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云彤主编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尽量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以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历史为主干,用简明、生动的评议概述一个个经典的历史事件,并用明快、形象的笔法描绘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历史人物。本书文字精炼,版式新颖,真实、准确地展现了世界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历程。
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谜尚未解开?有多少人盖棺却未定论?有多少事让人欲说还休?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代人都需要重新解读历史。
然而,历史从来都是浩渺无边的,文明从来都是纷繁复杂的,我们的生命从来都是有限的。如何以有限的生命去关照无限的历史?如何以当下的时间再现已逝去的往昔?如何让我们以更开阔的视野在历史的河流里徜徉,让我们的思想在文明的幽谷中开花?这对于普通人来说,似乎是个可大可小的难题。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尝试帮助读者解决这个难题,为其提供一种新的读史方式。本书以时间为经,分为古代卷、近代卷和现代卷三个部分,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名人为纬,讲述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力求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从而达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鲁云彤主编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主干,编写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让读者了解历史、拓展知识、开阔心胸。
失踪的国家
传说在大西洋的深处有一个国家,名字叫作大西国,它曾经是全世界文明的中心。大西国的创始人是波塞冬,他有十个孩子。最后他将自己的国家分成十份,分给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就是大西国最初的10名摄政王。他们约定彼此友爱,互相帮助,他们的约定实现了吗?大西国最后怎样了,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相传,在深深的大西洋洋底,有一个沉没的国家,据说那就是大西国。最早记载大西国的人是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克里齐》里,柏拉图说,大西国原来是全世界文明的中心。它比利比亚和小亚细亚加在一起还要大。它的势力一直延伸到埃及和第勒尼安海。
后来,大西国对埃及、希腊和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其他民族都发动过战争。有一次,大西国对雅典发动了战争,雅典人进行了殊死的抵抗,将大西国的军队击退。不久,一场大地震使大西国沉没于波涛之中。
大西国的创始人是波塞冬。波塞冬娶了当时一位美丽的姑娘克莱托为妻。她为波塞冬生了10个儿子。波塞冬把大西国分成10个部分,分别交给他的10个儿子掌管,他们就是大西国最初的10名摄政王。波塞冬的长子阿特拉斯是大西国王位的继承者。最初的10名摄政王曾相约。彼此绝不互动干戈,一方有难。各方支援。
大西国的海岸线绵长,高山秀丽、平原辽阔。大西国天然资源丰富,农作物一年可收获两次,人民大多依靠种地、开采金银等贵金属和驯养野兽为生。在城市和野外,到处是鲜花,大西国的许多人便靠提炼香水生活。
在大西国的城市中,人口稠密,热闹非凡。城中遍布花园,到处都是用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大理石盖起来的寺庙、圆形剧场、斗兽场、公共浴池等高大的建筑物。码头上,船来船往,许多国家的商人都同大西国进行贸易。
随着大西国越来越强盛,大西国的国王也变得野心勃勃。在贪得无厌的野心驱使下,他决心要发动更大的战争,征服全世界。然而,一场强烈的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洪水使整个大西国在一天一夜之间便无影无踪了。
根据柏拉图在另外一本书中记载的说法推算,大西国沉没的时间大约是11150年前。
柏拉图曾多次说,大西国的情况是历代口头流传下来的,绝非是他自己的虚构。据说柏拉图还为此亲自去埃及请教了当时有声望的僧侣。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谈到大西国时也曾说过:“好就好在它是事实,这要比虚构的故事强得多。”
如果柏拉图所说的确有其事,那么早在12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创造了文明,但这个大西国它在哪里呢?千百年来人们对此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海域以及巴哈马群岛、佛罗里达半岛等附近海底,都接连出现过轰动全世界的奇迹。
1968年的某一天,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附近的大西洋洋面上一片平静,海水像透亮的玻璃,一望到底。几名潜水员在坐小船返回比米尼岛途中,有人突然惊叫了起来:“海底有条大路!”几个潜水员不约而同地向下看去,果然有一条用巨石铺设的大路躺在海底。这是一条用长方形和多边形的平面石头砌成的大道,石头的大小和厚度不一,但排列整齐,轮廓鲜明。这是不是大西国的驿道呢?
20世纪70年代初,一群科学研究人员来到了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附近。他们从800米深的海底取出了岩心,经过科学鉴定,这个地方在12000年前确实是一片陆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导出来的结论竟然同柏拉图的描述惊人的一致!这里是不是大西国沉没的地方呢?
1974年,苏联的一艘海洋考察船在大西洋下拍摄了8张照片—共同构成了一座宏大的古代人工建筑!这是不是大西国人建造的呢?
1979年,美国和法国的一些科学家使用十分先进的仪器,在百慕大“魔鬼三角”海底发现了金字塔!塔底边长约300米,高约200米,塔尖离洋面仅100米,比埃及的金字塔大得多。塔下部有两个巨大的洞穴,海水以惊人的速度从洞底流过。
这座金字塔是不是大西国人修筑的呢?大西国军队曾征服过埃及,是不是大西国人将金字塔文明带到了埃及?美洲也有金字塔,是来源于埃及,还是来源于大西国?
1985年,两位挪威水手在“魔鬼三角”海域之下发现了一座古城。在他俩拍摄的照片上,有平原、纵横的大路和街道、圆顶房屋、角斗场、寺院、河床……他俩说:“绝对不要怀疑,我们发现的是大西国!和柏拉图描绘的一模一样!”这是真的吗?
遗憾的是,百慕大的“海底金字塔”是用仪器在海面上探测到的,迄今还没有一位科学家能确证它究竟是不是一座真正的人工建筑物,因为它也可能就是一座角锥状的水下山峰。
苏联拍下来的海底古建筑遗址照片,目前也没有人可以证实它就是大西国的遗址。
比米尼岛大西洋底下的石路,据说后来有科学家曾经潜入洋底,在“石路”上采回标本进行过化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石路”距今还不到1万年。如果这条路是大西国人修造的话,它至少不应该少于1万年。至于那两个挪威水手的照片,至今也无法验证。
唯一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在大西洋底确实有一块沉下的陆地。
所以,如果大西洋上确实存在过大西国,大西国确实像传说中的那样沉没在大西洋底,那么,在大西洋底就一定能找到大西国的遗迹。
P2-6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的一份精神遗产,那么阅读就是开启这份遗产的金钥匙。在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文明沃土上,优秀的文学名著传达着人类对生命、对历史、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考,其闪耀的智慧穿越古今中外,经过岁月的磨砺,升华成今天的经典。阅读美好的有价值的文学名著,是了解社会、认知自我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一起阅读《论语》、《诗经》,阅读《红楼梦》,阅读《雾都孤儿》,阅读《安徒生童话》……日不间断,我们也许会因为书中一段华丽的诗句而激扬,也许会为某个主人公的坎坷遭遇而落泪……任思绪随着书中动人的故事飘飞。阅读的过程就是励志、炼心、启智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知识,培养的是情感,塑造的是品格,净化的是灵魂……
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名家选”考虑照顾各年龄段读者诵读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等的阅读习惯,设置了知识链接、专家解疑、智慧引路、名家导读、哲理名言、名师点拨、好词好句、阅读思考、名家品评、重点测试等栏目。全套书图文并茂,精美的彩色插图,令经典的情节完美呈现,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感受具体的情景描述,增加阅读的乐趣。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
——俄国哲学家、作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历史应是人类的教师。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赫尔巴特
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法国历史学家 马克·布洛赫
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