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语言和方言
新加坡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由于多种族并存,所以语言较为复杂。为了便于交流,新加坡致力于语言的统一,同时为了尊重各个民族的传统,因此规定了4种官方语言,分别是马来语、华语、英语以及泰米尔语。
其中,马来语是新加坡的国语,所以国歌一般会用马来语演唱。由于早年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英语也成了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至于华语和泰米尔语,则是由于华裔和印度裔人口的众多,因而得到了新加坡官方的承认。
因为官方语言的多样,所以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会两种以上的语言,一般人都会英语和本民族的语言,有些华人还会讲马来语,或者马来人和印度人会讲华语等等。前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精通英语、马来语和华语3种语言。
另外,在新加坡的华人当中,还分有不同的方言,比如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和广东话等等。不过,最常用的还是普通话。
多种宗教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注重精神信仰的国家,这里八成以上的人都是某种宗教的信徒。另外,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文化也趋于多元化,这一点,在宗教上也有所体现。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其中信徒较多的宗教有5个,分别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和印度教。
佛教是新加坡第一大宗教,超过42%的人都信奉佛教,主要信徒是华人。第二大宗教是基督教,占信徒总数的14.6%。因为华人在新加坡所占人口比重最大,因此,基督教85%的信徒都是华人。马来人和部分印度人信奉伊斯兰教,大概占所有宗教信徒的14%左右。道教的信徒也多是华人,占所有信教人士总数的8.5%。印度教的信徒不多,只有4%左右,而且多是印度人。
事实上,在新加坡还有一个较大的群体,就是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有人认为这个团体是一种宗教,有人则认为不是。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如果他们被认为是宗教信徒的话,那么他们所占的比例就超过了基督教,会成为第二大宗教团体,他们在信徒总人数中占有14.8%的比例。
佛教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主要是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再加上华人众多,所以它成为了新加坡最为主要的一种宗教。而且较为特别的是,新加坡宗教众多,所以当地的佛教也融人了一些其他宗教的元素,成为了有新加坡特色的佛教。
14~15世纪,伊斯兰教进入了新加坡,成为马来人信奉的主要宗教。相对其他宗教来说,印度教传人较晚,这主要因为印度人也是最晚来到新加坡的人种。因为没有长时间的历史积淀,所以它的信徒也没有其他宗教那么多。
新加坡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在对待宗教方面,政府持宽容态度,但是禁止宗教煽动种族冲突和宗教间的冲突,否则政府就会出面干涉。比如在1972年,因为耶和华见证会的成员拒绝宣誓为国家效忠,也不愿服兵役,所以耶和华见证会就被在新加坡地区禁止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在新加坡,寺庙和教堂随处可见,甚至有很多佛教的寺庙和基督教的教堂做了“邻居”。新加坡不同宗教的教徒之间相处也比较融洽,比如在滑铁卢街上,当佛教教徒或印度教教徒举行某种活动时,通常会围绕两种寺庙进行游行。而且,印度教最重要的庙宇就坐落在华人聚居的牛车水。
新加坡对宗教有一定的尊重,比如在节日的设立方面,有5个宗教的公共节日,分别是佛教的卫塞节,穆斯林教的哈芝节、开斋节,基督教的圣诞节和印度教的屠妖节。
P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