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汉演义》为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记述的朝代包括秦和西汉,从秦王赢政出身讲起,到西汉政权被王莽篡夺为止,共两个半世纪。书中较细地描述了秦朝暴政、楚汉相争、汉武帝开疆拓土,也揶揄了妄想成仙的秦皇汉武,揭露了王莽的阴险狡诈。全书较好地描绘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初期的面貌。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本册为上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前汉演义(上)/中国古典小说少年版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蔡东藩 |
出版社 | 明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前汉演义》为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记述的朝代包括秦和西汉,从秦王赢政出身讲起,到西汉政权被王莽篡夺为止,共两个半世纪。书中较细地描述了秦朝暴政、楚汉相争、汉武帝开疆拓土,也揶揄了妄想成仙的秦皇汉武,揭露了王莽的阴险狡诈。全书较好地描绘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初期的面貌。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本册为上册。 内容推荐 《前汉演义》作者蔡东藩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通俗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历朝历代的通俗演义,自出版以来已经畅销数百万册,是了解中国历史政治的最详实的读本。蔡东藩也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前汉演义》就是这样一套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的通俗易懂的历史书,从秦末群雄逐鹿、刘邦建汉等故事开始,一直讲到王莽篡汉。秦和西汉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几乎全部囊括其中。 目录 一、秦始皇的故事 二、李斯和赵高 三、陈胜和吴广 四、刘邦起义 五、项梁和项羽 六、破釜沉舟 七、刘邦灭秦 八、鸿门宴 九、项羽火烧咸阳 一○、张良的故事 一一、韩信的故事 一二、暗度陈仓 一三、项羽杀义帝 一四、六出奇计的陈平 一五、睢水之战 一六、木罂渡河 一七、好朋友变成死对头 一八、借箸代筹 一九、反间计 二○、替死的纪信 二一、小孩救全城 二二、真假齐王 二三、楚汉讲和 二四、垓下大战 二五、五百义士 二六、大侠朱家 二七、功人和功狗 二八、白登之围 二九、不冤枉主人的贯高 三○、刘邦去世 三一、明哲保身的萧何 三二、萧规曹随 三三、人彘 三四、救友报恩的朱建 三五、吕后专政 三六、除吕安刘 三七、宫奴变皇后 三八、一个宽大公平的法官 三九、少年才子贾谊 四○、上书救父的缇萦 试读章节 焚书坑儒 秦始皇喜欢听恭维话,最讨厌人家批评他。在所有的大臣中,他最信任的是李斯。有一次,他请大臣们喝酒,有七十个博士也参加。其中有一个叫周青臣的大臣,称颂他的功劳,他听了很高兴。有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告诉他不仿行周代的封建制度,将来如果有人造反,就没有宗室相救。秦始皇听了自然不高兴,就征求大家的意见。李斯起来反对说:“一朝应该有一朝的制度,按照当时的需要,随时改革,不能永久不变。”秦始皇听了李斯的话,才又高兴起来。 这时候,李斯已经从廷尉升任丞相。废封建,设郡县,是他的一贯主张,已经实行多年了,没有出毛病,淳于越提出来反对,他心里自然不高兴,因此,回到家里以后,就赶写了一份报告,在第二天早上呈递给秦始皇,要求继续实行他的主张。报告的大意是:全国人民遵守现行制度,不许随意批评。并要求秦始皇下令全国,不是秦国的历史记录,全都烧掉。除了博士以外,凡是藏有诗、书和百家著作的,都要送官烧毁。偷谈诗、书的人砍头;拿古代的事来批评现代事的杀一族。如果官员知道而不检举的,跟犯者同罪。命令颁下以后,三十天仍有不烧毁的,要受严重处分。只有医药、算命、种树等书,可以不烧。要学法令,必须跟官吏学。 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李斯立刻下令执行,先搜查咸阳附近的书籍,凡是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接着各郡县也分别实行。官员怕秦始皇,老百姓怕官员,谁也不敢为了几部书,给自己找麻烦。因此,除了咸阳宫里的藏书和穷乡僻壤还保存着一点以外,全国的书可以说都烧得差不多了。孔子的后代不满这种政策,悄悄保存下几十部,偷藏在曲阜孔子家庙的复壁里,到西汉年间才被人发现。项羽进咸阳,放了一把火,连咸阳宫里的书也都烧光了。 秦始皇对伺候他的人非常严厉。有一次,他巡行到梁山,在山顶上向下望,忽然看见一队人马经过山下,中间是一个大官。这队人马约有一千多人。秦始皇觉得很奇怪,就问手下人:“这是谁的人马,竞有这样大的威风!”手下人说是丞相李斯的。秦始皇不高兴地说:“丞相出门应该这样威风吗?” 有人把秦始皇的话转告给李斯,李斯吃惊不小,以后出门,再也不敢带太多的人马,偏偏又被秦始皇知道了,就把那天在梁山伺候他的手下人都叫了去,问是谁泄漏了他的话,自然谁也不敢承认,秦始皇一生气,叫卫兵把他们都推出去杀掉。其他的手下人都吓坏了,互相警告,以后谁也不敢再多嘴。 有一个姓卢的方士常常骗秦始皇,看到秦始皇的毒辣手段,不免心虚害怕,就跟一个姓侯的方士说:“我们藉口为始皇求仙药,骗了他不少钱,有一天我们的把戏拆穿,可就完了。不如早点儿走,免得将来倒霉。”姓侯的同意他的看法,就跟姓卢的一起逃走了。 秦始皇知道了,自然很生气,认为像他们这一类的人,在咸阳一定还有很多,就下令彻查。结果,抓到了四百六十多个读书人,给他们定了“妖言惑众”的罪名,要一齐杀掉。他的儿子扶苏知道了这件事,跑去劝他,被他骂了一顿后,叫他去监督蒙恬修筑长城和直道。于是四百多个读书人,都被赶进深坑去,再抛下土石,一会儿就把深坑填满,这些读书人就这样被活埋在深坑里。 这样,秦始皇还不满意,又下了一道命令,教各地的地方官吏,访求有名的读书人,送到咸阳来,说要给他们官做。过了几个月,从各地来到咸阳的读书人,大约有七百人,秦始皇一律封为郎官,可是,没有多久,就把他们骗进一处叫“马谷”的地方,然后堵塞谷口,由谷上扔下土石,就这样,七百个读书人全被活埋。后代的人管“马谷”叫“坑儒谷”,也叫“愍贤乡”,到唐明皇的时候,又改为“旌贤乡”。 求仙药 谁都怕死,尤其是皇帝,因为皇帝特别讲究享受,自然舍不得离开人世。秦始皇也是如此,他监督建筑琅琊台的时候,常在山上眺望,远远看见东海中,隐隐有楼阁耸立,并且有人影往来,仔细一看,又没有了。他觉得很奇怪,便问大臣这是怎么回事?有的说没有看到,有的说这大概就是海上三神山,叫做蓬莱、方丈、瀛洲。秦始皇听了非常羡慕,一心想派人去找神仙,求得长生不老药。 恰好这时候,有一个方士叫徐福,他说如果派他带若干童男和童女乘船去,可以到达神山。秦始皇听了很高兴,立刻派他前去。几天后,有几条船回来了,秦始皇还以为求到了仙药,立刻传见船上的人。船上的人摇着头说:船一走近神山,就遇到逆风,没法靠岸。不久,徐福也回来了,说法也是一样,秦始皇听了非常失望。后来秦始皇又教徐福继续去访求,他就到别的地方去了。 过了几年,秦始皇在咸阳东面挖了一个池,取名“兰池”,池中用石头做地基,然后建筑殿阁,取名蓬莱。又选池中的大石块,刻成鲸鱼的形状,算是海里的鲸鱼。不到几个月,兰池完成了,秦始皇常到那儿去,他把兰池比作东海,把池中的楼阁当作神山。没想到神山却变成了强盗窝,咸阳有几个暴徒,也都躲藏在这地方,白天潜伏着,晚上才出来。秦始皇自然不知道。一天晚上,秦始皇带了四个卫兵到那儿游玩。强盗们出来要杀害他,幸亏卫士们拼命抵抗,才把强盗赶跑。从这次以后,秦始皇就不敢再去了。 到了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出巡东南,又到了琅琊,便想起徐福,就派人把他叫来,问他有没有求到仙药。徐福借求仙药的名义,每年领到的费用,不知有多少。事实上,他在海上享乐,并没有去找仙药,幸亏他很会讲话,见了秦始皇,只说他连年航海,好几次到达蓬莱,没想到海里的大鲛鱼兴风作浪,阻止船行,因此,不能上山求药,并要求派些会射箭的人,跟他一起坐船去,把鲛鱼射杀后,才能求到仙药。 秦始皇接受了他的建议,便派了几百个弓弩手,和徐福从琅琊出发,在海里航行了几十里,果然看见一条大鱼,弓弩手的箭一齐向大鱼发射,大鱼被射死了。秦始皇再命徐福上山去求仙药。 徐福这次再没有拖延的藉口了,就把所有的船只,分载童男童女各三千人,带了很多粮食和日用品,航海东去。他并不是真的去给秦始皇求仙药,而是想找一个安身的地方,永远不回来。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没有人住的荒岛,就率领童男童女上岸,他们在岛上垦荒、盖房子。房子盖好以后,大家都搬到岛上去住。徐福索性把这些童男童女配成夫妇。从此以后,他们都有了家,日子又过得很好,也就不再想老家了。于是他们推举徐福做领袖,徐福死后,就安葬在岛上。这个岛,就是如今的日本,日本现在还保存着徐福的古墓。 P10-15 序言 经典的触摸 ◎梅子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有很多经典文学一个人小的时候不适合读,读了也不是很懂;可是如果不读,到了长大,忙碌于生活和社会,忙碌于利益惦记和琐细心情的翻腾,想读也很难把书捧起。所以做个简读本,收拾掉一些太细致的叙述和不适合的内容,让他们不困难地读得兴致勃勃,这就特别需要。 二百多年前,英国的兰姆姐弟就成功地做过这件事。他们把莎士比亚的戏剧改写成给儿童阅读的故事,让莎士比亚从剧院的台上走到儿童面前,使年幼的孩子也可以亲近。后来又有人更简化、生动地把莎士比亚的戏做成鲜艳图画书,儿童更是欢喜得拥抱。 二十年前,我也主编过世界经典文学的改写本,五十五本,也是给儿童和少年阅读。按照世界的统一说法,少年也属于儿童。 我确信这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而且可以做好。最要紧的是要挑选好的改写者,他们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和对儿童的认识,心里还留着天然的儿童趣味和语句,举重若轻而不是龇牙咧嘴,该闪过的会闪过,整个故事却又能夯紧地放在记忆中。 这也许正成为一座桥,他们走过了,在年龄增添后,很顺理地捏着这票根,径直踏进对岸的经典大树林、大花园,而不必再文盲般地东打听西问讯,在回味里读到年少时被简略的文字和场面,他们如果已经从成长中获得了智慧,那么他们不会责怪那些简略,反倒是感谢,因为如果不是那些简略和清晰让他们年幼能够阅读得通畅、快活,那么今天也未必会踏进这大树林、大花园。没有记忆,便会没有方向。 即便长大后,终因无穷理由使一个从前的孩子没有机会常来经典里阅读,那么年幼时的简略经典也可以是他的永恒故事,担负着生命的回味和养育,简略的经典毕竟还是触摸着经典的。 我很愿意为这一套的“经典触摸”热情推荐。 这套书的改写者里有很杰出的文学家,所以他们的简略也很杰出,不是用笔在简单划去,而是进行着艺术收拾和改写。 杰出的笔是可以让经典照样经典的。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以为一个正当的、有效的阅读应当将对经典的阅读看作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而母语经典,理应成为中国每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希望青少年读者从这套“中国古典小说少年版”开始,更多地阅读我们的母语经典,打好“精神底子”。 ——曹文轩 从台湾引进的“中国古典小说少年版”丛书,无论书目的选择,还是改写队伍的精良,都让人产生一种信赖感。相信我们大陆的孩子们也会从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盛宴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营养。 ——苏立康 一个儿童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阅读史,就是他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发育史。此丛书内容博洽而精当,犹如“精神母乳”,适于青少年阅读,孩子们能从中汲取到精神的养分。 ——曹衍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