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治未病一直是中医的精髓之一,《内经》强调治未病,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阐述人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健康长寿、长命百岁。它里面讲述的养生之道一直为后人多称道,所践行。《黄帝内经》不仅讲述了医学的精髓,还对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历史等都有所阐发,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黄帝、岐伯编著的《黄帝内经大全集(上下)(精)》严格按照《黄帝内经》原著进行编撰,《素问》、《灵枢》各81篇,计162篇。每篇包括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四部分,内容充实,结构简明清晰。
黄帝、岐伯编著的《黄帝内经大全集(上下)(精)》简称《内经》,与《易经》、《道德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为中国医学之宗。《黄帝内经》以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六臣的对话问答来阐述医学的问题。全文共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每部分各81篇。《素问》用阴阳五行学说就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各方面对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加以系统论述《灵枢》内容与《素问》大体相近,但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精详的论述,有《针经》之称。《黄帝内经大全集(上下)(精)》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养、调、治”的医疗基本原则,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