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山黄麻家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克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知本溪之旅

台东知本以温泉和森林游乐区闻名遐迩,节假日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春天时,爸爸只身在台东旅行。朋友说没有去知本,不算来过台东,于是,招待我下榻知本溪岸的东台饭店。

隔天清晨,参加一场座谈会前,我偷空到山崖下的知本溪散步,欣赏附近溪岸的自然景观。阒静、幽深的溪水与洁白、浑圆的卵石相互辉映下,蜿蜒的知本溪看来明亮而优雅。岸边又有浓郁的原始森林烘托,更使它迤逦出台湾阔叶林特有的粗犷与壮丽。

我走到一座防沙坝前,不意发现溪岸旁有一道鱼梯。以前的水坝或防沙坝多半无生态观,兴建后犹如人体的血管遭到堵塞,血液无法正常流动,严重性自可想象。筑坝必须考虑鱼梯的存在,溪水始能畅通无碍。洄游性的鱼虾抵达水坝,无法前进时,才有机会从侧旁的鱼梯继续泅泳,回到上游的家乡,或者下抵河口产卵。

缘于这个认知,日本人占据台湾时期,在溪流筑坝时往往会考虑到加设鱼梯。台湾人开始懂得兴建鱼梯,却是晚近六七年环保意识兴起才有的观念。

在这个偏远的乡野,能够见到鱼梯,我有着莫名的感动。特地爬上水坝墙,阅读建筑的碑文,原来是林务局于1988年竣工的。

但我发现,不知是洪水的冲刷还是游客乱丢垃圾的关系,鱼梯出口的地方,被鹅卵石与许多宝特瓶塞住了。由鱼梯流出来的溪水,最后宛若地下水渗出,鱼虾根本没有上溯或下行的机会。整条知本溪的鱼虾来到此,恐怕都因了这一小小的不幸灾害,无法完成未竟的旅程,溪流本身也不能维续既有的溪流生态。

春天正是繁殖期,鱼虾往来特别活络。不知这个堵塞的情形有多久了。端看手表,离开会还有一个小时,干脆挽起衣裤,锻炼一下体力,将一颗颗重达二三十公斤的鹅卵石挪开。同时,把夹塞在鹅卵石间的宝特瓶、铝罐与塑胶袋捡拾干净。不久,终于清理出一条水流汩汩的小沟渠。溪水从鱼梯奔出的哗哗声,也清楚而畅快地流过我的胸臆。

想到自己来到异乡,意外地,让一条陌生的小溪流重新恢复生命的活力。那天之后的旅行,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

回到台北,看见阿一出门来接我,我也兴奋地抱起他,高举过肩。过去在野外旅行,看多了自然山川的破坏,面对你们,我始终怀有微妙的愧疚感。这回才稍感释怀,隐然觉得终于做了些有益的事,具体地保留下一份小小的财产给你们。冬山河之旅

在兰阳地区,爸爸和何华仁叔叔最喜欢旅行的一个地方,应该是冬山河与兰阳溪在河口交汇、冲刷出来的那一片冲积平原。

这块平原相当开阔,六七年前我们来时,还是一块荒凉的废地。不只有野兔与鼹鼠的踪迹,还有棕三趾鹑、短耳鹗等其他地区较少见的鸟类。天空则不时有红隼鼓翼,如风筝般静止,滑翔于天空,准备掠捕其他小动物。

现在横陈于阿一眼前的,却是一块几近被开垦殆尽的大地。种满了地瓜、洋葱等旱地的农作物。废耕的田逐一消失,动物也少了许多,每次一定发现的红隼,也不在天空滑行。

不过,阿一还是能在那边尽情地跑步,因为那儿没有车子往来,摔倒了,最多也只是沾一身泥巴而已。

有只乌秋站在一辆停放在田埂的脚踏车上。看到阿一跑过去,居然陪飞了一阵。接着,不知为何,很不高兴地飞到另一个枝头怪叫,向阿一发了一顿脾气,大概阿一碍了它觅食吧。

这是乡下的乌秋,栖息环境就是农民的耕作之地。如果是台北的,恐怕就不会如此亲切。在台北,乌秋们都站在高高的电线杆上,偶尔飞下来吃虫,不会跟你这样贴近的。

后来,我们穿过林投丛走到海边。海水正满潮。一只鱼鹰在海面抓鱼,全身潜入水里好几回,结果都扑空而返,意外地把旁边休息的苍鹭吓得引颈竖立,不安了许久。后来,那只可怜的鱼鹰疲惫地没入对岸的荒地去。据说,它整个冬季都在这儿过活。

一般人看到乌秋和鱼鹰的动作,大概以为鸟类在野外自由自在飞行,一定很快乐。但我和何叔叔,两位长期观鸟的人都以为,乌秋和鱼鹰在这里其实活得很辛苦,跟这儿的农民一样。P12-16

书评(媒体评论)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有着等待伙伴到来的浪漫期待。那时多么渴望,日后孩子们也能走进这个美好的世界,甚至跟我一样,有幸受到自然的眷顾,努力以一辈子的探索,跟它密切对话。童年时能够在郊野奔驰,那是我想留给他们最珍贵的财富。

本书以住家旁边的植物山黄麻为名,取其常见而普通,而孩子们的成长却是缓慢如桧木。我们必须等待,给他们各种选择的机会。自然教育的精神原本即该如此,不是要孩子们快速成长。这一系列家书便是在这样的愿景下逐篇产生,简单地阐述了这一阶段的自然观察和感触。

刘克襄

目录

增修版序

初版序

旅行观察篇

 清晨在小绿山

 游泳池

 无尾港之旅

 知本溪之旅

 冬山河之旅

 洒笋寮

 岭脚

 池边的旅行

 背包里的食物

 野溪纪行

 铁路旁的野花

 最早班的火车

 铁路餐盒

 平原之旅

 山里的吉普车队

 冬天的林子

植物篇

 大叶山榄与平埔族

 马拉巴栗树

 木薯

 黄槿林

 福菇

 一个植物学家的台湾之旅

 大树之歌

 大树之死——《大树之歌》续篇

鸟类篇

 小学屋顶上的怪鸟

 喜鹊之旅(一)

 喜鹊之旅(二)

 喜鹊之旅(三)

 我们的邻居,小污

 倒立生活

 猫头鹰

 白色鸭子

 黑冠麻鹭

 皮诺查的家乡

 赏鸟日记

 白鹳×1

 一场鸟类画展

 为什么要赏鸟

动物篇

 没有眼睛的老鼠

 家鼠与巢鼠

 台湾鼹鼠

 贫齿鲸

 抹香鲸

 露脊鲸

 海上的流星

 流浪狗

 四只小狗

 星天牛与绿金龟

 寻找藏羚的人

 沙滩上的兽迹

 如何鉴定鲸鱼

 捕捉方式

 蛇

登山篇

 雪山之旅0

 画家后面的小山

 外木山

 金冻山下

 南湖大山之旅(一)

 南湖大山之旅(二)

 南湖大山之旅(三)

 南湖大山之旅(四)

学习认识篇

 小绿山的第一年

 冬天的观察

 我的自然写作方法

 一本会长大长高的书

 如何聪明地使用野鸟图鉴

 五本自然图鉴

 沼泽原乡

 死亡之书

 一首诗之后

 重读《天地一沙鸥》

 航向异世界

序言

《山黄麻家书》的内容,大致是这两三年来带孩子出外旅行,或者自己经年在野外长期观察的见闻。由于个人对自然观察的酷爱,我对两个儿子所谈的内容,不免有相当强烈的教诲语气和期许。他们现在才满五岁和两岁,当然还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信体的家书。它是未来式的,是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里,从书里衍生的各种议题不断地再思考,和我一样向自然学习更多的东西。

每天陪他们起床、喝奶、更衣、刷牙、洗澡、看书和睡觉,身为一个现代父亲,我当然诚挚地企盼,儿子们日后长大,能像我一样幸运地成为自然观察者。若无缘,亦无妨,只希望在他们的成长里,拥有多一点时间浸沐在自然的怀抱里,这样也是一种福气了。

内容推荐

刘克襄著的《山黄麻家书》以住家旁边的植物山黄麻为名,取其常见而普通,孩子们的成长却是缓慢如桧木。我们必须等待,给他各种选择的机会。自然教育的精神原本即该如此,不是要孩子们快速成长。台湾自然写作开拓者刘克襄于初为人父之际,热切写下自己在岛上的行旅足迹与林野体验,希望以此手札与孩子分享。文字满溢亲情,笔调温馨感人。信手读来,大自然宛如浑厚的父亲之手般拥人入怀,吸吮大自然的呼吸。

编辑推荐

刘克襄著的《山黄麻家书》的内容,大致是这两三年来带孩子出外旅行,或者自己经年在野外长期观察的见闻。由于个人对自然观察的酷爱,作者对两个儿子所谈的内容,不免有相当强烈的教诲语气和期许。他们现在才满五岁和两岁,当然还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信体的家书。它是未来式的,是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里,从书里衍生的各种议题不断地再思考,和作者一样向自然学习更多的东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