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腓迪南又在很长一段动听的谈话里(因为年轻的王子们讲话十分文雅),告诉天真烂漫的米兰达说,他是那不勒斯王位的继承者,他要她做他的王后。
“啊,先生!”她说,“我真是个傻子,高兴得反而流起泪来了。我用纯朴、圣洁的天真来回答你:既然你肯娶我.那么我就是你的妻子啦。”
普洛斯彼罗没容腓迪南道谢就在他俩面前显了身。
“一点儿也不用害怕,我的孩子,”他说,“你们说的话我都悄悄听见了,我很同意。腓迪南,要是我对你太苛刻了,那我就好好弥补一下,把我女儿嫁给你吧。你所受的一切苦恼都只不过是我对你的爱情的考验;你呢,是高贵地经受住了。那么,就作为我的礼物,把我的女儿接受下来吧——这也是你的真实爱情应得的报偿。不要笑我夸口,随便你怎么称赞她,都抵不上她本人好。”然后,他告诉他们说.他得去办一件事,希望他们坐下来,一直谈到他回来。这个命令看来米兰达一点儿也不想违背。
普洛斯彼罗离开他们以后,就把他的精灵爱丽儿叫来。爱丽儿很快地在他面前出现,急着要叙述他是怎么对付普洛斯彼罗的弟弟和那不勒斯王的。爱丽儿说他离开他们的时候,他让他们看到听到的那些奇怪的事物,已经把他们吓得几乎发了疯。当他们四下走累了,饿得要死的时候,他忽然在他们面前摆上一桌美味的酒席,然后,他们刚要吃的时候,他又变成一个像鸟身女妖的东西(生着翅膀、贪得无厌的怪物)出现在他们面前,那桌酒席又不见了。然后叫他们大吃一惊的是这个看来像个鸟身女妖的东西竟跟他们说起话来,提醒他们当初把普洛斯彼罗赶出他的公国,叫他和他幼小的女儿在海里淹死有多么残忍;还说,就是为了这个才叫他们受这样可怕的罪。
那不勒斯王和那个不忠实的弟弟安东尼奥都很懊悔,当初不该对普洛斯彼罗那样无情无义。爱丽儿告诉他的主人说,他相信他们是真的悔过了,他自己虽然是个精灵.也不得不认为他们怪可怜的。
“那就把他们带到这儿来吧,爱丽儿,”普洛斯彼罗说.“你不过是个精灵,要是连你看了他们受苦都动心了,那么我跟他们同样是人,难道能不同情他们吗?快把他们带来吧,可爱的爱丽儿。”
爱丽儿很快就把国王、安东尼奥和跟在他们后面的老贡柴罗带来。为了把他们吸引到主人跟前,爱丽儿在空中奏起奇妙的音乐,使得他们很惊讶,都跟着他走来。这个贡柴罗就是当年好心替普洛斯彼罗准备书籍和干粮的那个人.那时候,普洛斯彼罗的坏弟弟把他丢在海上一条没有遮拦的船里,以为他会死掉。
他们伤心害怕得都麻木了,竞认不出普洛斯彼罗来了。他先在好心的老贡柴罗面前显了身,称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然后,他的弟弟和国王才知道他就是当年受害的那个普洛斯彼罗。 安东尼奥流着泪,用悲痛的话和真诚的悔悟哀求他哥哥的宽恕,国王也诚恳地表示懊悔不该帮助安东尼奥推翻他哥哥。普洛斯彼罗饶恕了他们。当他们保证一定要恢复他的爵位的时候,他对那不勒斯王说:“我也给你预备了一件礼物。”于是打开一扇门,让他看见他的儿子腓迪南正在跟米兰达下棋呢。
没有比他们父子这番意外的相遇更快乐的啦,因为他们彼此都认定对方已经在风浪里淹死了。
P10-11
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了。读完第一部,我就像一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眼看到了光明……感谢赐我智慧的神灵。
歌德
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
雨果
这些“故事”是为年轻的读者写的,当作他们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初阶。为了这个缘故,我们曾尽可能地采用莎士比亚的语言。在把原作编写成为前后连贯的普通故事形式而加进去的词句上,我们也曾仔细斟酌,竭力做到不至于损害莎士比亚那样漂亮的英文的效果。因此,我们曾尽量避免使用莎士比亚时代以后流行的语言。
年轻的读者将来读到这些故事所根据的原作的时候,会发现在由悲剧编写成的故事方面,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时常没有经过很大改动就在故事的叙述或是对话里出现了:然而在根据喜剧改编的故事方面,我们几乎没法把莎士比亚的语言改成叙述的文字,因此,对不习惯于戏剧形式的年轻人来说.对话恐怕用得太多了些。如果这是个缺陷的话,这也是由于我们一心一意想让大家尽量读到莎士比亚自己的语言。年轻的读者念到“他说”“她说”以及一问一答的地方有时候要是感到厌烦的话,请他们谅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叫他们略微尝尝原作的精华。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一座丰富的宝库,他们得等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去欣赏。这些“故事”只是从那座宝库里取出来的一些很小的、毫无价值的铜钱。充其量也不过是根据莎士比亚完美无比的图画临摹下来的复制品,模模糊糊,很不完整。这些“故事”的确模糊,不完整,为了使它们念起来像散文,我们不得不把莎士比亚的许多绝妙词句改得远不能表达原作的含义.这样一来,就常常破坏了莎士比亚语言的美。即使有些地方我们一字不动地采用了原作的自由体诗,这样,希望利用原作的朴素简洁叫年轻的读者以为读的是散文;然而把莎士比亚的语言从它天然的土壤和野生的充满诗意的花园里移植过来,无论怎样总要损伤不少它固有的美。
我们曾经想把这些“故事”写得叫年纪很小的孩子读起来也容易懂。我们时时刻刻想着尽量朝这个方向去做.可是大部分“故事”的主题使得这个意图很难实现。把男男女女的经历用幼小的心灵所容易理解的语言写出来,可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这些“故事”主要也是为年轻的姑娘们而写的。因为一般说来,男孩子在比女孩子年龄小得多的时候就可以享用父亲的藏书了。早在姐妹们被允许读这部成人著作之前,他们通常就已经把莎剧里最精彩的场景背熟了。年轻的绅士们既然能够精读原著,我们就不向他们推荐这些“故事”了。我们倒毋宁请他们好好帮助姐妹们一下。把最难理解的部分讲解给她们听。当他们帮助姐妹们克服了这些困难之后,也许他们还会就这些故事中姐妹们喜欢的一些段落(仔细挑出适合于年轻的她们听的部分1,把其所依据的原著读给她们听。我们希望,他们将会发现,由于姐妹们通过这个不很完善的缩写本已经对故事情节有了个概念,就越发能够欣赏并且理解用这种方式选读给她们听的漂亮的摘录和出色的段落了。倘若年轻读者有幸从中尝到一些乐趣,我们希望起码也会使他们巴不得自己能再长大一些,以便原原本本地读到原剧——这样的意愿既不狂妄.也不算越轨吧。有朝一日,在益友的赞许下,他们得以阅读原剧时,就会发现,在这些经过改写的“故事”(且不提那些几乎同样数目、未经缩写的故事)里,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异的事件和命运的摆布,由于变幻莫测,这本小书里是收容不下的。此外还有许多性格活泼愉快的男男女女,这些如果硬是去压缩,就会失去其中的妙趣。
年轻的读者看完了,一定会认为这些“故事”足以丰富大家的想象,提高大家的品质,使他们抛弃一切自私的、唯利是图的念头;这些“故事”教给他们一切美好的、高贵的思想和行为,叫他们有礼貌、仁慈、慷慨,富于同情心,这些也正是我们自己的愿望。我们还希望他们长大了读莎士比亚原来的戏剧的时候,更会证明是这样,因为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教给人这些美德的范例。
莎士比亚编著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改编萧乾编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收录了莎士比亚著名的12部戏剧,其中7部喜剧,包括《暴风雨》《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冬天的童话》,5部悲剧,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丹麦王子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囊括了莎士比亚在各创作时期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特色。
莎士比亚编著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改编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是著名翻译家萧乾翻译的莎士比亚喜剧故事集,版本为备受赞誉的兰姆姐弟版,内容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12部戏剧,其中7部喜剧,包括《暴风雨》等,5部悲剧,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这12个故事都是以惩恶扬善的为题,在著名翻译家萧乾笔下,所展现的人性千姿百态,不愧为名家翻译的名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