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浩然正气程儒香》、《“一个人”的抗战》……这本《节(气节如山)》(作者于永玉、胡雪虎)是其中一册,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
这本《节(气节如山)》(作者于永玉、胡雪虎)是其中一册。
《节(气节如山)》收录了《浩然正气程儒香》、《“一个人”的抗战》、《鲁迅舍身悼亡友》等故事。
文天祥(1236—1283年),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初名云孙,字天祥。文云孙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遂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是南宋民族英雄,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就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13世纪,蒙古族在中国北方兴起,在灭了金朝后,又把兵锋指向南宋。
宋恭帝德□元年(1275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局面不可收拾,朝廷无奈之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
文天祥此时正在外地做官,得到勤王消息后,立即捐献家产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平江府知县,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各奔前程。垂帘听政的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元军最高统帅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奉命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和皇帝赵□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结束战局。文天祥宁死不屈,坚决不上伯颜的当,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到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趁守军疏忽,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景炎元年(1276年)5月26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赵星任命为右丞相。
文天祥对朝中大将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宰相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指挥抗元。不久,文天祥又先后转移到汀州、漳州、龙岩、梅州等地,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景炎二年(1277年)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以重兵进攻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但这些胜利已不能改变大局,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只得收容残部,退往循州(今广东龙川西)。祥兴元年(1278年)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驻□山,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无奈之下,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被张弘范押往压山。当时,张世杰抱着小皇帝赵罡驻守压山,已是穷途末路,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触动,因为他也是投降元军的宋将,就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张世杰、陆秀夫兵败,陆秀夫背负赵星投海而死,南宋在□山灭亡,张弘范向元世祖忽必烈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投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投降元的宋恭帝赵□来劝降。文天祥面向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对赵□说:“圣驾请回!”赵□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在狱中受尽了虐待,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退下木枷。
元朝统治者对文天祥很重视,因为他在坚持抵抗的宋军民中威望很高,所以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立而不跪,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瞑,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怎么能吓倒我!”
从此,文天祥开始了牢狱生活。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而他的妻子和唯一的儿子已死于兵乱之中。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朝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
然而,尽管文天祥心肺俱裂,却不愿因亲情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他的罪行被揭发出来,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产、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最贤能?”群臣一致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
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因为元朝收用的降人很多,已习以为常了。文天祥的一些投降元朝的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
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文天祥就义时年仅47岁。他死后,在他的衣袋中发现一首诗:“孔日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后人评价他:“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事业虽无所成,大节亦已无愧”,肯定他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为烈士。
赵罡做皇帝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的拒绝。
于是张蒲不和,导致蒲寿庚投降元朝。张世杰抢夺船只出海,南宋流亡小朝廷只好去广东。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风,帝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并因此得病。左丞相陈宜中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自己前往占城,但后来二王数次召其回来都不返;最后逃到暹罗(今泰国),客死在那里。P14-17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统关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美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