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有重地
说起来,雷州至少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那应该是最早的“雷州”。战乱纷争的先秦时期,此处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名日“雷城”,隶属楚国百越。据《广东通志》记载,雷城是雷州半岛最早的古城,至今已有2360多年历史。
想想确实有点惊人。在雷州总是听人说“雷城雷城”,却不曾想他们呼唤的,竟是隔着如此巨大时间的名谓。而自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雷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岛当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南重地”之称因此而来,自然也当得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称。
便因此,对雷州半岛不由得有些肃然起敬。
再漫捋历史,我们对雷州的概念便会更为清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雷州归属象郡;秦代末年,雷州以至雷州半岛为南越之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领兵平定南越,在雷城建合浦郡徐闻县治,管辖雷州半岛。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伏波将军马援受命征讨交趾叛乱胜利,恢复移郡治合浦郡(廉州),县治仍在海康(今雷城),三国时雷州则属吴国珠官郡(后改为珠崖郡)。
至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郡治建在雷城。齐武帝永明中,徐闻县改齐康郡,郡治仍在雷城。粱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分广州置合州,州治齐康县,辖境约为当今的雷州半岛。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恢复原名合州,改齐康县为海康县。当时因海康境内东西洋面临大海,夏秋两季台风海潮泛滥成灾,为祈求康宁,故取名海康,此为海康得名之始。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更名为东合州。贞观八年(634年),雷州刺史陈文玉奏请朝廷批准,把东合州改为雷州,州治建于雷城,雷州也由此而得名。
此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虽州名多次更改,而雷城却为郡治、州治、军治、路治、府治……一路“治”下去,从未变更。1949年12月5日海康县解放,其后历经多次行政划分,如今雷州所辖县曾被称为雷北、雷南,却始终不脱“雷”字。直至1994年4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康县设立雷州市。
至此,终于可以解开我们最初总是听人讲“海康”的疑惑,如今的行政区划上明明没有海康,而怀旧的雷州人却总是没有忘记这个有好意头的名字。——1994年,海康才正式被命名为雷州。——清末民初的“雷州”概念,是指雷州所辖海康、遂溪、徐闻及遂溪县辖地广州湾租借界(今为湛江市区),而百年前的“雷州”,至今仍然是民间说法里的“雷州”,而不仅仅只是现今的雷州这个县级市的划分。
翻读历史总是令人慨叹,雷州城这“天南重地”的辉煌,真真令我有点读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时才得知当年阿拉伯人曾入侵西班牙而令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省呈现着浓烈的异域风情一样因少见识而震惊。而雷州文化到底还是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一起,成为最值得研究和发掘的岭南四大文化之一。所以,我们越发想知道,历史留给雷州的,还有些什么呢?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