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铁角》讲述了一段瑰丽奇绝的少年往年和一场血脉贲张的野性大战。本书是根据作者牧铃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写成的。牧铃曾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牧童”,所以他自幼就习惯了与大自然中的动物和谐相处,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十分了解。因此才能用既真实,又艺术的形式,把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情趣、生机勃勃的陌生世界,去了解人与家畜、野兽之间的争斗、纠葛、友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角/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牧铃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铁角》讲述了一段瑰丽奇绝的少年往年和一场血脉贲张的野性大战。本书是根据作者牧铃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写成的。牧铃曾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牧童”,所以他自幼就习惯了与大自然中的动物和谐相处,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十分了解。因此才能用既真实,又艺术的形式,把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情趣、生机勃勃的陌生世界,去了解人与家畜、野兽之间的争斗、纠葛、友谊。 内容推荐 山区牧场发生了一桩凶牛伤人的血案。逃入深山的凶牛一再伤及家畜野兽,最后被另一头种公牛制服。十四岁的小牧工接手了小牧群后,为降伏这头凶悍的“无敌公牛”展开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征服之战,终于在前任老牧工的启发下,用爱心驯化了它。 大公牛驱狼斗豹成为牧群的保卫者,生性怯懦、来自城市的小牧工也逐渐成熟勇敢起来。一对来历不明的野狗入侵牧场,公牛——铁角杀死了其中之一,而在与入侵野兽的抗争中,跟另一只急于报仇的狗结为朋友。小牧工却迟迟得不到野狗的信任…… 本书《铁角》根据作者牧铃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写成。作品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小牛仔”与家畜、野兽之间的争斗、纠葛、友谊,真实地再现了一系列或惊险或温馨的画面,把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情趣、生机勃勃的陌生世界。 《铁角》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目录 牧场血案 十四岁的牛仔 “一号杀手” 一个人的牧场 征服之战 动物朋友 狼影重重 风雪除夕夜 入侵者 复仇行动 无敌警备队 后记 试读章节 1 在我干牧工的年代,奶牛还没有完全被当做产奶机器,按现行的时髦说法,当时的奶牛场纯属“原生态”的。 牧场三面环山。我们的牛群自由自在,散布于长满野草灌木的浅山凹地。草地顺着山势起伏绵延,朝着与大山相反的方向,伸展到目光所及的尽头。那是一道道低矮的山脊,翻越山脊再望过去,依然是涌动着草浪的大小山冈。 牧群如几支小小船队,从各自的港湾出发,漂浮在碧波荡漾的湖面。 只有添喂精料和人工挤奶的中午、晚上到黎明之前,奶牛才待在土坯做墙、青瓦盖顶的简陋牛舍里。为了牛群自由繁衍和维持正常产奶(母牛产一胎,能维持二三百天的产奶),一定数量的母牛必须安排一个雄性首领,一头威武雄壮的种公牛。 不知道公牛们究竟是因好斗才遭囚禁,还是因遭囚禁才变得凶悍好斗,反正我们牧场几头品系纯正的良种公牛都被铁链囚室隔离着,仅在技术员指定的日子获准与它们的某些部下见面。 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这些巨畜,是整个牧场中除几匹拉车老马之外最能与“牛仔”二字般配的动物,而在005制造那场杀人血案之前,我本人一直以牛仔自居。 我心中的牛仔标准来自小时读过的几部翻译小说。从那些书的铜版画插图里见识了“牛仔英雄”们的飒爽英姿后,我就特崇拜那路英雄。终于通过努力干上了名符其实的Cowboy,你该知道我有多么高兴!尽管我没戴宽边帽没挎子弹带,更没有骏马和善于打枪使剑的同伙陪伴左右,我已经相当满足了。 可是师傅和同事们并没把我当回事。这帮喜欢拿烈酒当水喝的粗鲁汉子简直不屑于跟我说话,指挥我干活,也是吆来喝去,仿佛我是一条牧犬。 这挺伤自尊的,我却没胆量抗议。有什么办法呢,人家一只胳膊就比我全身力气还大,人家甩响鞭跟打枪似的,大吼一声能压住牛嗓子的破喇叭。此外,他们的业余爱好是打猎。每当他们中间的某一位将肩头扛着的大野猪或金钱豹扔在场部伙房门口,喝令老火夫出来拾掇时,那飞扬的神采,总能引发我无限自卑。 汪汪!跟着进山过了一把猎狗瘾的牧犬也神神气气地叫。不用说,在别人心目中,它们比我重要得多。己 2 我闷闷地干着活儿。 在童话和寓言中永远扮演弱者的牛,远比咱们想象的强大。它们长满短毛的厚皮足以充当在荆棘丛中冲锋陷阵的铠甲,庞大躯体产生的力量,让它们一不小心就会把人碰倒。再看看它们的食物,咱们更是不能不对这些食草动物产生深深敬畏——山野觅食的牛最喜欢吃一种长着半米长剑叶的茅草,这种草叶轻轻一划拉,即能在人的指学问留下伤痕,甚至割穿皮肉直抵指骨(哦,对了,民间传说,当年鲁班正是受这种草叶启发,才发明了锯木头的锯片),可它们偏是牛类挑食的最爱! 来自异国的奶牛在这些方面一点也不亚于普通黄牛。它们中间的大个子比本地农用黄牛高出一头,重上一倍,那份从容淡定和旁若无人的傲气,足令人望而生畏。 至今我还记得,看到它们的第一瞬间,我害怕得喉咙发干手心冒汗,好一阵不敢近前。 师傅朝一头牛的臀部蹬了一脚。 那头母牛当啷当啷拽着活套站起来,它洁白的背脊高度与我的头顶齐平。 今后我得跟这些大家伙打交道了!而且不止一头……我偷眼打量着,数着,师傅交代的几句话听了个颠三倒四。 他说的那些必定是挤奶要领之类,否则,我怎么会一连三天一头牛都挤不干净? 不挤干净的奶会“回掉”,影Ⅱ向下一次的产奶量,甚至诱发乳腺炎,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败血症。因此挤奶这件事最讲究“干净”,我不能挤得一滴不剩,技术就不能算合格,师傅把这归结为我的体弱无力。他舀了一大瓢还在冒热气的生牛奶,逼我喝下去。“往后每天喝。”他简洁地给我添了一项任务。 我不相信光喝牛奶就能长得像牛犊子那样结实,但我必须接受这项任务,在每晚那次挤奶后把肚子喝得跟“蜜壶蚁”似的,一晃荡,还咣当咣当直响。 挤奶时牛都拴着,最让我不放心的是放牧——到了野外,这群大牲口撤起野来不服调遣昨办?幸好,当鞭子在后头响起时,奶牛们变得非常规矩。师傅只领我放了两天牛,第三天,就交给我独个儿驱赶了。 3 十天半月过去,我的工作渐渐熟练,手臂和指关节在狠狠痛过几天后力量陡然增大,挤奶速度自然加快;追着牛群奔走的脚杆子也不再发酸发胀,我于是懂得前些日子每晚的腿股胀痛,是累伤了的肌腱在凝缩中积蓄力量。 再往后,我那心跳一加速就恶心得要吐的老毛病也消失了,任我怎么奔跑跳蹿,卖力的心脏都安安稳稳地在原地蹦哒,不再产生要从口腔跳出的感觉。 令我难以忍受的,还是师傅和同事们的冷淡。为了使师傅满意,从第三周起,凌晨四点的那次挤奶我再不叫醒他,独个儿悄悄完成。别的活儿,我也主动按时间表的规定抢着去干。 师傅更加吊儿啷当,有时我干完了一半工作,他还不露面,我就知道他领着牧犬钻进山林追踪兽迹去了。 那个时代打猎是受鼓励的。场长和别的牧工巴不得这帮业余爱好者把周围的食肉兽打杀得一千二净,还牲口们一个永久太平。 只有我不那么想。倒不是我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有啥子超前认识,也不是我没能耐打猎就妒忌人家,我痛恨打猎,纯粹因为这事儿有可能严重影响我的睡眠。 受早晚挤奶时间的限制,我必须晚睡早起,而猎手们常常在半夜满载归来。这种时刻,平时对我不理不搭的汉子们会热切地想到我这名“小厮”,他们把我从被窝里提拎出来,催我去剥皮割肉收拾野味。师傅还会从某只野兽内脏中挑出胆囊、胰脏之类,喝令我用烧酒生吞下去,说是能长胆、发力。我必须强忍恶心,照吞不误。 这或许是出于好意,我偏不怎么领悟。困倦如一座山压在我发晕的脑子里,我总不能等到兽肉发出焦香,就在酒香和火堆里兹儿兹儿的烤肉声中歪倒一旁,昏昏睡去…… 一觉醒来,我的枕头边会搁着半只麂腿,或一块熟獾肉,这是师傅给我的最高奖赏吧,但我对他们的怨恨绝不因此而减轻。我拼命地想睡,些许营养,怎能抵偿我损失的睡眠! 我始终觉得遭受了“不公平待遇”。 而这种种不公平,都源于我的弱小无能。假如我跟他们在体能上平起平坐了,谁还敢轻视我使唤我呢?师傅也不必再逼我吞吃那些难以下咽的鬼东西。 对,我得使自己迅速强大起来。 P21-25 序言 金牌作家们的倾心奉献 2009年4月在《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出版之初,我和小读者阳阳有过一场对话,很荣幸地做了这套书的《前言》。两年过去了,这套丛书已经出版得小有规模,情况也有了很大变化,编辑说《前言》要改一改,我当然还是要找阳阳了。现在阳阳已经上中学了,两年之中她长高了好多,也更加漂亮了。她依然那么率真、活泼,虽然学习很紧张,课余还是读了大量儿童文学书刊,不仅《儿童文学》杂志月月订阅,这套书系中的走部分图书也都读过,说起这套书来,比我还兴奋,一见面就把这套书大大地称赞了一番。 阳阳:徐老师,咱们这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太好了,没想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你们出版了那么多好书,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成“童萌”了。 徐:打住,啥意思? 阳阳:“童萌”就是《儿童文学》同盟的谐音啊!你不知道,我们在网上都这么叫,就是一群爱读((儿童文学》书刊的铁杆粉丝联盟,都是力挺《儿童文学》的人。 徐:噢,好像是有过这叫法,这太有意思了,作为主编,我挺骄傲。 阳阳:嘿嘿,这你就开始骄傲了,我还没说我们同学们怎么看这套书呢。 徐:对!快说说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阳阳:两句话:独树一帜,本本精彩。 徐:这“本本精彩”是不是有点儿过奖了? 阳阳:我们同学一致认为,《儿童丈学》金牌作家书系好书多,有意思的书多,与当下流行的那些校园故事不同,每一本都不是随随便便写出来的,看得出作家们挺下工夫,每本书都挺有特色,挺有分量。 徐:你的感觉不错,你们能这样看,我们的心血也没白费。刚才你说独树一帜,这是我们的着力之点。你也知道这几年儿童图书市场上轻浅的多,厚重的少;阴柔的多,阳刚的少;滥俗的多,高雅的少;嫩苗多,精品少,我们就是有意逃离流行,不做流行做特色,这样才能抢占市场先机。这套书从策划之初,就确定不眼馋所谓畅销书,不跟风模仿,不追潮流,打破市场常规,高高举起原创纯文学的大旗,全力以赴创精品,力争让市场追着我们跑。因此一开始我们就出版了好几本与众不同的“硬朗之作”,像位梦华的“科学家两极历险”丛书(一套5本)、黑鹤的《鬼狗》、黄春华的《猫王》,还有范锡林的武侠童话系列(一套3本)、张永军的《熊》、张品成的《红巾少年》等,就连姚鄂梅的《倾斜的天空》写父母离婚的也与同类题材小说不同,不是悲悲切切谁堪怜,而是潇潇洒洒笑傲人情冷暖,弘扬的还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阳阳:你说的这几本我大部分都读过。我最喜欢位梦华,我觉得那个老科学家挺神的,跑了南极又跑北极,还去了9次北极,这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我们都挺崇拜他的。我还喜欢黑鹤,人长得帅、潇洒,感情却那么细腻,他笔下的草原还有草原上的人啊、狼啊、牧羊犬啊都写得特传神,看了他的小说,就想到草原上去。还有范锡林的童话,故事奇崛,主题思想也奇特,我们老师说那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非高手写不出来。我觉得范锡林的童话是最智慧的童话。我还跟您说吧,我们班的男生不爱看小说、童话什么的,可他们就爱看《儿童文学》编的书。 徐:看来你和男孩子一样,喜欢阳光、硬朗派啦。 阳阳:谁说的,我更喜欢文字优美、意境优美的书。像汤汤的《来自鬼庄园的九九》《到你心里躲一躲》,还有李秋沅的(《木棉·流年》《记忆的碎片》,写得多美呀!你说她们那文字是怎么锤炼的,我怎么就写不出来呢?噢,对了,还有薛涛,我是第一崇拜他,“薛涛作品坊”那4本书,总共有上百篇短篇小说吧,我百看不厌,对我写作文特有帮助。还有吴洲星的《红舞鞋》、张国龙的《梧桐街上的梅子》我也喜欢,可比当下流行的那些书丰富多了。 徐:有没有你不喜欢的? 阳阳:有啊,《震动》! 徐:啊!这可是我们最看好的、重点推出的—本书,三个月卖了8万多本,你真的不喜欢?你看没看呀? 阳阳:说实话,没看,我一看是写地震的就不想看了。 徐:错了,傻丫头。这本书不光写地震,主要是放在地震的大背景下,写青春,写人性,写情感,写成长,写大爱……总之内容丰富极了,是哪位伟人说过的,“苦难是最好的学校”,6个少年在灾难中成长,震动的不只是脚下的土地,还有人的精神、心灵。回头我送你一本,保准你拿得起放不下。 阳阳:谢谢徐老师!其实我们同学也说这本书好看,只是我有点儿逆反。哎,对了,上回咱们提到的牧铃的《艰难的归程》一直卖得很火吧? 徐:那当然。虽然这本书没入“金牌作家书系”,可这套书系是因它而起的。第一本《艰难的归程》一问世就很热销,后来这位作家又陆续写了《荒野之王》《丛林守护神》《林莽飞豹》,一本比一本好。适当的时候我们会改版,把这套书收到“金牌作家书系”中。 阳阳:徐老师,我有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徐:瞧你,还跟我客气上了,有话就说吧。 阳阳:其实吧,这些书是不错,好像这些作家都不是最有名的。 徐:你说得没错。这些大都是中青年作家,有的已经写了几年、十几年,有的却是一点儿名气也没有的年轻人。上次咱们也谈过,《儿童文学》以前只办刊物,没有出书任务,培养的作家都叫别的出版社拉走了,所以社长说这是“只收青苗”。现在好些我们培养的作家都成了其他出版社的当家作家,各个出版社对这些知名作家都把得挺紧,一时还拉不过来。不过总有一天我们会邀请到他们的,只要我们做得好,就会受到作家们的青睐,谁不想让自己的作品传播得更广呢?我有这个自信。 阳阳:其实这些年轻作家也不错,不是大牌胜似大牌,每本书都卖得那么好,让我们看到《儿童文学》的魅力和威力,能把无名作者打造成大牌作家那才叫本事呢! 徐:谢谢你的鼓励!说实话我们还真不注重作家有没有名气,注重的是作品质量。这可不是说不重视名家,名家、大家自有其独特的影响力。可说到底,读者看的还是书嘛,所以我们对所有作家都一视同仁。有名家还有名著,两全其美;不是名家却写出了名著,岂不更让人惊喜,因为从此作家队伍里又多了一位新人,多了一份新生力量,不也是两全其美吗? 阳阳:我同意你的观点。像《萝铃的魔力》那个作者就没听说过,可书倍儿棒,现在有帮“萝迷”,在网上—直力挺这套书。我听说这套书到2011年初,已经卖了50多万册了…… 徐:陈柳环的《萝铃的魔力》,不在这个书系里。 阳阳:对,这本是《儿童文学》“淘·乐·酷”丛书里的。哎,徐老师,我还奇J隆呢,为什么像《萝铃的魔力》这么好的书没有进入“金牌作家书系”?这两套书又有什么区别? 徐:你还记得以前我们曾谈过“金牌作家书系”这套书的编辑思想吧?这套书是《儿童丈学》品牌的深度开发,入选作者是以当代《儿童文学》的主力创作队伍为基础,这些作家都是《儿童文学》的老作者、老朋友,属于《儿童文学》这本老刊的骨干力量。这是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从内容来说,这套书系以原创中、长篇小说、童话为主,立足于市场需求,其作品要贴近当代少年儿童生活,艺术质量上乘,突出原创纯文学特色。这就有了两方面的要求,一作者是《儿童文学》杂志的骨干作者,也就是“金牌”作家,这就把一些从来没有在《儿童文学》上发表过作品的年轻作者排除在外了;二是内容强调原创,突出纯净、高雅的纯丈学特色,把一些“轻阅读”图书挡在了外面。所以,为了弥补上述两点不足,我们又策划了《儿童文学》“淘·乐·酷”丛书。顾名思义,这套书就比较轻浅时尚一些,不能进“金牌作家书系”的年轻作者可以进这套书,能进“金牌”作家队伍的老作者写出了轻松时尚之作,也可以进“淘·乐·酷”这套书里。 《萝铃的魔力》的作者陈柳环是位在银行工作的年轻人,这套书是她的处女作,所以就入了“淘·乐·酷”书系。这两套书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艺术风格不同。像陈柳环受中外两种文化的影响,既有纯净内敛之风骨,又有新锐充盈之才气,是一位编故事的高手。一拿到《萝铃的魔力》这部书稿,我们就认定这部魔幻作品,带有鲜明的当代中国本土特色,单从可读性上说,比《哈利·波特》更好看,更易于被中国读者所接受,果不其然,《萝铃的魔力》一问世就受到读者的热捧。这两年来,她连续出版了《萝铃的魔力》第一部《巫术族的预言》、第二部《墨夷家族》、第三部《不存在的秘方》,那是一本比一本火暴。喂,你知道我最开心的是什么? 阳阳:(摇头)不知道…… 徐:我最开心的是看到我们培养的作家成长、成熟起来,有了名气,有的还获了奖。说实话,看他们上台领奖比我自己得奖还高兴。去年在南京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儿童文学奖颁奖晚会上,我们就有位梦华和汤汤一老一小两位作家荻奖,他们一下子成知名作家了,我挺高兴。2010年《儿童文学》出品的图书,大大小小获了八项奖,获奖比例还是挺高的。这说明我们编书的指导思想是对的,起点也比较高,《儿童丈学》原创图书的品牌迅速得到业内和大众的普遍认可,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金牌作家书系”及其他图书了。 阳阳:你们真了不起!我记得您说过,你们不追求数量,看准一部出一部,成熟一套出一套,每年出上几个作家的,希望几年以后形成品牌,没想到不到两年就出了这么多有影响的好书。 徐:这是因为有大家的支持,各个方面都给力。就拿作家来说,一听说《儿童文学》要出书,好多作家都积极投稿过来,这两年我们收到了有200多部稿子,总共也才出版了20多位作家的作品,好多稿子都退了,心里挺过意不去的。其实,这些稿子也都达到了出版水平,只是我们想优中选优。不管怎么说,还是觉得挺有歉意的。 阳阳:精益求精也挺好呀,每—本质量都很好,大家就更相信《儿童文学》这个品牌了,这个牌子也更响亮了。 徐:这也是我们的初衷。明年还一本一本慢慢出,有了好书就在《儿童文学》上好好宣传推介。2011年1月《儿童丈学》发行将近120万了,这是其他出版社没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肯定要好好利用这本刊物的。 阳阳:您说得没错,我们都是从刊物上选作家,你们宣传哪本我就看哪本,我相信你们的眼光。另外我喜欢谁的短篇作品,_旦他出了书也肯定买。徐老师,今年你们准备出版哪些作家的作品呀?有没有好书连载,让我们先睹为快呀? 徐:今年的选题已经讨论过了,好书还真不少。《震动》《猫王》市场反映很好,二位作家都续写了第二部。另外,王巨成还有两部相当好的长篇小说,不过我们还在“捂盘惜售”。 阳阳:为什么呀?我怎么听着像做房地产一样啊。 徐:不是的,我们主要还是从读者考虑,大家都挺忙的,不能一下子看那么多书。另外我们还看好黑鹤、汤汤和吴洲星、吴新星姐妹俩,他们也会有长篇新作推出。牧铃是我们最看中的一位作家,在几位写动物文学的作家中,他是很有实力和独具特色的一位,前4部动物小说影响很大,今年还有动物小说新作推出。另外,我要特别隆重推出一位成人文学作家吴梦川,她的长篇小说新作《完美的花朵》,写一位叛逆少女的成长故事,凄美的故事中带有深刻犀利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是一部独具艺术魅力的力作,绝对值得一读。 阳阳:听您这一说,我都等不及了。 徐:其实,真正的优秀作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今后的日子里,谁知道还会碰到什么好稿子呢。我总是怀着一颗热望的心,等待着一部世界级经典之作飞到我的办公桌上。说来说去,我们被世界公认的儿童文学经典名作还是太少了。 阳阳:徐老师,你这个愿望一定能实现。 徐:好啊,借你吉言,那就让我们共同翘首以待吧。 后记 1 一本讲述自己少年经历的小书,它的主角偏偏是动物……有些滑稽,对不对? 但我没法做到不这样。原因很简单——我的少年时代平淡无奇,而那个时期与我相伴的动物却生活得格外精彩。 以我的迟钝笨拙,实在无法把它们的经历复述得有声有色,我只能鼓励自己说,尽力而为吧。 像我以前做过的那样,我尽力了。我把这些真实的故事带进城市和乡镇的校园,几乎不加修饰地讲给少年朋友们听。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听众对这些来自遥远时空的故事主人公十分关注,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再次拿起了笔。 2 十四岁就干上“牛仔”的我从没缺乏过快乐和自豪。 带给我快乐的,有书本和自然美景,更少不了那些家养和野生的动物朋友。其中就有一条来历不明的牧犬,和一头在我干牛仔的三年中一直伴陪我的大公牛,它确实没上过鼻桊。因此对别人来说,它始终是个“危险分子”。 此外,一个人管理的牧群也是真的,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作息时间表: 4~6时起床、挤奶、喂牛(包括喂奶犊子); 7~10时放牧、清扫栏舍、喂猪(我顺带养了五六头猪,这费不了多少时间); 10~12时上牧场守护(读书、瞌睡、玩乐); 12~14时挤奶、喂牛(包括喂奶犊子); 14~15时放牧、清扫、喂猪; 15~17时上牧场守护(读书、睡觉……); 17~18时喂牛、为牛梳理牛蜱、熏蚊子; 20~22时挤奶、处理鲜奶(过滤、烧制、分装……)。 每天如此,工作时间跨度十八个小时。但其中约有三个小时闲空,还有四个小时是相对自由的(主要是“上牧场守护”那个时间段),只要野东西不来捣蛋、牛群不发生意外,放牧时我可以补充睡眠,也可以跟动物植物们在一起,爬树、骑牛、游泳、打弹弓、吹口琴、读书、摘野果;在油茶花盛开的季节,还叼着根空心草茎,像蜜蜂似的钻进油茶林吸食花蜜……总之,快乐得像一个童话人物。 3 按常理,如此沉重的工作负担足以摧残一个少年的身体(何况我还是一个早产儿,自幼瘦小虚弱),父母为我担心得要命。 没想到大半年过去,我竞跟换了个人似的,身体健壮了,性格开朗了。父亲跑了老远来看我,正碰上我冒着骤降的雷雨领着牧犬泅水渡河。去拦截入侵对岸农田的奶牛犊子。 父亲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那怯懦多病的小儿子,怎么忽然变成了一个生龙活虎的“野人”? 4 与我同龄的城里人和乡下人多能讲出许多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故事,比如“停课闹革命”,比如“红卫兵大串联”,等等等等,我却只听说过。因为少年时期的我独个儿生活在另一个小天地里,在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城市和乡村,都离我十分遥远。 我的记忆中只有那些动物伙伴,像真正的牛仔那样,我爱它们之所爱,恨它们之所恨,感情上完全与我饲养的牲口,与“铁角”一与“毛头”和黑白花们融为一体。以致痴迷得有些糊涂,完全忘却了外面的世界。 而且我老是忙得不可开交。我读着所能找到的一切书籍,不管是文艺作品还是畜牧学教材。受书本影响,我开始了幼稚可笑却雄心勃勃的实验:用我以为能够提高产奶量的饲料喂牛,拿销不完而变酸的牛奶(当时牛奶价格为每市斤0.25元,属比较昂贵的奢侈品)养猪,甚至计划重建人工“食物链”和“动物乐园”,创造养殖业上的奇迹…… 可惜这些刚开了个头。 十七岁不到戒就跟别的城市青年一起,祓‘上山下乡’的大潮卷走,永远离开了牧场。 5 少年时代的欢乐梦境,连同那些动物朋友,就都定格在那绿色的记忆里。 再后来,牧场赋予我的强壮和敏捷,也因工伤、因时光的流逝弃我而去,我只能在稿纸上重温我的牧场,和我与动物朋友交往的快乐故事了。 我依旧喜欢那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什么什么的歌,喜欢理想中那种很高雅、很有诗意的牧场,并且一如既往地崇拜牧场上的劳动者,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牛仔”。 作者 2011年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