良却懦弱无能的唐僧形象,也深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作者通过严谨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神话世界,并通过其中或荒诞或魔幻的故事情节,间接地映射和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以白话文为主,语言生动活泼而具有节奏性,自成书伊始,深受读者喜爱,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英国大百科全书》写道:“十六世纪中国作家吴承恩的作品《西游记》,即众所周知的被译为《猴》的这部书,是中国一部最珍贵的神奇小说。”书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唐三藏、沙和尚、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艺术形象,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无法抹去的经典。 书评(媒体评论) 经典著作的优秀改写,在世界文化先进、关怀儿童阅读的国家,是一个不停止的现代做法,是一个很成熟的出版方式。 我们也可以很信任地让我们的孩子们来欣赏中国的这一套“新经典”,给他们一个简易走近经典的机会。——梅子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