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冰的散文有水气、文人气,偏于阴柔,接近民国以来文人小品文的创作方式,文字偏软,古典而温润。
王剑冰总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思绪与事物联系在一起,小小的周庄,在他的笔下,就成了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江南的符号、美的符号,他兼容、吸收、借鉴了文学创作的十八般武艺,使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诗意、诗性,而其最近的创作则更注重对自己思想的锤炼,让思想游走于事物间,并生发出许多新的东西。
这本《驿路梅花》收入了《渭水源头霸陵桥》《香山上的香山居士》《惶恐滩头》《明湖春柳》等散文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驿路梅花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剑冰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剑冰的散文有水气、文人气,偏于阴柔,接近民国以来文人小品文的创作方式,文字偏软,古典而温润。 王剑冰总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思绪与事物联系在一起,小小的周庄,在他的笔下,就成了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江南的符号、美的符号,他兼容、吸收、借鉴了文学创作的十八般武艺,使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诗意、诗性,而其最近的创作则更注重对自己思想的锤炼,让思想游走于事物间,并生发出许多新的东西。 这本《驿路梅花》收入了《渭水源头霸陵桥》《香山上的香山居士》《惶恐滩头》《明湖春柳》等散文作品。 内容推荐 王剑冰先生的散文妙思巧构,佳句迭出,令人击赏。其散文多为经典,有些被翻译成外文,有些被刻碑。散文《版的周庄》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刻碑于周庄;散文《吉安读水》《天河》分别刻碑于江西吉安白鹭洲和湖北郧西。 《驿路梅花》是作者近年的新作。 目录 驿路梅花 暮投石壕村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神垕 道口书院秋声 女间 阆中 明湖春柳 早叫“云南”的地方 羊楼洞茶香 洱海 那拉提草原的丹花 阳春三月 彝山的快乐 小沟背 洞头望海楼 郏县三苏园 沿河乌江 南方后一支马帮 济水之源 嵖岈山 雨中桃花源 震泽 古城夕阳 顺着朱雀门看到一个人 陇西威远楼 老子函谷关老鸭岔垴 清江水上郁孤台 沂蒙天佛 神秘的青藏高原 白水秋风吹稻花 三坊七巷 小鸟天堂 鄂尔多斯 甘山之甘 青岛特色街 哀牢山中花腰傣 文成公主走过的勒巴沟 大海遗留下来的滩涂 荆紫关 洹水南殷墟上 初识黛眉 狂放的草原歌舞 渭水源头霸陵桥 苗家五彩衣 血脉大运河 曲靖通幽 ——沾益行 清明上河 香山上的香山居士 版画马关 日照 浪哨梳花 惶恐滩头 五大连池 神秀天台山 洗耳河畔的又一个春天 姚庄在望 哪达达也不如咱那个山沟沟好 深圳大雨 楠雅河畔的攀枝花 洞头 黑河行吟 颍水旁,黄城冈 被雨淋湿的培田 又望乾陵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诗豪刘禹锡 俊男潘安 旅行或许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圃田的列子 四堡 玉溪闻香 观音山 试读章节 驿路梅花 花瓣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像一层层的云,驿路在云中伸展。地上片片白了,说不清是雪还是梅。馨香随着山风灌得满怀,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岭诗意盎然的早晨。 梅的降落,像是一个隆重的仪式。梅的落是有声音的,每一个声音或都不同。路石有的凹了进去,凹进去的地方积的梅也多。梅下面是雪,雪化了,就把梅粘住,像一个大梅花。 路前面出现了一个弯,而后又一个弯,拐过去就看到了融在风景中的风景。 能让一个个朝代为之倾慕的地方,一定有它的不寻常处,秦始皇派十万大军进入岭南,汉武帝出兵征讨南越,都是翻越梅岭山隘。隋唐以前,中国进口国外的商品,是经长安往西的“丝绸之路”。由于大运河的开凿,从中原沿大运河南下,经扬州溯长江而入鄱阳湖,再逆赣江、章水,逾梅岭进入韶关,再顺浈水、北江到达广州人海,成为对外贸易的又一条通道。不管是出去还是进来,梅岭都是当时的必由之路,只是自秦汉开拓的山路险峻之极,需要拓展得更顺畅。这项不大好干的工作一直拖到了唐代开元四年,唐玄宗安排给了老家在韶关的张九龄,艰难可想而知,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诗人,硬是率民工在梅岭写下了一首仄仄平平的经典。 四十公里长的驿路使得很多空间和时间变得简洁。踅过梅岭的风,会感到顺畅多了,雨雪也发现了这样的奇迹,它们不再洒落得漫无章法,而将一条路铺展得明净莹白。多少年来,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经过驿路到达世界各地。杨贵妃爱吃的岭南荔枝,也是经过这条路快马送至长安,不知玄宗安排修路时,是否也安了私心。 梅岭,是在梅中开了路,还是因路种了梅?不好找到确切的答案,路与梅就此相伴千年。坚硬与柔润、古朴与馨香和谐地融为一体,一些梅老去,新的梅长出来,石头将梅的根压住了,会抬一抬身子,让那些根舒展,抬起身子的石头有一天走失,新的石头还会补上去。 梅或随着明净的雨或晶莹的雪一同洒落,说不准哪位诗人走来,会随着诗句曼扬。路渐渐上升到了一种文化与审美的层次。梅开与未开,在梅岭都会生发缤纷的联想。一步步踏着光滑的石道前行,身上早已经汗涔涔的了,有人及早地到亭上歇息,驿路上无数大大小小的亭,当年苏轼是在哪个亭子歇脚呢?陈毅遇险时躲在哪一片林子,而有了《梅岭三章》的绝唱? 我转两次飞机达赣州,又走了很长的陆路才到大余(大庾)驿路,古人在途中得耗费多少时光?梅岭是告别中原的最后一座山,多少人走到这里,都会有辞国望乡的感怀,尤其那些贬谪之士。唐初宋之问贬南粤时,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哀婉不已:“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苏轼、苏辙、寇准、秦观、杨万里、汤显祖,这些人过梅岭时无不神离泪飞。究竟有多少贬官走过这驿路,数不清了,他们成为梅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其实,过去了,也就安心了,正是一批批的人过往梅岭,促进了南粤文明的发展。苏轼不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欣叹吗?他在建中靖国元年北归时,梅岭迎接他的,仍是雪样的梅花。还有汤显祖,贬谪的时候,在南安听到太守女借树还魂的故事,方写成一曲千古名剧,大余还修了牡丹园念着他。所以还是放放那些沉重的心事吧,“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梅孤清高洁,凌寒不惧,报天下春而后隐去,与人的品性如此相近,一切的疲惫、忧烦、离愁都暂时隐退,目光里盈满春的笑意。于是更多地有了王安石、黄庭坚、朱熹、解缙、王阳明的足迹。 。 晚间照样有行人,很多的事情都在路上急着,所以有词叫“赶路”。好在这驿路有梅相伴,“大庾岭边无腊雪,唯有梅花与明月”。这是梅尧臣夜行的感觉。“霜月正高花下饮,酒阑长啸过梅关。”陈元晋花下对月饮后,酒壶一甩,吼着嗓子走向了梅关。 来往行人多了,驿站邮舍已经满足不了需要,大小客栈、饭馆、茶亭遍及了梅岭四周,大庾和南雄两地也客舍云集,可想当时梅关驿道的兴盛情景。 终于上到了最高处,南扼交广、北拒湖湘的梅关以“一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壁立于梅岭分水界上,从这里向南,就是广东地界,一个慢下坡弯向了同样盛开的梅林。虽没见什么人走上来,眼前却呈现出一片肩挑车运的繁忙景象。其间,荷兰访华使团从广州出发,沿水路北上觐见清朝皇帝。900名挑夫、150名护卫,熙熙攘攘走上梅岭,他们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问候,我得给他们让路了。那个时候朝贡或通商的除暹罗、真腊、古里、爪哇等东南亚30多个国家,还有欧洲的荷兰、意大利等,带来珍珠、玳瑁、象牙、犀角以及狮子、孔雀等奇珍异物。很长一个时期,这条路也是西方同中国往来的使节路。1816年,英国贡使回国,嘉庆皇帝亲谕:“于通州乘船,由运河走,经过山东、江苏、浙江而上,由安徽、江西过大庾岭(梅岭),至广东澳门放洋。”当朝皇帝对这条路线已经十分熟悉。 在驿路的起点,我看到了章水边的码头,老得不成样子了,几棵树歪斜地伸进了水中,树旁还有拉纤的岸路,系船的拴石。一艘艘大船在纤夫的拉扯下靠岸,成千上万的脚夫拥上去,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紧张地搬卸,驿路上就连续不断地沉沉走过北中国的特产,而后换回所需的物品。当年文天祥在广东被抓,过了伶仃洋,就从这里下船,再过惶恐滩,被解上北京。还有北伐军的步履,帝国主义的铁蹄,都在这里留下了记忆。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史籍典章都连通着这条路,很多死去的和活着的人心里都装着这条路,这条路给一个民族带来的东西太多太多。驿路上,叠压着无数的血泪、无数的诗魂、无数的呼喊和叹息,它是一道抹不去的历史印记。如果没有这条路,中国上千年的丝绸史、茶叶史、陶瓷史直至交通史、邮政史、军事史,都将无法完成。 香雪海的回望中,眼前跳过陆凯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南征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想起好友范晔,就将折梅和诗交给了驿使。 你没来,我舍不得折下一枝梅花,就邮赠这篇文字吧。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