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双城记》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是与以往历史小说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人物和大部分故事情节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本书的写作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反映了当时两座城市尖锐的阶级对立和激烈的阶级斗争。作者以虚构人物曼内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将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故事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头绪纷繁。作者采取多种写作手法: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使得故事情节曲折而富有戏剧性,整部小说显得严谨而完整,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能力。《双城记》的风格是肃穆、沉郁的,文中充满忧愤也充满了爱的震撼。
《双城记》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为发生地,反映了当时两座城市尖锐的阶级对立和激烈的阶级斗争。《双城记》作者查尔斯·狄更斯以虚构人物曼内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将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错综复杂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故事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头绪纷繁。
第四章 准备
上午,邮车很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多佛。接待他们的是乔治王旅馆的账房先生,罗瑞先生和他要了一间房,又请了一位理发匠。很快,在邮车上显得很神秘的旅客此时变成了一位老年绅士,一位穿着整洁的绅士。此时,他显得有些拘谨,两手不自在地放在腿上,可以看出,他的腿很漂亮。他甚至还戴了一个卷曲着的、有光泽的亚麻色小假发,他的样子更像是请人来给他画像,他正端坐在那里。他眯了一小会儿,直到送早餐的人将他惊醒。他找到管账的,对他说:“麻烦你们再安排一问房子,是给一位小姐住的,她将在今天准时到达。来的时候她会告诉你找贾维斯·罗瑞,也许会问你关于台尔森银行的人的情况,你就通知我一声。”
“好的,先生。”
吃过早饭,罗瑞先生到海滩散了散步。直到下午,雾气再次渐浓,罗瑞先生看向远处,发现海天茫茫,什么也看不清楚。罗瑞先生的思想渐渐被雾霭蒙上。
晚饭后,罗瑞先生慢慢喝着葡萄酒,不知不觉一整瓶酒见了底。正当他享受着酒后的惬意时,他听到房前窄窄的过道上传来车轱辘的声音,随后这声音就进了院子。
他将手中刚刚倒满酒的杯子放下,很快,就有侍者前来敲门,告诉他有位刚从伦敦赶来的曼内特小姐想与来自台尔森银行的一位先生见面。
“这么快就到了?”
这位来自台尔森银行的先生将头上那奇怪的小假发整了整,随着侍者来到要求见他的那位小姐的房间。走在破旧的土耳其地毯上,罗瑞先生显得格外小心翼翼,唯恐将脚下的地毯再踩出一个洞,一时还以为那位小姐的房间就在自己房间的隔壁呢,直到他走过那两支蜡烛之后,他看到一位大概十七岁模样的小姐正站在桌边迎接他。这是一位很美丽的小姐,她身上还披着一件骑马披风,手中捏着旅行戴的帽子,一头漂亮的金色头发和一双碧蓝色的眼睛。第一眼,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是一个孩子的模样,确切地说是婴儿,他跨过那道隔着他们的海峡,曾将她抱在怀里。
罗瑞先生拉着露西坐下,向她询问了一些关于她父母的情况,最后,罗瑞先生说:“你也知道你父母给你留下的财产不多,你的财产几乎都是你母亲给你留下的,再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可是……”
“可是他还活着,而且我们已经找到了他。虽然变化很大,他几乎成了一个废人,现在由他曾经的仆人照顾。我们现在就去那儿吧,我要确认一下是不是他,而你要去恢复他的生命、爱、责任心,给他休息和安慰。”
她全身颤抖着,有些惶恐,但是又很清晰地表达了她的看法:“我知道,我要看的是他的灵魂!也可以说是他的鬼魂,并不是真正的他。”
罗瑞先生拍了拍抓着他的手,安慰道:“好,好,你已经知道了所有的事情,你很快就要看到他了,这个受尽冤屈的人。一切都会顺利,你很快就能见到他。”
她的声音有些低哑:“我一直都很顺利,并且无忧无虑,但是他的灵毫从来都没有找过我。”
“我得告诉你一件事,”罗瑞先生语气很郑重,“他的名字早就被世人遗忘了,有了新的名字。不要再打听他的真实姓名,那只会给他带来更多的灾难。你以后别提这件事就是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将他接到英国。我是英国人,很安全,并且我的工作单位台尔森银行在法国也有很高的声望,但是就算是我和台尔森银行,也要避免再谈这件事。这是一件秘密的业务。我的委任状、通行证和备忘录,都包含在一句话里,‘死人复活了。’这很好解释。但是,曼内特小姐!你怎么了?”
她不动也不说话,仿佛没有了知觉一般,只是睁着眼睛看着他,双手紧紧地抓着他。生怕伤了她,罗瑞先生没敢将手抽出来,他一动也不敢动,只得大声喊着让人帮忙。
紧接着,一股旋风刮进了屋子,一位满面怒容、全身火红的女人从外面冲了进来。没错,一头红色的头发,一身红色的衣服,还戴着一顶很奇怪的帽子。这女人伸手将他一推,他就趔趄地撞到了后墙上。
“这一定是个穿着女装的男人!”惊魂未定的罗瑞先生靠着墙这样想。
“喂,你们这是干什么?我脸上有什么吗?”这个火一般的女人冲着那些站着的奴役嚷道,“赶紧去将盐、冷水和醋拿来,慢一步我将好好收拾你们。还不赶紧去!”
大家立即奔了出去。那女人小心翼翼地将曼内特小姐放在沙发上,很是内行,嘴里还不断喊着:“我的宝贝!我的鸟儿!”随后又很仔细地将她的头发散开。
“你,穿棕色衣服的那个,”她满脸愤怒地转向罗瑞先生,“你都和她说了什么,将她吓成这个样子?看你将她吓的,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哼,真亏了你是台尔森的老职员。”
这真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罗瑞先生很狼狈地站在远处。
“但愿她能快点儿康复。”罗瑞先生讷讷地说。
“好了也不会感谢你的,你个穿棕色衣服的!”
“那也希望她能好。”在同情与羞愧的复杂情绪下,罗瑞先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陪曼内特小姐去法国的,是你吗?”
“可能性很大!”那个像男人的妇女说,“如果有人让我去,我为什么要留下来?”
这又是不好回答的问题。贾维斯·罗瑞先生默默地走到一边思考去了。 P20-22
世界文学名著是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精彩浓缩,是全人类的智慧之果。它历经千年淘洗,遗存华章,福及人类;它开启心智,滋润生命,陶冶人格,塑造灵魂。它是一种文化底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当今社会,天天网游的同学们不知道大仲马、雨果、托尔斯泰、孔子、司马迁为何许人也的大有人在。他们只知道肯德基、麦当劳、超女快男、青春偶像剧之类。我们应当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读点文学名著,背点精华警句,记点先贤名言家训,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有利于营造学习的氛围,使同学们领悟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见,文学名著阅读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如何用经典名著唤醒天性、唤醒心灵、点燃智慧之灯,又能兼顾同学们学习的现实需要呢?结合当前形势,根据新的教改精神和课程理念,依据当下阅读教学新概念,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特编辑此丛书。本丛书包含世界文学名著、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古典文学名著三大方面,所选篇目均为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学习、理解、热爱世界文学名著,全面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质,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文学修养,丰富审美情趣,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本丛书在传统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加有多个辅助阅读的版块,真正实现“新概念、新阅读”;并且融合现代同学们的学习需要,集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创制出一种有益于同学们人格成长与知识扩充的阅读载体。希望本丛书成为同学们喜爱阅读、乐于接受、可资引用的课外读物。
衷心希望本丛书能够使同学们增长知识和智慧,成为同学们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体例和内容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以至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