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冒险”在现实中是一个遥远的词。然而,在所有孩子的心中,对它的向往却并不会因为遥远而有丝毫减少。如同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冒险小说,冒险类动画片、游戏……冒险是儿童的天性,是每个孩子平淡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冒险精神”在少年的成长中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一种探索世界的勇气,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那须正干编著的《花山少年3人组(4寻宝记)》中的三个小主人公身上所发生的精彩趣事——智擒偷书贼、漂流到无人岛、侦破杀人案、寻找海盗的财宝……这些令人拍案叫绝、忍俊不禁的故事,无疑都是孩子们喜欢和追求的冒险主题,而三个小主人公身上所流露的男子汉气概,也实在值得我们再三夸赞。
那须正干编著的《花山少年3人组(4寻宝记)》介绍了,独自在港口垂钓的阿慢邂逅了一位神秘的老伯,跟他分享了自己的饭团。老伯承诺要重谢阿慢,但随后发生的离奇事件令人惊心动魄——老伯身负重伤,留下暗示藏宝地点的纸片便被人掳走,生死未卜;花山少年踏上寻宝之旅,藏宝地点扑朔迷离;三人洞中遇匪、海上逃生……最终,他们能让海盗的财宝重见天日吗?
虾虎鱼的全名叫黄鳍刺虾虎鱼。整个春天它们都会在大河的河口和海滩的淤泥里钻洞产卵。孵化的幼鱼在岸边浅海区生长,等到夏天结束,水温开始随着气温下降,它们才会逐渐游到水深的地方去。
秋天之所以适合钓虾虎鱼,一是因为此时这种鱼个头正合适,二是因为它们还没开始往深海转移。
钓虾虎鱼对人的诱惑,其实就在于咬钩那一瞬间强烈的手感——上钩了!别看这鱼身长不过十几厘米,可是力气却蛮大,拽得鱼竿一个劲儿地摇颤。这种手感实在令人振奋。因此,每到秋天,总有不少人心痒痒地扛起鱼竿出门。
九月底的一个星期一,绿荫市东边一个名叫安浦的渔港,有个其貌不扬的胖乎乎的男孩,正独自悠然自得地钓着虾虎鱼。
这座渔港是钓虾虎鱼的好地方,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就有很多垂钓客涌来,相当热闹。但今天是工作日,钓鱼的人显得特别少。
尤其是男孩所在的渔港里面的码头,钓鱼的人很少过去,他们一般喜欢聚集在渔港外侧伸向海湾的防波堤那里。
其实,这座码头才是钓虾虎鱼的绝佳地点。渔船每次出入都会把海底的淤泥划开,虾虎鱼最喜欢吃的沙蚕和海蚯蚓随之露出,难怪虾虎鱼都聚集在码头不肯离去。
不信你看,男孩身旁的保温箱里,肥硕的虾虎鱼差不多装了半箱了。
刚过上午十一点,天空万里无云,阵阵海风拂过男孩圆鼓鼓的脸庞。
男孩钓鱼的样子十分悠闲。他把鱼竿放在支架上,自己只管坐在旁边不动。
不一会儿,鱼竿尖头开始一下一下抽搐,似乎是有鱼咬钩了。但男孩依然不慌不忙地静静坐着。片刻,鱼竿开始剧烈抖动。男孩这才站起身,把鱼竿猛地一挑,再慢慢转动渔轮的摇杆。
只见铅坠儿前两个鱼钩上吊着的两条虾虎鱼,正懊悔似的眨巴着眼睛。
男孩刚才之所以不马上起竿,难道是在等第二条鱼上钩?
白丁鱼也是这样,第一条咬钩后就在水里扑腾,惹得旁边的同伴咬在另一只钩上。
所以,最好别忙着起竿,等第二条鱼上钩后再起不迟,这样钓得更多。但一般人很难控制自己,竿尖一动,就忍不住出手。
在这方面,虽说这个男孩还是个小学生,却像久经沙场般,一副临阵不乱的样子。不过,这并非他刻意修炼的结果。他平时就这副模样,无论做什么都不慌不忙,慢慢腾腾。
就钓鱼来说,其实第一条鱼咬钩时他就心动了,只是没有及时地起竿罢了。
哦,咬钩了?他转念一想,还不能完全确定。就在这段犹豫的时间里,第二条鱼又咬钩了。
啊,真咬钩了!这么想着,他才伸手起竿。
这个男孩名叫奥田三吉,是绿荫市花山第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同学们都叫他“阿慢”。阿慢的“慢”,就是慢吞吞的“慢”。
总之,阿慢整个星期一上午都在优哉游哉地钓鱼。他可不是逃课出来的——星期天也就是昨天.花山二小开秋季运动会,所以今天补休。
运动会上,阿慢无法一显身手,今天在安浦港钓鱼正好弥补这个遗憾。
阿慢垂钓的码头后面是一个广场,广场一角有一问小屋,小屋门口挂着一块招牌:“安浦渔业协会事务所”。小屋四周堆着泡沫塑料鱼箱和缆绳什么的。小屋门开着,有两个本地渔民模样的男人一直蹲在门外说话。
阿慢正往鱼钩上安沙蚕做鱼饵,突然听见他们提高了嗓门。
“你也够哕唆的了!这个价钱是出不了船的,连油钱都不够!”
由于声音中多少带着些怒气,阿慢不由得往小屋那边望去。
那两个蹲着的渔民面前,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戴鸭舌帽的小个子男人,正小声跟他们搭话。
“跟你说,那一带退潮早,礁石多,没有船去那儿撒网。所以,没办法让你顺路搭船过去。”
说话的是两个渔民中较年轻的那位,和刚才听到的是同一个声音。
“你何苦要去那样的岛呢?那里根本没什么好看的!”另一个渔民以稍微和气些的语气说道。
鸭舌帽支吾了两句什么,阿慢没能听见。
“反正,去那座岛,最低两万元……不是漫天要价,光油钱都得这个数。”
年长的渔民这么一说,年轻的也使劲儿点头:“是的是的,这还是大大让步了的。”
鸭舌帽仍低声说着什么,但两个渔民已经不耐烦了,不约而同地起身朝港口外走去。P14-18
我创作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名叫《无头地藏王庙里的宝物》,讲的就是寻宝的故事。
后来我陆陆续续出版了五十多本书,但对我来说,寻宝故事是最经典的题材。因为我觉得,寻宝故事里面包含了儿童文学的所有要素。
当然,寻宝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宝物最终能不能被找到。主人公也好读者也好,都铆足了劲儿想要把宝物找出来。当然,宝物不会轻易被找到,必须经过好多难关才能如愿。
寻宝的另一种魅力,就在于它的曲折过程。
还有,寻宝的重要意义也在于它是一种自我挑战。所以,哪怕宝物的价值只有一百日元,而为此要花费一千日元,人们恐怕还是会积极投身其中。
我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已经十五年了,现在我要重回儿童文学作品的基础,所以写了这本书。
这回也承蒙大画家前川一夫先生给配了极好的插图,非常感谢。
到明年二月,“花山少年三人组”系列就诞生整整十年了。作为十周年纪念,我想招待大家参加“花山少年三人组”的母校——花山第二小学的文化节活动。你们也一起来吗?
好啦,明年夏天再会!
那须正干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花山少年三人组”最吸引我的是其中无所不在的男孩气、男孩精神。男孩气是什么?就是要有更多的机警、坚韧和果断,要有更多的自立、勇敢和冒险精神。决不可小看男孩气。——著名文学作家、翻译家,林少华
尽管这些故事发生在隔海相望的日本,但是这些有趣的童年趣事,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中国校园,也极具代表性,也与我们身边诸多孩子的“精神地图”灵犀相通、心心相映。——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学斌
那须先生是在用他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没有冒险就没有成功,敢于冒险才会赢得希望,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徐鲁
那须正干是一位善于编织故事的能手。他把焦点对准孩子的关注点、兴奋点,生动描绘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漫游、探险、历险、侦破及追踪、探寻初来乍到的插班女生的秘密,在小读者面前展开绚丽多彩的社会万象的大天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束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