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民国乡村小学生的日记的不仅详细、生动地记述了日记主人的家庭、学校生活状况,而且处处体现出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日记中关于中日民族矛盾、九一八事变、长江流域的大水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反映了他们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的深切关注。这也是民国初等教育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透过这些天真、稚嫩的孩童的世界,我们似乎也得到一些传统认识之外的东西,从而对民国乡村学校教育、乡村社会生活,乃至整个民国社会有了一种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从这一点来说,这本日记是极有价值的。
《民国乡村小学生的日记》(吴珮瑛等)的这些日记为我们完整、真实地展现了民国普通乡村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
《民国乡村小学生的日记》收录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5位普通乡村小学生的日记。这些日记最大的特点是用儿童的语言记述儿童真实的生活。虽然每篇日记的篇幅不多,却极其真实,充满趣味,无一丝一毫的造作。这些日记中既有儿童的天真烂漫、农村的田园风光、学校与家庭生活的其乐融融,也有对贫苦农家生活的描述,以及对民族危机和动荡时局的亲身感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日记处处充溢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日记中关于中日民族矛盾、九一八事变、长江流域的大水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反映出他们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的深切关注。
《民国乡村小学生的日记》(吴珮瑛等)的这些日记为我们完整、真实地展现了民国普通乡村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
八月二十三日,星期六,晴
学生自治会成立
今天下午的周会,改开学生自治会。议决以市来做名称,定名为东区市,全市分智仁勇三区。执行委员分为九部:总务、公安、卫生、娱乐、图书、出版、表演、邮务、商店。市民选出区长、部长,再由各部长委派股员和千事。
承诸同学的美意,选我为图书馆馆长。我被选后,非常高兴,我虽没有办事的能力,但绝不愿辜负他们。我愿用我的全力,使一般亲爱的同学,欢喜到图书馆里去,而且欢喜看书。
晚饭后,与图书馆指导林先生,拟订《图书馆规程》、《职员办事细则》、《阅书须知》;并且预备明天编好《图书目录》,印《借书证》等。
八月二十四日,星期一,晴
万宝山惨案及朝鲜人排华
今天上午,举行第二次纪念周。校长邬先生报告政治和工作后,张先生就上台演说万宝山惨案及朝鲜人排华事。其大意如下:
吉林省长春县的万宝山镇,那里有几个朝鲜人,租了几千亩田地,引伊通河的水去种稻。因为所开水道,长有二十多里,且需穿过华人的田地,所以大遭我国农民反对。
但是朝鲜人藉了日本的势力,强开水道,于是就和我国农民发生冲突,日本的警察就开枪,杀伤我国的农民多人,随后日本兵也就动员,占领马哨口一带地方,要用武力,征服我国的农民。
我国农民,吃了这样的亏,正望官方向日本交涉,却不料朝鲜人受了日本人的煽惑,在朝鲜各地,同时起一种排华的暴动,侨居朝鲜的同胞,被他们屠杀的,不计其数。现在已有一二万人逃回中国……我听了之后,甚为悲伤。因为国家贫弱,所以同胞要受此苦痛呵。
八月二十六日,星期一,阴
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在东区镇外的一座小城里。据说这座城,是在明朝时候,为防倭寇而筑的。
城的面积,有十余亩大,四周都种了树木。校舍虽是平房,却很宽大;尤其是操场,大得非常可惊。校园里的花,蓝、黄、红,白,四季都有。城前是东区镇,城后是山野,再过数里就是海了。所以一到空闲的时候,我们便常常跑到海边山野去玩,很是有趣。
校里有四位先生,一百多个同学,工作时一同工作,游戏时一同游戏,师生同学,和气蔼然,真是一个快乐的小社会。
八月二十九日,星期六,晴
可怕的时疫
近几天来,天气忽晴忽雨,虽是秋天,但天气仍很炎热,很易使人生病。
东区镇里,已发现了一种可怕的时疫,镇里的人,大大小小染时疫死的,己不知多少了。
校中得了这个恶消息后,对于卫生方面,格外注意,而且在卫生局里,更买了许多药品,预防不测之事。
今天下午上第一节课,有四年级同学王顺全伏在案上,面色苍白,周身冰冷。后为张先生察觉,立即叫卫生局干事施药医治,但是无效。因为附近没有医院,只得送他回家。
这种病真危险呀!但愿王顺全能够速愈;更愿校里不再有第二个人发生。我们见到这个危险的疫病后,对于卫生方面,要格外格外地留意才好。
八月三十一日,星期一,晴
大水灾
今天上午举行第三次总理纪念周时,林先生演说这次大水灾的情形:
今年七月,我国发生了一个大水灾,其灾状之大,可说是近百年来所未曾有的。受灾的区域,有一千五百万方里;受灾的人民,有五千万之多,尤其是长江流域一带,更为厉害。
长江沿岸的田地,房屋道路,都一齐被大水淹没冲坏了。
饥寒交迫的灾民,随处都有,苦痛难言。现在各地都组织赈灾会,设法去救济他们……
听说这次发生大水灾的原因,虽因这个月里的雨量太多,但重大原因,还是各地没有大森林,所有的河道都未疏浚,所以发生了这样大的水灾。
但愿得了这个大警告后,官厅能多造森林,疏浚水道。那就能预防将来不再发生这个不测的天灾了。
九月
九月三日,星期四,晴
哥哥寄来的信
今天收到哥哥从城里的群益小学寄来一封信,全文都是训诫我做好人。我就把他抄在日记里,以便参照改正。
弟弟:
一别半月,谅在校安好?我于前月十八日到校,因新进学校,工作很忙,所以没有写信给你。
本学期同事共有十三人,扩充为七个学级,各方面都比上学期好;你校本学期先生有几人?比较上学期怎样?来信时请告我。
弟弟!我觉得有两件事,你很不对。一、你平时太用功,差不多是整日埋首在案的,我想这样很不好。这样的用功,非但没有成效,而且脑子反要受伤。二、你所读的书,只限于课本,除课本外,别的都不看,这样也不好;即使课本给你读得烂熟,也无甚大用。所以你以后可以不必整天用功;并且除看课本外,也该在图书馆里多看一点有益的书。
你的身体不是很瘦弱吗?我劝你每天要早起早眠,一起身,就到操场上或校园里去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并做徒手操或八段锦十分钟。每在下课时,出去散步,有空或课外作业时,常去运动,这样,你的身体便会强壮起来。
你是个懦弱者,遇到急难的事,或受了人欺,就发抖起来,甚至于哭。这是怯弱的表现,我们少年,应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无论怎样的急难,无讲怎样的吃亏,都要设法解除的。
别的不多说了,再会。祝你健康!
兄建立
九月一日
九月五日,星期六,阴
创办民众夜校
今天午后,我因事到教务室去,看见校长邬先生,正在写平民夜校招生的广告。
“邬先生,校里将办平民夜校吗?”
“是的。”邬先生这样回答我。 “先生们日里为我们辛苦工作,夜里又要办平民夜校,岂不太苦了吗?”P5-9
“民国老日记”出版说明
历史人物以大小区分,已属屡遭非议的常见之论。其实,关于历史人物倒有另一种看分法:有些人由于直接影响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而在后世的舞台上总能占据主位,而更多的人则被掩盖于历史深处不为人知。让人物从历史深处走出来,尤其是让那些被掩盖于历史深处的人,以他们的日记、书信或私人档案为我们展示大历史的现场,其意义不言而喻,甚至由此能够形成新的历史评估。在历史学界,这一趋向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历史学家的重视,称之为“从下往上看的历史研究法”。
华文出版社从“重述历史”出发,组织策划了这套“民国老日记”丛书。目前推出的第一辑包括4种,分别为《国民党下级军官的日记》、《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民国乡村小学生的日记》、《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日记主人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属于甚为普通的个体,却代表着长期为人们忽视的民国社会群体;他们的日记不以文采与情节取胜,但特点殊为鲜明:以私人化的感性文字,真实记录下大时代的历史现场。这是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和名人作品中发现的历史现场。它有着大多数普通人愿意亲近的生活,也有着能够引起我们共鸣的特质。透过这样的历史现场,一段真实、生动、甚至激流涌动的大历史更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接下来推出的“民国老日记”中,我们会继续循着这一思路,纳入更多此类作品。
“民国老日记”丛书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