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凡禹//和琳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和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满族子弟,成长为权倾天下的军机大臣,一步步走来顺风顺水。他上讨皇帝欢心,下对幕僚极力倾轧,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他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既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又攫取了别人的功劳,为自己捞足了资本;他胆大心细,为皇帝敢出头做事……

可惜他太狂妄自大,没有为自己留下退路,最终落得个:“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笑谈。

时代变迁,古今迥异。和珅的故事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我们站在历史的烟云中回顾之时,也许有人对他的能干心存敬意,也许有人对他的卑劣行为不屑一顾。这些其实都不太重要,只要我们以历史平常心去看待他的成功,汲取教训,避免类似的失败。通过本书,读透和珅这个人,学为人处世、理财用权之道。

内容推荐

他出身即将没落的中产之家,却富可敌国;他虽然只是皇帝的一个三等侍卫,却精通满、蒙、藏语;他虽然寸功未建,却连连高升;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官至军机大臣;他虽然屡遭弹劾,却始终得到乾隆的宠幸——个中缘由值得玩味。本书将为您呈现一个真实的和珅。

目录

第一篇 第一大贪官,万世留名——贪官和坤的传奇人生

第一章 家世源流——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了和坤/002

长白山麓的大姓/002

和珅家族的出身/005

少年和砷砺心志/007

八旗子弟独翘楚/010

变卖祖业为求学/013

英廉赏识结亲家/015

第二章 入仕奇缘——从宫廷侍卫到军机大臣/018

科举考试遭失败/018

屈就上虞备用处/021

展才华和珅近身/023

第三章 一人之下——人称“二皇帝”/026

连升迁飞黄腾达/026

和珅扳倒李侍尧/029

军机处官场历险/032

和珅结怨福康安/037

甘肃贪官查贪官/040

第四章 命断紫禁城——一朝天子一朝臣/045

激众怒聪明一世/045

挟太上皇以令皇上/048

钓鱼者终被反钓/050

太上皇寿终正寝/053

阶下之囚受人怜/056

一条白练了此生/060

和珅家人及后代/063

第二篇 八面玲珑,为人狡黠一和坤的为人处世之道

第一章 攀附上司——善解人意,善养君欲/068

奴才要有奴才样/068

精明能干美姿仪/070

处世谨慎表忠心/072

照顾全局的和珅/074

让主子离不开我/077

做到侍君如待父/080

说皇帝愿听的话/082

摸透皇帝的心思/085

肯为皇帝背“黑锅”/087

找准时机迎上意/089

咬定靠山不放松/092

风趣幽默悦龙颜/094

给皇帝买名立“德”/097

有备无患施麻醉/098

第二章 收服下属——恩威并用,结党营私/101

收人心不惜血本/101

征服异己狠为先/103

罗织党羽结帮派/106

昔日老师成门生/108

伸手不打送礼人/110

关系非常交毕沅/113

对小人恩威并施/115

前尊后卑郝云士/117

广为下属谋发展/120

精明和珅遭戏耍/122

第三章 整治同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126

树立威严慑众人/126

准备充足制政敌/129

不做亲家不得升/131

顺水搭船有功劳/135

和砷才输纪晓岚/138

翰林自有翰林节/146

冷静周旋化危机/153

钱沣、刘墉斗和珅/155

为私利毒死福崧/164

善解人性的弱点/172

“烧车御史”谢振定/174

第四章 善待家人——妻贤子孝,兄弟相守/177

执子之手共携老/177

兄弟手足共相助/179

对子女疼爱有加/182

愿殉情的吴卿莲/185

善持家的长二姑/188

患难与共的刘全/190

第三篇 仕途通达,决胜官场——和珅的为官之道

第一章 寻找靠山——朝中有人好做官/194

拉大旗找保护伞/194

攀高枝皇室联姻/196

乾隆的豪华礼单/199

全国贪污建体系/205

第二章 实力决胜——做官还凭真实力/208

军国大事谋略家/208

皇帝的理财高手/210

出色的“民族事务家”/212

智慧的“外交家”/214

诗人兼管文化事/217

慧眼独识《红楼梦》/220

《四库全书》正总裁/224

第三章 追逐权力——手中有权好办事/230

独霸军机揽大权/230

朝廷财政尽掌握/233

把持教育和考试/235

控制科举广取士/237

为修宅院动士兵/242

实为朝廷掌舵人/243

第四篇 家财万贯,聚之有“道”——和坤的敛财之道

第一章 千里为官只为财——贪污受贿广积家产/248

做官清,不得升/248

朝中“人情”卖不完/250

狐假虎威敛巨财/252

大兴土木建豪宅/254

奢侈生活胜皇室/257

第二章 经营眼光胜商家——是贪官也是智慧商人/260

善投资甘当后台/260

主抓土地显贪性/263

万贯家产付东流/266

和珅一生的启示/269

和珅年表/273

试读章节

古语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一句歌词也唱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许多人经受不起厄境的洗礼,在凄风苦雨中消沉,在大浪淘沙中迷失。幸而和珅家道中落而未能夺其志,使其没有向命运低头。

当和珅还在懵懂之年就不得不面对生命中的第一次巨大的考验。还在和珅年少之时,家中就陡发变故,将他一下子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和珅虽不是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是将门之后,原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不必为生计所累,可以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若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就难以在史料中寻见作为乾隆帝的宰相和最大宠臣的和珅了。

和珅3岁丧母,幼年时期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大不幸。和珅的父亲常保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要不是有世袭的荫职和“著名的儿子和珅”,恐怕这些我们也难以知晓。他身为福建都统,很少在京城,也少有接近核心权力层的机会,所以也无法调回京师。他多年戍守在外,无暇照顾和珅及其弟弟和琳以及家庭。继母对待他们兄弟也是少有笑脸,难见温情。和珅兄弟每日在继母的白眼中度过,甚是凄凉悲苦。所以,和珅就是在难觅父爱,也无母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和珅家中基本没有额外收入,除了官封地之外也没有置办什么产业,全凭父亲一人的薪俸过活。虽然衣食无忧,但差不多也是“月光族”。

也许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和珅、和琳小小年纪就尝尽了人间的疾苦,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兄弟二人都非常争气,发奋攻读,和珅9岁时(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与和琳一起被选人咸安宫官学。

咸安宫官学是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要进入该学校,必须是八旗子弟中长相俊秀者或内务府子弟,同时学业要十分优异,每年只选80名左右的学生人学(八旗中每旗选10名),而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学校设管理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另有满汉总裁。总裁须是翰林,教师也多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的,也必是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通过考核后方可担任。学校不仅开设一般的经、史、子、集课,而且还开设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课,同时教授骑射、习用火器。可以说,咸安宫官学是培养文武全才的贵族学校。

咸安宫官学不收学费,但日常生活费用需要自己负担。凭着父亲常保的薪俸,和珅与和琳倒也不必为读书之外的事情操心。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看来天将降大任于和珅,必先苦其心志。和珅10岁时,苦难再次向他袭来,父亲常保在福建任上突然病逝。全家人唯一的生活来源也突然中断了,家中的生活立刻拮据起来。

常保并未为子孙后世留下多少家产,因此,少年和珅虽身处累世为官之家,却连日常生活都难以保证。加上丧母失怙,其心理上遭受沉重的打击。真正处于人生的低谷。

没了父亲,和珅与弟弟和琳在京城咸安宫读书的吃穿用度更加紧张。学习、生活费用没有稳定的来源,不得不借钱度日。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借钱,刚开始还有人借,次数多了,别人也就不再与他来往。这些人有的是怕借钱以后有去无回,和王申还不起钱;有的是看不起和珅这样的“穷亲戚”,怕失了他们的身份。就连他的外祖父嘉谟也对他误会重重,以为他只是一个借钱维持“高消费”的纨绔子弟,这一切使和珅心中无比烦恼。所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和珅的心又一次感受到了世态炎凉。

长兄为父,他尽量在弟弟面前充当小大人,尽己所能为兄弟二人筹钱。他也在一次次的求助过程中得到锻炼并且逐渐成长起来,而这些更加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勇气。

这段由盛而衰、幼年成孤、四处借钱度日的不凡经历,使和珅锻炼出了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逐渐变得坚忍而又深藏不露、老成持重起来。就像一棵破土而出的嫩芽,在经历了凄风惨雨的洗礼之后,终于茁壮成长起来,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和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世人曾为此争论不休。但是,他在幼年时期所遭受的磨难,对他能够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是世所公认的。

和珅生命中的不幸绝非他所愿望,也并非他成功的必经之路。凭和坤的聪明才智和机敏好学,成功是必然的。他的不幸经历只是一个催化剂,加速了他自我砥砺、锻炼的进程。先秦的孟子曾说过:人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才“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其到达成功的彼岸。

P8-9

序言

和珅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称不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至少大家不会感到陌生。一提起和坤,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诈之臣、头号大贪官,骄横、贪婪、傲慢、狡诈、奢侈似乎已成为人们对他固定的评价。

和珅为官二十余载,聚积家资白银数千万两,几近乾隆时朝廷的年财政收入,堪称当时的首富,无疑是超级巨贪。但作为“一代明君”、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为何却始终宠幸于他,让他如此飞黄腾达、青云直上?

和珅能在乾隆当政时期呼风唤雨,也为自己敛得这么多家财,可见他并不只是个投机取巧、阿谀奉承之人,而是个勤勉刻苦、智慧超群的办事能人;他不仅工于权术,也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他有政治家的谋略、谋略家的智慧、大商家的精明……

和珅在清代官场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从一个侍卫起家,27岁时,官职已至军机大臣,掌管国家内政外交,成为把握大清王朝实权的重要人物;37岁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户、兵部尚书;47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

和珅之所以能得乾隆帝独宠,二十年如一日,自有其许多过人之处。乾隆后期,乾隆帝已年至耄耋。与其说是颓老倦勤的乾隆帝在踌躇满志,日理万机,倒不如说是和珅在日夜操劳,总揽一切。

和坤的为人做官,颇有与众不同之处。他有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人性的秘密。他虽然饱读诗书,却没有接受儒家的繁文缛节,他正是凭着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纵横朝野,达到了所向披靡的“境界”。

当然,和坤并不是公仆。和珅在集国家行政权、财权、兵权、人事权于一身,成为乾隆皇帝的理财高手、办事奇人的同时,却把许多财产都“理”到了他自己家中。乾隆死后,和坤的家产被嘉庆帝抄没,人被赐死。其家产数额甚巨,民间遂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和坤无疑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成功者,也是失败者。无论和坤的成功与失败,都绝非偶然。找出和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发掘人性的秘密,会给身处各种棋局而无法脱身之人带来无尽的启示。

时代变迁,古今迥异。和珅的故事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当我们站在历史的烟云中回顾之时,也许有人对他的能干心存敬意,也许有人对他的卑劣行为不屑一顾。这些其实都不太重要,只要我们以历史平常心去看待他的成功,汲取教训,避免类似的失败,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